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家之作,名家译注,中日对照,注释详尽,页码标识,方便阅读,名著典藏!
2.“林少华日本经典名著译丛”是日本文学经典读本,由著名的日本文学翻译家林少华先生倾力翻译,行文流畅优美。
3.文章采用中日对照形式,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原文。
4.对文中的难词难句进行了假名标注及详尽解释,编校精良,方便读者阅读。
5.软精装+腰封的精美设计,是日本文学爱好者的收藏良品。
《起风了》是世界文学经典珍藏馆的其中一本,是一部日本青春文学经典作品。本书作者为日本作家堀辰雄,译注者为著名翻译家林少华,日汉对照,注释详尽。《起风了》讲述了一个超脱生死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陪伴身患重病的未婚妻节子,前往深山中疗养,携手度过节子人生后一段时光。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麓,抛弃俗世的喧嚣,他们的生命中只余下彼此。爱情在这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他们共同体味着生之幸福,又为这幸福染有死亡的阴影而悲怆。
《河童》通过精神病院23号患者的自述,讲述了一段与人类社会既相悖又相似的河童国里的见闻与经历。虽然假托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但贯穿全篇的机警的讽刺和犀利的批判处处指向现实,反而比当时很多现实主义作品都更准确也更生动地刻画出了20世纪20年代日本社会真实而本质的一面。
《侏儒警语》是芥川龙之介格言式随笔短章荟萃。内容广涉人生、道德、艺术、政治,林林总总。笔法或冷嘲热讽或淋漓酣畅或含沙射影或单刀直入。但追根溯源,大多离不开对人性赤裸裸的揭示和冰冷冷的剖析,至今读来灵魂仍不禁为之缩瑟。而其文学才情纵使这种文体中亦如万泉自涌,无可抑勒。
《斜阳》
酗酒吸毒的弟弟直治叠印出中学、大学时代即早年的作者面影;决心为“恋爱与革命”而一往情深甚至孤注一掷的姐姐和子凸显战争期间作者苦闷的精神世界;流行作家上原二郎可以说是战后作者生态的翻版;而母亲身上则隐约寄托着作者的贵族情怀和审美理想,也是作品中惟一穿过凄风苦雨的一缕温馨的夕晖,亦即“斜阳”的象征或化身。
《人的失格》
小说以赤裸裸的自供状手法,将主人公对于人,对于人世的疏离感、孤独感、恐惧感以至绝望感毫不掩饰地剖析出来,同时将作者对爱与真诚、对友情与信任、对自由与幸福的诉求推向极限,展示了边缘人和生活在自闭世界之人血淋淋的真实的灵魂切片。
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落花之美》《为了灵魂的自由》《乡愁与良知》《高墙与鸡蛋》。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雪国》《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日本名家作品凡五十余部。译文达意传神而见个性,深受读者喜爱。
堀辰雄和他的作品
(译序)
《起风了》(風立ちぬ), 是日本现代知名作家堀辰雄的名作。 从最初在杂志上连载算起, 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十年。 在日本已是半经典作品。 但在中国的声名鹊起, 主要是因为宫崎骏二〇一三年的同名动漫。
二者差别很大。 男女之爱无疑是小说版《起风了》 的主要内容, 而在动漫版《起风了》 里边, 这只是其内容的一部分。换句话说, 堀辰雄的《起风了》 仅是宫崎骏《起风了》 的若干片段, 而且是被大幅修改删减了的片段。 因此, 若想还原男女主人公的音容笑貌和相爱旅途的风景, 那么就要翻阅这
本小书。 好在篇幅不长, 大体可以用比看动漫《起风了》 稍长一点点的时间看完。 更重要的是, 小说不会让你失望。 它会以不同于宫崎骏的方式打动你——以更微妙更有深度的振幅摇颤你的心灵, 以富于诗意的内心视像带给你动漫图像所难以营造的审美感受。
谈爱的时候我们能谈什么? 大概我们只能老生常谈或者感叹已经谈得太多了。 而《起风了》 所谈一个不同之处, 是从“ 普通人相信已然终止之处” 谈起。 女主人公得了病, 而且得的是肺结核这种在当时几乎是绝症的重病。 而男主人公却在对此一清二楚的情况下同她交往、 同她订婚。 订婚不久就陪她住进一家山间疗养院。 住院之初男主人公“ 我” 即被告知女主人公节子是整座疗养院第二号重症患者, 须静卧疗养。 爱的始发站即是终到站,起步之地即终止之处。 实际也是如此。 山顶仍有积雪的初春时节住进来, 而在开始飘雪的时候少女就永远离去了——生死夹缝中短暂的爱, 短暂的爱中的生与死。 死的迫近使得爱的每一个细节分外值得珍惜和体味; 爱的痛切使得生与死得到升华与超度。 朝朝暮暮, 男女主人公唯一的心愿是如何在过于短暂的一生中让对方感受更多的生之欢欣和爱的幸福。
而伴随这一描述过程的, 是安谧而充沛的诗意。 卷首语是法国诗人瓦莱里(Paul Valéry) 《海边的墓地》 中的那句诗: 起风了, 让我们迎风而生! 开篇第一段即是富于诗意的描写:
在那些个夏日,在到处长满芒草的野地,每当你站在那里专心画画,我总是躺在旁边一棵白桦的树荫下。傍晚时分,你画完画来我身旁,我们把手搭在对方肩上久久望着远方惟独周边带有茜红色的胀鼓鼓的积雨云笼罩的地平线——那即将沉入暮色的地平线,仿佛反倒有什么正在降生……
不妨说, 这是终止与开始、 死与生的诗意隐喻, 也暗示了故事的基本走向。
按理, 病房是离诗意最远的地方。 而在作者笔下全然不是这样:
这时间里,季节像是要挽回以前多少放慢的节拍,开始突飞猛进,春夏似乎同时拥来。每天早晨黄莺和杜鹃的鸣声都把我们叫醒。周围树林的新绿差不多一天之内就从四面八方劈头盖脸袭来,就连病房也整个染上了令人神清气爽的色调。在这样的日日夜夜,甚至早上从群山间涌起的白云,也好像傍晚可能重新返回原来的山峦。
……
如此日复一日的一个黄昏,我从阳台上、节子从床上同样沐浴着刚刚落入远方山梁的夕阳余晖,忘乎所以地望着那一带的山峦、丘陵、松林、坡田那一半带着亮丽的茜红、一半被缓缓浸润成尚未确定的鼠灰。小鸟们不时想起什么似的描绘着抛物线飞向树林的上方。
诗意的爱, 爱的诗意。 正是因了充满诗意的爱或充满爱的诗意, 男女主人公才得以“ 从时间这一存在中完全挣脱出来” ,才得以在病痛和死亡的阴影面前由衷欣赏自然风景的美, 才得以在近乎绝望的悲痛中几次随口吟出“ 起风了, 让我们迎风而生! ”
本来, 爱是与诗、 与诗意距离最近的情感和行为。 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 现实中的爱正在远离诗意, 甚至拒绝诗意、 拒绝诗。 从九十年代初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到如今的所谓“ 白富美”“ 高富帅” , 我们可以明显地勾勒出一条未必美丽的抛物线。也正因如此, 我们的爱才格外需要重拾诗意。 这也未尝不是这部小说作品的现实价值, 也是我愿意把它译成中文的一个理由。 不过另一方面, 也正因其富于诗意, 翻译起来也就格外辛苦。 酿造和传达诗意, 对谁都并非易事。 不错, 翻译也是爱的行为。尤其文学翻译, 如果不能对原作艺术世界怀有近乎偏执的爱,不能重构原作的诗意, 而仅仅标榜所谓“ 忠实” 与“ 正确” , 在我看来——恕我尖刻——若非囿于某种翻译理论, 那无非是功力与才情捉襟见肘的自我辩解罢了。
在我有幸译过的日本文学作品中, 就诗意或文学性、 艺术性的浓度来说, 堀辰雄未必在川端康成之下。 这点也多少与他的文学师承有关。 他的文学师承可以溯至为艺术而艺术的芥川龙之介。 堀辰雄曾出入芥川寓所五年之久, 直接接受过芥川的指导和鼓励, 每以芥川弟子自称, 谓“ 芥川龙之介是我最好的老师”。长篇小说《圣家族》 的写作背景和契机即是芥川之死。 自东京大学毕业之际撰写的毕业论文, 主题也是芥川:《芥川龙之介论》,至今仍为芥川研究者不时引用。
就《起风了》 的故事本身来说, 显然与作者自身经历有关。堀辰雄于一九○四年生于东京。 一九二三年关东大地震时失去母亲。 失母带来的悲痛和辛劳致使他得了肋膜炎, 此为困扰他一生的肺结核病之始。 一九三○年创作《圣家族》 期间因肺结核大量咯血, 几次病危。 一九三四年同《起风了》 女主人公节子的原型矢野绫子订婚。 翌年六月绫子肺结核病情加重, 堀辰雄本身病情也不见好转, 于是两人一起住进位于长野县富士见的高原疗养院。 十二月绫子病逝。 堀辰雄也于一九五三年最终死于肺结核病, 年仅四十九岁。 显而易见, 肺结核病和高原疗养院住院经历被他写进了这部小说。 尤其书中的疗养院, 可以说是那座疗养院及其周围环境的复制。 而病人特有的情感纹理和微妙的外在表现, 若非亲历之人, 恐怕也是很难写得那么细致入微、 那么深
切感人。 不难想象, 对于那样的男女主人公, 能够“ 迎风而生”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作者“ 病历” 的影响, 不仅仅限于《起风了》, 而且关乎他的整个文学创作。 如何对待自己的不幸和如何以同情之心深度介入他人的不幸进而获取共同的救赎, 如何在生死角逐的白热化地带体味生之欢欣和追问死之意义、 进而思考单独存活之人的责任与义务, 不妨视为堀辰雄一以贯之的文学母题。《起风了》 写的是未婚妻矢野绫子的死,《圣家族》 写的是芥川龙之介的死,《菜穗子》 写的是亲如兄弟的诗人立原道造的死——爱与死、 生与死, 堀辰雄终生徘徊于二者狭窄的交界地带, 以富于诗意的形式思索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命题。 这也是其文学作品的主要魅力所在。
回想起来, 我在三十多年前就如起风一般起了翻译《起风了》 的念头。 那是一九八二年我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毕业不久的时候, 一来我想译点什么补充真正捉襟见肘的家庭开支, 二来我总觉得自己能译点什么、 能译好什么来满足自己难以克制的文字发表欲。 而更主要的原因, 是《起风了》 里边有什么触动了我的心思。 我写了作品内容简介, 试译了开头一两页, 然后寄给了出版社。 可惜未能触动编辑, 不了了之。 而今终于夙愿得偿,感慨之余, 心中大快。 除了感谢出版社, 感谢宫崎骏的同名动漫, 我还想感谢三十几年前起的那个念头。 当然, 更要感谢肯把这本小书拿在手上的读者。
最后说一下注释。 注释主要根据本科三四年级的学力就词汇和语法之偏难者附以脚注。 释义参考了有关辞书和日本集英社二○一三年版文库本《起风了》, 亦多少有我个人的体悟和理解。包括译文在内, 未必精当, 谨资参考。 尚希方家, 有以教我。
林少华
二○一六年八月五日于东北乡下
时乡居半帘花影一窗绿荫
这套精装版的《百年孤独》简直是文学爱好者的福音!马尔克斯的文字魔力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种史诗般的家族兴衰、魔幻现实主义的奇诡想象,每次重读都有新的感悟。我尤其喜欢他那种信手拈来却又精准无比的叙事,把一个家族七代人的爱恨情仇、战争与和平、辉煌与没落,织就成一张既宏大又细腻的网。书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哲思,像是把人生的本质用最华丽的语言剖开了给你看。那种宿命感和无力感,读完之后会让你在现实中行走时都带着一丝梦境般的疏离感。装帧设计也相当考究,纸张的质感和字体的排布,都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对经典的尊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时间、记忆和人类永恒孤独的百科全书,值得放在书架上反复摩挲和品味。
评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对我来说,是青春期结束后的一剂温柔的麻药。它不像他后来的作品那样充满了奇幻色彩,而是极其写实地捕捉了那种迷茫、失落和对逝去美好的追忆。渡边彻在寻找“什么”的过程中,与直子、绿子之间的情感纠葛,那种介于“生”与“死”之间的游移,非常触动人心。村上独特的冷色调叙事风格,让整本书弥漫着一种潮湿的、略带忧郁的氛围,就像在冬日的清晨,推开窗户呼吸到的第一口空气。他对于音乐和流行文化的引用,也让这本书具有一种跨越时代的共鸣感,读来仿佛就是自己青春记忆的背景音轨。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答案,而在于完美地诠释了“失去”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那种淡淡的忧伤才是最真实的底色。
评分最近沉迷于阅读加缪的《局外人》,那种直击人心的荒谬感真是令人坐立不安。默尔索这个角色,他对待生命和情感的冷漠与坦诚,构成了对整个社会虚伪道德体系的无声控诉。这本书篇幅不长,但每一个词汇似乎都经过了精确的计算,直指人类生存境遇的核心。我特别欣赏加缪那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笔调,他没有试图去解释或美化,只是将一个“局外人”的内心活动和外部世界的反应并置,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疏离和格格不入。读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也被卷入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思考漩涡,开始审视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假思索的“应该”和“必须”。这本书的文字像冰一样清冽,读完后心头会留下一片清明的空白,让人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
评分我最近一口气读完了托妮·莫里森的《宠儿》,这部作品的震撼程度远超我的想象。她的叙事方式极其复杂,充满了破碎的记忆和非线性的时间跳跃,像是在迷雾中拼凑一幅关于奴隶制创伤后遗症的拼图。莫里森的语言是如此具有力量和诗意,她将最黑暗、最难以启齿的痛苦,用一种近乎神谕般的口吻讲述出来。尤其是关于“爱”与“占有”之间那种扭曲的界限,那种为了保护而施加的极致伤害,读来让人心痛到无法呼吸。这本书挑战了阅读的舒适区,它要求读者付出极大的注意力去理解那些幽灵般的意象和非裔美国人文化背景下的隐喻。它不是一本可以轻松翻阅的小说,它是一次沉重的、却又至关重要的精神洗礼,让你直面历史留下的伤疤。
评分波伏娃的《第二十二条公约》这本书的智慧和幽默感简直是无解的存在!我一直觉得,要用文字来精准描绘出战争的荒谬和体制的僵化,非萨金特莫属。他笔下约瑟夫·海勒创造的那个世界,充满了令人捧腹的逻辑悖论和官僚主义的滑稽闹剧,但笑过之后,留下的却是对人性在庞大机器面前的深深无力感。比如那个“二十二条”的规定,简直是人类理性陷入自我毁灭的完美模型——想逃离战争就必须证明你精神正常,而想证明精神正常就必须主动要求参战。这种循环论证的精妙,看得人拍案叫绝。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变化多端,从冷静的描述到狂热的内心独白,切换自如,展现了一种对信息过载时代下个体困境的深刻洞察。
评分帮别人买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 凑合用吧 帮别人买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 凑合用吧 帮别人买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 凑合用吧 帮别人买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 凑合用吧 帮别人买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 凑合用吧 帮别人买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 凑合用吧 帮别人买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 凑合用吧
评分一直在京东买书。价格比其他的平台要优惠很多,包装质量也还可以,发货速度很快,服务质量还行,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评分看了人间失格看斜阳,喜欢装帧,日语横排版不是很习惯,还是挺好的
评分在京东买了好多次了,东西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比想象中厚,装订也不错,内容?放心看就是了。
评分软精装 软的 东西还好 评论有豆子 豆子 啦咯啦咯啦咯
评分印刷精美,就是字小了,不适合老汉老花的看
评分最近在看月色真美的时候突然想看看夏目漱石的书了
评分书快递小哥放家门口了,包装被撕开了,好在是没丢书,书还是不错的,所以仍然给5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