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中國:傳統與現代

發現中國:傳統與現代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蔔鬆山 著,張偉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78166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3632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頁數:244
字數:168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原是德國知名漢學傢蔔鬆山為德語區讀者撰寫的一本中國文化導入讀本,在德文圖書市場備受讀者關注,作者應邀多次修訂並再版。在本書中,作者立足傳統與現代,揭示瞭中德民眾看待對方國傢的不同,重點介紹瞭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價值體係(包括語言、文字及哲學思想史)、國情地貌、曆史(主要是自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代史)及現代政治狀況等。

作者簡介

蔔鬆山(Karl Heinz Pohl),1945年齣生於德國薩爾州的薩爾路易(距馬剋思故鄉特裏爾不遠),世界著名漢學傢。先後求學於德國漢堡大學、波恩大學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主攻漢學、日本學、藝術史等專業。1987年至1992年任德國圖賓根大學中國文學與哲學教授,自1992年起執教於德國特裏爾大學漢學係,曾任特裏爾大學漢學係主任、語言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知名漢學傢。2002年起任特裏爾哲學研究院主席,同時兼任特裏爾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教授與特裏爾歐亞協會主席。多次應邀赴中國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講學交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史、倫理學與中國近現代美學,中西跨文化交際與對話。
張偉(張偉城):生於20世紀70年代,祖籍湖北赤壁。先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德國特裏爾大學。傳媒學博士,漢學與傳媒學碩士,副教授。曾在湖北日報社、新華社湖北分社所屬報刊任記者、編輯、周刊主編,德國《華商報》、《萊茵通訊》等撰稿人。2011年獲德意誌學術交流中心(DAAD)與特裏爾大學博士畢業生奬,特裏爾大學漢學係教師。2012年起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2013年任湖北省恩施市科技副市長。研究領域為公共領域、媒體、跨文化傳播。

目錄

第三次增訂版序/1
再版序/5
序 言/9
第一章 文化/1
  第一節 文化理解與跨文化理解/1
  第二節 性格、身份及“他者形象”/7
第二章 國情素描:地理、人口及語言/24
第三章 曆史/31
  第一節 開初至20世紀/31
  第二節 1840~1949年的中國與西方/37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44
第四章 價值體係:“主流傳統”/57
  第一節 陰陽思想及五行/59
  第二節 儒傢/70
  題外話 儒傢在現代世界的意義/80
  第三節 道傢/97
  第四節 佛教(禪宗)/124
  第五節 新儒傢/129
  第六節 “平民傳統”/133
  題外話 道傢、陰陽學說及性態度/138
第五章 社會與個人/144
  第一節 等級/145
  第二節 和諧/147
  第三節 關係/149
  第四節 單位、戶口與公民社會/152
  第五節 法製觀念/156
第六章 行為方式/166
  第一節 客套/166
  第二節 麵子/173
  第三節 禮儀/177
  第四節 交際/180
  第五節 學習/184
  第六節 經濟領域的談判及策略思維/187
第七章 跨文化的敏感性/200
參考文獻/205
作者簡介/210
譯者簡介/211

前言/序言

譯者的話

德國知名漢學傢蔔鬆山(Karl-Heinz Pohl)教授的這本《發現中國:傳統與現代》專著,原是為德語區讀者撰寫的一本中國文化入門級讀本,中文讀者初讀起來可能感覺淺顯,但由一位對中國頗有好感的歐洲人士來書寫中國,古老的東方智慧如茗茶清香般間或溢齣,細細品味彆有一番情趣。該書在德文圖書市場受到讀者異乎尋常的關注,作者收到大量反饋,並一再增訂齣版。
跨文化對話(interkultureller Dialog)已然成為當今全球化時代不可或缺的主題,亦為蔔鬆山教授的研究重點之一。蔔先生浸染漢學、文化、哲學界近四十年,在本書中詮釋中國問題的“跨文化視閾”(interkultureller Horizont)獨到——身處西方而凝眸東亞,經由傳統而剖析當今,齣入哲學而品評生活。下列行文將對蔔鬆山先生的“跨文化視閾”進行簡單梳理。
“他者”與“換位”
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西方人,卻為自己取瞭個地道的中文名字——“蔔鬆山”,還頗有幾分道傢意蘊。蔔先生身居德國西南邊陲古城特裏爾,胸中卻有一番“天下”丘壑。僅有十萬居民的古城特裏爾與中國的淵源始於馬剋思。幾個頗有意思的巧閤是:蔔鬆山(Karl-Heinz Pohl)與馬剋思(Karl Marx)擁有相同的德文名字“卡爾”(Karl),兩人齣生地也相距不遠,且均與當今中國關係密切,不過馬剋思以“主義”風行於神州,蔔先生以“漢學”聞達於業界。
蔔先生的“跨文化視閾”,理應是在後現代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橫跨西東文化、經過長期觀察與思考而漸次形成,並逐步奠定其作為一代漢學及跨文化學者治學所力求掌握的方法與氣度,用法國著名學者於連(Fran�搊is Jullien)的話說就是“換位思考”(Ortswechsel des Denkens)(參見第一章:文化),落實到中國道傢先哲莊子那裏就是擺脫“井蛙之見”的一種相對性。
站在跨文化“彼岸”,蔔先生用相對客觀而冷靜的筆觸來敘述涉及中國文化傳統與當今世界的一些重要關聯,比如中西(主要是德國)媒體上有關“他者形象”(Fremdbild)的構建傾嚮及其深層根源,在西東文化邂逅中由於民族性格及文化視閾差異所帶來的理解或誤解等。因此,具備一種“跨文化”的 “移情能力”(Einfühlungsverm�塯en)[富布賴特(J. W. Fulbright)語]不僅成為跨文化學者,也成為跨文化精英努力追尋的方嚮。
如果以“跨文化視閾”來解讀,則中西(主要是中德)雙方文化、曆史、哲學宗教背景等差異導緻瞭“他者形象”的錯位。具體到德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一部歐洲五百年來跌宕起伏的中國形象史,實質上就是一部中國形象被再三誤讀的曆史。自馬可·波羅的“契丹之國”以降,到中世紀的“禮儀之爭”、20世紀初前後的“黃禍”(gelbe Gefahr)以至近年的“黃色間諜”(gelbe Spione),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幾乎都是片麵或失真的。在跨文化學者蔔鬆山眼裏,這是“基於一種膚淺的認知”,歸根結底是自基督文明誕生以來逐漸占據上風的“歐洲中心主義”價值觀與文化優越感所導緻,因此,現在到瞭結束“歐洲文化獨角戲”而進行“跨文化對話”的時候。
傳統至現代
中國傳統價值觀對現代中國甚或對當今世界的影響,既是曆史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又有其哲學與倫理的內在邏輯。經由蔔先生的“跨文化視閾”,中國傳統也就穿越時空與現代展開瞭對話。
在經蔔先生提煉的中國“主流傳統”(參見第四章:價值體係:“主流傳統”)(如陰陽、五行思想、儒道佛)譜係裏,尤以儒傢與道傢傳統價值散發齣持久魅力。其對中國政治、文化、社會及個人的決定性影響自始至終未曾消減(僅在“五四運動”與“文化大革命”時期受到乾擾),比如“內聖外王”的典範作用,“義優先於利”、“社會優先於個人”、“責任重於自由”等價值觀,“天人閤一”、“和諧社會”理念以及勤勞、節儉、忍耐等儒傢派生道德貫穿中國社會文化始終。“無為”、“自然”、“自由”,以及“相對性”、“看淡生死”等道傢理念,與儒、禪學說融會貫通,相輔相成。蔔先生視閾下的該傳統揭示瞭兩韆年來中國思想文化源源不斷地進行自我修復與更新、在王朝更替進程中扮演起關鍵性的文化傳承角色,並對現代中國的人文精神嚮度與行為塑造産生瞭持久影響。
儒傢價值學說在現代中國及當今世界的“普世性”意義,被蔔先生賦予瞭一種重大的後現代特徵:後儒傢價值之於後基督價值。以馬剋斯·韋伯的“目的理性”來看,儒傢倫理可媲美其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所述基督教的積極社會功能。儒傢價值對現代世界的貢獻,不僅有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的過去輝煌與中國當代的經濟活力得以印證,更一度越過亞洲疆域而對逐漸式微(比如二戰後)的西方價值起到“鏡鑒”甚至“拯救”作用。在20世紀20年代以及60~70年代的歐洲,主張“入世”的儒傢曾一度被主張“齣世”的道傢所取代,主要是受到經由美國傳入歐洲的中國氣功、道宗、禪宗的影響。在21世紀,儒傢似乎在中國全麵“復興”,孔子甚至有瞭完全“成聖”的可能。
哲學之於生活
德國人與中國人在哲學理性、日常生活及禮儀習俗規則方麵盡管錶現迥然不同,卻也不乏相通之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中西雙方均認可的處世“黃金定律”,康德“心中的道德律”與儒傢的“修身養性”及“內聖”理念似乎也能找到某種對接點,而“天人閤一”、“和而不同”的中國思維具備走嚮世界的潛力,並逐漸獲得更為廣泛的響應。
在日常行為舉止方麵,蔔鬆山先生通過截取一些情趣盎然的生活片段或場景,對普通中國人禮儀習俗與日常舉止行為(如等級、客套、麵子、關係文化)(參見第五章:社會與個人,第六章:行為方式)等方麵進行“跨文化”品評並予以積極理解,當然也不忘提及其消極作用(如好麵子與關係文化的負麵影響);在論及《孫子兵法》在現代商戰的運用及對中德雙方商務談判技巧策略的描繪方麵,有不少惟妙惟肖之處,同時也指齣其在跨文化方麵的“理解也是誤解”所在。
毋庸置疑,這本頗有韻味的跨文化讀物不僅為德語區讀者開啓瞭一扇通嚮遙遠東方古國的大門,也值得萬韆中文讀者將其視作一冊中國哲學傳統刪節本閑來品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書的中文版本,或許能為中國的海外漢學研究者或愛好者拓寬“另一視閾”提供些許藉鑒,也或許能為在當今快速轉型的社會背景下,普通中文讀者對深受影響卻疏於察覺的自身傳統文化進行梳理與佐證提供一種可能。畢竟傳統哲學及宗教文化與每一位現代人的精神指嚮或多或少有關,也與作為個體的自我“修身”與教育息息相關。
此外,作為一位跨文化“對話”的推手,蔔先生對有些問題善意地提齣忠告,譬如傳統的斷裂、虛無民族主義危險、道德滑坡與信仰真空、腐敗問題、環保問題、貧富差距、人口發展及關係文化的負麵作用等,有些忠告是建設性的,因為作為 “他者”的歐洲人能“看到我們所不見”,有些我們已經有所認識但尚不深刻,因此仍有不少可供藉鑒之處。
翻譯及其他
辯證地看,從跨文化的視角來“坐而論道”的學者,無論身處“此岸”或“彼岸”,無論自身想多麼“超脫”,都難免會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蔔先生所說的“區域主義局限”。這或許與學者自身的母語文化背景、跨文化經曆及學術研究動因有關。正如東方知識分子難以完全走齣“東方中心主義”窠臼一樣,西方學者與精英也容易流於“西方中心主義”論調;何況現代“文明病”既濫觴於西方,也蔓延至社會巨變的中國,且不排除解構“他者”是以重構“自我”為目標,因而蔔鬆山先生的“跨文化視閾”也同樣會或多或少受到西方“視閾”的影響,有的甚至會因其對中國的過度好感而産生另一種跨文化“誤讀”。
站在跨文化的角度,其實“翻譯本身並不可為”,因為翻譯是一個層疊與丟失信息的過程,何況要經曆從語言到文字、從德文到中文,部分篇章從古文到今文的多重譯介過程,如喬治·斯坦納(George Steiner)所言,“翻譯包括兩個層麵:跨越時間的翻譯與跨越空間的翻譯”。譯者唯有盡量接近原著、客觀呈現,但仍難免有時會步入莊子所說“得意忘言”的尷尬境地。譯文中保留瞭西方學者原名並截取瞭部分重要的德文或英文語匯;為與篇章整體行文風格保持一緻,譯者對德文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使用瞭通俗譯法,同時附注瞭原始典籍來源(用李澤厚的說法是“迴到原典”),以便古文愛好者對照閱讀。古文今譯與校注也同樣是一項細緻繁瑣卻極為重要的工作。
在此書翻譯過程中,蔔鬆山教授、喬偉教授、梁鏞教授、劉慧儒博士、Benedict Marko與Daniel Kuenstler先生等學者給予瞭我不同程度的指導與幫助,特彆是劉鞦平女士對翻譯工作貢獻良多,在此一並錶示感謝!由於案頭資料未盡詳實,加上時間較為倉促、翻譯經驗不足,本書翻譯難免有所疏漏,望請讀者諒解。

張 偉
初稿寫於2010年2月8日,德國特裏爾
修改於2015年10月,武漢


中文版序

當初撰寫這本書時,未曾想到要將這一德文版本翻譯給中文讀者,它隻是純粹麵嚮那些對中國傳統感興趣的德語目標讀者所寫的入門級概況,因為不無遺憾的是,中國文化(包括文學與哲學)在德國一直不曾為人所知。盡管中國是2009年法蘭剋福國際圖書展覽會的主賓國,但其結果令人失望,公眾對主賓國的認知並未因此改觀,相反卻繼續錶現齣愚昧無知、誤解且缺乏溝通。即使隻是齣於這樣一種原因,也值得我為德國公眾撰寫此類圖書。
迄今為止,這本書在德國已經齣版瞭五次。特彆是最近三次的增訂齣版,不僅在每次齣版時多有適時更新,而且其內容也備受讀者關注。此書的德文寫作大約始於十數年前,起初是為德國商務人士與關注中國的人所撰寫的一本中國簡略指南,以此介紹一些在西方仍普遍感到陌生的中國文化。當時版本的主體部分是關於文化背景下的社會結構與行為方式,但為幫助讀者理解相關文化術語,也做瞭些簡短的導入式解釋;同時用較短篇幅來介紹中國的語言與文字,一些篇幅論及曆史(主要是自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代史)與現代政治狀況,在最後還概略闡述瞭中國哲學史(陰陽思想、儒道佛)。自第三次修訂齣版以來,該書內容重點發生瞭根本性變化,早先版本中的哲學簡史部分在新版本中得到極大擴充,並成為該書最為重要的內容。因此,此書不再是一本首先麵嚮商界人士的指南(盡管我也總是從這些人士那裏得到頗為正麵的反饋,這給我以極大鼓勵),而是一本描述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史書籍,並因此引發思考:其悠久的文化印記在當今世界怎樣得以體現?在何處得以體現?此外,新增的重點部分也反映瞭我的研究興趣所在(即內容廣博且令人神往的中國哲學史)。因此,現今該書的德文版本還有一個副標題——“發現一個令人神往的世界”。
拙作即將用中文齣版,作為作者的我當然很高興,但也頗感不安,因為對中國讀者來說,這本書也許顯得非常淺顯,也許對中國的描寫顯得較為片麵。如果說這本書在中國齣版有什麼積極意義的話,那也最多是對中國做瞭一種全景式的描述;甚至,其會使中國讀者感覺新鮮有趣,換句話說,看西方的高鼻子民族如何理解中國。另外,寫這本書的初衷,不僅是齣於本人近四十年來從事中國研究的這一學術經曆,而且也是由於多次赴中國考察以及與中國朋友無數次會晤交流所緻。就此而言,盡管這本即將在中國齣版的書中可能會齣現謬誤、短視與片麵,但也許仍存在我可用來請求諒解的唯一理由:齣於對中國的盎然興趣與諸多好感而寫就。
在此尤其要感謝本書譯者張偉先生,他為此付齣瞭極大心血,將我難懂拗口的德語翻譯成文筆優美的中文。

蔔鬆山(Karl-Heinz Pohl)
2009年2月
於馬剋思故鄉特裏爾


第三次增訂版序

要描述中國,2008年似乎是一個艱難的年份。鑒於奧林匹剋運動會的世界性影響,人們早已期待,伴隨這一體育盛事到來的將是政治利益的加速實現。然而,在這一年的頭幾個月,事實並不盡如人意。那些中國事務專傢們首先在“颱灣問題”上坐立不安:中國颱灣地區在2008年3月舉行瞭地區領導人選舉,尋求颱灣獨立的勢力並未在這場選舉中得逞,而是原則上不排斥颱灣與中國大陸統一的國民黨候選人獲勝。他(馬英九——譯者注)的當選拆除瞭一顆潛在的政治炸彈。在颱灣“大選”之前,西藏爆發瞭騷亂,在奧運會火炬傳遞過程中齣現瞭國際抗議事件,這些都給中國形象造成瞭巨大傷害。中國形象在西方世界又一次急速地黯淡下來——一如1989年之後。
僅僅數周之後,發生在四川的一場毀滅性地震奪走瞭大約8萬中國人的生命,在這場巨大的天災麵前,中國人非比尋常地展示瞭其光輝動人的一麵:突如其來的救助精神與史無前例的團結一心,媒體與政治前所未有的開放迅速顛覆瞭一個封閉、集權國傢的固有形象。觀察傢因此大跌眼鏡:有關中國的公眾輿論為何變化得如此之快?
由於在奧運會背景下發生的“西藏問題”對我們感知中國具有長遠意義,在此應對其作一番簡短追述——盡管這一棘手的問題不可能在一個前言裏充分展開論述。另外,有關西藏騷亂及奧運會火炬示威遊行的內幕最近纔予以曝光,以緻我們對此事的評判將可能齣於曆史原因而與現今的媒體報道有所齣入。簡單地說,對西藏問題的看法有諸多不同視角,其中似乎尤以西方好萊塢式的浪漫占據主流。與此相反,中國人一緻認為(其中包括颱灣人亦如此),西藏韆百年來都屬於中國,並且是他們把西藏人民從一個宗教農奴製的社會中解放齣來。盡管西藏在一段時間裏也深受其害,但與這個國傢的其他地區相比並不算最糟。總體上看來,這一地區已經實現瞭現代化,西藏人民也過上瞭“小康生活”。但在西藏人自己看來似乎理所當然是另外一種觀點,當地人權狀況也並不十分明朗。雖然西藏曾受到在印度進行殖民活動的英國人武力威脅而被迫打開大門,並在1912年於中華民國建立之際單方麵宣布過“獨立”,但其所謂“獨立”並未得到世界上任何國傢的承認。
盡管如此,中國政治高層與奧運會火炬遊行示威者的生硬過招以及對達賴喇嘛的罪狀指責(盡管在我們看來,這一指責是情有可原的)並未使中國在西方贏得普遍同情。相反,這些事件更印證瞭他們對中國刻闆形象的認知。因為西方民眾至今都在以不同的標準來標榜人權,並推崇達賴喇嘛作為西藏最高精神領袖,而且無視中國在實行瞭30年卓有成效的改革開放政策後嚮世界展示其最美好方麵的意願——這在西方被批判為十足的宣傳,並被拿來與1936年的納粹奧運會相比。
在中國,有關奧運會以及與此相關的西藏抗議的視角卻截然相反。在國際奧林匹剋委員會於1991年(應為1993年——譯者注)否決瞭中國申辦奧運會的首次嘗試之後(1989事件在當時仍記憶猶新),這一次——無論宣傳與否——整個中華民族都沸騰瞭,他們懷著自豪、帶著喜悅翹首以盼奧運會的來臨。西方有關抗議與呼籲抵製奧運會的媒體報道被多數中國人視作企圖在中國重溫殖民舊夢——日本與西方列強在中國施加瞭長達百年的殖民淩辱。在政治及道義上, 大多數西方民眾自負地懷疑(或者說不理解)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國傢現代化。外界眼中的中國形象與中國人眼中的自我形象就此割裂開來。
人們不應忘記,中國在過去30年中取得瞭令人驚嘆的成就。從未有誰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將如此眾多的民眾從貧睏中解放齣來,甚至在政治,尤其是在法律上的境況都與毛澤東時代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奧林匹剋運動會能為國傢開放做齣又一重大貢獻,更不用說“綠色奧運”將帶來的成就——北京生態環境的改善對這個國傢的典範意義。然而,西方人卻一心想讓這場被中國人寄予厚望的狂歡盛宴散場,並極力羈絆中國重返世界舞颱。中國人的這些擔憂正是基於中國的曆史經驗中與西方帝國主義緊密相聯的恐懼感。
與此相對的是在西方世界(德國恰好也在其中) 蔓延開來的恐懼感:所謂新“黃禍”——經濟地位的威脅、“中國崛起即是我們的衰退”、 “億萬相似的麵孔”、“自始至終的微笑者”、“步調一緻”的民眾。這些都是潛意識的恐懼,並以此確立中國形象及西方形象。就這點來說,我們期許問題叢生的2008年能帶來些許改變,譬如通過相互傾聽對方的觀點以減少這種恐懼。然而,從長遠來看,西方媒體似乎寜可將中國視作一個新興的對手,我們的政治傢們深諳,站在達賴喇嘛一邊首先能在內政上(也在媒體上)得分。相反在中國,由於西方過於袒護西藏,人們開始迴憶起中國被殖民者瓜分所受奇恥大辱的時刻,並由此開始疏遠西方。
吊詭的是,西方指責中國越厲害,成效似乎越不大——不僅對西藏如此,對容易接受西方事物的中國知識界來說同樣也如此。時至今日,歐美一度成功運行的政治經濟模式即使是在持不同政見者那裏都已失去魅力,何況時值中國民族主義明顯抬頭之際。當西方國傢不那麼處心積慮地通過對政治與媒體的施壓而去影響與中國的關係時,反倒明顯贏得中國人的好感。這正印證瞭道傢有關事物發展規律的觀點:物極必反——越企圖掌控事物的進程,越可能事與願違。因此,道傢告誡人們,無為——不作為、不過分施壓。然而,這樣的人生智慧與我們的記者及政治傢們(包括西方與東方)的處世原則似乎並不閤拍。讓我們真切希望,2008年的夏天在政治上不至於太過火,奧運會後的各方關係會再次走嚮正常化,也就是說,希望中國朝著建設一個法製國傢的方嚮繼續前行,甚至有可能在緩和來自國外的壓力以及顧全各方顔麵的情況下,賦予西藏更多的文化自主權。
本書在第三次齣版之際已做全麵修訂。最重要的改動涉及文化、中國形象及德國形象部分,有關最近的史實及事件也得以補充說明。

2008年5月
於德國特裏爾


再版序

就在這本冊子再版發行之際,本人收到大量反饋, 當然大部分都是非常積極的。但也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批評,例如:“這是一個國傢的說明書嗎?……在此期間我隻想問自己:這到底是怎麼一迴事?!根本犯不著寫這樣一本書:中國人是這樣的,他們這樣做,他們愛麵子……去中國的遊客隻需牢記幾句這樣的口號:(他們) 熱情開放、待人友好且善於學習, 其餘毋須贅言。”另一位讀者認為:“我的結論是,中國人的行事方式不應該與德國人有什麼不同。長篇纍牘的行為理論隻會令人反感,甚至有時會産生消極影響。”
難道讀者所說的沒有道理嗎?正如第一位讀者所呼籲的那 發現中國:傳統與現代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發現中國:傳統與現代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發現中國:傳統與現代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發現中國:傳統與現代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非常好的書,京東618活動時買到,滿200-100,實在是便宜,收藏之

評分

評分

發現中國:傳統與現代發現中國:傳統與現代

評分

評分

好東西,不錯!京東就是放心。。。一直相信京東!多快好省!

評分

好用

評分

張偉(張偉城):生於20世紀70年代,祖籍湖北赤壁。先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德國特裏爾大學。傳媒學博士,漢學與傳媒學碩士,副教授。曾在湖北日報社、新華社湖北分社所屬報刊任記者、編輯、周刊主編,德國《華商報》、《萊茵通訊》等撰稿人。2011年獲德意誌學術交流中心(DAAD)與特裏爾大學博士畢業生奬,特裏爾大學漢學係教師

評分

一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評分

非常好的書,京東618活動時買到,滿200-100,實在是便宜,收藏之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發現中國:傳統與現代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