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古代巡视制度史话》主要内容包括:帝王巡视、帝王遣使巡视、中央监察机构对地方的巡视、地方监察机构对所属郡县的巡视、研究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意义、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第一章 巡视机构
第一节 秦朝——创设御史制度
第二节 两汉——刺史与司隶校尉
第三节 两晋——行使巡视职能的御史台
第四节 隋朝——巡察三台: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
第五节 唐朝——一台三院
第六节 宋朝——监司专职巡视
第七节 元朝——一台一司
第八节 明朝——都察院
第九节 清朝——都察院
第十节 小结
第二章 巡视法规
第一节 秦朝——《为吏之道》
第二节 两汉——《六条问事》
第三节 两晋——《察长吏八条》
第四节 隋朝——《刺史巡察六条》
第五节 唐朝——《巡察六条》
第六节 宋朝——《庆元条法事类》
第七节 元朝——《察司体察等例》
第八节 明朝——《宪纲条例》
第九节 清朝——《钦定台规》《都察院则例》
第十节 小结
第三章 巡视官员
第一节 巡视官员的职能
第二节 选任方式
第三节 巡视官员的考核
第四节 巡视时间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巡视内容
第一节 巡视目的
第二节 巡视领域
第五章 巡视形式
第一节 帝王巡视
第二节 帝王遣使巡视
第三节 中央监察机构对地方的巡视
第四节 地方监察机构对所属郡县的巡视
第五节 小结
精彩书摘
《古代巡视制度史话》:
二、《六条问事》的制定背景——西汉时期的十三刺史出巡制
西汉监察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汉武帝对地方实行的刺史出巡制。西汉对地方的监察最初沿用秦朝的做法。汉惠帝在位时,一度在部分地区恢复了监郡御史制度。监郡御史两年一任,要求他们每年十月到朝廷奏事,十二月再回到自己的岗位。后来又扩大范围,在中央所辖各郡都设置了监察御史。但这些御史的任务比较繁杂,在秦朝时的监察效果就不理想。比如刘邦当年做泗水亭长时(泗水亭在江苏沛县,秦以十里为亭,亭是最基层的组织),已有许多不轨行为。他在押送壮丁去骊山为秦始皇修墓的途中擅自放人,然后躲进芒砀山(在江苏砀山县东一带),聚集了100多人,并与县里的文书萧何以及管监狱的曹参等人互相串联,刘邦就是在这里起家造反,最终成就帝王之业的。泗水监的名字叫平,他对这么严重的政治动向竟然无动于衷,没有举报,这不是失职渎职吗?西汉初年的监察御史也同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汉文帝时就派丞相史出巡地方,但丞相史的监察只是临时性的,很难整体改变对地方监察不力的局面。
情况的根本变化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撤销了在各郡设置的监察御史,4年之后又下诏将全国分为十三部(习惯上也称州),即13个监察区,分别是:冀州、幽州、并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交趾、朔方。
十三部刺史归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府管辖,由御史中丞具体领导。刺史的产生,可由御史推荐,皇帝任命。当时有个绣衣御史名字叫暴胜之,为人就像他的姓名一样很残暴,他督促地方官镇压农民起义,十分卖力气。他每到一地,那里的守令就得急忙围剿造反的农民,大开杀戒。沿路的州、郡听说他要来了,没有不害怕的。有一次,暴胜之到了勃海(今河北沧州等地),听说当地有个知名人士叫不疑(不疑,名),就把他请了出来。不疑衣冠楚楚,样子很庄严,叫人望而起敬,暴胜之见了,也一改往日的威风,装成一副恭顺的模样。不疑告诉他:“做官的人不能太厉害,太厉害了,人们无法忍受,自己长不了;但也不能软弱,太软弱了,没有威望,也不行。要是能在威严中加一点恩德,在恩德中带一些威严,就好了。”实际上是劝他要学会软硬兼施。暴胜之觉得很有道理,就照此去做了,结果人们就说:“姓暴的不残暴了。”而不疑呢,由于暴胜之的推荐,汉武帝让他做了青州刺史。
三、《六条问事》的执行
(一)刺史的工作方式
刺史的秩级仅为六百石,只相当于中下级的县令。那时的县比现在的范围广,县令以及刺史相当于今天的地厅级干部。刺史每年八月起巡察自己部内的郡国,年底回朝廷报告工作,只有监察权,没有处置权。据史书记载,刺史出巡时“乘传周流”。
……
古代巡视制度史话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