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图解思维到数字建造》回溯建筑学图解的发展脉络,从透视学、画法几何等角度剖析图解早期作为解释和再现工具的抽象性特征。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图解是图解概念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它构筑了形态生成的基本工具,《从图解思维到数字建造》从几何、结构、环境、行为及建造等几个方面介绍图解工具在建筑设计中明确形态生成逻辑、优化结构原型、仿真模拟、优化建造方式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简介
袁烽,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ARCHI-UNION和FAB-UNION主持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2010年10月,作为联合发起人之一参与成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ADA)。
袁烽长期致力于将研究、教学与设计实践相结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数字化设计与建造”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包括“传统材料与数字化设计技术的融合”“机器人建造装备与工艺”以及“建筑数字工厂原型厂”等;另外,结合教学与科研还涉及数字设计与模拟技术,包括“建筑数字物理风洞与CFD模拟技术的融合”以及“声学性能与观演空间设计”等内容。
2015年获得第八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15作品入围世界建筑WA建筑成就奖;获得2015年深圳双年展公众奖;2014年作品获得亚洲建协的年度建筑荣誉提名奖,2014作品入围欧洲维纳博艮砖构奖,2013年获冯纪忠建筑教育奖。撰写或主编专著6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80篇。其著作有《现实建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观演建筑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与尼尔·里奇共同编著中英双语图书《建筑数字化建造>和《建筑数字化编程》(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与阿希姆·门格斯,尼尔·里奇共同编著中英双语图书《建筑机器人建造》(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以及编著《探访中国数字建筑设计工作营》(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导论
图解为何
表现图解
绘图到透视学
透视学到切石法
形式图解
从瓦堡学院到柯林·罗的形式图解
从柯林·罗到艾森曼的形式图解
从艾森曼到格雷戈·林恩的数字图解
生成图解
卡尔·楚的计算生成图解
乔治·斯特尼与泰瑞·奈特的形式语法生成图解
算法生成图解
结构性能图解
结构建筑学图解
静力学图解
数字化结构性能生形图解
环境性能图解
环境性能可视化图解
数字化环境性能分析图解
数字化环境性能生形图解
几何建造图解
参数化几何图解建模
参数化几何图解优化
数字化建造的图解方法
后记
附录
图片来源
人物索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它们正在革命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文化和社会。可以设想的是,这种改变将与日俱增,在广度和深度上持续发展。同样,在建筑学领域中,计算机、互联网和数字化手段的使用也在逐步改变建筑设计的方法和过程,改变我们对空间、物质、材料、形式的认知,形成对建筑学科传统观念的挑战。以笔者所在的建筑历史理论领域为例,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迫使建筑史教学(这里特别指的是外国建筑史教学)从历史建筑的知识型素材(比如笔者接受建筑学基本教育的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被使用的胶片式幻灯片)的占有和传授向历史素材的理论诠释和批判思维转变。原因很简单,过去被视为珍贵教学资料的胶片型幻灯片所记录的建筑图像现在在互联网上唾手可得。在这种情况下,历史素材的理论分析和批判性讲解就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其实,后面这一点原本就很重要,只是历史素材和资料的稀缺在很大程度上抬高了知识型教学的地位,掩盖了理论教学和批判性思维缺失的不足。另一方面,互联网数字化资料的司空见惯反倒使实地的空间和物质感受变得更加重要和不可替代。不用说,对于建筑历史及整个建筑学教学来说,这样的体验从来都是重要的,但正是我们这个网络和数字化无处不在的时代更加凸显了实地体验的弥足珍贵。
就此而言,计算机、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和建筑学的影响绝不仅仅意味着非物质化的单向发展。毋宁说,它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和思考非物质化和物质化的界限,以及各自的呈现方式和意义,当然还有二者之间的互动。
从图解思维到数字建造 [From Diagrammatic Thinking to Digital Fabrication]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从图解思维到数字建造 [From Diagrammatic Thinking to Digital Fabrication]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从图解思维到数字建造 [From Diagrammatic Thinking to Digital Fabrication]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