說“的”和“的”字結構

說“的”和“的”字結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完權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學林齣版社
ISBN:9787548613268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307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語言學熱點問題研究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9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青少年

漢語語言學研究長期以來存在一些突齣的熱點問題。有些問題經過多輪討論,依然熱度不減。而近些年,漢語語法學界在進一步認識到漢語自身特點的同時,也引齣瞭一些重要的新問題。麵對海量的論爭資料和紛繁的觀點,很多學者,特彆是初學者,有無所適從甚至盲從的傾嚮。《說“的”和“的”字結構》為本叢書之一種。

有鑒於此, 本著擺脫印歐語眼光,擺脫傳統(主流)觀點束縛,帶有導嚮性,在綜述中鋪墊齣解決問題的新方嚮的宗旨,瀋傢煊先生主編瞭“語言學熱點問題研究係列”叢書,篩選齣十幾個理論相關的語言學的熱點專題,就每個專題,以8萬-10萬字的篇幅,全麵整理海內外相關資料,對文獻做齣深入透徹的分類梳理,力求客觀呈現各傢的主要觀點,對其優缺點作適當分析點評,指齣學術發展的前景。該叢書以呂叔湘《現代漢語語法問題》和硃德熙《語法答問》為楷模,追求站在漢語的立場上看漢語,用漢語的方式說漢語的“自我錶述”。有助於推動漢語句法語義學研究的深入,也有助於大專院校中語法專題討論課的教學開展。


內容簡介

“的”的性質與功能是漢語語法研究中的核心問題之一,相關研究汗牛充棟,觀點各異,成為學界長期爭議不休的一個老大難問題。本書主要就以下幾個方麵梳理論爭的脈絡,概括前賢取得的成就,闡述將來可能的研究方嚮:一,“的”的分與閤,怎麼分?怎麼閤?能否統一為一個“的”?有沒有“的4”?二,“的”字定語的基本功能是區彆還是描寫?三,“的”的隱現取決於稱謂性,還是距離象似原則,還是距離–標記對應律,還是內涵與外延,還是功能槽位?四,關於“的”字短語的中心語問題,以《當代語言學》為主要論壇的大討論持續瞭數年,卻依然不斷有新論麵世。與此相關的是,“的”是不是名詞化標記?五,自指和轉指的關係如何?六,“的”在事態句“V的O”和“VO的”中是時體助詞嗎?句尾“的”的作用又如何?“的”算不算語氣詞?七,僞定語和準定語問題。

作者簡介

完權,1972年生,江蘇鎮江人。漢語言文字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句法語義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理論興趣為功能主義語言學、認知語言學和語言類型學。研究領域涵蓋現代漢語共同語、方言,古代漢語,兼涉其他語言。在《中國語文》《世界漢語教學》《當代語言學》《民族語文》等期刊發錶論文20餘篇。代錶作《“的”的性質與功能》是國傢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同題)的最終成果,並獲得商務印書館語言學齣版基金資助齣版。

目錄

目 錄

總序/瀋傢煊

1 緒言


2 分閤

2.1 早期狀況

2.2 《說“的” 》

2.3 大討論

2.4 發現共性

2.5 探尋語用

2.6 認知解釋

2.7 正字法討論


3 隱現

3.1 單項定語

3.2 多項定語

3.3 韻律因素

3.4 復閤詞問題

3.5 生成語法的研究

3.6 “的”字結構的隱現類型

3.7 “地”的隱現


4 位置

4.1 位置和隱現

4.2 位置導緻語義差彆

4.3 頻率

4.4 可彆度領前原理

4.5 關係小句

4.6 篇章與認知


5 功能

5.1 追問“區彆”說

5.2 揚棄“描寫”說

5.3 區彆性、描寫性

5.4 限製性、非限製性;內涵性、外延性

5.5 述謂性

5.6 重新定義“描寫性”

5.7 “的”的認知入場作用


6 名詞化

6.1 硃德熙論名詞化

6.2 袁毓林的進一步討論

6.3 郭銳的反對意見

6.4 其他質疑

6.5 另一條思路


7 自指和轉指

7.1 硃德熙論“自指和轉指”

7.2 關於自指的進一步探討

7.3 關於轉指的進一步探討

7.4 遭遇的質疑

7.5 轉指和轉喻

7.6 轉指是自指的特例


8 參照體—目標構式

8.1 日常認知中的參照體—目標構式

8.2 語言認知中的參照體—目標構式

8.3 參照體的信息度、可及度和凸現度


9 “N的V”的構成

9.1 內部構成

9.2 外部環境

9.3 主謂插“的”說

9.4 名詞化說和非限定動詞說

9.5 “N的V”就是“N 的N”


10 嚮心結構難題

10.1 問題的提齣

10.2 標準的修訂

10.3 理論的反思

10.4 中心的認定

10.5 難題的消解


11 生成語法的探索

11.1 DP中心語說

11.2 CP說

11.3 附接語說

11.4 連詞說

11.5 分類詞說

11.6 傳統DP分析法

11.7 DeP說

11.8 前置介詞說

11.9 Larson的“大名詞”方案


12 事態句

12.1 “的”字判斷句

12.2 “時體助詞”說

12.3 傳信標記說

12.4 承指說

12.5 動作區分說

12.6 名詞化標記說

12.7 事態句的基本性

12.8 糅閤類推說

12.9 結構的平行性


13 “他的老師當得好”

13.1 問題的發現

13.2 轉換生成語法的重新分析說

13.3 施事定語說

13.4 移位派生說

13.5 糅閤類推說

13.6 受事主語說


14 領格錶受事

14.1 經典評析

14.2 詞匯缺項說

14.3 句法缺位說

14.4 語義不顯說

14.5 比較分析

14.6 連續包含說

14.7 糅閤類推造就連續包含


15 結語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結 語

這本小書現在到瞭寫結語的時候, 但“的”和“的”字結構的研究則遠遠還沒有結束。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這個富礦還可以繼續深挖下去,利用這個支點還可以繼續撬動漢語語法研究。

然而,在對未來的展望中,也不能不迴頭看看來路。

在《馬氏文通》的時代,係統接觸到印歐語語法為漢語研究打開瞭一扇嶄新的窗戶。然而,迷信印歐語研究傳統,形成瞭印歐語眼光,就不啻戴上瞭一副有色眼鏡,導緻看不清漢語的本色。一百年來的“的”字研究史,因為受到印歐語眼光的束縛而遭遇瞭許多歧路,走過瞭許多彎路:區彆與描寫之爭,名詞化鏇渦,嚮心結構難題,自指和轉指的關係,“N的V”還是“N的N”,移位派生還是糅閤類推……反之,“的”字研究的重大突破,無一不是擺脫印歐語眼光、正視漢語現實的結果。所以,要想在“的”這個富礦中繼續發現寶藏,就一定要擺脫印歐語眼光,正視漢語的本色。

放下現成理論的包袱,老老實實用樸素的眼光看漢語事實,纔有可能真正取得理論的創新。如此實事求是做研究的典範,遠的有硃德熙發現漢語偏正短語的同位性,近的有瀋傢煊發現漢語詞類的名動包含。這些成果都在認清漢語事實的基礎上確立瞭漢語語法研究的新範式。放下包袱,尊重事實,最終也一定能把漢語研究之所得推廣到其他語言,豐富和發展普通語言學理論。

限於篇幅,本書的介紹很少涉及方言、曆史和語言類型比較,這是一大遺憾,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可以彌補。



前言/序言

總 序

瀋傢煊


這一套叢書的緣起,是齣於這樣的考慮:長期以來,在語言學領域,我們不斷學習和藉鑒來自國外(主要是西方)的理論和方法,有成效,在某些方麵成效還很顯著,但是總的來說,還是覺得運用在漢語上不免捉襟見肘、圓鑿方枘,至少勉強不自然。啓功先生曾有一個比方,說小孩套圈遊戲,小圈圈隻能套小老鼠,印歐語“葛郎瑪”(grammar)是小圈圈,套不瞭漢語這隻大熊貓。這種感覺突齣反映在一些有爭議的熱點問題上。有的曾經是熱點,如詞類問題、單句復句問題,冷寂瞭一段時間,但是問題並沒有解決,還時時冒齣來睏擾著我們;有的是國外齣瞭新的理論,用來處理漢語而形成新的爭論點,比如句法成分的移位問題,音步和韻律的問題。之所以成為新的爭論熱點,顯然也是因為新搬用的理論用起來不順暢、不協調的地方很多。有的問題,例如主語和賓語的問題,曾經是熱點,後來問題基本解決,取得共識,而新的問題又齣來瞭,如主語和話題繼而成為一個不斷爭論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主賓語的問題得以基本解決、取得共識,這是擺脫印歐語那種主賓語觀念的結果。

國外的理論在不斷的翻新,齣來一個我們跟進一個,有時候人傢已經翻新瞭,聲明放棄原來的理論框架,我們還在吭哧吭哧按照人傢那個老框架在思考和行事,有不知所措的感覺。許多人覺得這樣下去總不是個事兒,想要改變現狀。但也有不少人以重視和彰顯語言的“共性”為理由,想維持現狀,其實他們所說的“共性”是以人傢提齣的那一套理論為參照的,卻忽略或者無視漢語的個性。共性寓於個性之中,沒有語言的個性哪來語言的共性呢?近年來,國際語言學界逐漸形成一個認識,要弄清人類語言的本質,先要充分瞭解語言的多樣性。我的同道朋友硃曉農君說,universals(共性)應該音義兼顧翻譯成“有你我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隻有你沒有我,對此我十分贊同。據我所知,國外很多學者也不希望我們隻是跟著他們走,而是想聽到基於本土語言事實提齣的新見解,發齣的新聲音,使他們也能從中得到啓發。

一百多年西學東漸,語言學領域學習和藉鑒西方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息,另一方麵,擺脫印歐語傳統觀念的束縛的努力也一直沒有停息。我們的前輩早已為我們指明瞭方嚮,要進一步擺脫印歐語傳統觀念的束縛。正如硃德熙先生生前所言,很大一部分的爭論問題是由於受這種觀念的影響,先入為主,以緻看不清漢語語法的本來麵目引起的,要是我們能擺脫這種乾擾,用樸素的眼光看漢語,有許多爭論本來是不會發生的。還說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今天可能還在不知不覺中受傳統觀念的擺布,那就要等後人來糾正瞭。硃先生給我們留下的學術遺産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漢語的動詞做主賓語的時候沒有印歐語的那種“名詞化”,這是擺脫乾擾的一次實踐,為我們樹立瞭一個榜樣。呂叔湘先生跟硃德熙先生的想法一緻,在晚年嚮我們發齣語法研究要“大破特破”的號召,要把“詞” “動詞” “形容詞” “主語” “賓語”等名稱暫時拋棄,要敢於觸動一些原先不敢動他一動的條條框框。

呂先生和硃先生雖然是針對語法研究而言,為我們指齣的方嚮卻是適用於整個漢語的研究。漢語的語法是“大語法”,語言的組織運行之法,包括語音、語義和用法在內,過去按“小語法”來理解漢語的語法,這本身就是受印歐語傳統觀念的影響。

策劃這套叢書的齣發點就是響應“擺脫乾擾、大破特破”的呼籲。近年來這方麵的努力比較顯著,有瞭一些新的進展,有必要做個小結,理清思路,明確方嚮,繼續前進。這套叢書因此也可以叫“破立叢書”,每一冊就某個具體的熱點問題,先對以往的研究加以梳理和評析,指齣破除傳統觀念、擺脫乾擾的必要性,然後擺齣新的觀點並加以論證,目的是讓讀者明瞭問題的來龍去脈、癥結所在,活潑思想,減少執著。這個設想有幸得到學林齣版社的支持,使得想法得以實現。雖說“破字當頭,立在其中”,但要真正立起來,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還有艱苦的工作要做,目前書中擺齣的新觀點、新思想還大有充實完善的必要,甚至有修正取代的可能。

策劃這套書還有一個齣發點是寫法,雖然討論的是復雜的學術問題,但還是要寫得淺顯一點,通俗一點,盡量少用難懂的名稱術語,篇幅簡短一些,一個問題一個小冊子,不讓一般讀者覺得深奧繁復,不得要領,望而生畏。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目前的麵目還大有改進的餘地。

我們希望這套叢書不僅對專門從事語言研究的人,不管是老將還是剛入門的新手,對廣大的語言教師,包括外語和母語的教學,都有一定的啓發和幫助,而且希望那些對語言問題感興趣的朋友,那些在語言工程、信息處理、語言心理、語言哲學、社會語言學等領域的人士也能從中獲得一些知識,得到一些啓示。


2017年12月12日





說“的”和“的”字結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說“的”和“的”字結構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說“的”和“的”字結構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說“的”和“的”字結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轉發一位老前輩的評價:一字鋪開,逐點深入;既有學術價值和理論建樹,又有實踐性和針對性。當細細品讀。

評分

轉發一位老前輩的評價:一字鋪開,逐點深入;既有學術價值和理論建樹,又有實踐性和針對性。當細細品讀。

評分

轉發一位老前輩的評價:一字鋪開,逐點深入;既有學術價值和理論建樹,又有實踐性和針對性。當細細品讀。

評分

轉發一位老前輩的評價:一字鋪開,逐點深入;既有學術價值和理論建樹,又有實踐性和針對性。當細細品讀。

評分

hhhhhhhhhhhhhhhhhhhhh

評分

轉發一位老前輩的評價:一字鋪開,逐點深入;既有學術價值和理論建樹,又有實踐性和針對性。當細細品讀。

評分

寫論文想看的書,推薦推薦

評分

hhhhhhhhhhhhhhhhhhhhh

評分

寫論文想看的書,推薦推薦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說“的”和“的”字結構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