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的全景战史。该书首次出版于1910年,后多次再版,至今仍被公认为对这场海战精良的研究作品之一。科贝特兼具海军历史学家与海军战略学家的双重身份,通过使用了大量一手材料,再加上对当时战略环境、英法两国的斗争、海军将领们的行动的描述,还原了特拉法尔加海战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发生过程,也呈现出拿破仑战争时代庞大纷繁的政治军事史图景。本书将细节的把握与精密的思考相联系,力求破除对战役的浪漫化描述,希望用历史科学的精神探求真正的海军传统和历史教训,从而对于这场海战给出了冷静而杰出的分析;通过对这场著名海上战役的通贯叙述,,在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关于海军战略原则的种种思绪。我们今天要读懂这场海战与此后英法历史的关联,读懂拿破仑,科贝特的这本书是不可越过的文献。
《特拉法尔加战役》1805年10月21日,由于一系列的调兵遣将和“巧合”,英法双方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尔加角外的海面相遇,决战不可避免,激烈的战斗持续5小时。由于英军指挥、战术及训练皆胜一筹,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遭受决定性打击,主帅维尔纳夫被俘,18艘战舰被俘。英军主帅纳尔逊海军中将也在战斗中阵亡。这场海战被视为海军史上著名、辉煌的胜利。
科贝特写作本书时使用了大量档案文件(政府档案及海军部档案)及参与战斗的舰艇日记、航海日志、将领的书信等一手材料,再加上对当时战略环境、英法两国的斗法、海军将领们的行动的描述,还原了特拉法尔加海战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发生过程,并对海战的具体情况及后果有较为细致的描述,不仅使我们对战争发生的前因后果有清晰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让我们领略那风帆时代海上战舰的战斗风采。作者认为,尽管英国在海洋上取得了胜利,但若将特拉法尔加海战作为一场海陆联合战役的海上部分,这场战役在欧洲大陆上的部分则是以失败而告终。
朱利安·S.科贝特(Sir Julian Stafford Corbett,1854~1922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海军历史学家、战略学家。其关于战争史和海军学术方面的著作主要集中于16世纪末至19世纪初风帆舰队的战斗活动,整理有《英西战争期间海军相关文件,1585~1587》(1898年)、《海军作战指令,1530~1816》(1905年)、《舰队信号与指令,1776~1794》(1908年),著有《德雷克与都铎海军》(1898年)、《德雷克的继承者》(1900年)、《英国与地中海》(1904年)、《七年战争中的英国》(1907年)、《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1911年)、《俄日战争中的海军行动:1904~1905》(1914年)和《世界大战中的海军行动》(1922年)等。本书是他于1910年出版的代表作之一。
译者简介
陈骆,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对风帆时代的海军史有颇多了解。
第一章 小皮特的大战略
第二章 拿破仑首次受挫
第三章 战役开局
第四章 维尔纳夫出逃
第五章 巴勒姆勋爵登场
第六章 纳尔逊的困境
第七章 纳尔逊何以确信?
第八章 科林伍德的快速舰队
第九章 拿破仑改变计划
第十章 重掌费罗尔与直布罗陀海峡
第十一章 西印度群岛的行动
第十二章 巴勒姆直面危机
第十三章 康沃利斯敞开布雷斯特
第十四章 考尔德的战斗
第十五章 战后的行动
第十六章 危机全局
第十七章 高妙之举
第十八章 化解危机
第十九章 回归攻势
第二十章 保障交通线
第二十一章 加迪斯僵局
第二十二章 主力舰队相遇
第二十三章 纳尔逊的攻击计划
第二十四章 特拉法尔加海战
第二十五章 海上战役的落幕
第二十六章 结局
该书指出,北美革命初期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征。首先是对中世纪军事文化中半骑士风格的荣誉感的展现,这体现在大陆军将领的决策和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当中。其次是北美地区的民族意识在革命初期尚未形成,这给北美革命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带来难题,即:如何确立独立之后的国家政体,如何在战争中保证充足的军备资源和人员?在这两个问题上,作者通过将其结合并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思路在众多研究美国独立战争的著作中可谓难得,将美国革命初期的风云涌动之势叙述分析得十分清晰明了,同时作者参阅了大量资料,集思广益,以客观的分析手法刻画出其中主要参与者。这也正是该书的独具匠心之处。
评分据《大数学家》(Men of Mathematics,E·T·贝尔(E.T. Bell)着)和《数学史介绍》(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H·伊夫斯(H. Eves)着)两书记载:“牛顿在乡村学校开始学校教育的生活,后来被送到了格兰瑟姆的国王中学,并成为了该校最出色的学生。在国王中学时,他寄宿在当地的药剂师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e)家中,并在19岁前往剑桥大学求学前,与药剂师的继女安妮·斯托勒(Anne Storer)订婚。之后因为牛顿专注于他的研究而使得爱情冷却,斯托勒小姐嫁给了别人。据说牛顿对这次的恋情保有一段美好的回忆,但此后便再也没有其他的罗曼史,牛顿也终生未娶。”
评分1776年的夏天见证了美国建国的故事中影响深远的一系列事件。十三个殖民地走到了一起,纷纷赞成从大英帝国分离,而英国则派出了有史以来庞大的舰队,打算横跨大西洋将这场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大陆会议和大陆军被迫接二连三地做出决策,临时的举动却让他们造就了历史。
评分这次买的书太多了,不能一一评价,书肯定是没问题,印刷和纸质都挺好。尤其是甲骨文丛书,相当不错。
评分或者入木三分的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天才的形象,他们会有去的书写提供了充分的材料来源,他已能够把握生活细节的独到眼光,核对历史的代闯到及对所选主题的热爱,比较人物有血有肉,是一部引人入胜增广 见闻的 好书。
评分抉择与分歧:英美对共产党在中国胜利的反应》,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在中国和东南亚的职业外交人员,马丁在书中运用大量外交档案和文献资料,论述了英美两国对新中国的不同反应与态度,涉及华德事件、外交理念、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关系、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及英美的反应、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日内瓦会议等重大史实,还原了英美外交机构的复杂的决策与协调过程,可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和外界的反应,以及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适过程
评分enthusiastic,and sometimes inconvenient to receive the
评分儿子心仪已久的书,一次买了五十多本,留着慢慢看吧
评分圖書包裝精美,印刷清晰,京東快遞服務完美,讚一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