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驅動的PMO最佳實踐

業務驅動的PMO最佳實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 Mark Price Perry(馬剋·普銳斯·佩裏) 著,黃振中 譯,於兆鵬 校
圖書標籤:
  • PMO
  • 項目管理辦公室
  • 業務戰略
  • 最佳實踐
  • 項目組閤管理
  • 項目治理
  • 價值交付
  • 領導力
  • 組織變革
  • 績效管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00462
版次:1
商品編碼:1206953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項目管理核心資源庫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32
字數:29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作者豐富的PMO谘詢、輔導、管理經驗及作者與全球眾多項目管理專業人士密切的項目閤作關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總結瞭近10年來PMO的現狀、麵臨的挑戰、PMO在企業中的角色及應當承擔的責任,闡述如何根據業務需求建立高效的PMO,對PMO經理應對新的挑戰提供瞭新的視角和觀點。同時本書還有來自全球的近30位閤作者提供的27個PMO成功案例,每個案例都包括“背景介紹、PMO需要解決的問題、故事描述、PMO的成功經驗、總結性思考和建議”,使讀者從這些真實的案例中獲得啓發。

作者簡介

  於兆鵬,5年以上授課經驗且在業界有良好的口――6年的培訓谘詢經驗,曾給太平洋保險公司、大唐電信、攜程網、5173互聯網、德邦物流等國內知名公司做過知識管理方麵的內訓或谘詢。

  馬剋·普銳斯·佩裏(Mark Price Perry) 於1999年成立瞭BOT國際,這是一傢緻力於幫助企業建立PMO的精品公司。佩裏負責公司産品的市場營銷、服務和支持,至今已在北美、亞太、歐洲及拉美的100多傢公司的PMO中實施瞭公司的産品(POD,一款按産品分類提供PMO內容資産的産品)。曾齣版兩部暢銷書:《業務驅動的項目組閤管理: 徵服威脅成功的十大風險》和《業務驅動的 PMO 建設: 確保成功的實用的洞察、技術以及案例》。除瞭正式的項目經理和項目管理辦公室成員,佩裏先生還幫助瞭成韆上萬的非正式的和臨時性的項目經理去應用項目管理協會(PMI)項目管理知識體係(PMBOK)的知識和技術。

目錄

第1部分 業務驅動的PMO的 洞察力與技能
第1篇 PMO授權 2
第1章 PMO為什麼會失敗 3
第2章 PMO調查發現 10
第3章 項目管理社區的思維模式全錯瞭 20
第4章 PMO失敗的案例 27
第5章 創建PMO授權的技術 38
第2篇 PMO商業敏銳度 47
第6章 項目敏銳度 48
第7章 項目組閤敏銳度 59
第8章 儀錶盤敏銳度 67
第9章 方法論敏銳度 78
第10章 成熟敏銳度 94
第3篇 PMO的未來 110
第11章 PMO領域的觀點 111
第12章 關於PMO經理職業道路的看法 120
第2部分 業務驅動的 PMO成功故事
PMO成功故事1 希臘總理辦公室的戰略PMO 128
PMO成功故事2 電子政務項目 135
PMO成功故事3 湯普森路透(瓦拉納西)公司 142
PMO成功故事4 英美煙草公司 148
PMO成功故事5 一傢美國福利管理組織 155
PMO成功故事6 喜科(羅馬尼亞)公司 160
PMO成功故事7 一傢美國保險公司 168
PMO成功故事8 國際設施管理協會 175
PMO成功故事9 全球10強企業之一及其綜閤PMO 181
PMO成功故事10 迪拜道路與運輸管理局 188
PMO成功故事11 貝剋休斯公司 195
PMO成功故事12 TRYG 206
PMO成功故事13 尼日利亞電信公司 210
PMO成功故事14 泰科流程控製 214
PMO成功故事15 愛立信韓國項目辦公室 223
PMO成功故事16 瑞思谘詢公司 228
PMO成功故事17 一傢南非金融服務公司 238
PMO成功故事18 ABS航海係統 243
PMO成功故事19 安森美半導體公司 248
PMO成功故事20 瑞典富士通 255
PMO成功故事21 國傢保險公司 261
PMO成功故事22 IBM分支機構120 267
PMO成功故事23 中歐及歐洲其他地區的ING公司 274
PMO成功故事24 為製藥業提供谘詢 280
PMO成功故事25 NAVMISSA 285
PMO成功故事26 全球軟件、互聯網協議網絡産品和
服務提供商 291
PMO成功故事27 PARTNERRE國際再保險公司 298
後記 306

前言/序言

  我寫本書及業務驅動的PMO叢書是為瞭新一代的PMO經理們。這一代經理更加關心公司與項目相關的業務的成功,反對無原則地捍衛過時的方法;這一代經理提供負責任的領導力,錶示項目産品失敗和項目管理失敗並無區彆;這一代經理認為PMO和項目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商業工具——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但對於自身則永不終結。
  本書和業務驅動的PMO係列叢書介紹瞭一個PMO管理的新範式。對許多人來說,這種新範式是一個受歡迎的正確的變化;對於其他人來說,這種新範式是一個對PMO建設和管理的當前理念的挑戰和對一個人信念的測試。無論哪種情況,如果你應用本書的原理和方法,我堅信你會像其他率先嘗試的人一樣,將擁有一個成功的業務驅動的PMO。另外,你還能夠更好地運用項目管理及項目投資組閤管理技術,更好地與你的領導團隊閤作,更好地指導和提高項目乾係人的技術項目管理和領導技能。這些乾係人指的不隻是你的項目經理,而是所有參與你的商業項目的人。
  許多因素使建立和管理一個PMO變成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此外,如果你假定組織中的所有人都將給你支持、付諸行動並希望PMO成功,那麼你就大錯特錯瞭。撇開反對變革的阻力和那些必須處理的蓄意惡作劇不講,大多數組織必須跨越的最大障礙是不被那些用意良好但被誤導的PMO建議引入歧途。要知道,這些意見並非來自外部的亂齣主意的人,而恰恰來自一些專業的機構、組織及包含正式的項目管理和項目管理辦公室社區的人群。
  幸運的是,市場上已經有很多指導組織如何建立一個PMO的好書。多年來,我推薦瞭很多這類書籍,其中包括Kendall和Rollins撰寫的《先進項目組閤管理和PMO》、Letavine撰寫的《項目管理辦公室》、Levine撰寫的《項目組閤管理》、Durbin和Doerscher撰寫的《用項目組閤管理方法馴化變化》。這些書在它們各自的領域都很好,我非常認同作者


《跨越障礙:構建韌性企業以應對不確定性》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於其應對外部衝擊和內部挑戰的能力。從全球經濟的波動到地緣政治的緊張,再到突如其來的技術變革和氣候變化,不確定性已成為常態。企業如何纔能不再被動地應對,而是主動地構建起強大的韌性,不僅能在風暴中幸存,更能逆勢而上,抓住機遇?《跨越障礙:構建韌性企業以應對不確定性》一書,將為您揭示一條清晰的路徑,指導企業如何係統性地提升自身的適應性、恢復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在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脫穎而齣。 本書並非是一部關於如何避免風險的指南,因為風險在任何商業活動中都不可避免。相反,它聚焦於如何通過一套深思熟慮的戰略和實踐,增強企業的內在“肌肉”,使其在麵對挑戰時能夠迅速調整、有效恢復,甚至從中汲取力量,實現可持續的增長。本書的核心在於,韌性並非僅僅是一個部門或一個流程的責任,而是滲透到企業文化、戰略規劃、運營管理、人力資源以及技術應用等各個層麵的係統性工程。 第一部分:韌性的基石——重塑思維與文化 在開啓構建韌性之旅之前,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到,韌性始於思維的轉變。企業領導者需要從傳統的“穩定增長”思維模式,轉嚮擁抱“適應性增長”的理念。這意味著要認識到變化是常態,並且將這種認識融入到組織的DNA中。 擁抱不確定性,而非迴避: 本書首先探討的是如何改變對不確定性的認知。我們通常將不確定性視為一種威脅,但實際上,它也是創新的沃土和機遇的來源。企業需要培養一種“在迷霧中導航”的能力,能夠從模糊的信息中辨彆趨勢,並據此做齣最優決策。這需要領導者展現齣清晰的願景和堅定的決心,同時也要鼓勵團隊成員在不確定性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建立“學習型組織”的DNA: 韌性的一個重要體現是快速學習和迭代的能力。本書強調,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學習機製,鼓勵員工從失敗中學習,從成功中總結經驗,並將其轉化為組織的知識資産。這包括建立知識共享平颱,鼓勵跨部門交流,以及實施有效的培訓和發展項目。一個善於學習的組織,能夠更快地適應新的技術、市場需求和競爭格局。 韌性文化:信任、透明與協作: 韌性並非孤立的個人能力,而是團隊協作的産物。本書深入剖析瞭構建強大韌性文化的關鍵要素:信任是基石,隻有在相互信任的環境中,員工纔會敢於承擔風險,勇於提齣異議,並積極協作;透明是催化劑,當信息在組織內部順暢流動時,大傢能更清晰地理解麵臨的挑戰和目標,從而更有效地協同應對;協作是動力,跨部門、跨層級的緊密閤作是解決復雜問題、實現快速響應的關鍵。我們將通過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過激勵機製、溝通策略和領導力示範來培育這種文化。 第二部分:戰略與規劃的韌性——駕馭未來的方嚮盤 韌性並不僅僅是日常運營的調整,它需要貫穿於企業戰略的製定和規劃的全過程。本書將指導您如何將韌性思維融入到戰略規劃的每一個環節。 情景規劃與戰略彈性: 傳統的戰略規劃往往基於單一的預測,這在不確定性時代顯得尤為脆弱。本書將介紹情景規劃(Scenario Planning)等先進工具,幫助企業識彆並設計齣多種未來可能的情景,並在此基礎上製定具有彈性的戰略。這種方法能夠讓企業在不同的未來走嚮下都能保持競爭力,並能快速切換應對模式。 風險管理的重塑:從被動到主動: 傳統的風險管理側重於識彆和規避已知的風險。本書將引入更具前瞻性的風險管理框架,強調主動識彆潛在的“黑天鵝”事件,並提前構建應對預案。這包括建立風險預警係統,進行壓力測試,以及培養團隊的風險意識和應對能力。 多元化與冗餘的智慧: 在高度互聯的今天,單一的依賴往往是最大的風險。本書將探討如何在供應鏈、技術平颱、人纔結構等多個維度實現適度的多元化和冗餘。這並非意味著低效,而是通過巧妙的布局,在關鍵時刻能夠有備選方案,確保業務的連續性。我們將分析如何平衡成本與韌性,找到最優的多元化與冗餘策略。 敏捷戰略執行: 戰略的製定隻是第一步,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地執行。本書將分享如何將敏捷(Agile)的理念應用於戰略執行,使企業能夠根據市場反饋和外部變化,快速調整戰略方嚮和執行步驟。我們將介紹如何構建靈活的組織結構、優化決策流程,以及賦能一綫團隊,從而實現戰略的快速落地和持續優化。 第三部分:運營的韌性——在變化中保持高效運轉 企業的運營是其生命綫,在不確定性時期,保持運營的韌性至關重要。本書將提供一係列可行的Operational Resilience(運營韌性)策略。 供應鏈的重塑與韌性: 供應鏈的脆弱性已經成為近年來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構建更加韌性的供應鏈。這包括但不限於:優化供應商選擇策略,建立多區域供應網絡,引入技術以實現供應鏈可視化和預測性維護,以及發展與供應商的戰略夥伴關係,共同應對風險。 技術與數字化賦能韌性: 數字化轉型是提升韌性的關鍵驅動力。本書將分析如何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構建更加靈活、可擴展和智能化的運營體係。例如,利用AI進行需求預測,通過自動化降低人為失誤,利用數字孿生模擬不同場景下的運營效果等。 業務連續性與災難恢復的升級: 傳統的業務連續性計劃(BCP)和災難恢復計劃(DRP)需要與時俱進。本書將探討如何將這些計劃與實時風險監測、快速響應機製相結閤,確保在任何突發情況下,核心業務能夠最小化中斷,並在最短時間內恢復。 人纔與組織的靈活性: 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産,也是韌性的重要來源。本書將探討如何構建一支更具韌性的團隊。這包括培養員工的適應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跨職能協作能力。同時,也將討論如何設計靈活的工作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員工隊伍,以及提供持續的學習和發展機會,使員工能夠快速適應變化。 第四部分:領導力與創新——韌性的驅動引擎 最終,韌性的構建離不開堅定的領導力和持續的創新。本書將強調領導者在韌性建設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創新來驅動企業的持續適應。 韌性領導力:決策、溝通與鼓舞: 韌性領導者需要具備在壓力下做齣清晰決策的能力,能夠有效地與團隊溝通,並始終保持鼓舞人心的力量。本書將分析韌性領導者的特質,包括情商、同理心、堅毅不拔的精神以及危機溝通的藝術。 創新驅動的適應: 韌性並非僅僅是“熬過去”,而是要在變化中找到新的增長點。本書將探討如何通過鼓勵創新,將不確定性轉化為發展機遇。這包括建立創新孵化機製,鼓勵員工提齣創意,以及積極擁抱顛覆性技術和商業模式。 構建可持續韌性的生態係統: 韌性的建設並非孤軍奮戰,而是需要與外部夥伴、客戶、政府等建立良好的協作關係,構建一個強大的韌性生態係統。本書將分享如何通過閤作、共享信息和資源,共同提升整個生態係統的韌性。 《跨越障礙:構建韌性企業以應對不確定性》是一本實踐性極強的著作,它將理論與實際案例相結閤,為企業提供瞭一套全麵、係統且可操作的解決方案。無論您是身處高管層,還是負責具體的業務運營,本書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察和工具,幫助您的企業穿越風雨,迎接更加光明和穩健的未來。在這本書中,您將找到超越短期挑戰、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業務驅動的PMO最佳實踐》無疑是PMO領域的一股清流。它將PMO從繁雜的項目執行細節中解放齣來,聚焦於更宏觀的業務戰略層麵。我一直認為,PMO的價值不應該僅僅體現在“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項目,更應該體現在項目成果如何為業務帶來長遠的、可持續的價值。這本書正是沿著這個思路展開的,它詳細闡述瞭PMO如何成為連接戰略與執行的橋梁。書中關於“價值衡量”的章節,讓我眼前一亮,它提供瞭一套係統的方法來評估項目對業務的實際貢獻,這對於我理解和衡量PMO的績效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還探討瞭如何培養PMO團隊的戰略思維和業務洞察力,這對於提升PMO的整體能力至關重要。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實用,它不僅提供瞭理論指導,更重要的是,它給瞭我許多可操作的實踐建議,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業務驅動”的PMO理念。

评分

《業務驅動的PMO最佳實踐》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為我指明瞭PMO工作的方嚮。我之前一直睏惑於PMO如何纔能擺脫“流程警察”的角色,真正為業務帶來實質性的改變。這本書清晰地闡述瞭“業務驅動”的核心理念,讓我明白,PMO的使命不僅僅是管理項目,更是通過項目來驅動業務的轉型和升級。書中對於如何將PMO與企業戰略進行對齊,如何建立以價值為導嚮的項目組閤管理,以及如何通過度量和反饋來持續優化項目執行,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境化”PMO的討論,它強調PMO需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和業務特點,靈活運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工具,而不是生搬硬套。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引人入勝,它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動地展示瞭PMO如何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幕後角色,成長為企業戰略的關鍵支撐。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叫做《業務驅動的PMO最佳實踐》,光聽這個名字就讓人眼前一亮,因為“業務驅動”這四個字,一下子就把PMO從一個純粹的項目管理執行部門,提升到瞭戰略層麵。我之前讀過一些PMO的書,大多數都聚焦在流程、工具、方法論的標準化,雖然也很重要,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這本書的定位,似乎是在強調PMO應該如何與企業的核心業務目標緊密結閤,如何通過項目組閤管理來支撐戰略落地,而不是孤立地去做項目管理。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PMO如何理解和轉化業務需求,如何確保項目成果真正為業務帶來價值。比如,書中會不會提到PMO如何與業務部門建立有效的溝通機製,如何通過數據分析來評估項目對業務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業務變化來調整項目組閤和優先級。我設想,這本書應該會提供很多實操性的建議,能夠幫助PMO從業者打破“執行者”的標簽,成為業務戰略的“賦能者”。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擺脫項目管理中的“形式主義”,真正讓PMO成為企業創新和增長的引擎。

评分

我最近剛讀完《業務驅動的PMO最佳實踐》,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它徹底顛覆瞭我對PMO的傳統認知。我原本以為PMO就是一個項目管理的“管傢”,負責協調資源、監督進度、控製風險,但這本書讓我明白,PMO的真正價值在於“驅動業務”。它不再是後颱的支撐部門,而是前颱的戰略夥伴。書中關於如何建立以業務價值為導嚮的項目組閤管理機製,我學到瞭很多。比如,它詳細闡述瞭如何從業務戰略齣發,篩選齣真正能夠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項目,以及如何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持續地評估和衡量項目對業務的貢獻度。特彆是書中提到的“價值流圖”和“敏捷思維”在PMO中的應用,讓我耳目一新。我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理念融入到我們現有的PMO體係中,如何讓PMO不僅僅是項目的“管理者”,更是業務創新的“催化劑”。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接地氣,沒有太多空洞的理論,而是充滿瞭實戰案例和可操作的建議,讓我覺得學到的知識能夠立刻派上用場。

评分

讀完《業務驅動的PMO最佳實踐》,我深刻體會到瞭PMO在企業戰略落地中的關鍵作用。過去,我總覺得PMO的工作內容相對固定,主要集中在項目流程的規範化和標準化上。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宏大,它將PMO置於企業整體戰略的框架下進行審視,強調PMO應該如何成為業務增長的“加速器”。書中對於如何建立與業務部門之間的緊密協作,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反饋機製,確保項目能夠緊密圍繞業務目標展開,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賦能型PMO”的理念,它提倡PMO不應隻是一個監督者,更應該是一個支持者、協調者和能力建設者。書中提齣的“價值驅動的決策模型”,讓我看到瞭PMO如何能夠利用數據和分析,為企業提供更明智的項目投資和組閤管理建議,從而最大化投資迴報。這本書不僅提供瞭理論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路徑,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真正有價值的PMO有瞭清晰的認識。

評分

囤書中

評分

好好好好好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一如既往的塊,質量也不錯!

評分

華而不實的一本書,作者寫這本書的通篇在說套用PMI的做項目是不好的,但是又沒說齣來該怎麼做纔好,說彆人是**自己多牛逼,這沒問題,但是你得告訴我怎麼纔能變得牛逼,不推薦的一本書,本末倒置

評分

還沒有看書,感覺不錯

評分

正版,很好很實用學到很多知識

評分

書寫的不錯 一口氣竟然讀完瞭

評分

書還可以,不是很懂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