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8
孩子两岁识字三千,五岁入读小二,八岁即上初中,十五岁顺利考上清华,在常人眼里,似乎这是一个“神话”,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才”故事,但我们的回应是——其实也没什么!一切皆因顺势而“为”。
但是,作为一名教育者,抚案沉思,追问孩子的成长背后,除了所谓的“天才”因素之外,就真的没有一点什么了吗?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利考上清华更是不可想象的。拔苗助长固然是一个错误,但是“助”苗成长又何尝不可?那么,“助”的教育艺术是什么呢?如果实在要说点什么,发现点什么,或者提练点什么,我能给出怎样的回答呢?我们试图通过再现一些鲜活的实例,叙写一些具体的场景,来探索孩子的成长规律,发现其中的教育真谛。如何把握孩子“三、九、十二”的成长关键期,进行唤醒、激发与鼓舞;如何引导孩子提前识字、广泛阅读;如何指导写作,如何领悟学科特点,独立学习;如何充分挖掘潜能、培养个性,使孩子成为一个健全的人等等问题,作为一个教育者,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蒋国军,一个敏锐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先后获得十多项国家、省市级奖励。 主持编写过《成长驿站》《童芯文集》《向幸福出发》等系列校本教材,担任过《童芯报》的主编;《“华韵”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阅读校本课程建设及实施策略研究》获2014年深圳市教科院重大科研立项课题。 《其实也没什么》是其儿子蒋姚贝龙2015年9月被清华大学录取后,潜心整理的一些教育笔记。试图通过再现一些鲜活的实例,叙写一些具体的场景,发现教育真谛。是一对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夫妻的实用育儿经。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拔苗助长固然是一个错误,但是“助”苗成长又何其幸哉!
第一章 成长足迹
第一节 积蓄(0~3 岁) / 2
孕、育、生 / 3
抚、育、陪 / 7
怪、奇、喜 / 9
隔代遗传 / 14
基因优化 / 16
一次远行 / 20
第二节 飞跃(3~5 岁) / 25
小虎还乡 / 26
学会拼读 / 28
数的概念 / 32
自由阅读 / 35
儿时玩伴 / 38
当小歌星 / 44
学下象棋 / 46
随班跟读 / 48
第三节 夯实(5~7 岁) / 53
光荣入队 / 54
处女之作:《我爱秋天》 / 57
游之记之 / 60
自主阅读 / 68
再跳一级 / 71
田径运动 / 73
第四节 跨越(8~14 岁) / 76
第一道难关 / 77
第一次挨打 / 81
转学深圳 / 85
社会实践 / 87
体育中考 / 90
“实验”三年 / 93
儿子长大了 / 97
回忆高考 / 100
勇当老师 / 102
冲刺建筑系 / 105
第二章 感恩有您
第一节 根 / 114
天才印象 / 115
外甥贝贝 / 117
有迹可循的因果 / 119
这种“强迫症”可堪大任 / 123
超越梦想,勇敢飞——给贝贝的一封信 / 126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 129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 132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 135
表弟贝贝 / 139
第二节 叶 / 145
从专注的力量说开去 / 146
自然、从容、静待 / 149
那个叫“蒋姚贝龙”的孩子 / 152
无为而无所不为 / 154
我眼中的贝龙 / 159
节后语
从孕育到出生,一直到两岁多一点儿,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主要处在家庭教育的启蒙阶段。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西方近代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也提出孩子的发展要经历依恋期(0~18个月)、探索期(18个月~3岁)和自我的确认与能力的形成期(3~7岁)。
对于我家儿子来说,这些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或许早了一些,但是,我们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介入越早,效果会越显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孩子喜欢识字,让孩子觉得识字、读书有无穷的魅力,能获得成长的快乐,从而获得一种无以言状的满足感,为其后续发展“积蓄”力量,这是我们做得非常成功的地方。
其实也没什么:十五岁少年入读清华的教育启示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其实也没什么:十五岁少年入读清华的教育启示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其实也没什么:十五岁少年入读清华的教育启示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