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思考力决定产品力
第一章 产品思维
第一节 本质思维:第一性原理
第二节 相对思维:日光与阴影
第三节 抽象思维:大圣的火眼金睛
第四节 系统思维:镜中变色龙
第五节 演化思维:自下而上的设计
第二章 洞见需求
第一节 产品设计者的终身课题
第二节 需求是什么?
第三节 产品需求“四归一”
第四节 产品强度=体验-成本
第五节 需求的弹性
第三章 产品设计
第一节 设计流程:传统设计与精益设计
第二节 用户研究:建立用户模型
第三节 需求场景分析:角色、场景、方案
第四节 产品MVP:低成本试错
第五节 产品规则:拒绝什么定义产品“三观”
第六节 方案出错,90%是问题错了
第七节 拆解问题的三种方法
第八节 架构设计:技术方案的十字路口
第九节 交互与视觉
第四章 产品成长与运营
第一节 开发迭代
第二节 抓住运营的本质
第三节 数据分析的误区
第四节 产品营销=内容+渠道
第五章 企业战略与产品
第一节 取舍之道
第二节 构建壁垒
第三节 开拓蓝海市场
后记 好产品会说话,但每个人听到的都不同
前言 思考力决定产品力
随着设计工具的持续进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过去需要“手工”设计完成的工作已经开始被自动化工具所替代。假如把目光再放得远一些,当人工智能发展到可以帮助我们遍历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产品设计工作到底还要做些什么?未来产品设计者的价值将体现在哪里?如果说这只是一种“远虑”,摆在我们面前的“近忧”也颇令人担心:移动互联网将世界和中国拉到同一起跑线上,美国产品模式不再是我们可以直接效仿的对象。互联网产品创业进入深水区,表面看似热潮汹涌,但真正活下来还活得很好的产品并不多。
所有现象都指向一个重要的方向:“知道如何去做”就能胜出的产品时代已成为过去,产品竞争开始转向“思考力的竞争”,更加考验设计者“问对问题”的能力。
在这场残酷的通关游戏中,偶尔问对一两个问题是不够的,设计者需要在产品设计、成长的所有阶段都“问对”并“做对”,产品才有存活与发展的可能。
那么,如何修炼思考力,在每个阶段都问对问题呢?我认为首先需要灵活运用一些思维模式,提升看问题的角度;其次则是看清每个阶段核心问题的本质。
比如,我们该如何思考需求的本质?
有一种思路认为:产品具有某功能特性,用户就自然会用该特点去理解和使用它。用户对产品的需求由“产品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决定”。顺着这种思路走下去,设计者的任务会聚焦在强化产品的“好”上,似乎只要质量、美观度等方面提升再加上不断地宣传,用户对产品的需求自然就会水涨船高。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常常事与愿违。用户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去理解产品,相反,他们表现得特别“不听话”。固执的设计者会认为问题出在用户身上,用调侃的话讲就是“这一届用户不行,不懂欣赏”。
而善于思考的设计者则会反思自身,开始怀疑“说不定我对需求的理解出了问题”。一旦类似的自我质疑出现,思考的魔力也将随之显现,它将带我们走向更靠近真相的地方。比如就需求而言,如果继续思考影响它的所有力量,我们就会发现真实世界里“煽动欲求”只是一种正向的助推力,还存在一种负向的阻滞力——成本。在本书中,你将看到我用更多的笔墨探讨这种负向力量,因为在产品设计实践中“解决问题、降低成本”才是设计者更关心的议题。
如果再进一步,加入时间的维度,我们还会发现需求将受到环境变迁的影响,它还具有适应性的特征——需求是有弹性的。由此层层分解下来,我们才能真正看清用户对产品的需求。
类似的,产品设计者对问题的思考也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
阶段一:以片面、固化的眼光看问题,只看到零散的表象和静止的格局。解决方案呈点状随机分布。
阶段二:以宏观、系统的眼光看问题,能看到产品与产业、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关系和位置。解决方案开始具有系统性特征。
阶段三:以动态、演进的眼光看问题;能看到时间长河中问题变化的趋势。解决方案能够助推产品顺势成长。
设计者修炼产品设计能力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思考力进阶的过程。
作为一个对产品运营充满热情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腾讯的产品生态感到无比着迷。从游戏、社交到内容、电商,腾讯似乎总能触及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因此,《腾讯产品法》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充满了巨大的吸引力。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能帮助我揭开腾讯产品背后那些“看不见的”逻辑。例如,它是否能阐释腾讯是如何在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并快速响应的?书中对于“连接”和“生态”这两个腾讯核心战略的理解,我尤其感兴趣。它是否能解释腾讯是如何通过产品设计,不断强化用户之间的连接,并构建起一个庞大而稳固的产品生态系统的?对于我们这些非产品开发者,但却是腾讯重度用户的人来说,了解这些“法则”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我们如此依赖这些产品,以及它们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的。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一种“顿悟”的感觉,对腾讯的产品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认知。
评分作为一名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产品经理,我一直对腾讯这家巨头的产品策略和商业逻辑充满好奇。最近有幸读到一本《腾讯产品法》,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深入研究书中的具体内容,但仅从其书名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深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通往腾讯产品世界的大门,一个解读其成功密码的密钥。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那些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由腾讯精心打造的无数产品。我希望它能揭示腾讯在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商业化变现等方面的独特方法论,以及如何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不断迭代创新,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书中是否能深入剖析那些现象级的社交产品,如微信、QQ,又是如何从最初的雏形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国民级应用?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同行业的从业者来说,了解这些“背后故事”和“成功法则”,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借鉴优秀实践,从而在自己的产品工作中找到突破的方向。
评分《腾讯产品法》这个书名,本身就给我一种“官方解读”的神秘感。我作为一名对互联网商业模式颇感兴趣的读者,一直关注着腾讯如何从一个单一的社交产品,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数字生活帝国。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次深入了解其内部运作机制的绝佳机会。我很好奇它是否能揭示腾讯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领域所采取的差异化产品战略。例如,对于游戏业务,它是否有独特的“上瘾设计”和“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法?对于内容平台,它又是如何平衡创作者、平台和用户的利益,构建健康的生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跳出纯粹的产品功能介绍,而是从战略、商业、用户心理等多个维度,来解读腾讯的产品逻辑。它是否能帮助我理解,腾讯是如何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又能赢得用户的青睐和信任,从而实现双赢?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微创新”和“用户驱动”的理念尤其期待,这往往是腾讯产品能够持续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
评分拿到《腾讯产品法》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所传达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从书名来看,它似乎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介绍性读物,而更像是一套深入剖析腾讯产品体系的“内功心法”。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梳理和归纳腾讯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产品哲学和实践经验的。它是否能够将零散的、看似偶然的产品成功案例,提炼成一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产品法则”?我尤其关注它在用户增长、社区运营、内容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论述。腾讯在这些领域有着极其深厚的积累,而这些积累往往是其能够构建强大护城河的关键。这本书是否能为我们提供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策略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精准的用户洞察和精细化的运营,实现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张和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用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场景,来佐证其提出的“产品法”,让理论不再空洞,而是具有强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入研究它的产品。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头,其产品线之丰富、用户基数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腾讯产品法》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了一套系统化的产品方法论。我特别好奇这本书是否能解答一些我长久以来的疑问,比如腾讯是如何在如此多元化的产品领域,保持统一的品牌调性和用户体验的?它是否能深入剖析腾讯在面对竞争对手时的产品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来巩固和扩大其市场份额?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腾讯产品研发流程、团队协作模式以及决策机制的洞见。对于我们这些在其他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从业者来说,学习腾讯的成功经验,无疑是宝贵的学习机会。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提升产品的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实现持续的增长。
评分书的内容挺不错的!值得仔细看看,送货员态度很好!
评分《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
评分作为2000年接触互联网的人,腾讯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我们青春的见证。从当年的OICQ,从一度要付费注册到现在的微信网游等多元化发展,腾讯的发展又何尝不是我们青春的回忆呢?
评分京东小哥送货速度真是快,书的内容也不错,介绍一些企业的兴衰,有些企业真是令人惋惜,读后能够引人深思,成王败寇,一不小心就可能不一家前景无限的公司引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惜哉
评分vvvVB今年巴巴爸爸背包报报宝宝呗背包不呗呗别不好意思白边不吧报吧吧
评分塞北草原,自古乃夷狄聚居之地,及至近代,始乃沐华夏文明之光。余生于斯,长于斯,尝感学问之不足,欲访名师而不可得。盖此地文明开化未久,治学问者若凤毛菱角。此路不通,余无法,求人不若求己,转而攻读史籍,冀能解惑一二。余常至书店,惜居近处无有大书店,既而觅书于网络之书肆,如当当,亚马逊,京东之类,经年有余,所购之书几可占满书房。积余经年之经验,论及书籍之全,非当当莫属,欲购外文书籍,则宜至亚马逊,评论亦精当,至若价格之公道,邮递之便捷,态度之亲切,服务之贴心,当推京东。余观留言之书友,亦多有此感,甚慰吾言之不孤。以此亦知,京东之优秀,名副其实矣。盖狡者可欺一人,可欺百人,安可欺千千万万人?可欺一时,安可欺一世?
评分活动价格买的,好划算,好大一个箱子,不错不错,够看的了
评分网上买便宜得多,用了券,基本等于五折了,比其它网店还便宜?
评分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写!但是,我又总是像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