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朱春先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0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3284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184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27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作者朱春先历时多年,寻访三十余位抗战老兵;

  通过对老兵们的采访,叙写抗日战争的细节和老兵们的人生。

  书中老兵的平均年龄已逾耄耋之年,大部分采访成为绝响;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是不可再得的口述史料。


内容简介

  从2009年开始,《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的作者朱春先走访了湖南各地以及山西、重庆、云南等地的三十多位抗战老兵,完成了“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系列报道。《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是这个系列报道的整理和汇编。目前,书中的很多老兵已经逝世,他们的战斗经历和生活经历,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口述史料。


作者简介

  朱春先,资深媒体人,先后在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等所属媒体工作。新闻作品曾获“全国法制好新闻”奖、湖南新闻奖等。著有《跟着<论语>写作文》。


目录

一 皇姑屯事件:张学良侍卫官李守义曾被日军狙击手打成血人 / 001

二 “七七”事变:大刀英雄张可宗亲见师长殉职砍下8 个鬼子头 / 009

三 淞沪会战:杨养正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坚守四天五夜,左眼被炸瞎 / 019

四 太行山游击战:两个老八路在窑洞战中奇袭鬼子兵的战斗细节 / 029

五 胶东军区十四团:八路军战士徐孟厚全歼汉奸势力的抗战回忆 / 033

六 昆仑关战役:炮兵贺国才冒着炮火从敌人阵地上抢回郑师长遗体 / 041

七 长沙会战:准尉司书姜立诚亲眼见证有人因欠四两肉钱被正法 / 047

八 第三次长沙会战:军需官肖在衡见证一个军需连一夜之间被打光 / 055

九 常德会战: 三个幸存者之一吴淞七十年后在战场出家为战友守灵 / 061

十 常德会战:学员兵何前贡被提前补充到七十四军上战场,四次受伤 / 067

十一 常德会战:警卫组长刘庆云扮成农民消灭打捞秋收的一个鬼子连 / 073

十二 渔洋关血战:机枪手周普生所在连队一次战斗半数战友牺牲 / 077

十三 衡阳会战:16 岁报务员卢庆贻“为方先觉军长发出最后一电”/ 083

十四 衡阳会战:文艺兵彭忠志与胞兄被日本飞机炸弹气浪埋入土中 / 089

十五 滇西会战:少尉助理钟子立随洪行将军出征游击战时中指被砍 / 095

十六 上高会战:敢死队长谭昆山带50 名队员摸碉堡31 人阵亡 / 099

十七 河口战役:尖兵队长王飞黄在戴安澜将军殉难前险过伏击地 / 105

十八 仁安羌大捷:上士班长郑子煊亲历解救7000 英军的传奇 / 111

十九 武汉空军大会战:机械师陈禹文亲历洋“张飞”的悲壮故事 / 117

二十 腾冲战役:机枪手陈楚军在巷战中查看“死”鬼子时突遭偷袭 / 123

二十一 南津关战役:中尉连长易庆明见证失败后伪军被鬼子活活烧死 / 129

二十二 高吉战事:机枪手谢美田成为敌机轰炸下全排16 人唯一幸存者 / 137

二十三 蓝姆伽受训:汽车兵林协舜经常能闻到悬崖边战友尸体的肉味 / 143

二十四 蓝姆伽基地:学生兵杨毓骧与2000 高中生接受盟军机械师训练 / 151

二十五 湘西会战:自卫队员谢扬千和战友在油菜田里抓获8 个日本兵 / 157

二十六 芙蓉山阻击战:杨礼成所在连队为夺回阵地,140 人只剩70 余个 / 163

二十七 上高会战:15 岁新兵龙城在与鬼子的遭遇战中被打断了小拇指 / 169

二十八 湘中抗战:民团通信员刘贵平把押送自己的鬼子撂到了山塘里 / 175

二十九 别动军第四纵队:学生队员何振球看守日军俘虏遭遇鬼子暴动 / 179

三十 性暴力犯罪幸存者: 万爱花先后三次被抓往鬼子驻点惨遭凌辱 / 183

三十一 滇西会战:国民党陆军少将洪行曾扮苦力刺探情报,与敌酋比大刀 / 191

三十二 日本北海道:中国被掳劳工刘连仁的13 年“穴居野人”生活 / 197

三十三 第一次长沙会战:母亲收到抗战儿子报平安的家书时儿子已阵亡 / 203

三十四 长沙沦陷:市民许金贵亲眼见到两三里的山路上躺着八具尸体 / 211

三十五 飞虎队公墓:500 名抗日“空战英魂”公墓亟待保护引忧虑 / 215

三十六 老兵年历:画家廖志频自费为数十个健在抗战老兵画像 / 221

后记 / 226


精彩书摘

  四行仓库保卫战亲历者杨养正

  朱春先

  1937年10月26日到11月1日凌晨,是中国历史上颇为悲壮的一页。仅有400多人的中国军队第八十八师第五二四团第二营,在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上海银行界金城、盐业、中南、大陆四家银行共有的仓库),阻击日军,为主力部队撤退提供掩护,史称“四行仓库保卫战”。次年这场战役即被拍成黑白电影,1976年在台湾地区又被拍成同名彩色电影。

  隔着72年的时光大幕,当年所发生的一切,已经逐渐模糊,一般人心目中的这场战役,只不过是一段冰冷而又遥远的历史而已,但在亲历者杨养正的眼中,这些事情就仿佛发生在昨天,每一个细节都是那样清晰。

  在得知笔者的来意后,杨养正很快就回到了那段历史中。“当时我们奉命进入四行仓库,在还有30多人没有进去的情况下,日军就攻到了四行仓库左侧的墙角下,战斗很快就打响了。里面的人开始用机枪扫射,日军只好退却。

  “我当时是一营一连一排的排长,奉命进驻的是四行仓库隔壁的一个砖瓦房(实为大陆银行仓库),里面装的全是糯米、小麦等粮食。”

  “进入四行仓库后,我们就开始构筑工事。”杨养正说,他所在的砖瓦房,一面临苏州河,后门通向大马路。他将手下的30余名士兵分成两拨,一半在三楼,另一半在一楼,自己则在各处不断巡视。

  1937年10月27日,杨养正在例行巡视中,看到敌人在侧前方“一弯二弯的,好像在对着我营房修筑工事”,便将情况向前来巡视的团长谢晋元报告。“谢团长拿起望远镜一看,对方确实是在修工事。他当即从战士手中接过一支轻机枪,对准对面一阵扫射,当即就有几个日本兵倒了下去。”

  这四天里,杨养正不仅亲眼看见了曾经感动千万电影观众的杨慧敏女士越过苏州河封锁线送军旗的一幕,也亲眼看到了何香凝女士在苏州河对岸对守军官兵的问候。

  “那个时候,在苏州河对岸观战的上海民众,每天都有数万人。”杨养正说,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有观众的战争。人们以前看打仗都是在电影院,唯有四行仓库的战斗是可以在现实中亲眼看到的,“那个时候,每天都有市民越过封锁线给我们送给养,更多的市民则是在河对岸高呼给我们鼓劲”。

  部队在10月31日撤离四行仓库。在撤退时,杨养正所在排担任掩护撤退任务。“当时,日军的坦克已经封锁了我们的退路,部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杨养正说。为了拿掉敌人的坦克,他从一个战士手中接过一挺轻机枪,对准坦克猛力扫射。就在此时,敌人的炸弹落进砖瓦房爆炸,一块弹片正好射入杨养正的左眼。

  “副排长见此情形,立即和士兵一起将我架起来,在大家的掩护下撤退到租界医院。在那里医生为我换上了义眼。”指着自己的左眼,杨养正说,“72年来,这只义眼时时提醒我,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那段历史。”

  选自《淞沪会战:杨养正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坚守四天五夜,左眼被炸瞎》

  书摘2:

  姜立成:从生意人到抗日志愿兵

  朱春先

  姜立诚10多岁的时候,在亲戚的带领下来到宁乡北正街的一家南货店做学徒。“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我也许就会和我的那些乡亲一样,做一个生意人。但两年之后卢沟桥事变爆发,宁乡县城很多做生意的人,都不做生意了。日本的飞机轰炸得很厉害,从前线下来的伤兵也很多。我那时年纪虽小,但我知道这样子下去,生意是做不成了,躲也不是办法,正好赶上宁乡人贺志奎为首的宁乡抗日志愿兵第一团(以下简称‘第一志愿团’)在县城募兵,作为有着一腔热血的少年,我想都没有多想,就报了名,从此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

  “1939年3月,第一志愿团奉命调入长沙,我被编入司令部副官处,主要负责给司令部车辆加油等后勤事务。第二年10月,我被调到参谋处当上士文书,一下子连升三级。”说到这一细节时,姜立诚老人的脸上泛起一丝笑容。他认为,作为一个只读过几年小学的人,能在部队一次连升三级,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您在司令部工作,能见到薛岳将军吗?”姜立诚听到笔者的这一提问,呵呵笑了起来。“当然能见到,他每周都要给我们训一次话。我们就是专门为他服务的嘛。”姜立诚说。工作两年后,他在部队又迎来了一次升职机会。1942年,他被提升为准尉司书,负责档案文书的收发管理。

  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职位。他15岁入伍,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从一个上等兵跃升成为准尉司书。姜立诚以自己的忠诚和勤奋,取得了事业上的收获。在这些年里,虽然没有亲临一线战场,但作为第九战区司令部的一名文职军官,发生在湖南的常德会战、长沙会战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早些年,老人家对这些战役的全过程记得很清楚,小到每一个战役的细枝末节。但这几年,随着年纪的增长,有些东西他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在一旁的二儿子姜太平说。

  在姜立诚先后服役于第九战区司令部和宁乡湘乡两县自卫区司令部期间,爆发了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和衡阳会战。“每一次打仗,我都在司令部里负责文书收发,对战争状况十分了解。”

  “第九战区总指挥部就设在湖南大学内。第四次长沙会战爆发后,日军在岳麓山前面佯攻,但真正的主力却在岳麓山的后面。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从西麓攻了上来。整个指挥部被包围了。”姜立诚说,当时正是晚上,中将参谋长赵子立、少将科长周传孙(音)正在指挥部内工作。

  “突然听到外面响起了异常的声音,一喊口令,没有回应,发觉不对劲。”姜立诚回忆,当时警卫指挥部的一个连就开始组织突围。

  “突围时,一个连保护指挥部人员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没有遭遇日本人。”

  由于赵子立这个时候年纪比较大了,身体不是很好,所以我们轮流背着他往湘江边上走,之后在猴子石附近上船。

  “当时我们出来的时候,还有部队在抵抗。”姜立诚告诉笔者,当时,第九战区司令部已经撤到郴州,只留下一个指挥部在长沙。“由于要护送赵子立往南撤,我们坐的小船实施的是一保送一保。上一保接到后,送到下一保的地界上,再由下一保的人接着送。这样一保一保地接力护送,十天后终于到达郴州。”

  姜立诚说,在这十天时间里,赵子立坐过车子,也坐过轿子。“到郴州不久,赵子立被上级追责,到重庆受审。”

  在郴州期间,姜立诚还亲眼见证了这样一件事情。

  “当时我们的部队驻扎在汝城。有一天,一个伤兵到圩上,买了四两肉。由于没有带钱,就欠下了,答应第二天送去。但到了第二天,伤兵没有给屠夫送钱。巧合的是,就在第二天,薛岳派人到圩场调查,看是否有士兵到圩场强买强卖,不给钱的情况。查来查去,就查到了这个伤兵。第三天,这个伤兵在送钱给屠夫后,被当场正法。”

  在抗日期间,整饬军纪是所有抗日部队最为看重的律令。“这个伤兵也许并没有想不给钱,可能只是耽误了。但在当时并没有人举报的情况下,正好碰上了调查,而且就只查出这一例。他的遭遇震撼了所有人。”

  选自《长沙会战:准尉司书姜立诚亲眼见证有人因欠四两肉钱被正法》

……


前言/序言

  序一:铭记历史

  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到今天已72年。这些年来,有关抗战题材的书籍已经出得不少了,有的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还被搬上了银幕。

  春先同志的新作《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付梓之际,将书稿送到我的办公室,嘱我为其作序。同类题材的书稿,我看过不少,也为其中的几本写过序,但细看之下还是发现了这本书稿的独特价值,愿意谈几点。

  春先同志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从2009年开始关注健在的抗战老兵,并着手抢救老兵口述史的工作。他写的第一个老兵是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中的八百壮士之一,当时的唯一健在者杨养正。但是在他写完这个报道后不久老先生便去世了,他所做的近8000字报道,如今已成为杨养正留给后人最完整,也最准确的口述史,为学者研究四行仓库保卫战提供了不可多得,也不可再得的珍贵史料。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湖南是抗日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场,湖南人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分给湖南的壮丁指标为1816420人,实际征壮丁数为1570172人,仅次于四川、河南两省,居全国第三,而实际参战、参军人数远超这个数字,总计达到210万人。抗战期间,全省共伤亡262万余人,其中,92万余人系中弹而亡。

  春先同志的这本书稿中提到的抗战老兵,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湖南各地乡村,平均年龄近百岁。他们的抗战经历,可以看作是湖南人民参加抗战的一个缩影。从战事来看,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如解放后做过武冈县副县长的百岁老人李守义,曾担任张学良将军的侍卫官,经历过皇姑屯事件,在与日军激战的小蚌埠血战中被炸伤右手掌;宁乡人周普生参加过宜昌会战,他的同乡钟子立参加过滇西会战;涟源人贺国才参加过昆仑关战役,从阵地上抢回殉职的师长;邵阳人王飞黄参加过远征军,曾经历雪峰山会战……此外,武汉空军会战、第一到第四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上高会战、南津关战役,等等,在书中都有惨烈的细节呈现。

  和其他抗战书籍不同的是,本书是作者深入全国各地,走访边远山村,与年近百岁的老兵们面对面采访、挖掘、记录、整理出来的抗战史料。很多老兵虽年事已高,但对所在部队的番号、长官姓名,所涉战事的时间、地点以及战争的细节,记得非常清楚。如抽壮丁时代兄从军的宁乡人陈楚军在腾冲巷战中,差点被装死的日军暗算;湘潭人卢庆贻在衡阳沦陷后被日本押送途中,与战友合力剿杀押送的鬼子兵,最终逃脱;长沙人易庆明在南津关战役时,亲眼看到受伤的伪军被日本兵用汽油当场烧死;衡阳祁东人谭昆山的班长郭占魁为炸掉敌人碉堡,趁敌人换弹夹的时候,将手榴弹塞进炮眼,最后肠子都被炸出来了……这些抗战故事中的细节,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想象不出来的,这些理应成为中国抗战史中的重要部分而被人们记住!这本书的特殊价值正在于此。作者用5年时间,行程数万公里,跨越多个省(市、区),采访了50多位当时健在的老兵。除去由于年事已高无法陈述清楚的部分老

  兵外,先后有30位老兵的抗战故事以长篇通讯的形式在《法制周报》上陆续刊登出来,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之所以说这是一次可贵的抢救行动,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健在的老兵越来越少了,即使健在,也有一部分老兵因为健康问题,已经无法清楚讲述当年的事迹。存在他们脑海中的抗战故事,正在一天一天地减少,直至消失。从书中可以看到,从作者完成采访到本书出版期间,已经有超过一半的老兵辞世。本书中的采访是很多老兵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接受的采访,成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最珍贵的家史,被永远珍藏起来。

  再过两三年,人们也许很难再看到这方面的报道,而抗战老兵口述史的记录工作,也将走到终点。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成为抢救抗战老兵口述史最后阶段的一个催化剂,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共同为留住这段特殊的民族记忆做出贡献。

  是为序。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

  刘晓

  序二:老兵不死

  翻开《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沉甸甸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他们是归隐田园的老农,是拄拐街巷的退休职工,是普通的耄耋老人。他们不是一代名将,也没有被捧为抗日英雄。他们只是身负国仇家恨的普通士兵或者基层军官,是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讲述者。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战老兵。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时刻,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拿起武器,投身抗日战场,直面死亡。《木兰诗》有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从老兵们朴素的叙述里,战争的残酷历历在目,负伤、饥饿、长途跋涉是家常便饭,他们还清晰地记得战斗过的地址、牺牲战友的名字。他们的作战故事涉及中国抗日战争几乎所有片段,包括皇姑屯事件、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滇西会战、滇缅抗战,等等。他们是历史的幸运儿,以胜利者的身份迎来了最后的凯旋。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那场决定民族命运的战争结束后,选择脱下军装,回归普通人的身份,大半个世纪里像无数中国人一样,为生计奔忙、为子女操心、为社会奉献着点滴光和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面临着被社会遗忘的境遇,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

  社会人士和民间组织的帮助让他们的境遇有所改善,但还远远不够。抗战老兵的光环下,满是生活的艰辛和疲惫。文中的老兵多数为九十多岁,也有百岁老人。在本书采访、编辑和出版的8年过程中,其中超过一半老兵已经陆续辞世,离开了他们用生命捍卫过的国家和民族。老兵不死,不死的是一腔报国的热血,不死的是舍生取义的精神。我想,老兵们离开时是欣慰的,他们可以自豪地看到,这个国家正在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中华民族正在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迎来伟大复兴的勃勃生机。

  民族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抗战老兵们为这个国家付出的一切。2014年7月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在“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前发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重要讲话,一名中国共产党抗战老战士和一名中国国民党抗战老战士陪同左右,这一安排显得意义深远。目前我们应当注重的,一方面是推动政府加强对抗战老兵的关注和资助,同时发动更多热心人士加入到关爱老兵的行动中来,让老兵们带着应有的尊严走完人生旅程;一方面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抢救抗战老兵的口述史,以此铭记那段岁月,继承那些精神。

  本书作者历经5年时间,克服沟通不便、路途遥远等困难,追赶历史的脚步,前往山西、重庆、云南以及湖南采访了数十名健在的抗战老兵,并精心选择了30位老兵的故事编辑成书,为抢救抗战老兵口述史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多次引发了社会关注。希望《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的编辑出版,能够为关爱老兵增添一份新的力量,为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反思,为民族精神带来一缕新的传承。

  是为序。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

  赖明勇

  序三:留住英雄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是春先同志将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地采访到的幸存抗战老兵事迹汇聚而成的新书。同题的相关报道,在《法制周报》陆续刊登。这是作者以结集出版的形式,对30位抗战老兵英勇杀敌,保家卫国英雄壮举的一次重现。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很多人为国家、为民族付出了生命。经历过战争而又活下来的人,可谓是那个特殊时代的活字典,很多珍贵的抗战记忆,就存在于他们的脑海里。从2009年起,《法制周报》从“八百壮士”杨养正开始,启动了对生活在全国各地的健在抗战老兵的寻访,这个工作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春先同志以一己之力,采访到了30多位老兵,除极个别老兵因年事已高,记忆模糊,史料难以核对之外,多数受访者的抗战事迹,都最终见诸报端了。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之旅。

  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到今天,已经过去72年,即使当年以十多岁的学生身份参军的老兵,如今也接近90岁。多数老兵早已超过九十高龄,其中不少已过百岁。据初步统计,作者采访的相关老兵,年龄最小的89岁,最大的99岁。8年过去后,杨养正、张可宗、周普生、钟子立、陈禹文等多位老兵已经相继辞世。随着时光的流逝,健在的老兵将越来越少,“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系列活动,无疑是一次与时间赛跑的抢救之旅。

  这是一次向历史致敬的爱心之旅。

  作为时任法制周报社的负责人,我有幸在第一时间读到了书中各位抗战老兵的英雄事迹。每每捧读之下,无不感动在怀,点滴细节,书中随处可见。尽管历经岁月沧桑,这些老兵在忆及当年的杀敌豪情时,无不激昂慷慨。他们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亲身经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看。不错

评分

很好看。不错

评分

抢救历史,就是为了未来,值得阅读。

评分

很好 很喜欢 希望京东能够多搞一些图书优惠活动 推动全民阅读

评分

老兵不死。满怀敬意的阅读

评分

很不错,推荐。。。。。。

评分

老兵不死。满怀敬意的阅读

评分

抢救历史,就是为了未来,值得阅读。

评分

不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