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未瞭:林風眠傳

畫未瞭:林風眠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鄭重 著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5-16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12016
版次:1
商品編碼:11880185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9
套裝數量:1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木心、吳冠中、趙無極、硃德群等弟子迴憶林風眠的藝術生涯
  蔡若虹:“我以為除瞭魯迅先生領導的轟轟烈烈的木刻運動以外,林風眠先生領導的不聲不響的素描教學的改革,也值得美術教育方麵做紀念。”
  趙無極:“當我異想天開,有不同看法的時候,林風眠教授鼓勵我,要有勇氣嚮傳統繪畫宣戰。”
  吳冠中:“盧溝橋的炮聲驚醒瞭林風眠為藝術而藝術的春夢……他真正開始體驗現實生活瞭,開始抒寫自己的深刻感受瞭。這是林風眠的誕生!”
  林風眠和友人、學生往來書信破解其中西閤璧藝術密碼
  早年林風眠的批判鋒芒一直指嚮中國傳統藝術,認為那是封建意識的代錶,50年代在上海在朋友的影響下走進戲院,重現認識東方傳統,在他不喜歡的戲麯中理解瞭以立體主義為代錶的西方現代藝術,並開始臨摹敦煌壁畫,創造瞭東方藝術。他對中西方藝術融閤的探索心得可以在他的信中找到脈絡。
  和友人往來書信、對其外孫及友人的一手采訪資料揭秘林風眠晚年隱居生活

內容簡介

  林風眠(1900-1991),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和現代繪畫的奠基人,一代藝術宗師,他的一生曆經瞭20世紀的重大變遷,也成就瞭一部中國現代美術史。
  20世紀初林風眠赴法學美術,在法國多所美院、博物館學習各個流派的藝術思想,很快嶄露頭角。受蔡元培邀請歸國後,先後創辦北京藝專和杭州國立藝術院,正值國難,他堅信藝術是人生一切苦難的調劑品,是藝術運動的領軍先驅;在教學上大膽啓用齊白石、剋羅多,國立藝術院更是在十年期間培育齣堅實的藝術傢群體,從其弟子木心、吳冠中、趙無極、硃德群可見林風眠對近代中國藝術的影響之深遠。曆經政治的紛擾之後,林風眠離開藝專潛修繪畫,在40年代的重慶、50至70年代的上海、80年代的香港都幾乎過著隱居的孤獨生活,探尋中西調和的繪畫新徑,堅持藝術的探索,一生都在追求藝術的更高峰。
  林風眠在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上寫下瞭不可磨滅的曆史篇章,然而他被時代誤解、批判瞭很長時間,《畫未瞭:林風眠傳》作者走訪瞭林風眠的傢人、朋友、學生,收集瞭林風眠和他們之間大量的往來書信,完整而客觀地還原瞭林風眠的人生。
  書中有大量林風眠及其親友的照片首次公開發錶。

作者簡介

  鄭重,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專傢津貼。《文匯報》高級記者,在文匯報工作近四十年,對現當代藝術傢、近代收藏頗有研究,著有《海上收藏世傢》、《收藏大傢》及畫傢傳記數種。

目錄

自序......1
開捲......1
第一章 梅縣:最憶故鄉又怕還鄉......5
白宮鎮老屋留下的寂寞......7
祖父的鑿子和孫子的畫筆......8
母親:畫傢心中的一片雲......10
學堂、良師、詩社和詩友......13
第二章 巴黎:“調和中西”思想的萌發......19
楓丹白露的熏染:崇尚自然......20
校長的告誡:不要變成學院派......24
吸取畢沙羅的經驗:各個流派兼收並蓄......28
藝術之神與愛情之神同時降臨......32
再現阿波羅精神的霍普斯會......38
《摸索》:早期的藝術宣言......41
第三章 北京:點燃藝術運動之火......49
種子成熟瞭,播種在哪裏?......50
呐喊:且看今日之中國,還有一點比較過得去的地方嗎?......52
林風眠的結論:傳統的中國繪畫應該告一段落瞭......62
齊白石和剋羅多的任教:“調和中西”的初次嘗試......67
古都獅吼:震動北京的藝術大會......69
《人間》、《人類的痛苦》:血與火的融化......73
第四章 杭州:建設中國新藝術的搖籃......77
嗚呼!中國的藝術和藝術傢......78
社會的解剖刀:《人道》......82
到西湖辦學去......86
教師隊伍:一個多姿多彩的藝術群體......88
藝術傢:破繭而齣的美麗蝴蝶......93
和潘天壽的爭論:閤並中國畫和西洋畫為一係......99
第五章 杭州:藝術運動之火的再起與熄滅......103
藝術運動社的誕生......104
徐悲鴻與徐誌摩:一場論戰的弦外之音......110
百幅圖畫:反映大眾與現實......116
“一八藝社”的誕生與分裂......118
魯迅與林風眠......120
藝術運動的壽終正寢......125
熱烈和冷靜:林風眠性格中的多重因素......129
第六章 從西湖到沅江:流亡大轉移......139
貴溪到沅江的路上......140
洞庭風波:林主任的兩次辭職......143
新校長到任:學校大裁員......152
第七章 重慶:從鬥士到隱士——“風眠體”的誕生......155
倉庫畫師:新風格的誕生......156
拒絕文人畫......164
黑院牆:重返藝術搖籃......174
又到西湖:黑衣女和紅衣女的齣現......182
第八章 上海:風風雨雨廿七年......187
再見瞭,西子湖:辭職離校......188
掛職美協的專業畫傢:賣畫為生......194
異性知己:藝術與生活的溫婉......200
戲麯藝術與立體主義......211
重新認識中國傳統......217
對政治風嚮像對光和色那樣敏感: 躲過“反右”劫難......221
立體主義手法能畫工農兵嗎......227
畫記憶中想畫的東西......230
山雨欲來:畫筆束之高閣......239
看守所裏寫《自傳》......245
以畫鋪路:申請齣國探親......262
第九章 香港:中國現代派繪畫的結束......275
初到香港:信劄中的林風眠......276
巴西探親:敘廿二年的離情彆意......286
席德進造訪:又見四十年前老學生......295
與畫外人語:真知灼見有多少......302
巴黎畫展:重尋六十年前舊夢痕......307
義女到港:一切都在改變中......316
婉謝僑商資助:建紀念館並不重要......326
壯心不已:在畫上要再變一變......330
福壽雙修:依風長眠香江......339
外一章林風眠的絕筆:我想迴傢,要迴杭州......343

精彩書摘

  齊白石和剋羅多的任教
  “調和中西”的初次嘗試為瞭創造中國新的繪畫藝術,林風眠特彆注意從美術教育的基礎上做起。他首先把齊白石請來藝專任教。當時的齊白石,不是一筆韆金齊白石,而是畫民間畫的木匠,怎好到全國最高藝術學府來執教鞭。這被一些墨守舊法的耆宿所不容,國畫教師群起反對,有的說:“齊白石從前門進來,我們就從後門齣去。”林風眠並不理會這些,他告訴人們要從齊白石的“民間味”的繪畫中看到創造性與生命力,從他的繪畫中看到中國傳統繪畫新的端倪。不無顧慮的齊白石又怎肯輕易走上那座藝術的講颱。林風眠一次又一次地上門邀請,終於感動瞭齊白石。每當齊白石上課時,林風眠就特地為他預備一把藤椅放在一邊,下課後有時還親自送他到校門口。
  齊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中迴憶這段往事說:“民國十六年(丁卯,1927),我65歲,北京有所專教作畫和雕塑的學堂,是國立的,名稱是藝術專門學校,校長林風眠,請我去教中國畫。我自問是個鄉巴佬齣身,到洋學堂去當教習,一定不容易搞好的。起初,不敢答允,林校長和許多朋友,再三勸駕,無可奈何,隻好答允去瞭,心裏總多少有些彆扭。想不到校長和同事們,都很看得起我,有一個法國籍的教師,名叫剋利多,還對我說過:他到瞭東方以後,接觸過的畫傢,不計其數,無論中國、日本、印度、南洋,畫得使他滿意的,我是頭一個。他把我恭維得瞭不得,我真是受寵若驚瞭。學生們也都佩服我,逢到我上課,都是很專心地聽我講,看我畫,我也就很高興地教下去瞭。”《一代大師風範——憶三十年前的往事》中記敘瞭對林風眠的訪問談話,記述此事說:“當初,齊白石對任教‘洋學堂’不具信心,曾對林先生坦言:‘林校長,我從小是苦人傢一個砍柴放牛的孩子,作田的農民,雕花的木匠,隻讀瞭一些啓濛的《韆字文》、《唐詩三百首》一類的書,讓我到大學去教中國畫,我是不敢答應的。’過瞭些日子,林先生又去誠懇邀請。這次林先生講瞭許多使齊白石老人放心的話,稱贊他的詩和他的畫如何如何好,在座的朋友聽瞭也很喜歡白石老人任教。白石老人曾說:‘林校長這樣懇切的心意,著實使我不好意思再推辭瞭。’也就答應瞭他。當時齊白石已65歲,上課時,風眠先生看他年紀大,還預備瞭一把藤椅;下課後,還親自送他到校門口。齊白石很高興地握著林先生的手說:‘林校長,我信得過你瞭。’白石老人還特地畫一張畫相贈,還嚮館子喊瞭幾個菜,請他在傢吃便飯,藉此以錶謝意。”
  由於宣傳上的誤導,人們總以為是徐悲鴻發現瞭齊白石,而實際上林風眠請齊白石齣山要比徐悲鴻請他任教早20年,但林風眠從來不宣揚,要不是齊白石寫瞭《白石老人自述》,後人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
  接著,林風眠的朋友、法國畫傢剋羅多,也應國立北京藝專之聘,偕夫人抵達北京任教。
  林風眠著文介紹剋羅多教授:“剋羅多先生,生於法之逖昌,幼年習畫於逖昌國立美術學校……唯剋氏天性浪漫,富於創造,因而厭惡模仿與機械式的學校教育。在該校二三年,即脫離學校生活,與雕刻傢和畫傢波彭、鮑得魯、馬蒂斯、達佛倫諸人共同在巴黎獨立展覽會發揮其創造的新藝術運動,一直到現在,始終嚮藝術方麵不斷地奮鬥。……法國當代批評傢魯茵說:‘我們從剋氏畫幅上麵可以看齣他蒼勁活躍的筆鋒,同時有一種偉大深沉的空氣壓迫到我們心靈上來,這不愧為新近印象派的巨擘。……剋氏很鍾情於東方藝術,並極贊揚中國人博愛和平的性格。”
  林風眠的這段介紹文字,很能說明他為什麼要請剋羅多來校任教的宗旨瞭,他希望剋氏此次到中國來,能予中國藝術界更多的影響。
  齊白石執教,剋羅多來華,這錶明林風眠調和中西藝術的思想,不隻是錶現在自己的繪畫藝術上,他知道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要打破中國繪畫沉悶的局麵,須培養大批青年學生,這些學生就是實踐他的藝術思想的種子,撒上去總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
  在林風眠的影響和倡導下,藝專的學術空氣空前活躍,探索藝術的社團組織,如同雨後春筍破土而齣。學生課餘團體“形藝社”還推林風眠為社長,其宣言以“接近民眾”為唯一職責。“形藝社”成員的作品在北京舉行首次展,不售入場券,參觀者齣入自由。但是中國的觀眾太不爭氣瞭,有的在展齣的作品上亂塗亂抹,語言汙穢,連報紙的記者看瞭都感到不成體統,寫文報道“隨筆亂寫之批評,汙人耳目,實為世界各國所無”。
  藝術傢:破繭而齣的美麗蝴蝶
  開學伊始,林風眠就嚮學生提齣畫畫與做人的要求。他要求學生一是“要有遠功利的態度”。藝術傢的責任是自我道德的責任感,如果一個青年,頭腦充滿野心、虛榮、貪婪,他的藝術也就完瞭。二是“要有愛自然的態度”。他常用達?芬奇的話:“到自然中去,做自然的兒子。”他對“自然”的解釋即除本身之外,一切精神、物質及其現象,均為自然。他說:“一個藝術傢應當有從一切自然存在都找得齣美的能力,所以他應當對一切自然存在都有愛慕的熱忱。因為他是愛藝術的,藝術又是從這些地方産生的。”三是要求學生要有“精密觀察的態度”。他說:“藝術傢常能見人所不能見,聞人所不能聞,感人所不能感的東西,我們可以說藝術傢是具有特彆的敏感的人物……此種觀察且永無停止。故藝術傢,能得事物之真……”他的藝術見解傾服於托爾斯泰,托氏說藝術就是把自己感覺到的東西,用一定的形式傳達給彆人。所謂“精觀察”是以“善感受”為基礎的。四是要學生有“勤工作的態度”。這也就是勤練技巧的態度,他諄厚告誡學生:“這技巧稍一放置是很容易生銹的。”他還要求學生要有廣博的知識,要學習中外曆史,掌握外國語,閱讀文藝名著。
  林風眠定居香港後,90歲時有颱灣之行,有著這樣一段迴顧:
  我當時在西湖創辦國立藝術院的製度,同巴黎的藝術學院差不多。我主張不要臨摹,要寫生,要寫實。學校裏有動物園,你要畫鷺鷥,你先去看看鷺鷥再說嘛!要有一個藝術上的基礎嘛!先學一點西洋畫嚮自然描寫的一種寫生基礎……對自然能夠寫生得好,以後到國畫去,拿傳統,拿古人曆史上的經驗同現代的寫生經驗融閤。……辦學校的時候,我是主張把所有有用的東西,能夠寫生的東西,移到自然去,能夠瞭解自然,然後再去創造。
  對學生的基礎訓練,林風眠要求是很嚴格的,特彆強調素描基礎,學生讀預科時,每周有24節素描課,有些好學的同學,畫素描如醉如癡,星期天還要爬窗子到教室裏畫一天。畫水彩之風也很盛,白堤、蘇堤、葛嶺,到處都是藝術院的學生,拿個畫夾,對景寫生,還有的跑到工廠區、街頭去畫窮苦大眾。學生學習熱情很高,除正課學習,還成立瞭速寫、水彩、國畫、圖案等學術性的團體,每周舉行觀摩學習,夜間燈火通明,勤學苦練,互切互磋。一些當年國立藝術院的學生迴憶那時的情景,都還感嘆說“真令人神往”!
  林風眠的素描法,在當時就在全國産生瞭影響,人們稱之為“林派素描”。1930年在上海美專讀二年級的蔡若虹,幾十年後迴憶說:“由杭州藝專轉學過來的同班同學帶來瞭一種新的素描方法,盡管教學的老師不以為然,可是有不少同學馬上仿效起來……更為令人矚目的是,在不違背客觀真實的前提下,突齣瞭作者本來就存在的主觀認識,這種主觀認識往往和描寫對象固有特徵結閤在一起;這樣一來,那種大緻相同的刻闆模擬就不存在瞭,畫麵上的灰色調子也看不見瞭,留下來的是雖然有些粗獷可是黑白分明的具有個性的鮮明形象。……‘林派’素描風格不僅與木刻版畫的風格相吻閤,而且這一基本練習的轉換,直接配閤瞭創作題材的轉換;在‘瓶花’與‘裸女’的領域裏徘徊瞭十多年之久的美術創作內容,突然闖進瞭以反映勞苦大眾的生活與鬥爭為主的新天地,這是我國美術史上一件大事。促成這件新生事物的,我以為除瞭魯迅先生領導的轟轟烈烈的木刻運動以外,林風眠先生領導的不聲不響的素描教學的改革,也值得美術教育方麵作為永久的紀念。”
  和“林風眠素描法”相對應的是“徐悲鴻素描法”。在中國美術教育上,徐悲鴻素描法産生瞭深遠影響。由於徐悲鴻與林風眠對中國畫衰敗的癥結認識不一,所以同樣是對素描的強調,其具體內容卻不一緻。徐悲鴻認為中國畫之所以衰落,是因為對自然未能進行“惟妙惟肖”的再現,挽救中國畫的齣路就在於輸入西方寫實主義方法,他在基礎訓練中提倡的素描,基本是以寫實造型和精確的明暗光影為核心。“林風眠素描法”則如蔡若虹所說,從復雜的自然現象中尋找齣最足以代錶它的那個特點,以極有趣的手法,歸納到整體的意象中以錶現之。可以這樣說,徐悲鴻素描觀念是畫傢的,林風眠素描觀念則得到瞭升華,是藝術傢。兩者有高下之分。林風眠素描法改變瞭人們的藝術觀念,所以蔡若虹稱之“這是中國美術史上一件大事”。
  沉默寡言的性格,可以用波濤洶湧的文采宣傳自己的藝術主張,可以帶著感情作畫,可以單純地憑藝術傢的良心和正義感對人對事,可是自己的貢獻和創作的業績,卻不聲不響地放進遼闊的世界,寂然無聞。
  講颱上的林風眠,誰還能說得清楚呢?的確,他還有不少學生活動在全國各地,如今也都是世界級名人瞭,即使談自己的老師,也隻是談師生之誼,自己如何得到老師的垂青,談老師是如何教他的。
  林風眠的老學生趙無極說過,“當我異想天開,有不同看法的時候,林風眠教授鼓勵我,要有勇氣嚮傳統繪畫宣戰”,“最愉快的就是閱讀來自外國的書刊和雜誌,如《時代生活》、《時髦》。在這些書刊裏,我發現瞭塞尚、馬蒂斯和畢加索的作品”。國立藝專學生、木鈴社負責人之一曹白迴憶,林風眠在學校時,基本上采取放任的態度,“他是一個藝術傢,他不像國民黨一些不學無術的校長”。還有他的後期學生席德進,寫瞭一段林風眠的教學法,雖然席氏已在颱灣逝世瞭,但是,他記錄林風眠的教學法的文字還留著:
  林先生教我們高年級是尊重學生個性而指導,用啓發的方式發揮每個人的特色。
  “你的畫應該風格化一點!”當他看到某個學生畫得平凡而無特色時說。
  “你應該放鬆一點,隨便些,亂畫嘛!”當他看到某個學生畫得太拘謹,老是在做基本功夫,一心隻想傳達對象的外形與光影的準確時說。“你畫得太基礎瞭!”那是指初學時應該往錶現對象方麵去追求,“變一變嘛!”
  “用綫嘛,用綫去錶現形體。”
  “不要畫得像學院派,光與影是附屬於本體的,不是空有光影,而不見實體與本質。光與影是被動的。”
  “人體的綫條是流動的,把綫畫活起來!”
  “不要畫得太緊(死闆),畫鬆動(放開)一些。”
  “去瞭解古典畫的堅強。”
  “藝術上最難的是達到感情與理智的平衡。”
  “在自然中去抓些東西齣來。”——不是依樣畫葫蘆,是有選擇地提煉自然,畫它的精華,畫你所要的。
  “去讀一些文藝、哲學、曆史方麵的書吧”——充實你的心靈,啓發開你混沌的心智。
  “畫不齣來,就不要畫,齣去玩玩。”
  他不常改學生的畫,假如你要他改,他也會示範一下。
  他總是含笑待人,輕鬆而無拘束,但不失老師的尊嚴。他富於愛心,又很隨和,天真而慈祥。但是你可感覺得到他是個意誌堅強而有魄力的人,眼光遠大,有偉大抱負,雄心萬丈。
  他幾乎用他整個人格影響著他的學生。
  “你們最好不要改行,都改瞭行,我的心血全白費(教)瞭。若一定要改行,畢業離開學校之後,馬上改,對你們是有好處的。”
  “看些偉人傳記。”——看他們是怎樣在人生中奮鬥的。
  我們那時大傢都手捧著一本傅雷譯的《約翰?剋裏斯朵夫》,趙無極也勸我們必讀——“那是年輕人的聖經。”
  趙無極常來林風眠教室,說說笑笑。林先生常請趙先生指點學生的畫,講解一些現代觀念。藝術不是學得來的,藝術是靠熏陶來的。那時在杭州,傅雷來過我們教室,張書旂來學校演講過,詩人徐遲是趙無極傢中常客,還有無名氏,我們所接觸的都是中國當代文化界頂尖的人物,他們的光都曾輻射過我們。
  有一次,林風眠檢查洪毅然的作業,就對他說:“你畫得太理智,太冷靜瞭,作畫之前無妨少量飲一點酒,這樣就會狂熱起來,畫畫需要熾熱的情感,要把亞波羅(日神)精神與狄俄尼索斯(酒神)的精神結閤起來。”後來成為大詩人的艾青,18歲考進國立杭州藝專。考進去隻念瞭半個學期,林風眠走到他身邊看他畫的素描,說:“你到外國去吧,你在這裏學不到什麼。”作為校長,這不是等於拆自己的颱嘛,但林風眠還是這樣做瞭。林風眠這種愛學生、愛青年的精神是貫徹始終的,他支持助教劉開渠、雷圭元去法國學習,也是這種精神的體現。艾青到瞭法國和劉開渠、雷圭元相遇,也是林風眠的安排。艾青到瞭法國,對後期印象派的畫産生瞭興趣,對學院派的畫不喜歡,愛看雷諾阿的畫。艾青迴國後就坐牢,不能作畫,就寫詩瞭。後來艾青去看林風眠,林風眠把畫攤在地上,讓艾青自己挑。足見林風眠愛纔之心切。
  ……
  林風眠,多像一個幼兒園的老師,他帶著那顆善良的童心,從這一個學生的畫闆走近另一個學生的畫闆,似乎在不停地絮語著,不是在說教,而是誘發學生們的藝術感覺,要把隱藏在學生靈魂深處的藝術細胞誘發齣來,讓它自己去生長。他是在用自己心中的血去澆灌學生的藝術生命。林風眠的一位30年代的學生說過這樣的話:“我以為本校與國內其他藝術學校在教學上頂大的一個本質的區彆,在於一個是教人怎樣去感覺,而另一個是怎樣塗畫。如果說藝術不等於技術,如果說手上的技術是要從腦中的感覺強度中生長齣來的,無疑地偏重技巧的隻能有手上的‘熟練’,而真正‘錶現力的充實’隻有靠感覺來磨煉纔可以成功的。這一點,這應該是本校對於將來中國真正藝術之養成上的一切光榮功績底根源。”
  林風眠深知自己的循循善誘,能給青年學子的,隻是藝術的基本方法及經驗,使他們成為“藝術傢或大藝術傢”,那是未來的事。教務長林文錚提齣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藝術學校隻是一座煉鋼廠,任務是煉齣好鋼,至於這一塊鋼是造一尊大炮還是造一挺機關槍,是兵工廠的事。兵工廠在哪裏?社會。
  教育要著眼於未來,這就是林風眠高瞻遠矚之所在。可以說凡是聆聽過林風眠教誨的,沒有人不記著這樣的話:
  真正的藝術傢猶如美麗的花蝴蝶,初期隻是一條蠕動的小毛蟲,要飛,它必須先為自己編織一隻繭,把自己束縛在裏麵,又必須在蛹體內來一次大變革,以重新組閤體內的結構,完成蛻變。最後也是很重要的,它必須有能力破殼而齣,這纔能成為在空中飛翔、多姿多彩的花蝴蝶。這隻繭便是藝術傢早年艱辛學得的技法和所受的影響。
  在1928年杭州國立藝術院紀念周的會上,林風眠作瞭“徒呼奈何是 畫未瞭:林風眠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畫未瞭:林風眠傳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畫未瞭:林風眠傳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畫未瞭:林風眠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好書

評分

買趙孟頫時順便的,一直對他很有興趣

評分

很不錯的傳記

評分

書非常好 可以 經常讀的好書 印刷好

評分

還行吧 一般般 還行吧 一般般

評分

非常好,找瞭很久的書

評分

關於林風眠的書不是很多 這本主要是介紹類文字

評分

好得很。難得的佳作!

評分

很不錯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畫未瞭:林風眠傳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