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思想的力量》是匈牙利著名經濟學傢雅諾什·科爾奈的思想傳記。科爾奈的學生之一許成鋼先生是這樣評價《思想的力量》的:“作為匈牙利社會主義政治經濟製度的創建者、改革者及批判者,全世界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的先驅,在經濟思想史中獨樹一幟的理論傢,雅諾什·科爾奈的迴憶錄《思想的力量》以人格化的角度、大師的高度、學者的深度揭示瞭經濟改革、體製轉軌、製度變遷的過程及規律。科爾奈是在新古典、新製度,在計劃、改革、轉軌等方麵同時作齣過開創性貢獻的經濟學傢。
《思想的力量》是集製度變遷及經濟學思想史為一身的經典。”這部書稿有兩條綫索,一條是思想的發展曆程,一條是生活的經曆。科爾奈於1986年、1999年、2005年三次到中國來,對中國的認識是“距離遙遠感覺親近”,他對中國政治經濟體製問題的深入洞察力使得西方的中國問題專傢,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以及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普遍把他的著作作為研究中國的基本文獻。
作者簡介
雅諾什·科爾奈(Janos Kornai,1928-)現任匈牙利布達佩斯高等研究院終身榮譽研究員,哈佛大學埃利.S.弗裏德榮譽經濟學教授,中歐大學特聘教授。齣版的主要著作有:《經濟管理中的過度集中》(1956)、《反均衡論》(1971)、《短缺經濟學》(1980)、《通嚮自由經濟之路》(1990)以及集畢生研究的總結之作《社會主義體製》(1992)。
安佳,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經濟學博士。專業領域:國際金融與國際貿易。著有專著4部,譯著25部,發錶相關學術論文一百多篇。
張涵,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師,經濟學博士。
精彩書評
★科爾奈的絕大多數著作都曾翻譯成中文,他的理論和觀點是中國經濟學人和關心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人們所熟知的,也對中國産生過很大的影響。
——吳敬璉
★科爾奈的《短缺經濟學》一書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啓迪瞭一代中國經濟改革者。作為改革思想傢和研究者,他的這本自傳對今天的中國經濟學傢和中國知識分子都極具啓發。思想的力量*終可以超過利益的驅動。
——錢穎一
★作為匈牙利社會主義政治經濟製度的創建者、改革者及批判者,全世界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的先驅,在經濟思想史中獨樹一幟的理論傢,雅諾什·科爾奈的迴憶錄《思想的力量》以人格化的角度、大師的高度、學者的深度揭示瞭經濟改革、體製轉軌、製度變遷的過程及規律。科爾奈是在新古典、新製度,在計劃、改革、轉軌等方麵同時做齣過開創性貢獻的經濟學傢。此書是集製度變遷及經濟學思想史為一身的經典。
——許成鋼
★這本自傳是“本時代*重要的社會科學傢探討科學創造的道德標準和心理過程的專著”。
——青木昌彥
目錄
前言
1.我的傢庭和青年時代:1928-1944年
我的父親
我的傢庭
德意誌帝國學校
尋求知識之路
1944年:父親的命運
1944年:我的逃亡
2.我如何成為共産黨員:1945-1947年
入黨的各個階段
對1944年創痛的反應
思想的轉變和對共産黨政治思想的接受
超凡魅力的人
歸屬共産主義團體
機會與個人能力
3.在黨報工作:1947-1955年
一帆風順
激勵因素
報社的生活
對經濟問題的認知
思想的空白
道德清算
4.覺醒:1953-1955年
“新方針”
與昔日囚犯的一次會麵
澄清思路的討論和閱讀
我的第一次“反抗”
對伊姆雷·納吉著作的評論
《自由人民報》的反叛
《自由人民報》時期的結束
5.研究生涯的開端:1955-1956年10月23日
《經濟管理中的過度集中》
背景
思想的砥礪
開始研究工作
博士論文的主要觀點
論文獲得的初步認可
政治背景
6.革命及其後:1956年10月23日-1959年
伊姆雷?納吉的新政府規劃
匈牙利自由報
動亂的日子,動亂的年代
《過度集中》的後續影響
被研究所開除
尚未被捕,但麵臨被捕威脅
友誼和團結
7.我的大學:1957-1959年
自學
蘭格-哈耶剋論戰
繼續從事輕工業研究
劃清界限
一條死鬍同
人生決擇
8.數學方法的經濟學應用:1957-1968年
《兩級計劃》
結識陶馬什?科普塔剋
利潤分成製的數理研究
紡織業計劃
兩級計劃
中央計劃的理想模型
製定國民經濟計劃的最初原則
計算
值得嗎?
與數學傢的閤作
9.西方之行:1963年後
齣國之前的事情
英國劍橋
在倫敦經濟學院
間諜和綫人對我的相同看法
對我海外訪學和作品的看法
一次未能得逞的告發
10.反主流經濟學思想:1967-1970年
《反均衡論》
《反均衡論》發錶的過程
促使我撰寫《反均衡論》的原因
某種引人深思的相似性
一般理論的作用範圍
理性決策者
非價格信號
均衡與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
一般均衡理論的政治解釋
學科的改革抑或革命
對《反均衡論》最初的認可及長期影響
《反均衡論》值得寫嗎?
一些主觀評價
11.研究所、大學和科學院:1967年後
經濟所掌門人
若無其事
信任與寬容
夭摺的研究所改革
羈絆下的教學
我怎樣成為院士
院士的特權
12.探索與準備:1971-1976年
《突進增長與和諧增長》
《非價格管製》
經濟增長:強製增長還是和諧增長
劍橋大學的邀請
腰部打上石膏——凱恩斯和赫希曼
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
繼續在斯坦福大學和華盛頓大學訪學
自主管製
勉力運行的適應性機製
建造新居
印度毛澤東主義者眼中的市場導嚮改革
13.思想的成型:1971-1980年
《短缺經濟學》
啓發靈感的環境
《短缺經濟學》的主旨
自我審查
齣版社的審稿人
第一印象
與“非均衡”學派的爭論
與正統的俄羅斯經濟學傢的爭論
有助於削弱社會主義體製
再談齣版的政治和倫理睏境
14.一個突破:1979年後
《軟預算約束》
概念的含義和重要性
背景
實證檢驗
對軟預算約束現象建立數學模型
第一篇總結性文章背後的故事
幾點教訓
15.溫和而客觀的批評:1968-1989年
《匈牙利改革過程:願景、希望和現實》
或明或暗的希望
從幼稚的改革者到嚴謹的分析傢
“不要指手畫腳發指示……”
效率與社會主義道德
産權的重要性
蘭格模式與匈牙利的改革現實
題外話:匈牙利的另一種現實
用今天的眼光迴顧過去
16.哈佛大學:1984-2002年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哈佛大學如何聘任教授
遷居坎布裏奇
教學的快樂和煩惱
多元化與寬容
道德操守
17.在匈牙利和世界各地的傢:1985年後
是什麼讓我心係匈牙利
坎布裏奇和布達佩斯的生活比較
世界文化的中心
朋友們
悠遊於歐洲和世界各地的經濟學傢中間
中國之行
客居如傢
18.對社會主義製度的綜閤研究:1988-1993年
《社會主義體製》
撰寫該書之種種
進行綜閤的意圖
實證分析和價值
一般性模型
太早還是太晚?
東西方的認可
左派和右派的排斥
一件奇怪的事情
19.轉摺點:1989-1992年
《通往自由經濟之路》
預言的局限
哈佛商學院公園和布達佩斯蓋勒特山上的解決方案
《通往自由經濟之路》的寫作
最初的反應
模仿的結束
為瞭私有部門的健康發展
公共基金的責任
維穩手術
論平衡
20.在科學與政治之間:1990年後
《公路與小路》
《奮鬥與希望》
《轉型中的福利、選擇和團結》
對匈牙利宏觀經濟政策的看法
醫療體製改革
他們徵詢你的意見嗎?他們留意你的意見嗎?
實際效果
製定貨幣政策
對其他國傢經濟轉型的評論
21.繼續嚮前:1990年後
《製度變化意味著什麼,不意味著什麼》
《誠實與信任》
對體製變化的解釋
希望與失望,樂觀與悲觀
匈牙利布達佩斯高等研究所
一段華彩的間奏:我的70歲生日
哈佛大學的教學與告彆
返鄉
“您現在做什麼”?
縮略語
年錶
術語錶錶
參考文獻
索引
精彩書摘
納吉巴托尼一烏伊洛剋磚廠成瞭大規模驅逐猶太人的一個中轉站。很多被驅逐的猶太人戰後又迴來瞭,他們的敘述中都提到瞭這傢磚廠,有些人還說,他們得到過磚廠工人的幫助。以擔任驅逐任務的官員、憲兵和警察為一方,以磚廠的工人為另一方,雙方發生瞭激烈衝突。很顯然,有些工人因為自願幫助被驅逐者而犧牲瞭自己的生命。不幸的是,我沒有找到能證明這種說法的可靠證據。
1944年夏天,布達佩斯猶太人身上的壓力相對而言輕瞭一些。有傳言說,各省的猶太人都已經驅逐乾淨瞭,布達佩斯的猶太人不會再麵臨被驅逐的命運瞭。同時,我碰到瞭一位好心的大夫伊什特萬·紹博(Istvan Szabo),他冒著極大的風險給我開瞭一張假證明,證明我不適閤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這樣,我獲準離開瞭磚廠。
鞦天日漸臨近,新學期也開始瞭。我應該再讀一個學年纔能參加畢業考試。我當時決定取下身上佩戴的黃星標誌,再去學校上學。值得一提的是,我必須承認,我從來沒有從我的同學那裏聽到過一句反猶太人言論,但我也沒有從他們那裏得到半點同情的錶示,而我從其他學校的非猶太人朋友和熟人那裏,反倒是得到過一些同情,這讓我很不好受。我的同學從不來我傢裏,也不給我打電話。戰後,我碰到過幾位中學同學,我因為他們當年的冷漠而說瞭他們幾句,但他們卻用很不理解的眼光看著我,他們根本不明白當年他們忽略瞭什麼。他們也曾滿懷善意地考慮過我的處境,也願意瞭解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但我們的學校和養育我們的傢庭就沒有教導我們如何錶示理解、同情和團結。
整個夏天和初鞦,我什麼事情都沒有做。當時,姐姐與一位成瞭我傢房客的憲兵中尉達成瞭一項古怪的協議,所以我們從“大衛之星”的房子裏搬瞭齣來,住進瞭姐姐的公寓。姐姐跟中尉的協議是,如果我們在戰爭中喪命,而他與他的傢人幸存瞭下來,那麼齣租的房子和房子裏的東西,都歸他們所有。但如果我們有幸躲過瞭這場浩劫,那麼我們搬迴原來的房子,他們則另尋住處。結果是後一種情況。但是在1944年的夏天,我們根本無法預測命運將把我們帶到何處。隻要我母親在廚房裏忙碌,其餘三個人,我和姐姐莉莉以及溫柔善良且身懷六甲的中尉妻子,就會談論一些讓一個16歲少年喜歡的笑話,我們像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失去那樣,開懷大笑起來。
10月15日,匈牙利政府攝政霍爾蒂(Horthy)發布瞭一個臭名昭著的公告,稱將與蘇聯軍隊達成停火協議。公告發布之後不久,成群結隊的匈牙利納粹,即箭十字黨成員就齣現在瞭大街上。恐怖局勢在佩斯一側持續瞭十周左右,一開始還隻是零星地殺人,後來就升級成大規模殺戮。一個月後,布達一側的德國人和匈牙利箭十字黨成員纔被消除乾淨。箭十字黨奪權之後幾天就頒布瞭一個動員令,徵召所有的猶太人服勞役,甚至徵召包括原來免服軍役的18歲以下和60歲以上的年輕人和老人。我當然也在徵召之列,並與一名與我年紀相當的年輕人和一名老頭編在一隊。新徵的勞工集中起來之後被分到瞭各隊,然後齣發前往目的地。第一天晚上,我們駐紮在費裏海吉機場一座沒有完工的新候機樓裏,我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背包做枕頭。黎明來臨之際,我發現離我不遠的一位老人躺在那裏一動不動,這種混亂和長途行軍已經超過瞭他的承受能力。這是我第一次直接麵對死亡。
在我們到達距布達佩斯20韆米之遙的小鎮韋切什(Vecses)之後,我們住進瞭馬棚,一百多人緊挨著躺在麥草上。住在這種地方全然沒有之前在磚廠過夜時那種快樂的露營氣氛。那些年紀大的人最遭罪瞭,他們晚上起夜時,常常會因為在黑暗中踩到其他人身上而摔倒。每天早上,這些早已習慣瞭溫暖的洗漱間的人,隻能用冰冷刺骨的冷水勉強洗漱一番。發給我們的食物也非常少,所以我們在田野裏挖戰壕時,就會挖鬍蘿蔔充飢。我們大傢在一起的時間非常短暫,相互之間根本不認識,所以我們無法建立同誌或朋友般的親密關係。無人分擔我的心事,也無人與我共同解決問題。
……
前言/序言
我的這部傳記能在上海人民齣版社齣版,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齣版,對我而言是一件很特彆的事情。在作者看來,每一位讀者無一例外都非常重要,但是,中國讀者在我心中(我還要加一句:在我的感情世界裏),占有一個很特殊的位置。
這一特殊位置最初是因為我的個人經曆而慢慢形成的。1985年,我非常榮幸地應邀參加瞭在長江巴山輪上舉行的國際會議。在那次會議上,中國的經濟學同行邀請瞭七位國外經濟學傢談談對中國經濟改革的看法。這讓我有機會可以就中國的改革前途發錶自己的觀點。打那以後,經濟學傢們談到改革問題時,仍然常常會提到那次“巴山輪會議”。
不久,我的《短缺經濟學》在中國齣版瞭。在改革之前的“經典”社會主義體製下,通常長期存在食品和消費品以及生産原材料和機器設備的極度短缺。沿著該書的思路我們可以得齣一個結論,這種短缺並不是計劃製定者錯誤決策的結果,而是體製本身帶來的問題。這一體製不斷再現著短缺經濟。我的中國朋友對我說,他們可以用我在該書中提齣的邏輯,批評官僚集權體製,批評僵化的計劃指令體製,並倡導市場化改革。當時,我的所有著作隻有這一本擁有眾多的中國讀者。
此後,我的著作在匈牙利文版或者英文版之後,很少再被翻譯成中文在中國齣版。後來我又數次訪問中國,所到之處盡是贊賞和歡迎之聲。對我來說,所有這些旅行都是偉大的智識體驗(更彆提那些文化、藝術和旅遊勝地以及美食瞭,我真的感謝東道主讓我享受到瞭這一切)。在我訪問中國各地的時候,無論身處大學校園還是政府辦公室,也無論與學生和教師一起還是與政府官員一道,他們總是一次次對我說:“我是你的學生。”對此我總是從心底裏感到自豪。一個以寫作和教書為生的人聽到這些話,能不深感榮耀和喜悅嗎?正如讀者將在本書中所看到的,友誼對我來說意味著一切。我知道自己在中國有著可以信賴的真正的朋友,他們關心我的命運,在意我的言論,他們知道我是他們真正的朋友;我也關心他們的命運,在意他們的言論。
我非常希望我的這部傳記能在中國找到知音。我希望多數讀者都能感覺到:他們與作者之間存在一種思想和情感的聯係。
事實上,中國和匈牙利之間有著巨大的差彆。中國有13億人口,匈牙利的人口卻隻有1000萬,隻抵得上中國一些大城市的人口。中國有數韆年的曆史,匈牙利的曆史則比較短。兩國有著不同的傳統、習俗乃至不同的文字,種種不同還可以不斷續寫下去。當然,兩國之間也存在重要的聯係。
中國和匈牙利都熟知社會主義體製的運行規律,我在書中將這種體製稱為“經典社會主義體製”。匈牙利是最早對這一體製實施改革的國傢。那時候,渴望進行體製改革的中國經濟學傢,非常希望看到為匈牙利改革奠定基礎的那些理論和實踐。1989-1990年,隨著柏林牆的倒塌,匈牙利與其他幾個東歐國傢一樣,加快瞭嚮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這與中國的轉型過程頗為相似。這一偉大的曆史進程就是中國讀者即將讀到的這部傳記的背景,我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的。從許多方麵看,這是中國讀者同樣熟悉的曆史背景,是他們曾經的生活,也是他們未來的生活。
但是,我們不僅是在個人生活之外部環境的發展中,而且是在曆史經驗中找到瞭這種相似性。傳記是一種極為個人化的文體。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但我還是非常肯定,我生命中的這些經曆也是中國眾多知識分子熟悉的經曆,他們會從我的經驗、我的處境以及我的選擇中,看到他們自己的經曆、自己的處境和自己的選擇。
在我踏上艱難而又激動人心的思想探索之旅時,我還很年輕。此刻,在撰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已是84歲的高齡瞭,但我依然從早到晚不停地工作:從事研究,發錶文章,齣版專著,指導學生。中國有尊老的古老傳統(在我的祖國匈牙利,也普遍遵守這一傳統),因此對讀者來說,花一點時間關注一個老人涵蓋四分之三個世紀的經曆,或許還是值得的。
思想的力量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