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与之相关的经济、产业、技术、资本等内在条件共同决定的,具有客观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本研究重点围绕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和做什么(How)三个维度对国际产能合作的思路、重点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首先,着重论述了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以及拥有的基础条件。其次,系统探讨了“新雁阵”模式的由来与演进及对我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模式及其内涵特征。第三,较为完整地构建了多层次指标筛选体系,将160多个国家分五大类按照其合作地位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绘制出需求地图。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际产能合作的“一核两轴三片区”总体思路,以及重点任务和相关对策思路与建议。
作者简介
吴涧生,经济学博士,研究员。198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原国务院国民经济核算统一标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参与了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研制、试点和实施的全过程。后进入国家统计局制度方法司、设计管理司工作,任副处长(1994)和正处(1998),其间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读博士,2000年7月获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今,先后于国家计委综合司、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对外经济研究所工作,任处负责人、处长和副所长,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任驻美使馆一等秘书。长期从事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研究,先后公开发表文章60多篇,专著合著近20部。曾多次参与起草中央文件和有关领导讲话稿,撰写了大量的内部专题报告。近年来,积极推动开展国际经济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其中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总报告
国际产能合作的思路、重点及对策研究
一、国际产能合作的时代背景及重大意义
二、国际产能合作的基础条件分析
三、国际产能合作模式的探讨及其内涵特征
四、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国别和空间布局
五、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任务与对策建议
第二篇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一 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建立中国主导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一、雁形模式:东亚经济依次起飞、产业转移和分工格局
二、从雁形模式到群马模式
三、从群马模式中突围:建立中国主导的区域国际分工体系构筑新雁群模式
四、中国与相关国家具备贸易、产业和资本的互补性构筑新雁群模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五、构筑新雁群模式面临“四个”不确定性
六、构筑新雁群模式面临三大挑战
七、对策建议
专题报告二 国际产能合作重点区域和国别筛选机制研究
一、国际产能合作的内涵和范围
二、国际产能合作的具体模式分析
三、国际产能合作重点合作国家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四、国际产能合作重点合作国家排序及地图绘制
五、打造“一环多点三片区”的全球国际产能合作格局
专题报告三 国际产能合作路径及模式研究
一、国际产能合作不同层面的内涵和模式选择
二、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分类
三、我国重点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模式选择
四、新形势下优化国际产能合作模式的对策
专题报告四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支撑体系和保障机制研究
一、革新国际产能合作理念
二、做好对外开放大文章
三、从总体布局高度进行顶层谋划
四、设立中国产能合作促进组织
五、深化融资体制变革
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力打造海外投资“一站式”服务
七、建立产能合作企业“产业联盟”
八、发挥行业协会积极作用,重点培育法律和财务服务机构、市场交易中介机构、信息咨询机构以及市场监督机构等
四大类中介机构,着手建立包含信息、标准、要素、人才、风险管控在内的综合类公共平台
第三篇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一 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的优势和类型研究
调研报告二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
调研报告三 国际产能合作进展状况、面临障碍及应对策略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四 关于苏皖两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五 推动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第四篇 附件
附件一 关于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问卷调查
附件二 Questionnaire of Conduct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附件三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国际产能合作思路、重点和对策
附件四 中国与坦桑尼亚国际产能合作前景展望
附件五 中印产能与投资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附件六 中英产能与投资合作:方向、重点及建议
附件七 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现状、制约条件及策略选择
附件八 我国电力项目国际产能合作
附件九 我国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附件十 汽车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现状、经验及启示
附件十一 关于国际产能合作的文献综述
精彩书摘
《国际产能合作的思路、重点及对策研究》:
2.基础设施领域合作面临资金供应和盈利模式双重困境,实现合作预期目标任重道远
“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把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其基本逻辑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与我国的贸易和投资→带动我国装备产品出口→促进我国产业在全球和区域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但该逻辑有时会出现断点,因为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有利于我国与合作方开展经贸投资产业合作,也有利于该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经贸投资产业合作,这样就会出现“搭便车”问题,甚至会出现第三国从中获利更多的现象。对于基础设施项目,很多国家都限制外资和私人资本进入,加之缺乏好的盈利模式,该类项目“融资难”问题往往比较突出。因此,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国际产能合作资金供应机制和盈利模式将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
前言/序言
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全球直接投资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减弱,全球经济进入一个中长期低速增长期,突出表现在: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直接投资整体放缓,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对外产业转移动力明显减弱;二是世界经济初步形成“三个梯队”的格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从“一竞争一互补”转向“两竞争两互补”;三是新兴市场国家加速推进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需求动力强劲且呈不断上升态势;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蓄势待发,有利于新兴经济体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从国内方面看,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效应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传统动力趋向弱化,我国继续依靠既有模式分享全球化收益受到了明显的限制,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正处于加快转换的关键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要素禀赋优势发生显著变化,我国对外输出产能、装备、技术和资本的能力和动力进一步增强;二是部分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面临较多贸易壁垒;三是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内在诉求持续上升。
国际产能合作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扩大对外投资与对外输出优势产能的一项重大倡议,也是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与之相关的经济、产业、技术、资本等内在条件共同决定的,具有客观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它的提出和实施,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升级、加强与世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和产业互补衔接、深入推动全球产业链高中低端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经济辐射力和影响力、有效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复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产能合作的思路、重点及对策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2016年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立项而有序展开的,本书就是在这项研究成果基础上编纂而成的。本报告重点围绕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和做什么(How)三个维度对国际产能合作的思路、重点及对策进行系统深入研究。首先,着重阐述了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以及拥有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系统探讨了“新雁阵”模式的由来与演进及对我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应采取的模式及内涵特征。再次,较为完整地构建了多层次的指标筛选体系,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5类按照合作地位重要性进行排序,并对国际产能合作方式进行分类研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一核两轴三片区”总体思路,以及相关重点任务和对策思路与建议。
本书即将付梓之际,衷心感谢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白和金、林兆木、陈东琪、马晓河、王昌林、吴晓华、毕吉耀、张长春、黄汉权等专家和领导,他们在课题开题、课题研究、结题评述以及书稿出版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从而使本项研究成果更具创新性、前沿性和务实性。同时,感谢经济科学出版社李晓杰编辑的热情相助和认真审阅。
国际产能合作的思路、重点及对策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