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编经济思想史》试图突破以往大多数就经济思想演变的单一线索,以主流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为主线,重点研究17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经济学的进展和经济学人思潮的变迁,并着力体现中国经济思想的价值和地位,《新编经济思想史》意图把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融合一起,在此基础上用综合的经济思想和多元的综合思想来指导《新编经济思想史》的编写。《新编经济思想史(第六卷):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纵横古今、东学西鉴,是一部“思想史”,也是一部“综合史”;是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交汇;不仅是西方经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交汇,也是中国经济思想与国外经济思想的交汇。
作者简介
邹进文,男,1965年1月生,湖南益阳人。1987年、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分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0年进入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1993年加入民革,1999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思想史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湖北法治经济研究会会长、湖北省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政协委员、民革湖北省委常委。
目录
绪论
一、农耕经济思想文明与工商业经济思想文明的交汇
二、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演进路径
三、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变迁的特点
四、旨趣与结构
上篇 清朝末年的经济思想
第一章 前近代(清代前期)经济思想
第一节 清代前期经济概述
第二节 清初的海禁政策与蓝鼎元的对外贸易思想
一、南洋海禁论驳议
二、南洋贸易利益论
第三节 清代前期的人口压力与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第四节 西方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最初传播
第二章 近代初期的经济政策思想
第一节 魏源的《海国图志》
一、《海国图志》的成书条件
二、《海国图志》的经济思想
第二节 洪仁王于的《资政新篇》
一、《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二、《资政新篇》的经济思想
第三节 经济政策思想在东亚:以《海国图志》为中心
一、《海国图志》对日本的影响
二、《海国图志》对朝鲜的影响
第三章 洋务运动中督抚群体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
第二节 洋务派的分层
一、领导决策层
二、参谋鼓动层
三、经营管理层
四、科技人才层
第三节 曾国藩的工业化起步决策思想
第四节 李鸿章的经济思想
一、自强、求富论
二、官商关系论
三、对外经济关系论
第五节 张之洞的经济思想
一、官办、官商合办思想
二、商办思想
三、对外经济思想
四、重工思想
第四章 洋务运动中参谋鼓动群体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郭嵩焘的经济思想
一、本末论新见
二、商办企业论
三、对外通商观点
第二节 王韬的经济思想
一、商为国本论
二、工矿交通业发展思想
第三节 马建忠的经济思想
一、三管齐下的重商主义论
二、外债论
三、货币思想
第四节 薛福成的经济思想
一、从“商务为本”到“工体商用”
二、人口论及机器养民说
……
中篇 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想
下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运用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新编经济思想史(第六卷):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
蓝鼎元指出,海禁政策使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闲置,不能有效发挥技术上先进的比较优势:“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驾驶则大而无当,求价则沽而莫售。拆造易小,如削栋梁以为杙,裂锦绣以为缕,于心有所不甘”。“一船之敝,废中人数百家之产,其惨目伤心,可胜道耶!沿海居民,萧索岑寂,穷困不聊之状,皆因洋禁。”
二是可以解决民生和社会危机问题。
从雍正朝开始,中国就面临人口的压力,特别是人多地少的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压力更大。当时的民生问题集中在就业方面。蓝鼎元认为,开放南洋海禁是解决东南沿海地区人民就业的重要途径:“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十居五六。”开放海禁可使“百万生灵仰事府畜之有资”。他从海禁前后东南沿海地区居民反差严重的就业状况论证自己的观点:“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人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以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今禁南洋有害而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
蓝鼎元指出,如果因海禁而影响民生不仅会造成失业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更有甚者还会加剧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危机:“其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肩担背负,以博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靡所之,群趋台湾,或为犯乱。”
因此,在蓝鼎元看来,开禁南洋贸易可以“外通财货,内消奸宄”,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消除社会危机。
三是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蓝鼎元认为开海禁不仅可以互通有无、解决民生和社会危机问题,而且可以通过设立海关征收关税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各处钞关,且多征税课,以足民者裕国,其利甚为不少。”单纯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角度论述对外贸易的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其人,但从“足民者裕国”的角度,即从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角度进行论述的思想家不多见,这一视角比单纯着眼于财政来看对外贸易之利的思想更有深度。
四是缓解货币危机。
清代前期的币制,货币的白银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在日常贸易中,大宗交易需用白银,小数用钱。由于中国银产量不足,以致发生银荒。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闭关锁国的清代前期,大多数思想家都立足于国内找原因、想办法,但也有一些视野比较开阔的政府官员、思想家将中国货币问题与国际货币市场联系起来,其中就包括蓝鼎元。蓝鼎元把开海禁作为解决银钱不足的办法:“闽地不生银矿,皆需番钱,日久禁密,无以为继,必将取给于楮币皮钞,以为泉府权宜之用,此其害匪甚微也。”蓝鼎元还建议在远离钱局,铜价甚高的闽、广开炉,其铸钱铜料,一部分开广东铜矿,一部分购买洋铜,以裕东南沿海各省之用。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蓝鼎元关于南洋问题的总的见解是反对政府对南洋贸易进行干预,主张让人民自由经营海外贸易:“南洋诸番,不能为害,宜大开禁网,听民贸易。”
……
新编经济思想史(第六卷):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张泰荣(1902-1977),浙江奉化人,参与发起成立奉化孤儿院并历任募捐主任和副院长等职,是民国奉化慈善事业的中坚人物。他17岁投身教育界,并在此前后开始记日记,直至晚年,可惜早期的日记和1957年以后的日记已散失。现存1922到1957年《张泰荣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原件,按年份由日记主人自行装订为35本(其中1940年缺失),约200万字,收藏于奉化市档案馆。《日记》比较详细全面地记录了1922年到1957年间奉化所发生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大事要事等各方面情况以及其毕生所从事的奉化孤儿院事业。记述范围以奉化为主,也涉及周围地区以至他足迹所至杭州、上海等城市。因其对时局的敏感和关注,在日记中记述、议论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政局变革与动荡、社会管理与治安、士绅与民众动态、经济发展状况与变迁、文教慈善,乃至山川地理、自然生态、名胜古迹等方面,使《日记》视野广阔,不同于一般人仅囿于一私琐事的那类日记。又因他个性上谨慎细致,笃信务实,其日记真实性很强,不同于某些要人预先即含“传世”意图而有所掩饰作假的日记。
评分
☆☆☆☆☆
京东正版图书
评分
☆☆☆☆☆
很好
评分
☆☆☆☆☆
很好
评分
☆☆☆☆☆
很好
评分
☆☆☆☆☆
很好
评分
☆☆☆☆☆
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好,非常满意。
评分
☆☆☆☆☆
好的
评分
☆☆☆☆☆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