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儿童成长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8827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902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代表著作

  50种语言全球发行,畅销70余年

  历久弥新的教育经典,父母与教师的必读书目

  带你领略儿童的内心世界,解开儿童教育的核心问题

  深刻影响了戴尔·卡耐基、史蒂芬·柯维、约翰·杜威……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结合自己多年来为儿童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历,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深入地剖析了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源,涉及自卑情结、社会兴趣、环境的变化、在家庭中的位置、对性别角色的认识等方面。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批判了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

  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有助于父母和教师理解孩子的行为,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古典精神分析的三大代表人物。他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刘建金 广东外语外贸比较文化研究博士,研究方向为中西道德文化比较,特别是中西道德心理学的比较研究。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现工作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Introduction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The Unity of Personality

第三章

追求卓越及其教育意义

The Striving for Superiority and Its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第四章

引导追求卓越的努力

Directing the Superiority Striving

第五章

自卑情结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第六章

儿童的发展:预防自卑情结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Preventing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第七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的障碍

Social Feeling and the Obstacles to Its Development

第八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情境

与补偿心理

The Child’s Position in the Family: The Psychology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Remedy

第九章

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情境

The New Situation as a Test of Preparation

第十章

学校里的儿童

The Child at School

第十一章

外部环境的影响

Influences from Outside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Adolescence and Sex Education

第十三章

教育的失误

Pedagogical Mistakes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

Educating the Parent

附录

个体心理学问卷调查

An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Questionnaire

附录

五个案例及其分析

Five Case Histories with Commentaries


精彩书摘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儿童的精神生活是精彩无比的,我们触碰到的每一处都令人着迷。其中最令人惊叹的也许是这一事实:要理解儿童生活中的某个单一事件,我们必须了解其生活的全部。每一个行为和动作似乎都是儿童生活和人格的一种表达,不了解隐藏于背后的儿童生活和人格的整体,我们就无法准确理解单个的事件和行为。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统一性的发展(即把行为和表现整合成统一的模式)从很早就开始了。生活要求儿童用统一的模式对外界刺激作出回应,这种统一的模式不但构成了儿童性格的重要部分,也使得行为个体化,从而与其他儿童类似的行为区分开来。

  大多数心理学流派都忽略了人格统一性这一事实;或者,即便没有完全忽略它,也没有给予它应有的重视。结果,我们经常发现,在心理学理论或精神病治疗技巧中,人们把某一特定动作或表现单独拿出来研究,似乎它是独立的实体。这些单个动作或表现有时被称为情结(complex),这一做法的前提假设是人们有可能把单个动作从个体的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但这种分离是荒谬的,就如把一个音符从整首乐曲中分离出来,然后尝试脱离组成乐曲的其他音符来理解这一音符的意义。不幸的是,这一分离过程虽然很有问题,却被广为传播和应用。

  个体心理学必须坚决反对这一错误做法,这一做法对于儿童教育尤为有害,我们以惩罚儿童为例来说明这种危害。当儿童做了一些招致惩罚的事情时,一般会发生什么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人们一般会考虑儿童的性格,但这经常会成为正确处理问题的不利因素,而不是有利因素。因为教师或父母对重复犯错的儿童容易存在偏见,认为他们屡教不改,因而加重处罚。而在惩罚偶尔犯错的儿童时,人们会考虑他平时的表现,给予其不那么严厉的惩罚。然而,这两种情况都没有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因为我们没有在理解儿童人格整体的基础上来处理问题。我们正试图把音符从乐曲整体中分离出来,并尝试去理解它的意义。

  当我们问儿童他为什么懒惰时,我们不能期望他了解最本质的关系(这是我们想知道的),也不能期望他告诉我们撒谎的原因。苏格拉底对人性有着深刻的见解,他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认识自己太难了!”这个问题即使对于心理学家也是很难的,既然这样,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儿童回答这么复杂的问题呢!要想了解个体表达的意义,我们就必须理解其人格的统一性。这并不意味着要描述他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而是要了解儿童面临任务时所持有的态度。

  下面这个案例能说明了解儿童的整体生活有多么重要。一个13岁的男孩,他有一个妹妹。5年以前,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享受着家人所有的照顾。后来,妹妹出生了。以前家里所有人都会尽力满足他的一切愿望,母亲毫无疑问很宠爱他。因为爸爸是一位军人,经常不在家,很自然,这个男孩和妈妈很亲。男孩依赖性很强,也很固执,而妈妈性情温和、善解人意,总是尽量满足男孩的一切愿望,即使有些愿望稀奇古怪、不合常理。但是,男孩有时会做出粗野的、威胁性的行为,这令妈妈非常烦恼。妈妈和儿子的关系变得有点紧张,主要表现是男孩总是试图欺压妈妈,如命令她干这干那,嘲笑她。总而言之,只要有机会,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以令人讨厌的方式使自己处于被关注的中心。

  妈妈对儿子的行为感到非常苦恼。但除此之外男孩并无其他特别坏的表现,她妥协了,还是帮助他整理衣物、给他辅导功课。因此,男孩充分相信,不管他陷入什么麻烦,妈妈总是会帮助他渡过难关的。毫无疑问,他很聪明,也和其他大多数孩子一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8岁之前,他在学校的表现也不错。但他8岁那年,妹妹出生了,家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使得他与父母的关系变得糟糕。他完全自暴自弃,对个人卫生也毫不在乎,甚至大小便都无法自控,这使妈妈抓狂。当妈妈没有满足他的愿望时,他就会撕扯妈妈的头发。他总是掐妈妈的耳朵或抓她的手,不让她有片刻安宁。他一直以这样的方式与人相处,当妹妹长大一点,他又把这一行为模式更多地用到妹妹身上,妹妹很快就成为他攻击的目标。虽然他还不至于对妹妹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但他对妹妹的嫉妒之心已经非常明显。他在行为方面的糟糕表现可以追溯到妹妹出生的时候,她的出生对家庭结构产生了影响。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儿童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坏,或者出现了某些令人不愉快的现象时,我们不能只考虑这种情况是从何时开始的,也应考察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原因”用在这里有点勉强,因为人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妹妹的出生会是哥哥变成问题儿童的原因。然而,这种情况却经常发生。事实上哥哥对待妹妹出生的态度有问题。这里的因果关系并不是严格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说,当石头落地的时候,它肯定是按一定的方向和速度在运动,但我们不能说,因为弟弟或妹妹降生了,所以哥哥就必须变坏。但个体心理学的调查表明,在心理的“落地”中,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不适用,因为个体所犯的错误,无论大小,都会影响其将来的发展。

  毫无疑问,在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及其所导致的后果会相互印证,并在失败或错误的倾向中暴露出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心理的目标设置活动,目标的设置包含判断,也就是说,包含了犯错误的可能性。这种目标的设置或决定从很早就开始了。一般来说,儿童在2岁或3岁的时候就开始给自己确定超越的目标,这一目标永远无法达到,而个体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奋斗,追求这一目标。然而,虽然所有人在确立目标时都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但这对于儿童来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儿童会将这一目标具体到他的行为和整个生活安排中,这样,儿童就会一直为达成这个目标而奋斗。


前言/序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成人的教育问题实质上是不断认识自我并理性引导自我的问题。儿童的教育可能也可以这样进行,但有一点却很不一样:由于儿童不够成熟,指引(对于成人而言不可能完全或缺)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如果我们希望,也可以允许儿童按其自身节奏发展;如果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如两万年,加上非常有利的环境,他们最终也能达到文明社会成人的标准。很显然,这一方法不具可行性,因此,成人必须关注如何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给予指引。

  指引儿童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成人的无知。成人对自我的认知尚不充足,对引起自我情感和情绪的原因及自身喜好也不甚明了。简而言之,成人对其自身心理还不甚了解。因此,要他们去理解儿童,并以恰当的知识引导儿童,无异于瞎子摸黑路——难上加难。

  个体心理学特别关注儿童心理,既关注儿童心理本身,也关注儿童心理研究给成人性格和行为特征研究带来的启示。与其他心理学方法不同的是,个体心理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合一,坚决主张人格的统一性,致力于研究人格发展及其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这样来看,可以说,知识已经是一种实践的智慧,因为这些知识来自实践中的错误,无论谁拥有这些知识(心理学家、父母、朋友或个体本人),都会立刻知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引导相关的人格发展。

  由于这一研究方法,个体心理学的所有原则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个体心理学把个体行为看成是由人格整体所驱动和指引的,所以个体心理学对个体行为的任何解释都反映了同一相互关系,这一相互关系体现在一系列的精神活动之中。因此,在引言中,我们将从总体上介绍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在之后的章节里再详细阐释这里提及的各种相互关联的问题。

  人类发展的基本事实是:我们的精神总是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努力和前进的。从婴儿早期开始,儿童就不断努力,以求发展,这种努力是由追求伟大、完美、优越这一目标所推动的;这一目标虽然是在无意识中形成的,但却无处无时不在产生影响。当然,由这种目标所推动的努力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这种努力会影响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具体行为,甚至会影响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想并不是对世界的客观反映,它会与我们已经形成的目标和生活方式相关联。

  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肯定有统一的人格。每一个个体既表现了统一的人格,也以独特的方式塑造这一人格。因此,个体既是艺术作品本身,也是创造艺术作品的艺术家。个体是其自身人格的创造者,但这个创造者既不是纯熟干练的工人,也不是对自身身体和灵魂有完整理解的人;相反,他是极度脆弱、极易失败、不尽完美的人。

  在考察人格建构时,我们必须留意这一过程中一个主要的不足之处:人格统一体。包括它特有的方式和目标,都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解读的基础之上。观念,即关于事实的看法,从来都不是事实本身;正因如此,生活在同一客观世界中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对事实的理解来建构自己的,有些人的理解更为合理,有些人的理解则不那么合理。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时时面对和处理个体理解所带来的错误和偏差,特别是在童年早期形成的错误观念,因为这些错误观念会严重影响我们之后的生活方式。



儿童成长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儿童成长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儿童成长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儿童成长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好!

评分

挺好的,慢慢看书

评分

好!

评分

好!

评分

好!

评分

好!

评分

挺好的,慢慢看书

评分

很好

评分

挺好的,慢慢看书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儿童成长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