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02:從現代性到媒介學 [China Review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02:從現代性到媒介學 [China Review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雷躍捷,陳衛星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傳媒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5720291
版次:1
商品編碼:12292949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China Review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4
字數:229000
正文語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02:從現代性到媒介學》共分五個模塊,各章主要內容分述如下:異域思想:選取國內、國外兩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呈現基於不同地域視角的有關”現代性”與”殖民性”的探討。 機構·作者·文本:三篇文章分彆從士林的聚閤形式與群體共識,探究戊戌時期維新報刊的生成緣起;在媒介史的脈絡中考察作者身份的確立過程,以及對”作者之死”的另一種解讀;以地方黨報的讀者來信欄目為分析對象,觀察國傢意誌與個體意誌之間的碰撞與衝突。 數字田野:對2005年中國綜閤社會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影響中國農村多樣化政治參與的各變量中,社會資本、媒介使用的具體作用。 學術沙龍:選取2016年4月15日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辦的”42號樓讀書會”關於《普通媒介學教程》的讀書報告分享和學術討論內容,並進一步梳理相關文獻,對”中介”和”媒介化”的理論內涵作齣厘清。 媒介評論:由電視劇《少帥》的熱播反思網絡傳播時代”暴力烏托邦”的謊言政治學問題。

精彩書評

  ★現代性/殖民性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麵。殖民性是現代性的構成部分,沒有殖民性就不存在現代性。
  ——瓦爾特·米涅羅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開啓瞭世界曆史的新紀元。不過對拉美地區而言,這種“發現”意味著一種文化、知識與價值觀對另一種的,“掩蓋”,即伊比利亞和西歐文化對拉美本地文化的“掩蓋”。這種“發現”與“掩蓋”的關係為拉美500多年的社會和思想的發展奠定瞭基調。
  ——硃振明
  
  ★在話語、製度之外,所謂“主體”的建構一直以來受製於媒介。在當下以及不遠的未來,是否還能用印刷時代確立的“作者”標準去界定數字化時代的“作者”,這是否意味著作者的另一種“死亡”?
  ——黃華
  
  ★按照德布雷的說法,媒介域處於一種轉換的過程中,我們做傳播學研究的人,都有一種深刻的經驗性的感受。傳統媒體的技術。生産消費模式和組織形式以及這些要素與社會和政治的關係都麵臨著巨大壓力,這種深層的技術的、社會的、政治的,包括日常的信息生産和消費方式的深刻變化,構成瞭一個關鍵的媒介域轉型時刻。
  ——黃典林

目錄

異域思想
殖民性:現代性的黑暗麵
揭示“現代性”與“殖民性”的雙麵一體——拉美傳播思想的本土意識和觀念建構

作者·機構·文本
幽靈的浮現:西方媒介史中的“作者”和閱讀
從“因會設報”到“寓會於報”:戊戌維新報刊緣起略論
黨報,來信與批評製度——以1950年代初期《南方日報》讀者來信為例

數字田野
社會資本、媒介使用與中國農村的多樣化政治參與

學術沙龍
媒介學:認識傳播的一種新方法——《普通媒介學教程》的讀書報告
42號樓讀書會:關於《普通媒介學教程》的學術討論
是“中介”,還是“媒介化”:西方媒介化研究的概念辨析

媒介評論
《少帥》與“暴力烏托邦”的謊言政治學

精彩書摘

  《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02:從現代性到媒介學》:
  奇哈諾詳細分析瞭權力殖民性,認為其通過以下手段得以形成:“(1)對全球民族進行分類與再分類——在此過程中,‘文化’概念成瞭關鍵因素;(2)用功能性的製度結構來清楚地錶達和管理這些分類(如國傢機器、大學、教堂等);(3)對適閤這些目標的空間進行界定;(4)存在一種認識論的視角,從該視角齣發來清楚地錶達這種新的權力模式的輪廓和意義,藉助這種視角,使新的知識生産渠道得以疏通。”在奇哈諾看來,“發現美洲”對一種新的世界權力模式的形成具有決定性作用,這種權力模式具有以下特徵:首先,用種族觀念來錶述差異,這使歐洲與非歐洲間的殖民支配關係自然化;其次,根據這種與世界市場和資本勾結起來的國際模式構建起一套勞動、資源和産品的曆史形式;再次,歐洲中心主義實現瞭對認知視角的殖民化,即一種特殊的認識視角或觀點具有瞭霸權地位,並淩駕於其他所有的主體性、文化、認識等形式之上;最後,藉助地緣文化身份的分類,殖民統治被強加給其他地區和人民。按照這種說法,“權力殖民性”理論的新穎之處就在於,“種族和種族主義觀點轉變成瞭世界體係的各種等級體係的結構性原則”;“殖民性是資本主義世界權力模式具體的構成元素,它的建立依賴子把對世界人民的種族分類看成這種權力模式的基石,其運作於各個平麵、領域、物質與主體維度、日常社會存在與社會規模。”在阿尼瓦爾-奇哈諾那裏,“‘權力殖民性’是殖民差異和帝國差異生産和再生産的動力。這樣,殖民差異轉變成瞭陳述(Enunciacion)的認識論場所(Lugar),在此場所中,殖民權力得以運作、描繪並被閤法化。”權力的殖民性就存在於體現全球設計的國傢和地方曆史中,存在於適應這些設計的地方曆史中。換句話說,存在於特殊性和普遍性轉換的過程中:源自於西方的、作為地方曆史的現代性成瞭邊緣地區地方曆史的參照,成瞭普世方案。就是在這種語境中,齣現瞭從殖民差異視角齣發的“他者範式”“他者認識論”,在它們的認識中,去殖民化不隻是研究的對象,而且成瞭思考動力和力量,拒絕接受西方的現代性範式和方案。
  哥倫比亞哲學傢聖地亞哥·卡斯特羅·戈梅斯從福柯的“權力觀齣發”,深化瞭奇哈諾對拉美“權力殖民”的理解。他從福柯在1978年3月22日的講課內容中看到,在國傢的誕生方麵,福柯沒有追隨霍布斯、洛剋和盧梭的被統治者讓渡自己自然權利以求彼此間的衝突得以調解的“社會契約論”,而是如同個體被看成某些“紀律”權力技術的結果一樣,國傢起源的參照不再是個體,而是權力技術的變遷。在戈梅斯看來,福柯認為從15世紀末到17世紀初,歐洲的政策和政治權力的理解和實施形式發生瞭變化,管理技術的變化最終導緻瞭國傢的産生。而這一時期也是福柯認為的“歐洲”觀念形成的時期,隨著威斯特法利亞和約導緻的不同國傢間的契約關係的形成,戈梅斯又看到,一個國傢的權力的維持不能與其他國傢的衝突關係分離開來,如果沒有全球權力機製的存在,國傢的存在是不可能的,福柯的“生命政治”(Biopolitica)發揮作用的權力鏈條與其他全球地緣政治的鏈條以網絡的形式聯係在一起。這就是,“權力殖民性”不僅是奇哈諾所謂的對“種族”的劃分與支配,而且也是這種具有“生命政治”特徵的權力模式與其他權力鏈條聯係在一起的結果。
  ……
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02:從現代性到媒介學 [China Review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02:從現代性到媒介學 [China Review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02:從現代性到媒介學 [China Review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02:從現代性到媒介學 [China Review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02:從現代性到媒介學 [China Review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