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骞倾情作序,波兰绘图大师利皮斯基和中国海军史研究会资深专家顾伟欣联袂绘制数幅超大拉页线图!上千张舰船照片和大量彩绘线图,厘清百年美国驱逐舰发展历史、设计过程、舰名沿革、武器配置等,资料详实,考证深入,极具收藏价值!
作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海上强国,美国驱逐舰从二战时期便开始引导世界的潮流。其设计思想在战后对整个欧洲甚至日本等远东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美国驱逐舰数量众多,在本书之前,国内尚无一本“逐舰”列举介绍美国驱逐舰的专著。而本书则力争将美国从“班布里奇”级到如今新的“朱姆沃尔特”级的每一艘曾经服役过的驱逐舰进行列举,并着重介绍其中一些知名战役、装备、人物等。本书当为如今国内读者系统了解美国驱逐舰的第一手资料。
第一章 诞生之初 早期美国驱逐舰 1899—1918
“班布里奇”级
“特拉克斯顿”级
“史密斯”级
“保尔丁”级
大洋猎狼
“卡辛”级
“艾尔文”级
“奥布莱恩”级
“塔克”级
“桑普森”级
禁酒令时期的美国驱逐舰
“考德威尔”级
“维克斯”级
“克莱蒙森”级
虹达角灾难
第二章 条约时代 一战结束后至珍珠港事件前的美国驱逐舰 1919—1940
“法拉古特”级
“波特”级
“索莫斯”级
“马汉”级
珍珠港事件中的美国驱逐舰
“格里德利”级
“巴格莱”级
“本汉”级
“西姆斯”级
驱逐舰换基地
多用途的美国驱逐舰
评价四: 《美国驱逐舰全史 1899-1940(精装版)》这本书,拿到手便有一种爱不释卷的感觉,精美的装帧和压实的纸张,都预示着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的读物。我一直觉得,驱逐舰是海战中最具活力的舰种之一,它们数量庞大,用途广泛,在每一次海战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关注1899年至1940年这段历史时期,因为它正好覆盖了美国海军驱逐舰从萌芽、发展壮大到逐渐成熟的关键阶段。我非常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时期美国驱逐舰在设计理念上的演变。例如,早期驱逐舰如何模仿和改进欧洲的设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潜任务的日益重要,是如何促使驱逐舰的设计朝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书中对于舰载武器的演进,比如火炮口径的变化、鱼雷技术的发展,以及后来声纳和深弹等反潜设备的出现,是否有详尽的论述?我希望能看到,这些技术革新是如何一步步提升驱逐舰的作战效能,让它们在海上争夺中占据优势。此外,我对于书中是否会穿插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或战例来佐证这些舰船的设计和发展,也抱有极大的期待。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或许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钢铁巨兽在历史洪流中的每一次搏击。
评分评价二: 对于《美国驱逐舰全史 1899-1940(精装版)》,我本来的期望值其实是抱着一种“姑且看看”的态度,毕竟我对驱逐舰这一细分领域的研究并不算特别深入,了解得更多的是一些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宏伟篇章。但是,翻开这本书,我立即被它严谨而详实的资料所折服。作者显然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大量的原始数据、舰船设计图纸、以及罕见的历史照片,都让我感到目不暇接。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驱逐舰建造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挑战。例如,在蒸汽轮机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如何优化舰体设计以提高航速和续航能力?当时海军内部在选择不同设计方案时,是否存在激烈的争论?是否会提及一些著名的驱逐舰设计师或海军将领,他们的远见卓识或战略决策如何影响了驱逐舰的发展方向?另外,我也想了解,在1899年至1940年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世界格局的变化,比如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是如何促使美国海军对驱逐舰的需求和定位做出调整的。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驱逐舰在反潜作战中的突出表现,是否直接推动了后续对反潜能力的重点投入?书中对这些“幕后故事”是否有深入的挖掘?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舰船数据,更能展现出技术、战略与时代背景之间相互影响的生动图景,让我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美国驱逐舰的演进。
评分评价一: 拿到这本《美国驱逐舰全史 1899-1940(精装版)》,说实话,我最先被它厚实的精装封面和纸张的质感所吸引。那种沉甸甸的感觉,仿佛捧在手里的是一段厚重的历史,而不是一堆简单的文字。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我对海战,尤其是驱逐舰这种在二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角色的舰种,有着近乎痴迷的研究。我一直觉得,小小的驱逐舰,虽然不像战列舰那样光芒万丈,但它们承担着侦察、护航、反潜、鱼雷攻击等多种任务,是舰队不可或缺的“多面手”。从1899年起步,到1940年,这三十多年的时间,恰恰是驱逐舰从早期蒸汽动力、装载鱼雷艇技术的萌芽,到逐渐成熟,成为海洋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的转型期。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析这个过程中,美国海军在舰型设计、武器装备、战术运用等方面是如何不断演进和创新的。比如,早期的“闪电级”驱逐舰,它们的设计理念是什么?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驱逐舰相比,有何优势或不足?在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驱逐舰又是如何实践和检验这些新设计的?书中是否会穿插一些当时的著名战役,让我们看到这些钢铁巨兽在硝烟中的真实表现?还有,舰载武器的革新,从火炮到鱼雷,再到后来探照灯和声纳的出现,这些技术进步是如何一步步改变驱逐舰的作战能力的?我真的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否能为我揭示这些谜团,让我更深入地理解美国驱逐舰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海军史上的崛起之路。
评分评价五: 当我第一眼看到《美国驱逐舰全史 1899-1940(精装版)》时,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精美的外观所吸引。作为一名对二战海军史略知一二的爱好者,我深知驱逐舰在整个海军体系中的重要性。它们可能是数量最多、活动范围最广的舰种之一,承担着护航、反潜、侦察、乃至鱼雷攻击等多种关键任务。1899年到1940年,这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恰好是美国驱逐舰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早期模仿和学习,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势。我迫切地想知道,在这本书中,作者是如何梳理和呈现这一历史进程的。例如,早期驱逐舰在技术上有哪些突破性的创新?比如,如何解决动力问题,如何提高航速和续航能力?在火力配置上,从最初的速射炮到后来的大口径火炮,这个演变过程是怎样的?而且,随着海上威胁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潜艇技术的进步,驱逐舰在反潜方面的能力是如何被重点开发和强化的?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重要的驱逐舰设计方案,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我特别期待能看到,这本书是如何将抽象的技术参数和历史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美国驱逐舰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评分评价三: 拿到《美国驱逐舰全史 1899-1940(精装版)》这本书,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它的“厚重感”,无论是从装帧的精美程度,还是内容涵盖的广度来看,都让人觉得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力作。我对驱逐舰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它们在海战中扮演的角色往往被低估,但又至关重要。它们是舰队的“哨兵”,是海上航线的“守护者”,更是突击敌舰的“利刃”。从1899年那个相对稚嫩的年代,到1940年,这段时间内,驱逐舰的设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特别想知道,在技术层面,早期驱逐舰是如何克服蒸汽机的局限,如何平衡速度、火力与续航之间的矛盾?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不同时期驱逐舰型号之间的技术传承与革新,例如,从早期的“鱼雷艇杀手”到后来能够搭载更多反潜武器的大型驱逐舰,这个演变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有哪些?再者,我对于当时美国海军在舰船建造上的策略也很好奇。是否会提及一些大型的造舰计划,这些计划的背后有哪些战略考量?是否有对当时美国海军军官在驱逐舰战术运用方面的思想进行梳理和介绍?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跨度,我非常期待它能完整地勾勒出美国驱逐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这条发展轨迹,其中所蕴含的科技进步、战略调整和历史事件,都让我充满探索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