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他们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上巳浮江宴韵得阯字〔1〕
披观玉京路〔2〕,驻赏金台阯〔3〕。逸兴怀九仙〔4〕,良辰倾四美〔5〕。松吟白云际〔6〕,桂馥青溪里〔7〕。别有江海心〔8〕,日暮情何已〔9〕?
〔1〕此诗是作者于沛王府期间所作,他厌于尘俗的烦扰,萌发了隐居之意。诗中极写良辰美景,反衬隐居之心不已。构思奇巧,别有一番情趣。上巳:旧时节日名。汉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唐朝则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浮江:浮游江上。韵得:宴饮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韵作诗。阯(zhǐ止):同“址”,基址。
〔2〕披观:流览观赏。玉京:指帝都长安。
〔3〕驻赏:停下来观赏。金台:华美的台。
〔4〕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九仙:众仙。《云笈七签》卷三:“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火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
〔5〕良辰:美好的时光。四美: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6〕松吟:松涛声。际:中间。
〔7〕桂馥(fù父):桂花飘散芳香。
〔8〕江海:旧时指隐士的居处,此处引申为退隐。《庄子·刻意》:“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日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海,一作“汉”。
〔9〕何已: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尽。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1〕
帝里寒光尽〔2〕,神皋春望浃〔3〕。梅郊落晚英〔4〕,柳甸惊初叶〔5〕。流水抽奇弄〔6〕,崩云洒芳牒〔7〕。清尊湛不空〔8〕,暂喜平生接〔9〕。
我原本对初唐诗歌了解不多,总觉得唐诗就是李白杜甫,或者是晚唐的那些婉约派。但自从拿到这本《初唐四杰诗选》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典雅,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庄重感,仿佛捧着一件珍贵的文物。打开一看,里面的诗歌内容更是让我眼前一亮。王勃的诗,总是带着一股青春的朝气和对远方的憧憬,读来让人心生豪情。骆宾王的诗,则充满了巧思和机智,有些篇章甚至带有一种讽刺的意味,让我看到了初唐时期文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的思考。卢照邻和杨炯的诗,则更加偏向于写景抒情,但他们的笔触又非常细腻,能够将自然景物的变化与内心的情感融为一体。我特别喜欢那些描写山水风光的诗篇,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山水之间,感受着微风拂面,听着鸟语虫鸣。这套书的注释非常到位,对于一些生僻的字词和典故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诗歌的含义。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四位才华横溢的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至今仍然能够打动人心。
评分拿到这本《初唐四杰诗选》的典藏版,我简直爱不释手。外壳的质感就非常棒,那种沉甸甸的厚重感,还有内页纸张的细腻,都透着一股精良的气息。我一直对唐诗,尤其是初唐时期的诗歌情有独钟,总觉得那是盛唐绽放前,积蓄着蓬勃生命力的萌芽。而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初唐四杰”,他们的诗歌,既有初出茅庐的锐气,又不失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常常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不羁的少年意气,又带着一丝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每次翻开,都会被他们宏大的气象和精巧的构思所折服。比如王勃的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简直是千古绝唱,无论何时何地,读来都能给人以慰藉和力量。杨炯的诗歌,往往更加雄浑壮阔,充满了家国情怀,读来令人心潮澎湃。卢照邻的诗,则多了一种清丽雅致,又暗含着对人生际遇的感叹。而骆宾王的诗,则展现出一种机敏与锋芒,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不乏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这套书的编排和注释都做得非常用心,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轻松领略到古人的风采,实在是居家旅行、案头必备的良伴。
评分这套《初唐四杰诗选》的典藏版,绝对是我近年来最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收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所吸引。内页的印刷和纸质都非常出色,阅读体验极佳。我一直对初唐时期的文学发展很感兴趣,而“四杰”无疑是那个时期最璀璨的星辰。这套书的选篇非常精当,既包含了他们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也收录了一些较为冷门但同样精彩的作品。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每位诗人风格的区分和介绍,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追求。比如,王勃的诗歌,总是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离别,也充满着对未来的期盼。杨炯的诗,则有着一种雄浑壮阔的气魄,充满了家国情怀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卢照邻的诗,常常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对人生有着深刻的反思。骆宾王的诗,则更加注重写实的描绘,也常常流露出一种愤世嫉俗的情绪。这套书的注释非常详尽,对于诗歌中的一些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都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每次翻阅,都感觉自己沉浸在那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与四杰一起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
评分这本《初唐四杰诗选》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盛唐前夜的时光隧道。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时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阅读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文学作品。初唐时期,虽然距离那个璀璨的盛世还有些距离,但已经能感受到一股强劲的创新力量在涌动,而“四杰”正是这股力量的代表。他们的诗,不像后来盛唐诗人那样圆融圆满,反而带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敢于打破陈规,在格律和意境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我尤其喜欢杨炯和卢照邻的诗,他们的作品中常常有一种超越时代的哲思,对于人生的短暂、功名的虚无,以及山水自然的永恒,都有着深刻的感悟。读他们的诗,就像是和两位老友在静谧的夜晚促膝长谈,虽然话语朴实,但字字珠玑,能引发我内心深处的共鸣。这套书不仅收录了他们最经典的篇章,还附带了详实的注释和赏析,这对我这个文学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常常会一边读诗,一边对照着注释,一点点去体会诗人创作时的心境,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自己在一点点地靠近历史,靠近那些鲜活的灵魂。
评分分别以*元又买了三套!本书是2005年辽宁人民版的基础上于2013年7月由青岛出版社推出的新版。相较老版,新版有不少改进,首先,在批注内容上,冯其庸做了不少【订正和丰富】;其次,增加了一些插图,并且调整了一些插图插图所在位置,使得【插图位置更为准确】(老版的插图位置不太精确,远离插图所表现的内容),这样,新版插图所表现的内容与原文大致对应;再次,内页纸质由【轻型纸改为了胶版纸】,纸质更好,当然翻阅时其重量增加明显,有点不便;另外,封面装帧不仅仅是改进而且采用封套加【布面包装】,上了不啻一个档次,虽然定价全三册*元,但这样的好书的确应该“好马配好鞍”,布面精装太好了!总之,我认为,冯老的校订和评点很到位,特别是评点很到位而且有些地方很深刻,对于我们真正读懂《红楼》,很有帮助。本书不愧是一部经典,相信它定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对于冯老一生的主要学术著作-----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煌煌33册巨著《瓜饭楼丛稿》我也下单订购了,这更是一部经典,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的极高评价!
评分乐府,中国古代民歌音乐。乐府是古代时的音乐行政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今保存的汉乐府民歌的五六十首,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如《战城南》、《东门行》、《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等,其文体较《诗经》,《楚辞》更为活泼自由,发展了五言体、七言体及长短句等,并多以叙事为主,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木兰辞》是汉魏以来乐府中叙事民歌的优秀代表作,称为乐府双璧。
评分乐府诗集》是一部上古至唐五代的乐章和歌谣总集,也是现存成书最早、浒最广而搜罗最为完备的乐府诗总籍。内容包括贵族乐歌、文人歌诗,并广泛收录民间歌谣,南北朝乐府民歌藉此得以保存和流传。全书一百卷,以音乐曲调分为十二大类,每类有总序,每曲有解题,对各类歌辞、各种曲调的源流内容,都有详备的考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征引浩博,援据精神”,对于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诗歌、音乐及文学艺术历史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
评分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也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等。出生于河南巩县。杜甫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也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流传至今有一千四百余篇,他的诗歌集中反映安史之乱及其以后的社会历史,被后世誉为“诗史”,代表性的作品有“三吏”、“三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秋兴八首》等。《杜甫诗选注》是著名研究杜诗学者萧涤非先生的代表作,该书以编年体方式将杜诗按杜甫生平分为四个时期,选取281首作品,注解时除了“以杜解杜”、“以史证杜”、征引古人注杜成果,还包涵了作者自己的考订和议论,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很好的可读性。该书是当代杜诗选本的代表性著作。
评分《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素以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鲜明饱满著称,一直广受读者欢迎。
评分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为原始@的巫术仪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另一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它被认为是起源于酒神祭祀。戏剧是由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能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评分初唐四杰时期,近体诗日趋成熟。
评分帮老公买的书,很好的书
评分昨天有一个朋友找到我,说自己买了一本好书。是李白诗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