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通俗易懂, 适用于高等院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对于体育爱好者也有指导作用。
本教材先讲述了高校体育、体育锻炼与保健、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体育竞赛的组织与欣赏,使读者对体育锻炼有一个整体认识,随后讲述了乒乓球、瑜伽、健美操等项目的具体内容。书中对各项运动的主要技术讲解详细,并有配图,方便读者了解该类型运动的基本动作、主要技术 内容简介
本着“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体育教育理念,本教材先讲述了高校体育、体育锻炼与保健、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体育竞赛的组织与欣赏,使读者对体育锻炼有一个整体认识,随后讲述了乒乓球、瑜伽、健美操等项目的具体内容。
本书通俗易懂, 适用于高等院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对于体育爱好者也有指导作用。 目录
第一章高校体育1
第一节体育的产生与发展1
第二节体育的概念及其功能3
一、概念3
二、功能4
第三节高校体育的作用和目标4
一、高校体育的作用4
二、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5
第四节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5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5
二、终身健康总体目标纲要6
三、坚持科学健身,度过和谐人生7
四、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健身活动8
第二章体育锻炼与保健10
第一节体育锻炼的科学理论10
一、现代社会与运动锻炼10
二、运动健身的规律和原则11
第二节运动锻炼与健身13
一、健身认识的发展13
二、运动锻炼对健身的具体作用14
第三节疾病、运动损伤与运动处方18
一、疾病18
二、运动损伤24
三、运动处方27
第三章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9
第一节体育锻炼对人体生理健康的作用29
一、体育的生理学基础29
二、体育对增强体质的作用31
第二节体育对人心理健康的作用37
一、体育的心理学基础37
二、体育对提高人心理素质的作用38
三、运动对心理疾病的治疗39
第三节体育对人的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作用40
一、体育是传授生活技术技能的重要手段41
二、提供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规范人的行为41
三、培养社会角色意识,体验社会角色42
四、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发展人的协作性42
第四章体育竞赛的组织与欣赏44
第一节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编排44
一、体育竞赛的意义44
二、综合性竞赛44
三、单项竞赛45
四、体育竞赛的组织45
五、体育竞赛的编排46
第二节体育竞赛赛事48
一、国际、国内大型综合运动会48
二、国际、国内大型单项体育竞赛简介50
第三节体育竞赛的欣赏54
一、欣赏体育竞赛的意义54
二、欣赏体育竞赛的途径55
三、欣赏体育竞赛的内容和方法55
四、不同运动项目的欣赏56
第五章乒乓球运动64
第一节乒乓球运动简介64
一、乒乓球运动的起源64
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64
第二节乒乓球基本技术66
一、基本站位与准备姿势66
二、握拍方法66
三、基本步法68
四、发球技术71
五、直拍推挡与横拍快拨技术74
六、攻球技术76
七、搓球技术76
八、削球技术77
九、弧圈球技术77
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战术78
一、乒乓球运动战术运用的基本原则78
二、基本战术78
第六章瑜伽运动80
第一节瑜伽概述80
一、瑜伽简介80
二、瑜伽的特点81
第二节瑜伽呼吸82
一、胸式呼吸82
二、腹式呼吸82
三、完全式呼吸82
四、瑜伽呼吸注意事项83
第三节瑜伽的静思与冥想83
第四节瑜伽基本坐姿84
一、简易坐84
二、至善坐85
三、半莲花坐85
四、全莲花坐86
五、雷电坐86
第五节瑜伽体位87
第六节瑜伽放松93
第七节瑜伽练习的准备原则与注意事项94
一、瑜伽练习的各项准备94
二、瑜伽练习的原则和要求94
三、注意事项95
第七章健美操运动96
第一节健美操运动概述96
一、健美操运动的概念96
二、健美操运动的分类96
第二节健美操运动的特点与功能97
一、健美操运动的特点97
二、健美操运动的功能98
第三节健美操运动的基本动作99
一、基本步伐99
二、常用上肢动作104
第四节健美操基本技术105
一、弹动技术105
二、身体控制技术106
三、半蹲技术106
四、落地技术106
第五节健美操运动编排的基本方法106
一、基本动作的拍节106
二、组合动作(32拍)的组合方式107
三、编排的变化因素107
参考文献109 精彩书摘
第二节 乒乓球基本技术
一、基本站位与准备姿势
1. 基本站位
运动员在接发球时,应有一个基本站位。基本站位应根据自己的打法类型、风格特点与 身体条件来决定。乒乓球的打法类型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1)直拍进攻型 一 般 直 拍 进 攻 型 打 法 站 立 在 球 台 偏 左 的 位 置, 身 体 距 球 台 40 厘 米 左右。
(2)横拍进攻型 横拍进攻型一般站立在球台中线略偏左的位置, 身体距球台 50~60 厘米。
(3)横拍削攻型 横拍削攻型站在居中较多,身体距球台50~70厘米。
2. 准备姿势
运动员在接发球之前,应当保持正确的基本姿势, 以便迅速移动, 抢占有利击球位置, 提高击球的准确性。正确的基本姿势是 (以右手持拍为例):两脚开立略宽于肩,右脚稍后, 前脚掌内侧着地,提起脚跟, 膝关节弯曲, 上体略前倾, 重心放在 前 脚 掌 上, 双 眼 注 视 来 球。持拍手臂弯曲置球拍于右腹前,不持拍手臂自然弯曲置于体侧。
在击球过程中,每打完一板球都应尽量还原成基本姿势,有利于下一板击球时能快速起 动,照顾全台,增强击球的准确性。
二、握拍方法
乒乓球的握拍方法,基本上分为直拍握拍法和横拍握拍法两种。不同技术和打法的运动 员其握拍方法各有不同,选用何种握拍法,可根据个人不同的技术特点进行选择。
(一)直拍握拍法 (见图5-1)
图 5-1 直拍握拍法
1. 直拍快攻型握拍法
快攻类型 (包括左推右攻和两面攻两种打法)常见的握拍方法有以下三种。
(1)中钳式 将拍柄握在食指的指根处,以食指的第二关节压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 一关节自然向内弯曲,拇指的指间关 节 压 住 球 拍 的 左 肩 (拇 指 与 食 指 之 间 的 距 离 要 适 中 )。 其他三指自然弯曲斜重叠,以中指第一指节托于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前言/序言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发挥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作用,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的学校教育目标,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一到两项适合自身锻炼的运动项目,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与磨炼,学会锻炼,进而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我们特别编写了本教材。
在编写理念上,我们本着“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体育教育理念,力求突出高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的发展。
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我们侧重易于学生掌握的体育锻炼与保健、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体育竞赛的组织与欣赏、乒乓球、瑜伽、健美操等项目的具体内容。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能提高个人的欣赏水平。
本册教材编写由姜丽、王仲春、王殿国、朱元明、肖培君、苏庆伟、常征、李娜、杨成九位老师共同完成。
教材的编写图文并茂,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力求易学易懂,其中借鉴参考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大家指正。
编者
2017年5月
第一版前言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为进一步发挥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作用,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的学校教育目标,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1~2项适合自身锻炼的运动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与磨炼,学会生存、学会锻炼,进而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特别编写了本教材。
在编写理念上,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终身受益”的体育教育理念,力求突出高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的发展。
在内容选择上,我们侧重于学生容易掌握的田径、瑜伽、体育舞蹈、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武术、健美操十一个大项,分上下两册分别介绍。这些项目更容易组织游戏和竞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绝大部分项目编入了裁判规则,使学生在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能提高个人的欣赏水平。
本书由常征(乒乓球运动),肖培君、李娜(健美操运动),苏庆伟(田径运动),王殿国(体育竞赛的组织与欣赏),姜丽(瑜伽运动),王仲春(体育锻炼与保健),朱元明(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杨成(高校体育)等编写,最后由常征对全书统编。
本书图文并茂,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力求易学易懂,并借鉴参考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3月
体育与健康(上册)—— 奠定健康基石,开启活力人生 这是一本关于身体、生命与活力的全景式读物。 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体育运动的教材,更是一扇打开健康生活方式大门的钥匙,一堂生动深刻的生命教育课。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凸显,对如何科学地管理身体、提升生命质量的渴望也愈发强烈。《体育与健康(上册)》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由经验丰富的教育者姜丽倾力打造,旨在为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构建扎实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体系,培养科学的生活习惯,塑造积极向上的身心素质。 本书以“体育”和“健康”为两大核心支柱,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体育运动的丰富内涵,从最基础的运动原理到多元化的运动项目,从运动技能的掌握到运动文化的理解,全方位地展现了体育的魅力。同时,它也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剖析了健康的重要性,涵盖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维度,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健康风险,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内容详实,体系完整,覆盖面广。 第一部分:体育运动的基石——认识与实践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从宏观到微观,全面认识体育运动。 体育的本质与价值: 为什么我们要运动?体育不仅仅是流汗和竞技,它更是塑造人格、培养团队精神、磨练意志的重要途径。本书将探讨体育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让读者深刻理解体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体运动的基础知识: 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是科学运动的前提。本章将介绍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如骨骼、肌肉、心肺系统等,并重点阐述运动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的基础概念,解释身体如何响应运动,运动如何影响身体。读者将了解到,每一次跳跃、每一次奔跑,背后都有着精妙的生物学原理。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发展: 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本书将系统介绍一些基础的运动技能,例如跑、跳、投、接等基本动作的分解与练习方法,并引导读者探索不同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循序渐进的指导,帮助读者建立自信,掌握一到两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能,为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常见运动项目的介绍与初步实践: 本书将精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运动项目,如田径、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等)、体操、游泳等,对其起源、基本规则、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进行详细介绍。重点在于引导读者初步体验和参与,理解不同项目的特点和乐趣,鼓励读者根据自身兴趣和条件进行选择和尝试。 运动安全与损伤预防: 运动固然重要,安全更是第一位的。本章将着重讲解运动前后的准备活动、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以及运动装备的选择与使用。通过科学的安全意识教育,最大程度地降低运动风险,让读者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保障自身安全。 第二部分:健康的守护者——全面认知与科学管理 本部分将目光聚焦于“健康”本身,深入探讨构成健康的关键要素,并提供实操性的指导。 健康的概念与衡量标准: 健康并非仅仅是没有疾病,它是一种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整状态。本书将深入解读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并介绍一些简易的自我健康评估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自己当前的健康状况。 平衡膳食与营养: “吃”是维持生命和健康的基础。本章将详细介绍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并阐述它们在身体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区分健康食物与不健康食物,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规律进食、均衡搭配、控制油盐糖的摄入等。 充足睡眠与休息: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活力的重要环节。本章将探讨睡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造成睡眠问题的原因,并提供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如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掌握放松技巧等。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调适: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关键。本书将介绍常见的心理困扰,如压力、焦虑、情绪波动等,并提供积极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情绪识别与管理、压力应对策略、积极心态的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等,引导读者建立健康的心理韧性。 环境因素与健康: 我们生存的环境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章将关注生活环境中的健康因素,如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居住环境的卫生等,并提供一些改善和保护自身健康免受环境不利因素影响的建议。 疾病的预防与基本知识: 了解常见的疾病,学习如何预防,是维护健康的重要环节。本书将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如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传染病等,并强调个人卫生、疫苗接种等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养成: 将以上各项知识融会贯通,最终落脚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本书将鼓励读者将科学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积极的心理状态融入日常生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习惯养成技巧,帮助读者逐步建立和巩固健康的生活模式。 本书的特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每一章的理论知识都配以丰富的实践指导和练习方法,让读者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语言生动,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和晦涩的术语,而是用更加贴近生活、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阐述,确保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能轻松理解。 案例丰富,启发性强: 穿插各类生动的生活案例、体育明星的经历、科学研究的发现等,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和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 注重启发与引导: 本书并非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更侧重于启发读者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独立判断,最终形成自己的健康观和运动观。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强: 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让读者能够直接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受益。 《体育与健康(上册)》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它更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 它将陪伴读者踏上认识自我、探索运动、守护健康的美好旅程。通过阅读和实践本书中的内容,读者将能够: 建立科学的运动观念,爱上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与活力。 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 深刻理解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如何科学地管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 养成均衡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本《体育与健康(上册)》,是开启健康人生、拥抱活力未来的第一步。 它是一份珍贵的礼物,送给每一个渴望健康、追求进步的你。让我们一起,在体育的汗水中挥洒青春,在健康的守护中点亮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