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祖安先生,从事书法教学五十余年,中国美术学院首任书法博导,被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先生誉为三奇——首奇,文武奇人;第二奇,书艺奇遒;第三奇,风骨奇狷。先生于文、史、哲、艺皆有精研,尤于《易》学领悟精深。书法追求“清、厚、奇、古”的境界,元气、学养和手艺三者并重。此次从章先生历年书作中,精选小楷、行书、榜书若干,又将其宝爱的《石门颂》珍拓与临作并刊,四册大作,可谓是先生一生书艺学识的全面展示。书中还配有章先生高足牛子博士的技法分析和学书指导,简明扼要,学书者不可多得。
章祖安先生的小楷书从黄道周、颜真卿、苏东坡等文人书家中出,加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理解,长期研摹,温润古雅,别具特色。本册选取先生2005年小楷《古诗十九首》《陶渊明诗十八首》及2011年小楷精品《金刚经》共三个手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小楷选字部分,由牛子依笔法、结构、布白及章法解析作为学习解读;第二部分为《古诗十九首》《陶渊明诗十八首》部分选段放大;第三部分为《金刚经》节选及部分放大。通过解读、局部、整体递进式编排,有利于学书者去领略、感受、学习小楷书沉静多姿的精神品格。
主编:
牛子,1974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200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章祖安。书法江湖网站创始人。
作者:
章祖安,字秋农,陆维钊弟子。1937年8月13日生于浙江绍兴。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61年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63年起,参与浙江美术学院全国首届书法篆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1979年任全国首届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五人指导小组成员。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首任博导。1997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和硕士点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同年起任全国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评议专家。
主要著述:《周易占筮学》、《章祖安书法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
术》、《中国当代书法——章祖安》、《佛魔居百品——章祖安书法作品集》。
书法学习提示牛子
一、用笔妙在控制与不控制之间。控笔太死,则笔毫弹性不宜发挥,点画僵硬而乏韵;控笔太松,则笔力松懈,易生拖沓之弊。若能结合毛笔之弹性,因势利导,则笔力自然劲健。每落笔生势,点画浑成,又须随笔势调整结构布白,随机应变,易见生趣。
二、凡点画,须存意象。『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使笔用毫,若点画轻率无消息,则生笔病。点画的书写既要符合人体生理习惯,合以笔势之自然之力,又要体现较高的文化审美品位。『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每作一趯,)屈折如钢鈎;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可见,不同的点画意象表现产生不同的书写节奏,亦由节奏生发意象变化。
三、点画意象在书写中随笔势自然生发。节奏感亦不能脱离点画意象而孤立存在,书写时不仅要笔势间相互照应,还要照顾到笔、墨、纸三者间的自然属性,同时亦应结合文字组合特点产生相应的快慢韵律,能如此,即所谓『天人合一』,达到主观节奏与客观节奏相符合。
四、一字之间,点画要有主次,若行文之有详略,处事之有轻重。凡主笔,总控一字全局,尤重点画意象之精到。所谓精到,并非指点画细腻洁净,而是指点画意象表现之饱满完整。次笔,宜映衬配合主笔之表现,例如:主笔刚,则次笔柔;主笔峻拔,则次笔虚和;主笔灵动,则次笔稳健……又每字之间,每有相对应的点画组合,或偃或仰,或向或背,宜有轻重、粗细、曲直、刚柔、藏露等等之别,点画相映成趣,书法作品才能经得起咀嚼。
……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选集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静谧的力量”。在当今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欣赏那些需要时间沉淀的艺术。然而,只要打开这本书,那种由章老笔墨散发出的平和与沉静,立刻就能将周遭的喧嚣隔绝开来。我个人偏爱其中收录的几篇相对篇幅较短的题跋,它们往往是应景之作,但落笔却极其精到。特别是几幅以“瘦硬”取胜的小楷,线条清晰,骨力内蕴,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之感,读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这套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学习楷书的“标准答案”,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面对艺术、面对生活时的态度——那种从容不迫、精益求精的文人风骨,是任何浮华技巧都无法比拟的宝贵财富。这本书,值得每一个珍视传统、追求内敛之美的读者常伴左右。
评分这本《章祖安小楷选》的问世,对于我们这些痴迷于传统书法艺术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的甘霖。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在装帧上的用心。封面设计典雅而不失厚重,那种沉稳的墨绿色调与烫金的书名相互映衬,透着一股内敛的书卷气。拿到手里,分量感十足,纸张的选择更是考究,厚实而富有韧性,即便是反复摩挲,也丝毫没有廉价的粗糙感。更令人赞叹的是内页的排版布局。它并非简单地将作品堆砌起来,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每一幅作品旁都留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让观者可以心无旁骛地沉浸其中,细细品味章老那标志性的“秀劲内含”的笔法。这种对细节的尊重,恰恰体现了出版方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也让这部选集不仅仅是一本临摹的范本,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我尤其喜欢它选取的几篇对联作品,行距疏朗,结构匀称,那种“宁静致远”的气韵,隔着纸张似乎都能感受到。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对于每一个想在小楷领域深耕的人来说,都是无可替代的。它远超出了普通字帖的范畴。首先,它在某些关键篇目后,附带了非常细致的“笔法解析”图示——不是大篇幅的文字论述,而是用简练的箭头和标记,指出了某个点画起笔的提按、行笔的侧锋与中锋转换点。这比单看成品要直观得多。其次,排版上特意做了放大处理,有些细节,在一般的画册中可能被忽略,但在本集中被清晰地凸显出来,比如他楷书中那些细微的牵丝和转折处的墨韵变化,看得我心悦诚服。我试着临摹其中一则《黄庭经》的局部,发现光是“一”字的点画处理,就有多种变化,以前总觉得小楷就是规矩,看了此书方知,规矩之中蕴含着无穷的法度与变化。它不是让你盲目地“描摹”,而是引导你去“理解”结构背后的力量流动。
评分初翻阅此集,我最大的感受是其选材的广度与深度兼具。它似乎有意避开了那些过度曝光、人尽皆知的“明星作品”,转而侧重于展示章祖安先生在不同创作阶段、不同体裁上的细腻变化。比如,其中几页收录了他早年为友人书写的信札小楷,那时的笔锋更显灵动和率真,与后期那种炉火纯青、内敛含蓄的风格形成了有趣的对照。这种对比的呈现,对于学习者而言,提供了清晰的“成长路径”参考。更妙的是,编者似乎还穿插了几篇章老在特定题材——例如佛教经文或古诗词——上的书写实践,这些作品在内容题材上就赋予了书体以额外的精神内核。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侧重点,让我不禁思考,同样是“颜体”的底蕴,章老是如何将其融化后,再以自己独特的“文人气息”重新塑造出来的。这对于想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的书法爱好者来说,无疑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照系。
评分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待这本《章祖安小楷选》,会发现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时代侧影”。章老先生的艺术生涯跨越了数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他的小楷在继承魏晋风骨的同时,也吸收了明清以来文人书法的趣味,但却始终保持着一种“不媚不俗”的独立性。我注意到,在选取晚期作品时,编者刻意挑选了一些带有书信往来的小篇幅作品,这些作品少了刻意为之的“创作感”,多了几分日常书写的随性与自然,但这随性中,依然可见功力深厚,毫不含糊。这种“去功利化”的展示,使得我们能更真实地感受到一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其笔墨。这种朴素的美感,恰恰是当下很多过度追求形式技巧的书法作品所缺失的。它提醒着我们,书法最终的归宿,是服务于心性表达,而非炫耀技艺。
评分挺好的一本书啊,内容丰富多彩,全面系统,印刷精美,使用方便,大赞。
评分发货速度快,质量很好
评分值得阅读也值得收藏。开阔眼界,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
评分这本书是可以买的,前提是价格不是那么高。
评分发货速度快,质量很好
评分挺好的一本书啊,内容丰富多彩,全面系统,印刷精美,使用方便,大赞。
评分正品,好评。真的超级喜欢。
评分买了 很久了啊 都忘记评价了,给老人练书法的。赞~ 京东买了很多年了!支持
评分买了 很久了啊 都忘记评价了,给老人练书法的。赞~ 京东买了很多年了!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