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陶东风,周宪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1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1787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998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页数:332
字数:3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大众文化研究”“亚文化研究”“记忆研究”“其他论文”四个部分,前两部分密切关注新出现的大众文化、亚文化现象和形态,文章分析的多为近些年热映、热播的影视剧或其他大众文化现象,每个文本都是中国经验的表达;“记忆研究”专题是扎根本土经验的个案分析和文本解读,文学与记忆的关系是重点。本书内容丰富,“冷”“热”领域兼有,兼具趣味性与学术性,颇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陶东风,男,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约百余篇。其成果曾获得中国文联第四届优秀文艺评论一等奖,一届、第三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成果奖,第三、第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等,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周宪,男,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艺术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硕士;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曾赴韩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赴意大利合作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
周计武,男,1977年3月生,江苏睢宁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200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西方美学、文艺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985工程”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等课题三项。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胡疆锋,男,1973年7月生于新疆,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副教授。先后在新疆喀什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习,文艺学博士,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9年6月被聘为副教授,2009年7月至今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2010年1月被评为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学术兴趣集中在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领域和文艺学教学改革。著有《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等,译著与参编著作有《亚文化读本》《亚文化:风格的意义》《西方文论史教程》《新编美学教程》《大学美学》等。2007年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2008年博士论文《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3年入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

目录

专题一 大众文化研究
国家认同、主体状态与社会反思
  ——从近期国产影视剧看中国崛起时代的文化经验【张慧瑜】
译制日本:变化中的日本动漫译制模式与日本想象【江舒晨】
“业余”的位置:当“彩虹”开始合唱【罗小茗】
“谎言”之下的“真实”——《后会无期》的症候式分析【杨 晶】

专题二 亚文化研究
美剧迷的生活方式想象与建构
  ——以“生活大爆炸”豆瓣小组为例【陈 霖 张赛男】
“动物化”的两种路径——中日两国御宅族比较【徐 小】
当代青年网络文化中的“水化”现象分析
  ——以网络问答平台“知乎”为例【杨丹珂】
作为异质空间的混搭时尚及其微观政治【朱艳蕾】
越轨者寓言与性别异托邦:橙光游戏中的角色政治【孙 静】

专题三 记忆研究
记忆的权力机制
  ——以“边疆音乐舞蹈大会”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例【闫桢桢】
文学见证与见证文学【邹 军】
故乡与异乡:历史创伤的代际传递
  ——读《没有故乡的我,和我们》【吕鹤颖】
《黄雀记》:如何缚住记忆的幽灵【陈国战】
儿童视角下的抗日战争记忆书写
  ——评《我和爷爷是战友》《少年的荣耀》【翁立萌】

其他论文
真理与政治【〔美〕汉娜·阿伦特 著 张 淳 译】
论1950年代“新北京”形象及其叙事的成立【李 扬】
妇女解放与社会主义空间生产
  ——以费枝《胡同里的笑声》《“家”》为中心【宋秋明】
陈设、差异与住宅经验:《雷雨》的空间诗学解读【张一玮】
物的嬗变——南京长江大桥文化史【孟 飞】
五四新文化的一页前史
  ——清末民初作为文化观念的现代爱情发生考论【毕新伟】
文学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南北文学研究【陈一军】

前言/序言

主编的话

本辑《文化研究》的稿子我差不多是躺在床上审读定稿的。一年多来,我一直为不明原因的腰疾所困,苦不堪言,平时忙于求医问药,荒废了学术,也很少过问《文化研究》的编辑工作。因此,本期稿子的约稿和编辑,基本上是由胡疆锋和陈国战两位具体负责的。我首先要在这里带着歉疚之情感谢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
文化研究在英国诞生之时,其研究的重点就是大众文化和亚文化(其实后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大众文化)。这两类研究在近年来的中国也持续带领风骚。在亚文化领域,青年亚文化一枝独秀,以至于亚文化几乎成了青年亚文化的同义词(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亚文化的主体一直就是青年)。由此决定了本辑的“大众文化研究”与“亚文化研究”其实是联系非常紧密的两个专题,合而为一统称为“大众文化研究”也未尝不可。
大众文化和亚文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一方面被指责为模式化,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持续的花样翻新,各种新大众文化种类、创意层出不穷,名目繁多。其流行、生产和消费的周期越来越短。相比之下,这些大众文化和亚文化新类型、新产品及其生产和消费方式在学术界引起的重视则是相对不足和滞后的。本辑《文化研究》一定意义上弥补了这个不足。本辑“大众文化研究”“亚文化研究”的突出特点就是密切关注最新出现的大众文化、亚文化现象和形态,选题新颖,强调案例研究和研究的在地性,接地气。这些文章分析的多为近些年热映、热播的影视剧或其他大众文化现象,每个文本都是中国经验的表达。这些不同面向的中国故事共同拼贴为一个多元的、复杂的中国,也为更加辩证地理解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提供了一种文化视角。
在“大众文化研究”专题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张慧瑜、王艳杰和江舒晨的文章。张慧瑜的文章体现了其娴熟驾驭数量庞大的文化文本的能力,并从看似纷繁庞杂的现象和文本中提炼具有共性的关于中国崛起与中国经验的时代主题,宏观理论视野与精准而又简要的作品把握结合得天衣无缝。江舒晨的《译制日本:变化中的日本动漫译制模式与日本想象》聚焦于日本动漫作品的中文译制这个一直被忽视的问题,对官方译制与民间译制的差异进行了有意义的比较。文章指出,在日本动漫进入中国后的近40年间,由于译制主体从官方到民间的更替,借由动漫而塑造的关于日本的异国想象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官方译制时期,日本的形象塑造受官方控制,常常随着中日关系的变动而发生改变;而在民间译制时期,中国的动漫粉丝群体开始越过官方,融合本土流行文化,创造出与官方引导的日本形象有所不同的、多元的日本想象。由此文章提出了一个具有理论意义的命题:译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中性的跨文化传输过程,而是一种极富主体性的文化挪用行为。译制过程不仅受制于政治和经济的考量,同时渗透着译制主体对译制客体的欲望和幻想,并直接关系到异国想象的建构。
亚文化似乎天然地就是年轻人的文化,亚文化研究似乎也天然地是青年学者的事业。因此本辑“亚文化研究”专题更能体现年轻作者(相当一部分是在读研究生)及时、敏锐把握当下亚文化新形态的能力,也颇能反映其不同于前辈的学术旨趣(对他们而言,新兴的亚文化形态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因此,研究亚文化就是研究他们自己,天经地义而又自然而然)。这些文章抓住的几乎都是当下文化的最新现象和最新话题。有人以“生活大爆炸”豆瓣小组为个案,对美剧迷这个亚文化群体的跨文化接受现象进行了考察,指出对生活时尚的营造、新媒介技术的利用、“他者”文化刺激下“自我”边界的拓展、以自身经验参与和融入美剧文本和文化重构,构成了美剧迷生活方式的想象和建构(参见陈霖、张赛男的《美剧迷的生活方式想象与建构——以“生活大爆炸”豆瓣小组为例》);有人比较了中日两国的御宅族文化,指出这两个相似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中国的御宅族文化系从日本传入)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深层含义,从而凸显了一个具有方法论普遍意义的问题:尽管中日两国的御宅族现象同源,但仍然不能通过日本御宅族理论的平移来阐释中国本土的御宅族现象(参见徐小的《“动物化”的两种路径——中日两国御宅族比较》)。新秀们的这些敏锐观察和理论思考或许不很成熟,但其探索和开拓的精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还有一个专题是关于记忆研究的。众所周知,记忆研究(集体记忆、文化记忆、创伤记忆等)是本刊一直关注的话题。这不是追随时尚,而是对本土知识界、思想界、文化界多年来抢救记忆这个时代呼声的学术回应。本专题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虽有理论探讨(如邹军的《文学见证与见证文学》),但更多、更值得注意的是扎根本土经验的个案分析和文本解读。
在这个专题中,文学与记忆的关系是重点。吕鹤颖、陈国战和翁立萌的文章都是记忆理论与文学批评结合的可贵尝试。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吕鹤颖的《故乡与异乡:历史创伤的代际传递——读〈没有故乡的我,和我们〉》。文章以知青第二代作家李茜的《没有故乡的我,和我们》为例,阐释了历史创伤的代际传递这个极其重要又没有引起充分关注的问题。不但在理论界,即使在新时期的小说中,创伤的代际传递也很少得到表现。“伤痕文学”是知青一代或复归作家(解放一代)的创伤经验书写,其作者都是创伤的亲历者,他们关注的是自己这一代的创伤经验问题,更何况伤痕文学与其说是强调创伤不如说是鼓励对创伤的遗忘(参见许子东的《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该文本通过对空间意识的分析,聚焦历史创伤的代际传递给历史的非亲历者带来的个人身份认同的焦虑,分析了因历史创伤的代际传递的断裂所造成的知青第二代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遗落,以及心理与精神上无家可归的异乡人状态。无论是李茜的小说,还是吕鹤颖的论文,对于了解非亲历者如何书写“文革”创伤经验,都具有开创性。《没有故乡的我,和我们》的作者李茜是“80后”,是知青运动结束之后出生的一代人,作为那段特定历史的非亲历者,她对那个年代的认知几乎都来自父辈们的回忆和讲述,甚至该文本的虚构过程也可以被看作大众文化工业的一次生产。这对于非亲历者如何书写创伤经验具有范例意义。作者在构思、设计和创造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文本与以往知青文学的写法区别开来,集中笔力关注历史的影响和创伤的隔代传递,呈现了与知青运动有着时间距离的第二代人的创伤后遗症,为我们提供了理解“80后”“90后”对历史如何进行想象,以及创伤记忆书写如何可能的案例。
陈国战的《〈黄雀记〉:如何缚住记忆的幽灵?》是对苏童的小说《黄雀记》的文本细读。他在细读中抓住了小说中不断出现的关键意象“绳索”,发现小说人物保润对祖父的捆绑是打开小说意义谜团的一把钥匙。文章围绕这个核心意象和关键情节展开层层深入的解读,将小说的现实隐喻抽丝剥笋一样揭示出来,最后令人信服地表明:《黄雀记》向我们讲述的绝不仅仅是某种抽象的人类生存寓言,而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即在当代社会平静的表象之下,创伤历史在人的潜意识深处并没有消失。
本辑《文化研究》的其他文章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评点了。期待在以后的“主编的话”中与大家再见。谢谢。

陶东风
2017年9月1日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文化研究(第30辑 2017年·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