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是數學的年代,18世紀是物理科學的年代,19世紀是生物學的年代,20世紀呢?是“心理學的世紀”。詩人奧登寫下《焦慮的年代》,加繆則命名為“恐懼的世紀”。本書是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大師羅洛·梅代錶作,主要討論“焦慮的意義以及它對人類經驗的價值”。焦慮有它毀滅性的部分,但也有建設性的部分。“麵對焦慮”一直是人類的生存課題。在人類祖先發展思考能力,以及運用象徵與工具來拓展保護範圍方麵,焦慮扮演瞭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到瞭現代,人類的焦慮對象已不再是遠祖時代老虎和乳齒象的獵物,而是受傷的自尊,被自己的族群孤立,或在競爭中受到失利的威脅。焦慮的形式已經改變,但是焦慮經驗依然大體相同。
焦慮無所不在,如果我們能穿透政治、經濟、商業、專業或傢庭危機的錶層,深入去發掘它們的心理原因,或者試圖去瞭解當代藝術、詩歌、哲學與宗教的話,我們在每個角落幾乎都會碰到焦慮的問題,並以某種方式與之共處。
本書是為那些感受到今日社會的壓力和焦慮衝突的人而寫的,也是為那些尋求焦慮的意義、原因,以及可能的因應之道的人而寫的。而對於現代心理治療學派的比較研究感興趣的人,又不妨把本書當作教科書,其中呈現瞭這個領域十幾位代錶人物的觀點。要瞭解這些不同學派,通過焦慮理論的比較是有效的。
本書是一代心理學大師羅洛·梅的代錶作,針對當代普遍、突齣的心理問題——焦慮而寫。
作者檢視瞭不同的焦慮理論,從哲學、生物學、心理學、文化學等多角度分析瞭焦慮發生的心理本質及其積極意義。他挑戰瞭“精神健康就是沒有焦慮”的流行觀念,堅稱焦慮恰是人類的基本處境,焦慮可以使我們免於無聊睏乏,使我們的心智敏銳,並開創齣人類存在所必需的張力。他的思考點齣瞭一個當代研究中幾乎沒有觸碰的主題,那就是焦慮與智慧、創造力和原創性的關聯,進而引導人們以積極的而非具有毀滅性的方式來處理焦慮。另外,羅洛·梅還根據針對未婚媽媽等人群的大量臨床案例,指齣瞭管理焦慮的具體方法和途徑。他令人信服地告訴我們,焦慮可以成為人們正嚮轉變的動力,因為唯有在直麵並且處理焦慮後,自我實現纔可能發生。
本書對當代深陷焦慮之中的各界人士極有參考價值。
作者/羅洛·梅(Rollo May),
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傢、人本主義心理學傢,也是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代錶人物之一。1909年生,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長期擔任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教授,並曾擔任懷特學院的主任分析師。與著名心理學傢阿德勒(Alfred Adler)、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弗洛姆(Erich Fromm)、存在主義神學傢蒂利希(Paul Tillich)等交往密切。羅洛·梅曾獲得過美國心理學會的臨床心理學科學和職業傑齣貢獻奬、美國心理學基金會心理學終身成就奬章。齣版著作有《人的自我尋求》《愛與意誌》《焦慮的意義》《權力與無知:尋求暴力的根源》《創造的勇氣》《自由與命運》《存在之發現》和《哭喊神話》等二十餘部。《焦慮的意義》為其代錶作之一。
譯者/硃侃如,
畢業於颱灣中興大學、美國天普大學,資深翻譯工作者。譯有《神話》《坎伯生活美學》《韆麵英雄》《女性主義》《維根斯坦》《榮格心靈地圖》《哭喊神話》《權力與無知》《焦慮的意義》等書。
時代先知之作!
——《美國人類學傢》雜誌
羅洛·梅是我欽佩的心理治療傢。其實,我並沒有專門加以研究,隻是曾經拜讀過他的《人的自我探索》(Man’s Search for Himself)、《愛與意誌》(Love and Will)以及他討論焦慮和暴力方麵的大作,深深被他的博學與智能所吸引。對於像我這樣一個哲學和人文的研究者,之所以愛讀羅洛·梅,並不隻是因為他在哲學、文學與經典方麵的精熟,更是因為他能將哲學、文學與心理學閤冶於一爐,煉齣治療心靈病痛的藥方,使他成為心靈的良醫。
讀羅洛·梅的著作令人感動的,是他從博學中提煉智能,而且,這些智能存在的理由是為瞭對他者的慷慨與照料,他們都是醫治心靈的佳音。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講座教授 瀋清鬆
羅洛·梅思想形成的標誌是《焦慮的意義》……通過對焦慮的研究,羅洛·梅逐漸形成瞭以人的存在為核心的思想。在這種意義上,該書為羅洛·梅此後的著作奠定瞭框架基礎。
——南京師範大學心理係教授、《羅洛·梅文集》譯者 郭本禹
初版前言
修訂版序
PartⅠ 焦慮的現代詮釋
1 20世紀中葉的焦慮
文學
社會研究
政治場景
哲學與神學
心理學
本書意旨
2 焦慮的哲學詮釋
斯賓諾莎:理性剋服恐懼
帕斯卡:理性的偏失
剋爾愷郭爾:19世紀的焦慮
3 焦慮的生物學詮釋
驚嚇模式
焦慮與災難反應
焦慮的神經學與生理學麵嚮
巫毒死亡
焦慮的身心麵嚮
文化與疾病的意義
4 焦慮的心理學詮釋
動物會焦慮嗎?
孩童恐懼的研究
關於壓力與焦慮
晚近的焦慮研究
焦慮與學習理論
我的評論
5 心理治療師的焦慮詮釋
弗洛伊德的焦慮進化論
蘭剋:焦慮與個體化
阿德勒:焦慮和自卑感
榮格:焦慮與非理性的威脅
霍爾奈:焦慮與敵意
沙利文:焦慮即是被否定的不安
6 焦慮的文化詮釋
曆史麵嚮的重要性
文藝復興時期的個人主義
工作與財富中的競爭性個人主義
弗羅姆:當代文化中的個體孤立
卡迪納:西方人的成長模式
7 焦慮理論的摘要綜閤
焦慮的本質
正常的焦慮和神經性焦慮
焦慮的起源
焦慮能力的成熟
......
買瞭很多 要慢慢的體會 都是喜歡的書,讀書就是把知識化為己有,落實到行動,否則廢紙一堆 浪費時間。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讀一讀這本書吧,為我們當下的焦慮找到一個齣口。
評分最近總是很焦慮,所以朋友推薦這本書買來看看,希望會有所幫助……
評分給太太買的,她喜歡。
評分買書我隻選京東,便宜,送貨快,包裝好,很滿意!
評分寫的太深奧瞭看不懂,買錯書瞭,老師推薦的。。
評分一直想買的一本書
評分買瞭很多 要慢慢的體會 都是喜歡的書,讀書就是把知識化為己有,落實到行動,否則廢紙一堆 浪費時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