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剋林頓是個品牌
“湯姆和黛西都是沒心沒肺的人——他們會把周圍的一切搞個稀巴爛然後逃之夭夭……逃遁進暫時維持他們婚姻的屏障裏——不管那是種什麼樣的屏障,而把自己闖下的禍扔給其他人收拾。”
——F·司各特·菲茨傑拉德
2013年年初,希拉裏·羅德姆·剋林頓站在五角大樓的一處平颱上,笑容滿麵,喜氣洋洋。幾乎有點孩子氣的希拉裏身著一件顯得有些走樣的小圓領大黑紐扣絳色便裝,一邊嚮與會人員大力揮手,一邊準備參與剋林頓的“造神運動”。自1992年剋林頓首度競選全國性公職以來,這種精緻的品牌再造活動與精心準備的錶演便成為剋林頓傢族的標誌。
站在她身邊的是有些古闆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登普西,以及美國的國防部長——整天一副樂嗬嗬模樣的萊昂·帕內塔。帕內塔曾在希拉裏丈夫第一屆總統任期內齣任白宮幕僚長,而且在2008年民主黨初選激烈纏鬥中自始至終堅定地支持剋林頓傢族。帕內塔穿一套黑色西裝,打一條藍灰領帶,對前第一夫人不吝惜各種溢美之詞。這位身材魁梧、熱衷於交際的意裔美國人熱情洋溢地介紹說,希拉裏是“我有幸共事的公職人員中見識最廣博、最熱忱,同時也是對工作最敬業的一位”。在兩人應奧巴馬總統之邀擔任公職期間,他一直是希拉裏的親密盟友。
帕內塔授予她五角大樓的最高榮譽——傑齣平民服務奬,然後嚮前來采訪的記者們透露瞭一點信息。“從許多方麵講,我必須嚮你們坦白,是她鼓勵瞭我前進,使我有能力打破女性在國防部任職的最後一道障礙,使她們有瞭在實戰中一試身手的機會。”他轉過身來看著滿臉笑容的希拉裏,“我衷心感謝您帶給我的啓迪。”
就這樣,萊昂·帕內塔為“希拉裏·剋林頓品牌”引入瞭新的談論話題,這個品牌已經是版本10或12甚至是15。此前從未有媒體披露過希拉裏在推動女性參與實戰的權利中發揮過作用,這條重磅新聞即時登上美國及全世界報紙的頭條。當時,在全力備戰2016年大選之際,即將卸任國務卿的她謀求將自己打造成女權運動推手的形象。事實上,自離開國務院起,她便在全世界範圍內檢視“女權”,為此她甚至與自己的新密友——前第一夫人勞拉·布什搭檔。她為美國女性最終能夠走上戰場鋪平道路之舉,不過是她影響所及的另一個跡象而已。當然從技術上講,這一切還有待商榷。
與當年2月國防部長帕內塔在颱上的說辭相反,奧巴馬政府的國傢安全政策並不是由國防部或國務院負責的,這是令國務卿希拉裏·剋林頓倍感挫摺的地方,同時也是令帕內塔及其前任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備感受挫之處。蓋茨在其2013年迴憶錄中指齣,奧巴馬手下的白宮“是我所見過的自理查德·尼剋鬆與亨利·基辛格主政以來集權程度最高、對國傢安全政策抓得最緊的一屆政府”。根據蓋茨與國務院、國防部裏其他人士的說法,所有重大政策均由白宮裏忠於奧巴馬的一小幫人決定——這幫人如果不能說完全沒有國傢安全領域裏的經驗,至少也是缺乏實質性經驗,而且他們的運作方式幾乎完全齣於政治考量。然後他們會把接近既成事實的決策提交內閣各部長執行。
此外,跟帕內塔的吹噓之辭相抵觸的是,讓女性上戰場這一具有爭議性的決策肯定不是為瞭嚮希拉裏·剋林頓緻敬。事實上,該舉措壓根兒與剋林頓夫人或帕內塔先生無關,就此而言,忠於奧巴馬的人士對二人均心存疑慮或不屑。例如,國防部內的一位官員批評帕內塔的行為,稱其對每周趕迴加州傢裏聚餐比對管理組織龐大的五角大樓更上心。
有多位國傢安全消息人士對我說,在2013年裏,政治是奧巴馬的國傢安全委員會的主要關注領域,目的是在2014年國會中期選舉中重新奪迴眾議院多數黨席位。對於奧巴馬團隊而言,2010年眾議院選舉中敗給共和黨是一大恥辱。奧巴馬構想齣允許女性上戰場這一項目,目的是為瞭確保社會問題始終是媒體報道關注的核心。
此外,奧巴馬執掌下的民主黨堅持在女性參戰問題上捍衛女性權益,是為瞭彰顯民主黨對女性問題的關注,在2012年大選中,正是這種態度促使絕大多數單身女性選民將票投給瞭民主黨。
關於當天在五角大樓裏發生的事情,最令人感興趣的不是擺在颱麵上的話,而是圍繞這些話生發齣來的質疑——那些極少有人公開問齣來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自然是希拉裏的健康狀況。自從2012年12月的神秘昏厥以來,希拉裏那雙明亮的黃棕色眼睛上一直戴著偏綠色眼鏡,五角大樓這次則是她數周來第一次摘掉眼鏡。眼鏡配有菲涅耳棱鏡,顧問們聲稱這是她在傢中摔瞭一跤受到震蕩後所配,戴這副眼鏡的目的在於幫助她看清物體。剋林頓傢族與華盛頓媒體間存在這種贊揚/質疑關係引發的一個直接後果便是,有一些記者從一開始就不相信腦震蕩的故事。
2012年12月以後的數周裏希拉裏一直未齣現在公眾麵前,而當時正是她麵臨激烈攻擊之際,原因是國務院數名職員在利比亞班加西遇難身亡。部分右派人士在媒體上揣測稱,剋林頓夫人是為瞭逃避在國會作證。而右派裏一部分狂熱反對希拉裏的人一如既往、不失時機地拋齣瞭陰謀論——這時提齣的是她的酗酒問題。這種謠傳基於有人拍到她在加州飲酒狂歡——美國廣播公司(ABC)稱此事“引發軒然大波”(《紐約郵報》則以“稀裏糊塗希拉裏”為題刊發這一報道)。2012年12月15日在政府專機登機時,她莫名其妙地摔跤——在YouTube上這一視頻被反復播放。關於她酗酒的謠言傳得沸沸揚揚,就連奧巴馬總統都打趣說希拉裏“醉中發短信”給他。其他人則認為她的健康危機遠較公眾所知的情況嚴重,嚴重到可能危及其更遠大抱負的程度。
不管是刻意而為抑或是能力不濟,希拉裏媒體團隊未能消弭猜疑之聲。一開始,記者們被告知,希拉裏是因“身體不適”而未在公眾麵前露麵,她似乎有點小感冒。接著他們又解釋說她因胃病嚴重脫水,從而導緻她摔倒並産生腦震蕩。不過,僅僅數日之後他們又聲稱她因腦血栓而入院治療。事實上,後一種疾病正是中風的常見癥狀。
據美國網絡醫生網(WebMD)的說法,中風癥狀包括“突感暈眩,失去平衡或身體失調……語言及理解障礙……麵部、四肢癱瘓或麻木……一隻眼睛或兩隻眼睛視力模糊或眼前發黑,或視覺齣現重影……或突發嚴重頭疼,伴有嘔吐、暈眩或意識障礙”。要隱瞞此類癥狀很可能需要病患在公眾麵前消失數周時間。
一位顧問當時宣稱“她並未中風”,但記者們並不同意。“當然,我認為這就是中風。”一位供職於主流新聞網的資深記者事後反思稱,“這是唯一解釋得通的說法。”這一發現,如果屬實,對於任何一位到總統就職日將接近七旬的女性來說,肯定不是好消息。
記者們指齣瞭多個支持“中風”說法的因素。其一,她完全離開公眾視綫數周卻沒有拿齣足以服眾的說法。其二,剋林頓夫人傢族有中風史,1993年她父親因中風於82歲辭世。她遭受腦震蕩後所戴的菲涅耳棱鏡也是醫生為中風病患矯正視力而開齣的常見治療措施。記者們注意到切爾西·剋林頓去紐約醫院探視母親後臉上現齣瞭擔心的錶情。在昏厥前數日,剋林頓夫人曾取消瞭一次齣國訪問,聲稱是胃中病毒所緻——而這與她在2005年紐約水牛城演講中昏厥所用的理由相同。盡管並非無先例,但昏厥並不是腸胃炎的常見癥狀。在被送進紐約醫院後,希拉裏的醫生與院方遲遲不肯嚮媒體發布醫療聲明,所有信息隻能從希拉裏的顧問那裏獲得。
例如,對於希拉裏顧問團隊所發布希拉裏正在接受血液稀釋劑治療的聲明,全國廣播公司(NBC)新聞頻道科學與健康領域首席記者公開錶示質疑。羅伯特·巴澤爾在NBC《今日》節目上錶示:“問題在於,因腦震蕩而産生的血栓通常是不能進行血液(稀釋劑)治療的。因此,要麼她的病事實上跟腦震蕩無關,而是她腿上或其他地方有血栓,要麼是有其他我們尚不清楚的事情發生。”專門報道剋林頓傢族的記者們明白,很難從希拉裏·剋林頓的首席發言人菲利普·萊內斯口中套話,萊內斯嚮來隻嚮自己偏愛的記者們提供精心編製的信息——他所偏愛的記者屈指可數。
當天五角大樓傳齣的第二項秘聞更是引起瞭公眾的興趣。在希拉裏從其丈夫的幕僚長手中接受這樣一項傑齣榮譽之際,她的丈夫到底在哪裏呢?當天可是情人節呢。不管威廉·傑斐遜·剋林頓身在何處——打著自己基金會的名義發錶演講,和以前的敵人紐特·金裏奇寒暄,或在國會山裏指導民主黨人——他也同樣在製造新聞。《紐約郵報》就在當天的報道中稱,比爾·剋林頓私下嚮剋林頓傢族的一位長期捐獻者“確認”希拉裏幾乎肯定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比爾曾無數次當眾揣測妻子的誌嚮,而不顧及她是否喜歡他的這種做法(她當然不會喜歡)。同時,美聯社在突發新聞中播發瞭前總統剋林頓與其曾經的對手理查德·尼剋鬆之間的一係列秘密通信。通信並無特彆重要之處,但從另一方麵證明瞭剋林頓的過人之處,他具有按自己喜好轉移人們對其看法、與最意想不到的人結成同盟的能力,這種能力舉世無雙,當然,還包括搶自己妻子新聞風頭的本事。
對於任何齣席過五角大樓當天活動的人來說,比爾·剋林頓這樣招搖地缺席授勛儀式肯定會引起華盛頓政治圈子的閑話——他們可能是自亨利八世與凱瑟琳以來人們談論得最多、謠傳最盛的一對夫妻。這一樁婚姻中的兩人或許不久就要達成一項新的成就,一項空前的成就:美國曆史上首對夫妻二人均齣任過總統的婚姻。僅僅十多年前,在剋林頓一傢狼狽離開白宮時,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想象的。
常言道,婚姻在很多方麵酷似商業夥伴。在結婚後的38年中,這便是剋林頓一傢的寫照:百萬美元帝國剋氏公司的雙首席執行官。一位與剋林頓夫婦多年關係密切的消息人士也持同樣看法,他嚮我錶示:“我認為此前已有人用過閤作夥伴關係一詞……這一用詞相當公允。”
跟其他企業實體相似,剋氏公司開展瞭多種多樣的營利性活動。該公司不斷調整經營策略並削減虧損。該公司一邊抵禦競爭對手品牌——其他民主黨派係或共和黨挑戰者,一邊時不時與他們結成互利性夥伴關係,如齣人意料地與布什傢族進行閤作。在該公司的高管層,為博得兩個首席執行官的關注與青睞而不斷發生鬥爭。
頂層的雙巨頭在公司內部有不同的權力體係。例如,在前十年中,比爾負責賺錢,據說他的資産淨值超過1億美元。希拉裏則負責改善傢族的政治際遇,她先後在參議院和奧巴馬政府裏任職。凡此種種經營使得他們可以過上舒適生活,甚至可以生活得很快樂,同時也在各領一幫顧問及隨從的情況下過著大緻井水不犯河水的生活。他們各自的氣質、風格及在各種不檢點行為裏的牽涉程度的不同,考驗過他們之間的夥伴關係,但雙方均已得齣結論,即二人通力閤作要勝過各自單乾。他們的無數努力均指嚮同一個目標:以其種種努力為剋林頓傢族謀利,包括政治上與經濟上的利益。一切都為瞭有效改善該公司的價值,或提高其股價。
前參議員約瑟夫·利伯曼在一次采訪中對我說:“這是最奇特但是具有極高生産力的一種關係。”利伯曼於2000年被選為艾爾·戈爾的競選搭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公開、嚴厲地批評比爾·剋林頓與白宮實習生莫妮卡·萊溫斯基的醜聞。一位在民主黨內頗受尊敬的猶太人的抨擊使得進退維榖的戈爾可以與這樁醜聞拉開距離。多年後,即便是利伯曼似乎也對比爾與希拉裏夥伴關係的牢固性與持久性感到意外——這一關係持續時間之久明顯超過瞭戈爾與蒂珀的婚姻。利伯曼對我說,他曾偶然聽到過兩人在電話上的會話,比爾在電話上跟妻子打招呼:“嗨,寶貝。”接著兩人就親切地談起瞭各自的活動。這令他驚嘆不已,尤其是經曆瞭這麼多飛短流長之後。在他的紐約辦公室裏,他評論說:“在經曆瞭婚姻中的風風雨雨後,他們卻似乎依然全心全意地愛著對方。”
在我就同樣話題采訪剋林頓曾經的勁敵紐特·金裏奇時,他的分析鞭闢入裏。在位於弗吉尼亞阿靈頓的辦公室裏他這樣說:“她嫁給他是因為他終將齣人頭地。”這錶達瞭共和黨人普遍所持的一種觀點,“而他娶她的原因在於她終將助自己成就一番事業。於是他們決定一起成就一番事業。事實上,這一直是一種互利關係。他們肯定在某個點上有過分歧——比如基本規則該如何定,以及雙方關係的定位。揚剋洛維奇過去常用一個他稱為‘取捨策略’的公式:我付齣瞭什麼,我收獲瞭什麼……顯然他們已就各自運作方式及各自該做什麼明確達成瞭一緻。”
大學教授齣身——從政前他曾在西佐治亞學院的大學裏教過書——的金裏奇甚至為我這本傳記提供瞭一些書名上的建議。“我覺得這個書名早已有人用過,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講《權勢夫妻》幾乎是關於這兩人作品名稱的不二之選。”後來,他經過一番思考後說,“沒有她,他就無法存活,因此書名也可是《共存,共贏》。”
在這種互利夥伴關係中,兩人之外隻有一個人有權投齣決定性一票,這就是他們的女兒切爾西。在過去多年來,切爾西已慢慢成長為剋氏公司強硬而有遠大抱負的高級副總裁。切爾西的父母在老去的同時,遙望未來,深謀遠慮,因此切爾西的“投資組閤規模”與日俱增。例如,最近她被列入剋林頓基金會的發起人名單,而該基金會也於2013年改名為“比爾、希拉裏與切爾西·剋林頓基金會”。
她已做好瞭有朝一日接管傢族事業的準備。排名在切爾西身後的是一大幫董事會成員、形形色色的顧問,如詹姆斯·卡維爾 、保羅·貝加拉 及拉姆·伊曼紐爾 等名人,還有瑪吉·威廉斯、鬍瑪·阿貝丁和謝麗爾·米爾斯等鮮為人知的角色。完全忠於剋林頓傢族、在媒體上為他們辯護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人會得到迴報——關注、經濟資助、關係及晉身門路。
萊尼·戴維斯是一名堅定的剋林頓支持者,他與剋林頓一起讀法學院時就成瞭朋友。在剋林頓圈子裏,戴維斯有個壞名聲:老是未經授權便跟記者們亂講,而且還利用與剋林頓的數十年交情來謀利。他不僅與剋林頓一傢還與喬治·W·布什有交情,他與小布什在耶魯讀書時成瞭朋友。剋林頓圈子裏的許多人都推薦我去找戴維斯,詢問他的看法並求證相關謠言,稱其善於“自吹自擂”而且是個令人討厭的傢夥。事實上,戴維斯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傢夥,熱心而且顯然真心熱愛這對前第一夫婦。在擺設著與剋林頓傢族及布什傢族交往證據的辦公室裏,他說齣瞭這樣的話:“自從第一次跟她見麵,我就認為(希拉裏)注定要從事公職。”他又貼心地加瞭一句,“這句話可以公開引用。”
這類話語是剋林頓圈子可以接受的。跟其他治理有方的企業一樣,剋氏公司的投資者們精心嗬護著公司品牌,並處罰那些可能會置公司於險地的人。一位要我保證不透露其姓名纔同意引用其話語的前剋林頓內閣官員對我說:“他們有一種基礎結構。一種政治基礎架構、政治顧問、媒體基礎架構、商業基礎架構。”
因此,我盡量引用消息人士的話語。不過,很多時候我作過保證,隻把剋林頓顧問的話用在背景描述中或不公開姓名。一開始跟許多人接觸時,我心裏是有負擔的,我任職的《旗幟周刊》被理所應當地看作是一份中間偏右的雜誌,因此,許多人一開始不願跟我講話。
前白宮新聞秘書邁剋·馬凱利建議:“不要寫得像《旗幟周刊》那樣鮮明,寫一些有趣而又齣人意料的東西……我常常讀得津津有味,甚至曾有一次給編輯去瞭封信……我擔心書中對希拉裏·剋林頓的評論……可想而知,將會十分尖銳,而且批評隻會增加我們當前政治中的極化現象而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寫一些保守派的話語:‘要知道,我從來就沒想過比爾/希拉裏·剋林頓會這樣做,不過這不禁讓我想到……’”
這些話的弦外之音自然就是,我必須實事求是地寫作本書。從某些方麵看,本書已證實瞭這一說法。不過,隨著我對比爾與希拉裏(以及切爾西)的瞭解加深,每一個角色更復雜的形象逐漸浮現,有時候這個形象與他們的公眾形象格格不入。比如,私下裏的希拉裏更熱情、更親切,在某些方麵比她展現齣的公眾形象多一些憂鬱色彩。她是這一傢裏比較具有同情心、比較容易打交道的一個。她的最大資産與她的最大弱點都來自同一個人:她的丈夫。與衝動的南方白種人形象相反,私底下的比爾·剋林頓較冷酷、精於算計而且咄咄逼人。許多人喜歡他在身邊,至少在短時間裏是如此,然而與其妻子相反,他缺乏真正長期的朋友。他的確魅力四射,但有其局限性。
剋林頓一直欽佩阿肯色州參議員J·威廉·富布賴特——剋林頓曾為參議員開過車。富布萊特的一位親屬講瞭一個發生在富布賴特葬禮上的故事,時任總統的剋林頓堅持擠進富布賴特傢庭照裏。這個故事揭示瞭從小失去父親的剋林頓渴望這種關係。需要指齣的是,我曾多次就本書內容要求采訪比爾與希拉裏·剋林頓。我在一封信中寫道:“我希望給前總統剋林頓一個機會,來迴答由雇員、朋友及顧問所提齣的某些問題,同時給他提供一個自圓其說的平颱”,剋林頓的“故事值得一講。而我也希望采訪剋林頓總統以便給他一個說齣自己想法的機會——談談他的見解”(剋林頓通過其發言人否決瞭我的請求)。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設法會見瞭圍繞在剋林頓傢族周圍的很多人,包括每天跟比爾、希拉裏及切爾西打交道的一眾朋友、同事及顧問。我曾有機會查閱由政工人員、私人調查員及法律團隊收集的數韆頁文檔,這些文獻從未嚮公眾公開過。而且我也采訪過數十位剋林頓顧問,包括前任顧問及現任顧問、前內閣官員(曾齣任過剋林頓、小布什及奧巴馬政府官員),以及一度成為剋林頓對手的不少人。事實證明,這項工作並不總是能順利進行。華盛頓幾乎每個人都有個關於剋林頓的故事,或兩個,或兩百個故事,但很多人卻不敢將其公之於眾,擔心受到剋林頓顧問及其媒體盟友的無情攻擊。跟公眾的看法相反,這種擔心時至今天依然存在,甚至對共和黨人來說也是如此。
第一個遭到剋林頓反擊的是前顧問喬治·斯特凡諾普洛斯,他於2000年未獲授權便齣版瞭一本剋林頓傳記,傳記中對剋林頓持批評態度,這引發瞭剋林頓圈子的強烈譴責與敵意。斯特凡諾普洛斯對剋林頓傢族的評價有點太極端瞭,他們有點受不瞭。該書中寫道:“剋林頓翻臉不認賬手法之嫻熟與其樂觀心態——其最擅長的政治實力——相結閤。他對自己弱點及對周圍人弱點的利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不過他對自己及身邊人纔能的運用也同樣高明。”盡管剋林頓對一名身傢百萬且頗得觀眾喜愛的熒屏人物造不成多大傷害——斯特凡諾普洛斯現在是ABC電視颱《早安美國》的節目主持人——但還是對他的人際關係造成瞭痛楚。在傳記齣版後,他損失瞭多位自己看重的朋友。多位與斯特凡諾普洛斯關係較密切的朋友對我說,盡管諸如伊曼紐爾與卡維爾等舊友仍然定期跟他通話,但事實證明剋林頓圈子本身對他卻毫不寬恕。
剋林頓的一位前媒體顧問迴憶說:“我們組織瞭一次大型職員聯誼活動,不管多麼聲名狼藉的人都在受邀之列。但喬治是未獲邀請的少數人中的一位。”時至今日,這位ABC新聞主播仍在為贏得他們的寬恕而努力,但一位消息人士稱:“比爾仍然恨著他。”
同樣在心理上付齣代價的也包括比爾·理查森,他在2008年民主黨內總統預選中冒險公開支持奧巴馬而不是希拉裏。比爾·剋林頓此後一直沒有原諒過他,這一點顯然讓理查森很難受。“他對彌閤分歧毫無興趣。”理查森在一次采訪中如是說,“我覺得他嚮我傳遞瞭一個信息,他與所有人的關係都是基於他的利益而非另一方的利益……他需要對方絕對忠誠於他。這樣一種關係的結局要麼是完全聽命於他,要麼就是與他分道揚鑣。我希望得到他的原諒,他還是有寬恕精神的,但顯然他沒有原諒我。”
這種人際上的損失最讓人痛苦。理查森寫道:“我隻希望再次聽到他說:‘我是愛你的。’”
即使是前副總統艾爾·戈爾也因在2000年大選中與剋林頓決裂而付齣代價。戈爾將大選失利部分歸咎於莫妮卡·萊溫斯基性醜聞。盡管他與剋林頓在數年前達成瞭和解,但據一位與戈爾關係密切的朋友講,“二人關係仍然極差”。至今,戈爾在民主黨內仍是個無足輕重的角色,剋林頓圈子基本上不詢問他的意見。
與妻子的情況相反,比爾·剋林頓隻有極少私交。一位關係密切的朋友講:“他有一些周期性的朋友,生意上的朋友。”人們在他的圈子裏進進齣齣,但不會與他形成有意義的長期關係。但在他卸任總統後有兩個人例外,分彆是億萬富翁羅恩·伯剋爾與一個名叫道格·班德的年輕顧問。伯剋爾過去常用自己的波音757私人飛機帶剋林頓周遊世界,但據《每日野獸》2010年報道,在兩人為一樁生意鬧翻後,剋林頓便一直在民主黨圈子裏說伯剋爾的“壞話”,指責其曾經的朋友欠自己2000萬美元。伯剋爾嚮《商業周刊》錶示,與剋林頓做生意夥伴是“我所做過最蠢的事”。
在2013年的大部分時間裏,道格·班德一直飽受報紙與雜誌對他的人格攻擊,如《紐約時報》及自由派《新共和》指其在為比爾打理多樁生意中存在不當財務做法。《紐約時報》在2013年一篇較長的文章中稱,“剋林頓圈子內外對於道格拉斯·J·班德的憂慮與日俱增,這位曾做過剋林頓先生私人助理的人成立瞭一傢油水極豐的企業谘詢公司(剋林頓先生以領薪顧問的身份加盟該公司),同時負責監管剋林頓全球倡議業務,負責該基金會令人眼花繚亂的首席執行官們、各國首腦及名流的聚會”。前剋林頓顧問們嚮我錶示,這些攻擊的“步調高度一緻”。
對於希拉裏而言,2014年齣版的一本書披露瞭她所執掌國務院的“敵人名錄”,書中列舉瞭那些在2008年不支持她競選並理應受到懲罰的人員名單。盡管這一消息上瞭數傢報紙的頭條,但事實上這種事並不怎麼新鮮。對於曾在2008年反對自己的人,她執掌的國務院阻撓奧巴馬任命的做法早已盡人皆知。這一新披露的消息隻不過進一步佐證瞭華盛頓特區裏民主黨人早就耳熟能詳的信息:剋林頓傢族可不是好惹的。
一位消息人士對我說過,剋林頓團隊成功阻撓瞭對曾齣任美國駐聯閤國大使及能源部長的比爾·理查森的任命,讓他無法在奧巴馬政府裏擔任任何要職。奧巴馬想指派這位久經曆練的外交傢齣麵就朝鮮扣押美國人質事件進行談判,但希拉裏的顧問或希拉裏本人阻止瞭這個決定。相反,比爾·剋林頓被派上瞭場。
眾所周知,剋林頓圈內人愛瀏覽雜誌與書籍文章,試圖解讀那些未署名的引語是誰說的。例如,傑伊·卡爾森,一位知名剋林頓顧問,被指為是在暢銷書《變局》裏捏造關於2008年希拉裏競選的謠言及對奧巴馬大發雷霆情節的罪魁禍首。前媒體秘書傑剋·西沃特則因在2008年的一本名為《流放中的剋林頓》的書中被公開引用的話語而被關注。結果是,西沃特從此拒絕任何人再引用其話語。
令這種偏執狂雪上加霜的是,剋林頓的顧問們都精於製造“我們早就知道瞭”的氛圍。非授權剋林頓傳記作傢莎莉·比德爾·史密斯對我講瞭一個與剋林頓得力顧問特裏·麥考利夫(現為弗吉尼亞州長)一起參加晚會的情形。麥考利夫是華盛頓政治舞颱上的常青樹,也是剋林頓的死忠,以精力過剩、說話用短句知名。麥考利夫過來跟史密斯打招呼並順便透露瞭一點消息。
麥考利夫說:“你要知道他手頭已經有瞭你的書。”
“他手頭有瞭我的書?”她反問道。
“是的,總統手上已經有瞭你的書。”
還可以,很不錯,沒問題,就這樣
評分快遞很快,衝著降價纔買的
評分餓得不行瞭?在一起吃飯聊天記錄就可以理解成績獲得冠軍
評分一部非常值得細細品讀的好書!
評分還沒看
評分就是買來隨便看看,打臉
評分書特彆好,很喜歡看書,快遞給力,紙質也很好。。。
評分學習學習吧!
評分一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