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
《百年巨匠:刘海粟》改编自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艺术大师刘海粟》一书,添加了大量插图。
《百年巨匠:刘海粟》配合中央电视台同名纪录片,使得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能够再通过纸媒的图文形式,以两种不同的欣赏方式,互动互补,加深了解艺术巨匠生平交游、艺术道路。
精彩书评
★他们用色彩抒发思想,在丹青之中融汇古今。
——靳尚谊
★他们用画笔纵横乾坤,皴擦渲染指点江山。
——刘大为
★他们的艺术来自造化,他们挥毫泼墨,尽显大千的沧海桑田。
——范曾
★他们创造经典,留下的是永不磨灭的时代遗产。
——王明明
★他们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愧是文艺史上的大家。
——沈鹏
★他们的创造源于自然,在行云流水中彰显天地人和。
——苏士澍
★他们的感悟源于心灵,在方寸之间传承文明血脉。
——吕章申
★他们唱念做打,扮相美轮美奂,青春永驻艺坛,熠熠生辉。
——尚长荣
★他们粉墨登场,演尽世间百态,笙箫锣鼓,谱写华彩乐章。
——刘长瑜
★舞台上他们卓尔不群,举手投足之间讲述天翻地覆。
——蓝天野
★舞台下,他们凝重深沉,世间冷暖之中,彰显人文关怀。
——濮存昕
★他们用音符弘扬民族精神,他们用节奏紧扣时代脉搏。
——傅庚辰
★他们用赤子之心歌颂美好,激励理想振聋发聩。
——印青
★他们的作品是火炬,是呐喊,是惊雷,也是润泽心田的语录。
——王蒙
★他们遣词造句锤炼语文,启迪智慧培育品德。
——莫言
目录
第一章 沧海一粟
童年
离家
模特事件
入京
良师益友
热心为友
东渡
第二章 旅欧游学
初游法国
巴黎个展
游意大利
德国讲学
柏林办展
伦敦之行
旅欧归来
第三章 乱世流变
抗战之始
印尼筹赈
新加坡卖画
回国婚变
蛰居上海
第四章 情归黄山
解放
炼画
新的高峰
齐鲁之行
访日纪盛
九上黄山
十上黄山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百年巨匠:刘海粟》:
古城常州,地处江苏南部,这里气候温和,人文荟萃,物产丰富,1896年农历二月初三,刘海粟就出生在这个美丽富庶的地方,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清末,常州府内有两座半楠木大厅,刘家居住两座,吕家半座。刘运帷请华亭书法家许威写了“静远堂”三字巨匾,悬挂厅中,是取诸葛亮“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后来海粟自号“静远老人”,即出于此。
海粟的父亲刘家凤,字伯鸣。在后辈记忆中,是一位颇带神秘色彩的人物。他年轻的时候,刘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煊赫豪华,没有出什么大官,经济地位也日趋衰落,但是船烂还有三干钉,维持温饱,尚不困难。
海粟的母亲洪淑宜,是著名学者洪亮吉的小孙女。她比海粟的父亲小11岁,文学修养很高,熟读洪北江和黄仲则的著作,是海粟的启蒙老师。她教孩子们识字,背诵古诗,讲到洪亮吉不辞干里为黄仲则奔丧的事,总是声泪俱下,使儿女们深受感动。每夜,她总要挑灯为孩子们督课,检查他们的书法窗课,一丝不苟。
刘海粟最小,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农历二月初三,诞生于青云坊老屋。据收生婆说,生下时脐带盘在腹上,故乳名“槃官”,字季芳,行九,故他常用刻有“刘九”二字的小印章。20世纪20年代,还将自己的书房题名为“槃槃阁”,乃出于此。
海粟6岁入家塾读书,从《三字经》开始,念《千字文》,四、五、六、七言《杂字》,再是《四书》。老师只会大声背诵,最怕学生提问。这种学习方法,使孩子们很反感。每天下午习字,先从描红开始,用的是木版印刷的描红本,双行,每行四字。描了几本之后,才写印本,用毛边纸或竹纸订成本子,夹上木版印的楷书,用墨笔影写,比描红要难。这些字都是馆阁体,乌大方亮,没有个性。练字过后习画,用油竹纸描恽南田派线勾花卉。海粟不像同窗那样机械描绘,用笔较为奔放,被老师斥为“乱涂”。后来他用这两个字题画,便是纪念这一评语。
海粟8岁开始练写颜真卿的名作——《颜家庙碑》。9岁,得《麻姑仙坛记》及《芥子园画谱》。
年幼的海粟勤于思考,也敢质疑权威。海粟读《论语》时,向塾师刘翼昌提出疑问:“夫子表彰颜回‘曲肱而枕之’,好像很随便;自己吃肉时,又‘割不正不食’,似乎太讲究。这不是有些矛盾么?”塾师只会拍案呵斥,别无解释。儿童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但又去问谁呢?后来,从一位谈先生就读,老师回家度假,他买鞭炮立于桥头上放了很久,表示欢庆,为此得罪了老师,被斥为“目无师长”而辍学。
次年,海粟入绳正书院就读。学校除讲经史之外,还讲西学,如卢梭的《民约论》及严复译的《天演论》等,都是文明书局石印本。这些新内容是戊戌维新运动后的产物,反映了我国教育从私塾到学堂的讨渡。
……
前言/序言
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包括重大出版工程、影视精品工程。《百年巨匠》就是跨界融合的一个重大文化工程,它深具创意,立意高远,选题准确、全面,极富特色,内容精彩纷呈,内涵博大精深,基本涵盖了我国20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及其代表人物。它讲述的不仅仅是各位巨匠的传奇人生,更是他们的文学艺术成就同民族、国家,同历史、文化,同当代世界,同20世纪风云激荡的年代,以及同人民的命运都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成就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立足21世纪的当今,系统全面科学解读巨匠人生与大师艺术,有着特殊而积极的意义,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百年巨匠》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百年巨匠》丛书和纪录片互动互补,是出版界与影视界的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形成了叠加影响和联动效应,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在信息社会“四屏”时代,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表达重大深刻的主题,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性、民族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和人文轨迹,即对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和优秀传统应当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进行广泛传播。一个国家的历史需要记录,文化艺术同样如此。《百年巨匠》丛书秉承文献性、真实性、生动性原则,客观还原大师原貌,以更为宏阔的历史维度对大师们所经历的时代给予不同视角的再现和解读,为读者开启一扇连接20世纪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史的大门。
巨匠们的艺术成就、人生经历、精神高度,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在这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不仅有文学艺术上和文化史上的价值,而且有人文思想美学上的划时代性贡献。《百年巨匠》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志。
《百年巨匠》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它能够激励我们后来人砥砺奋进,勇攀高峰。这些文化艺术巨匠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他们将个人荣辱兴衰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起来,用文化艺术去改变现实,实现理想。在新旧道德剧烈冲撞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是后来人的楷模。他们所传导出的强大正能量,会激励一代又一代广大读者,对促进我们整个民族新一代的教育与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他们的精神是引领和鼓舞我们再出发的航标与风帆。
《百年巨匠》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可以帮助我们回答和破解“钱学森之问”。20世纪产生了那么多的大师,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助推产生出新的大师?这些巨匠的成长轨迹给我们揭示了大师们成长的规律,如要深具家国情怀,要胸怀高远理想;要深深扎根于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既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勇于创新;并以非常包容的心态去拥抱一切文明成果等。
《百年巨匠》仅反映了20世纪百年的文化形态和人文生态,我们应该把这个事业延续下去,面向21世纪。对艺术大师的发掘是通过他们的作品来体现的,而他们的作品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又进一步丰富、创新了中华文化的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宣传这些艺术巨匠就是弘扬中华文化。这些艺术巨匠作为中国名片,拥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这一工程的推进,可以有效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国出版走出去。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还可以从广度上、外延上扩大至整个文化领域,甚至把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巨匠们也挖掘展示出来。
一个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既需要广大艺术家的努力,也需要大师巨匠的引领。宣传巨匠,推广大师,为时代树立标杆,无疑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巨匠之所以是巨匠,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以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的作品站在了巅峰。而他们巨作的背后,是令人钦佩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的发掘和弘扬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百年的文学艺术史已有的众多成果,从学术上也要系统总结。而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把这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和再创造,使之成为可被大众接受、雅俗共赏的精品佳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百年巨匠》丛书的出版也是非常值得赞许的。
当前,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于时代的重任,人民的厚望,尚有作品趋势跟风、原创性匮乏、模仿严重等问题,希冀大家在《百年巨匠》作品中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感悟。
我们国家正处在重要的历史时期,为我们文艺创作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一切有为的文艺工作者,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奉献毕生的才华和创作热情,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化作文艺创作的巨大动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让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创作异彩纷呈,光耀世界。
百年巨匠:刘海粟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