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坚持民族学的广义文化概念,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化构成要素划分为33个方面,相应形成了哲学卷、伦理卷、心理卷、宗教卷、政治卷、历史卷、古籍卷、法律卷、社会卷、妇女卷、婚姻家庭卷、游牧卷、农耕卷、建筑卷、交通卷、贸易卷、科技卷、生态卷、教育卷、饮食卷、服饰卷、体育卷、娱乐卷、旅游卷、节日卷、礼仪卷、禁忌卷、文学卷、艺术卷、影视卷、工艺美术卷、傩文化卷、吉祥物卷等33个分卷,几乎涵盖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一个宏大而多元的文化体系。除了从总体上将西部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化现象划分为以上不同的构成要素以外,各个分卷的专题民族文化志则更进一步地将某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进行细致入微的分解。通过这种层层深人的描述和解析,使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鲜明特点得以充分地显现出来,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了解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表现形式提供系统翔实的文本资料。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历史卷》是“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丛书的分卷之一。
目录
导论
一、中国西部自然生态环境与西部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良好生态环境孕育民族生息繁衍空间
(二)多样化生态环境孕育多元民族文化
二、中国西部民族与民族文化的特点
(一)中国西部民族的特点
(二)中国西部民族文化的特点
三、西部民族文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贡献
(一)西部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起源
(二)西部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
(三)西部民族文化中的其他贡献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西部民族及文化孕育
第一节 石器时代的中国西部古人类
一、石器时代西北的文化及其主人
二、石器时代西南的文化及其主人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的西部民族及其文化
一、夏商周时期西部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二、夏商周时期西部民族间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西部民族及其文化
第一节 西北的民族及其文化
一、北狄系统的西北民族及其文化
二、西域城郭诸国及其文化
三、西北的羌、氐及其文化
第二节 西南的民族及其文化
一、氐羌系统民族及其文化
二、百越系统民族及其文化
三、苞满、闽濮及其文化
四、崇拜盘瓠、廪君的民族及其文化
第三节 秦汉时期西部民族间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一、汉、匈奴与西域各族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二、羌与汉朝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三、西南民族与汉朝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部民族及其文化
第一节 西北的民族及其文化
一、氐、羌及其文化
二、鲜卑西迁与吐谷浑的形成及其文化
三、西域的民族及其文化
第二节 西南的民族及其文化
一、氐羌系统各民族及其文化
二、西南百越系统各民族及其文化
三、闽濮和苞满及其文化
四、崇拜盘瓠、廪君的民族及其文化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部的民族交往与文化交流
一、西域各族与中原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二、氐羌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三、吐谷浑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四、蜀汉政权与南中大姓和夷帅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五、西南百越系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六、崇拜盘瓠、廪君民族的民族交往与文化交流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西部民族及其文化
第一节 西北的民族及其文化
二、吐谷浑及其文化
三、西域各民族及其文化
四、从铁勒中发展而来的回纥及其文化
第二节 西南的民族及其文化
一、以“乌蛮”为中心的氐羌系统民族及其文化
二、以僚、金齿等为代表的百越系统民族及其文化
三、“朴子蛮'望蛮”及其文化
四、崇拜盘瓠、廪君的民族及其文化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西部各民族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一、吐谷浑的民族交往与文化交流
二、突厥的民族交往与文化交流
三、吐蕃与周边各族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四、南诏与周边各族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第五章 宋代的西部民族及其文化
第一节 西北的民族及其文化
一、党项羌及其文化
二、回鹘及其文化
三、吐谷浑及其文化
四、畏兀儿及其文化
第二节 西南的民族及其文化
一、氐羌系统各民族群体及其文化
二、僮、僚、金齿等百越系统民族及其文化
三、吐蕃及其文化
四、崇拜盘瓠、廪君的民族及其文化
第三节 宋代西部的民族交往与文化交流
一、党项羌的民族交往与文化交流
二、回鹘的民族交往与文化交流
三、吐谷浑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四、大理国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五、百越后裔的民族交往与文化交流
六、吐蕃各部的民族交往与文化交流
七、崇拜盘瓠、廪君民族的民族交往与文化交流
第六章 元明清时期的西部民族及其文化
第一节 西北的民族及其文化
一、蒙古语族民族及其文化
二、突厥语族民族及其文化
三、伊朗语族和斯拉夫语族民族及其文化
四、回族的形成及其文化
第二节 西南的民族及其文化
一、藏缅语族民族及其文化
二、壮侗语族民族及其文化
三、苗瑶语族民族及其文化
四、孟高棉语族民族及其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历史卷》: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东汉王朝允许南单于入居云中郡(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并对南匈奴给予粮食等物资接济。为了避免北匈奴的袭击,东汉王朝又让南单于人居西河郡美稷县(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更将其部众由所属王、侯统领驻屯在北地郡(驻今宁夏吴忠市西黄河东岸)、朔方郡(驻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五原郡(驻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云中郡(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定襄郡(驻今山西右玉县南)、雁门郡(驻今山西朔县东南夏关城)、代郡(驻今山西阳高县西北)各地,配合各郡县防守边境以御北匈奴。此后,战争减少,南匈奴有了一个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迅速发展起来。加之此时南匈奴开始进入汉、匈边缘地区与汉族杂居,在与汉族人民的相处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首先在政治制度上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一,南匈奴政权中官职名称有所变化,出现了所谓的“四角”“六角”之称。《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次左右日逐王,次左右温禺鞔王,次左右渐将王,是为六角;皆单于子弟,次第当为单于者也。异姓大臣:左右骨都侯,次左右尸逐骨都侯,其余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少为高下次弟焉。”由上可见,原来的“万骑长”不见于记载.说明了农业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有所增加。因此,在职官上亦产生相应的变化
其二,从单于至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的分布格局,已经不再似匈奴没有分裂之前那样,左贤王居东,右贤王居西,单于居中,而是具有相对的随意性。这种政治分布格局.打破了原来匈奴社会的稳定结构。当然其原因也是由于与汉族杂居,农业经济发展造成的,其意义非常深远
其三,南匈奴墓葬形制基本汉化了。目前能确定的南匈奴墓葬主要有五处:宁夏同心县李家套子五座墓葬、内蒙古东胜补洞沟九座墓葬、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墓葬、包头市麻池乡张龙屹旦M1、陕西神木大保当当墓群等。这些墓葬多以有封土、带斜坡墓道的砖室墓为主,砖室墓中以双室为主,单室较少,有的砖室墓内有画像石
另外.以林斡先生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胜兵”这种专门作战的骑兵从农牧民中分化出来,是匈奴社会生产组织与军事组织相分离的开始,是南匈奴汉化的表现之一。“胜兵”,就是脱离生产,只担任作战任务的常备军。“胜兵”的出现说明了南匈奴归附汉朝后,社会经济有所发展,而且农业经济已在生活中开始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其也受到汉朝兵制的影响。原来,匈奴社会生产组织是与军事组织合而为一的,但南匈奴入塞之后,在公元年左右出现了“胜兵”制度。《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是时(东汉和帝二年,公元90年)南部连克获纳降。党众最盛,领户三万四千,口二十三万七千三百,胜兵五万一百七十。”从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来看,“胜兵”不是南匈奴汉化的表现。此问题在后面专有阐述
3.北匈奴的西迁
南匈奴内附后,北匈奴仍不断侵扰北部边境各郡,而且掠夺西域各国,阻塞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东汉王朝便趁北匈奴内乱,而有“饥蝗”的机会,于永元元年(公元89年)派耿秉为征西将军大败北匈奴。于是,北匈奴中留在漠北的十余万户融人了乘虚而从东北进人的鲜卑;盘踞在漠北西北部的匈奴人后来被柔然兼并;残留在西域的匈奴人后来也融合到当地民族中;而北单于率领的部分则于永元三年(公元91年)开始西迁。现以林斡先生的《匈奴通史》为据,概述之。林斡先生认为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是乌孙的游牧地区,第二站是康居(即今中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第三站为阿兰聊(奄蔡)从北匈奴退出漠北,到公元290年前后,中外史书对他们的行踪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空白。公元290年前后开始,西方史书上出现了对匈奴人活动的记载。据美国学者W.M.麦高文的综合介绍:“此后二百年间,即当公元170至370年之间,我们对于这些北匈奴人的情形,差不多全无所闻。此一期间,中国正忙于内争,一面又受鲜卑入侵的威胁,故和远处土耳其斯坦的匈奴人失却了一切接触,而这些匈奴人也不能再进犯中国。
……
前言/序言
21世纪之初.中国政府启动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将西部各民族的繁荣发展推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使其成为中国西部发展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国发[2000]33号《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规定,中国西部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区市(统称为西部地区)。根据以上区域划分的原则,在中国西部地区主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俄罗斯族、回族、土族、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锡伯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傣族、哈尼族、基诺族、佤族、景颇族、德昂族、布朗族、拉枯族、阿昌族、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彝族、苗族、瑶族、布依族、水族、侗族、土家族、壮族、仫佬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等。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少数民族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将直接影响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2001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其他地区的民族自治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实际工作中比照有关政策措施予以照顾。
西部大开发分别包括对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在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方面,如何充分有效地认识和发掘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功能,使其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从应用民族学的角度来看,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包括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既有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出发对民族饮食、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生产方式、民族贸易、民族旅游等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也有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对民族政治、民族法律、民族道德、民族宗教、民族心理等社会结构及文化要素的调适、引导和传承,还有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和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出发对民族教育、民族科技、民族文学、民族艺术、民族古籍等传统知识及文化要素进行的传承、改造和创新。在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突出经济效益的开发利用与关注社会效益的保护传承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两者并重.或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高度关注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可以说,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前所未有的宏伟规划.作为以民族群体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民族学研究者,如何在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就成了当代中国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其实,早在西部大开发之前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部分民族学研究者就参与了由国务院委托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前期研究准备工作,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随着21世纪初西部大开发的正式启动,中国民族学研究者再一次站在了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的前沿阵地,除了直接参与西部各省区市政府部门有关当地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对策研究以外.为了正确认识把握西部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继承和弘扬西部少数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还有不少学者撰写了一些与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有关的著作,在研究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在肯定以上事实的同时也应该承认,目前有关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成果仍处于零散、单一、粗浅的初期阶段,在学术界尚未形成大的气候和雄厚的优势.远远适应不了西部大开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客观现实需要。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状态,我们策划并组织全国的有关学者撰写了这套《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以便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精神文化方面的优秀产品,同时也为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献上一份厚礼。与国内其他同类的书籍相比。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历史卷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