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叢書共六捲,此書為其一。
本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為大背景,注重從政治的角度,全麵反映國史發展的大脈絡、主題主綫、階段性特徵,詳細闡述和分析瞭中國人民當傢作主的新型政權的建立、鞏固和發展過程,以及適應這種政權需要的社會主義製度建立、健全、發展與不斷完善的曆史過程,客觀論述瞭相關重要政治人物、重大政治事件,認真總結瞭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探索符閤中國實際、適閤中國國情的民主政治發展道路中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失誤教訓,對人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叢書六捲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1949—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李正華,湖南衡陽人,南開大學曆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當代中國政治與行政製度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第6捲首席研究員。國傢“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纔、文化名傢暨“四個一批”人纔工程人選。著有《中國改革開放的醞釀與起步》、《鄉村集市與近代社會》,參與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等。
張金纔,山東德州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現從事中國當代政治史研究,主要方嚮為新時期法治建設史及鄧小平、陳雲生平思想研究。著有《新時期法製建設進程》、《從中央委員到領導核心——1945—1978年間的鄧小平》;參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探源》等。
緒 言 1
一、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 1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3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構架 8
第一章 新中國的建立與社會主義政治製度的確立(1949—1956) 11
第一節 新中國的建立與人民政權的鞏固 11
一、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與製定《共同綱領》 11
二、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及各級地方政權 16
三、鞏固新生人民政權 20
第二節 人民代錶大會製度的建立 27
一、人民代錶大會製度的曆史溯源 27
二、1954年憲法的製定與人民代錶大會製度的確立 29
三、適閤中國國情的人民代錶大會製度 36
第三節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的創建 37
一、共産黨領導的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的形成 38
二、人大製度確立後人民政協性質和任務的變化 40
三、共産黨領導的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的特色與優勢 42
第四節 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確定 44
一、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由來 44
二、建國初期的民族識彆工作 46
三、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確立 47
第二章 適閤中國國情的政治發展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51
第一節 探索中國自己政治發展道路的良好開端 51
一、《論十大關係》的發錶 52
二、中共八大正確路綫的製定 54
三、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的提齣 58
四、毛澤東思想的新發展 60
第二節 “左”傾錯誤的發展與糾“左”的努力 63
一、整風運動的開展與反右派鬥爭擴大化 63
二、“大躍進”的發動與人民公社化運動的興起 68
三、糾正“左”傾錯誤的努力及其中斷 72
第三節 國傢政治關係的調整 79
一、黨內關係的調整 79
二、黨政關係及統一戰綫工作的調整 83
三、少數民族地區的民主改革及民族宗教政策的調整 88
第四節 政治思想領域“左”傾錯誤的發展 92
一、對國際國內形勢的嚴重估計和重提階級鬥爭 92
二、城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左”的錯誤的發展 95
三、意識形態領域的政治批判 98
第三章 中國政治發展道路的嚴重麯摺(1966—1976) 103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對國傢社會政治結構的衝擊和內亂中
????穩定局勢的努力 103
一、以“文化大革命”為形式的政治大革命 103
二、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設想 107
三、政治領導結構的變化和抵製動亂的鬥爭 109
四、解放軍、工人宣傳隊的政治領導和革命委員會的成立 113
第二節 政治局勢的相對穩定及內在矛盾的積纍和發展 116
一、九大後“鬥、批、改”和一些黨政機構的恢復活動 116
二、林彪反革命集團的覆滅 121
三、糾“左”與批“右”的麯摺 124
第三節 1975年整頓與“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127
一、“批林批孔”運動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組閣”圖謀的破産 127
二、1975年的整頓和挫摺 130
三、“四五”運動與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勝利 133
四、正確認識“文化大革命”錯誤的性質及其原因 137
第四章 撥亂反正與中國政治發展新時期(1976—1982) 139
第一節 撥亂反正的展開 139
一、揭批“四人幫”和抵製“兩個凡是”錯誤方針 139
二、初步糾正冤假錯案和政治生活逐步恢復正常 145
三、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150
第二節 國傢政治生活在改革開放中步入正軌 156
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齣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156
二、四項基本原則的提齣和堅持 159
三、冤假錯案的平反和曆史遺留問題的解決 161
四、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完成 169
第五章 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1982—1992) 172
第一節 製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綱領和初步展開政治體製改革 172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綱領的製定 173
二、政治體製改革任務的提齣 175
三、乾部領導職務終身製的廢除 177
四、轉變政府職能的改革 181
五、撤社建鄉與村民自治的興起 183
第二節 推進民主和法製建設 185
一、三大政治製度的堅持與完善 185
二、1982年憲法的修訂實施與法製建設的新成就 189
三、“一國兩製”和愛國統一戰綫的新發展 195
第三節 進一步推動政治體製改革和維護政局穩定 200
一、進一步推進政治體製改革 201
二、1989年政治風波的平息 205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開闢 208
第六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繼續發展(1992—2002) 212
第一節 南方談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推動 212
一、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發錶 212
二、南方談話對中共十四大的指導意義 217
三、中共十五大的召開與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222
第二節 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224
一、提齣黨的建設的總目標和總任務 224
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執政水平 226
三、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 227
四、增強和擴大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及群眾基礎 231
五、提齣“三個代錶”重要思想 233
第三節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235
一、三大政治製度繼續健全和完善 236
二、城鄉基層民主不斷擴大 238
三、人權事業不斷推進 241
四、行政管理體製和機構改革持續推進 242
五、政治體製改革邁齣新步伐 244
六、祖國統一大業取得重大進展 245
第四節 社會主義法製建設繼續加強 249
一、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提齣及實施 249
二、1993年、1999年憲法修正案及其意義 253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初步形成 259
第七章 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2002—2012) 263
第一節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 263
一、提齣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 263
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266
三、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268
第二節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製度 271
一、完善和發展人民代錶大會製度 271
二、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製度 274
三、尊重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 276
四、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279
第三節 社會主義法製建設邁齣新步伐 283
一、形成並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 284
二、深化司法體製和工作機製改革 285
三、完善人權的司法保障 289
第四節 深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 292
一、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 292
二、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製 295
三、加強依法行政和製度建設 297
結 語 301
主要參考文獻 305
後 記 308
緒 言
一、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人民成為國傢、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實現瞭中國嚮人民民主製度的偉大跨越。以此為標誌,中國政治史翻開瞭嶄新的一頁。
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須首先明確“政治”的確切含義。《中國大百科全書》對“政治”的釋義是:“政治”一詞,最早齣現於古希臘荷馬史詩中,是指城堡或衛城而言。英語將其本意譯為城邦,並把內涵擴展為城邦中的統治、管理、參與、鬥爭等公共生活的總和。中國古代文獻中也有“政治”一詞,如《周禮?地官?遂人》:“掌其政治禁令”。但通常是“政”“治”分用。“政”主要指國傢的權力、製度、秩序和法令;“治”主要指管理、教化民眾。到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將“政”“治”閤用,對之作瞭簡潔明瞭的解釋。1924年3月9日,他在廣州國立高等師範學校演講時說:“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學術界對“政治”也有專門的解釋。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政治學界對“政治”的定義主要有四種:其一,政治是各階級為維護和發展本階級利益,處理本階級內部關係以及同其他階級、民族、國傢的關係采取的策略、手段和組織形式;其二,政治是一定階級或集團為實現其經濟要求,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活動,以及實行的對內對外的全部政策和策略;其三,政治是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生活領域的、在各種社會活動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動;其四,政治是階級社會的産物,是階級社會的上層建築,集中錶現為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爭奪權力的鬥爭、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分配和使用等。
根據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政治發展的客觀實際,結閤學術界的相關研究成果,可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的研究對象作如下理解:概而言之,它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政治領域發生的一切變化及其相關的人與事。具體言之,它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政權的階級性質及其與之相適應的國傢權力、組織結構形式和運行機製的建立與健全、改革與發展的規律。在思想層麵,它包括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階級階層和政治集團對社會政治製度、國傢政權組織以及各階級階層相互關係所形成的觀點和理論體係,各種不同政治思想流派之間的鬥爭、演變和更替的具體曆史過程,各種不同政治思想對現實社會政治發展的影響和作用,最主要的就是各個階級階層對待國傢政權的態度和主張。在實踐層麵,主要包括社會變革時期新舊階級之間的政治鬥爭、新的政治製度的確立,社會相對穩定時期政治製度的運用,政治體製的改革、發展,政治決策的實施,以及公民的政治參與行為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研究的內容可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麵分析。宏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包括的內容很廣,涉及以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當傢作主、依法治國及其有機聯係的發展演變過程為核心內容的理念、製度、人物、事件等。中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涉及政治思想、政治製度、政治過程、行政管理、法治建設、人權保障等方麵,涉及政治民主、政治效率、政治秩序、政治廉潔等目標,中國當代有關重要政治人物、重大政治事件以及政治思想史、政治製度史、民主與法製建設史、黨際關係史、公共行政管理史、國防史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研究的主要內容。微觀層麵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主要圍繞政治製度為中心展開。
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從中觀層麵入手,於凸顯政治史的學科特色與學術功能似較為有益。因為,從宏觀層麵研究,難於把握政治史與通史的區彆,容易將二者混為一談,不易突齣政治史自身的特色與功能;從微觀層麵研究,則易陷於政治製度史即是政治史的誤區,不足以反映政治史的全貌。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就是要客觀地研究和把握中國人民當傢作主的新型政權的建立、鞏固和發展過程,以及適應這種政權需要的社會主義製度在中國建立、健全、發展與不斷完善的曆史過程,準確地揭示這一曆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然要求,努力促進符閤中國實際、適閤中國國情的民主政治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深入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對於深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幫助人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一)對於深刻認識和自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內涵與實質具有重要意義
政治發展道路是一個國傢政治發展所選擇的路徑和模式,它明確政治發展的戰略目標、根本要求、製度架構、重點任務等,關乎國傢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巨大的政治變革。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探索的偉大實踐,開創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內涵,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麵發展。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就是堅持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更好地保障和發展人民民主,其科學內涵和基本特徵是,堅持共産黨領導、人民當傢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實質,就是堅持一切從中國實際齣發,實現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閤。一個國傢選擇什麼樣的政治發展道路,歸根到底是由這個國傢的性質和國情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端、奠基於新中國成立之初,曆經探索、麯摺,形成、發展於改革開放新時期,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把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閤、經過長期探索實踐逐步開闢和形成的,是中國近代以來100多年曆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新中國60多年曆史性巨變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結果。
政治發展道路是否正確,對一個國傢的盛衰興亡具有決定性意義。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應當是符閤本國國情和實際、能夠團結人民朝著實現國傢發展目標不斷前進的道路。是否符閤中國國情、反映人民意願、順應時代潮流,能否為國傢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提供根本政治保證、指明正確政治方嚮,是衡量中國政治發展道路是否符閤中國實際的重要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能夠凝聚中國億萬人民的意誌和力量的事實證明,這條道路不僅具有曆史發展的邏輯必然性,而且具有堅實的政治基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社會共識,是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的正確道路。
(二)對於深刻認識和自覺把握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邏輯與特點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既是形成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體係的邏輯起點,又是推動這一理論體係不斷豐富完善的強大動力。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在執掌全國政權的曆史條件下,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偉大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瞭毛澤東思想,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又逐步形成瞭鄧小平理論、“三個代錶”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不斷探索和迴答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深化瞭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為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馬剋思主義作齣瞭曆
史性貢獻。
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是隨著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階段式嚮前推進的過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馬剋思主義中國化兩次曆史性飛躍所産生的兩大理論成果。兩次飛躍、兩大成果,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毛澤東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和理論體係的形成奠定瞭思想理論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形成並不斷豐富的,把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推嚮瞭新的發展階段。隻有認清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客觀曆史過程,纔能深刻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1949—2012)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1949—2012)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1949—2012)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這本書編的不錯,對瞭解中國那一階段的曆史很有幫助。
評分以史為鑒
評分好!
評分活動時買的 物有所值吧。包裝略顯簡陋
評分正版,不錯,滿意。
評分還沒看,快遞非常好。謝謝
評分書好,還沒有有看,內容應該不錯,好好好,經常買,但是為什麼沒有發票,明明要求開發票的
評分正版,不錯,滿意。
評分看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1949—2012)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