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其中,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色彩斑斓的瑰宝。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七月七乞巧节,拜织女,吃巧果;九月九重阳日,放风筝,插茱萸……”这些传统的岁时节令,有些仍风靡盛行,有些已被人遗忘。
“男婚女嫁,需三书六礼;亲友亡故,讲五服之别;家族传承,树家风家规……”这些生活礼仪,有些也已经鲜少听闻。
本书在有限的篇幅里,对中国民间传承了几千年的生产方式、社会礼仪、家庭规范、人生习俗、道德风尚、文化工艺、艺术审美和民间信仰等繁复杂陈的民俗文化进行梳理,并附有精彩的故事和图片,为读者提供愉悦的视觉享受,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转化为妙趣横生的大众读物,让读者在回溯历史的同时重温古老民俗的厚重底蕴。
本书主要分为六章,首先对中国民俗文化之礼仪的起源、发展与功能作用进行综合概述,然后从节日习俗、人生仪式习俗、家族习俗、信仰习俗到民俗文化之创意开发等内容,循序渐进,作生动讲述,娓娓道来。全书以人文的视角讲述,并附有故事体文本和精致的图片,将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转为通俗易懂的普及读本,要点常识全面丰富、好读易懂,让您怀着轻松的心情,用最短的时间领略中国民俗文化引人入胜的独特魅力。
第一章 不学礼,无以立
——民俗文化之礼仪习俗
第一节 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002
一、古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002
二、古代的五礼/012
三、古代的诗礼传家/017
四、古代传统家庭礼仪/021
五、现代礼仪概述/035
六、当代礼仪概述/036
第二节 礼仪的功能与作用/038
一、礼仪的功能/038
二、礼仪的作用/040
第三节 当代民间日常交际礼仪/042
一、礼品/043
二、社交/046
第二章 万户曈曈日 ,新桃换旧符
——民俗文化之岁时节日习俗
第一节 岁时节日的起源、发展与特点/058
一、岁时节日的起源/058
二、岁时节日的发展/062
三、岁时节日的特点/064
第二节 岁时节日习俗/067
一、春季节俗/067
二、夏季节俗/080
三、秋季节俗/084
四、冬季节俗/096
第三节 现代新兴节俗/103
一、元旦/103
二、劳动节/104
三、国庆节/105
四、太原梨花旅游艺术节/106
五、五台山国际旅游节/107
六、平遥国际摄影节/107
七、其他新兴节日/108
第四节 民族宗教节日习俗/110
一、浴佛节/110
二、盂兰盆节/112
三、开斋节/115
四、圣诞节/116
五、其他民族宗教节日/117
第三章 风雨愁煞人,随缘到天涯
——民俗文化之人生仪式习俗
第一节 生育习俗/122
一、求子和送子习俗/122
二、孕期习俗/122
三、分娩习俗/123
四、诞生习俗/124
五、少数民族的生育习俗/129
第二节 成年礼俗/134
一、汉族的成人礼/134
二、少数民族的成人礼/135
第三节 婚嫁民俗/139
一、婚前礼仪/139
二、娶嫁礼仪/141
三、婚后礼仪/145
第四节 丧葬民俗/146
一、初终/147
二、入殓/149
三、吊祭/152
四、出殡/153
五、葬后/157
六、墓碑及碑文/160
第五节 禁忌与避讳/163
一、日常生活禁忌/163
二、节日禁忌/165
三、婚育丧祭禁忌/167
四、禁忌的禳解/172
第四章 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
——民俗文化之民间家族习俗
第一节 家族与宗族/176
一、家族的骨架领袖——宗族与族长/176
二、家族的生产形式——丁田制/177
三、家族的无声历史——家谱/177
第二节 家族亲属称谓/180
一、直系的亲属称谓/181
二、旁系的亲属称谓/182
三、其他关系的亲属称谓/183
第三节 家法与家规/184
一、家世与家风/184
二、家教与家规/185
三、新时代家规的发展/186
第四节 家族与姓氏/187
一、姓氏的起源与分布/187
二、民间取名的讲究与忌讳/191
三、少数民族的“名”与“姓”/194
四、有关姓名的趣话/198
第五章 抹残霞 ,俯视群山皆下拜
——奇异古朴的民俗文化
第一节 古代的钱俗与钱形图案/202
一、钱树和摇钱树/202
二、民间的钱神信仰/204
三、钱与岁时民俗/206
四、钱与人生礼仪/210
第二节 门神与钟馗/213
一、门神/213
二、钟馗的传说/216
第三节 民间的风水术与算命术/219
一、追根溯源风水术/219
二、风水术发展史/221
三、民间算命术/226
第四节 十二生肖文化与图腾文化/229
一、十二生肖文化/229
二、图腾文化/235
第五节 中国的民间传说/240
一、创世神话/240
二、四大美女/243
三、佛教故事/244
四、道教传说/246
五、王侯将相/248
六、凄美爱情/250
第六节 世界各国民俗风情/253
一、世界各国新年风俗/253
二、世界各国风俗禁忌/259
第六章 中兴盛 ,宝马香车拾坠钿
——民俗文化之创意开发
第一节 民俗文化与旅游/270
一、民俗歌节与文化旅游/270
二、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275
第二节 各地民俗文化工艺品展示/282
一、武强年画/282
二、孝感剪纸/285
三、大冶雕刻/287
四、苏州刺绣/288
五、福建纸伞/293
六、北京泥人/295
七、潍坊风筝/296
八、安徽徽墨/299
九、浙江丝绸/302
十、洛阳宫灯/303
十一、中国结/305
参考书目/307
后记/309
中国自古是礼俗社会,礼俗教化是执政者为政之大要。《管子·八观》云:“入州里,观习俗”。意思是说要教化百姓、整合社会,就必须熟悉地方民情风俗。因此,自先秦开始,中国的文化人就有了“观风问俗”的传统。
东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的著作,是古代风俗理论文献。应劭在序言中明确写出:“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出于政教的目的,对民俗进行记录与讨论,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民俗文献的著述传统。
中国千年的传统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礼仪习俗、节日习俗、人生习俗、家族习俗、信仰习俗等,其经历了萌芽期、初创期、发展期、形成期、辉煌期以及衰落期。在这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之中,中国的传统民俗早已成为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它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和民族的真善美。
千年的传统民俗文化是一块色彩斑谰的瑰宝,是世界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一,传统民俗中的“五礼”,内容相当广泛,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为了维护“人伦秩序”;从具体仪式上看,礼产生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经后世的发展才由最初的祭祀之礼扩展为社会各个领域的礼仪。其二,节日习俗是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从中折射出我们民族生产生活、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文化智慧等各方面内容。其三,人生习俗主要指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从一种社会地位转变成为另一种社会地位时所举行的民俗仪式,包括诞生、成丁、结婚、生子、丧葬等重大时刻的礼俗活动。其四,家族习俗它提倡父(母)慈子(女)孝、家庭和睦,以约束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关系,增强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约束孩子的行为,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其五,民俗钱币作为一种趋吉避凶的载体,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另外,中国的风水术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的论述和指导人们选择和处理住宅(阳宅)与坟地(阴宅)的主张和学说,是择吉避凶选择居住环境的一种术数。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俗传统文化。经过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这样的事实:旅游开发导致弱势民俗传统文化受到经济实力较强民族文化的冲击,浓厚的商业文化对传统朴实的民俗文化造成冲击,以及一些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在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旅游开发下陷入了同化、衰微,甚至消亡的危险。许多民俗文化历经岁月的侵蚀已变得千疮百孔,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其与主流社会文化的距离被不断拉大,只能以自为的形式散乱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边缘。民俗传统文化,作为全球化浪潮中的人类各民族的灵魂赖以栖息的居所,必须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相关部门的有力监督下,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本书由喻本伐任主编,万华中任副主编。全书由万华中审校统稿,喻本伐总纂定稿。编者的具体分工如下(按章节排序):
第一章 喻本伐 万华中
第二章 杨 美 万华中
第三章 杨 美 万华中
第四章 董 帅 徐 佳
第五章 喻本伐 邓玉梅
第六章 喻本伐 唐 文
本书以整理编纂为主,借鉴并引用了同仁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谢意。由于编者学识浅薄,时间仓促,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不吝赐教,以匡不逮。
千年民俗文化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千年民俗文化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很好,原版书籍!
评分书不错,可以看看,一直在京东商城买书,一直买
评分是正版
评分不学礼,无以立――民俗文化之礼仪习俗 。适合每个中国人看.
评分发货快,内容稍显单薄
评分书不错,可以看看,一直在京东商城买书,一直买
评分学起来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书很不错,还没有细读,质量很好
千年民俗文化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