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藝術品金融:從微觀到宏觀》分為三篇,主要內容包括:中國藝術品市場概況、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曆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結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特點、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問題、藝術品價格指數、
藝術品資産的特點、平均價格法、重復交易法、特徵價格法、基於流動性的核心交易法、藝術品價格指數方法的評價和指數的使用等。
作者簡介
黃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藝術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黃雋教授本科和碩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專業,博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國民經濟學專業,是英國劍橋大學Judge商學院金融研究中心訪問博士。
黃雋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幣政策、商業銀行理論與政策、藝術品金融,主持過多項科研項目,科研成果榮獲“黃達一濛代爾”經濟學奬、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等多項奬項。黃雋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金融研究》等核心學術期刊上發錶瞭多篇論文。
黃雋教授曾獲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奬,是文化部國傢藝術基金項目特邀授課專傢。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篇
第一章 中國藝術品市場概況
第一節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藝術品市場
第二節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曆程
第三節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結構
第四節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特點
第五節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問題
第二章 藝術品價格指數
第一節 藝術品資産的特點
第二節 平均價格法
第三節 重復交易法
第四節 特徵價格法
第五節 基於流動性的核心交易法
第六節 藝術品價格指數方法的評價和指數的使用
第二篇 微觀篇
第三章 藝術品投資的收益與風險
第一節 藝術品價格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藝術品投資的財務收益
第三節 藝術品投資的精神價值
第四節 藝術品投資的風險與資産組閤效應
第五節 藝術品市場的效率
第四章 藝術品市場的買傢
第一節 藝術品市場買傢的特點
第二節 企業購買藝術品的財務處理
第三節 藝術品投資的成功案例
第四節 藝術品的投資渠道和機會
第五章 藝術銀行
第一節 歐美國傢的藝術銀行
第二節 亞洲的藝術銀行
第六章 藝術品貸款
第一節 藝術品質押貸款——以濰坊銀行為例
第二節 藝術品消費貸款
第三節 藝術品貸款的創新
第四節 藝術品信貸資産證券化
第七章 藝術品與財富管理
第一節 私人銀行的藝術品業務
第二節 歐美國傢的藝術品基金
第三節 中國的藝術品基金
第四節 藝術品、財富傳承與傢族辦公室
第八章 藝術品、互聯網與金融
第一節 藝術品電商的商業模式
第二節 畫廊視角下的藝術品網上交易
第三節 消費者視角下的藝術品網上交易
第四節 互聯網與藝術品金融
第五節 藝術品消費與互聯網金融
第三篇 宏觀篇
精彩書摘
《藝術品金融:從微觀到宏觀》:
二、缺乏具有公信力的藝術品鑒定和估值機構
藝術品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商品,個性差異之大,其鑒定和估值很難標準化。目前的書畫鑒定主要依靠眼力和經驗進行比較而得齣結論,鑒定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和經驗性,而難以保證有十分客觀的、量化的標準。判定藝術品的真僞,很難保證100%準確,尤其是對年份久遠、已經去世的古代或近現代畫傢的作品。雖然每位藝術傢的作品特點明顯,但是藝術傢的藝術功力與風格特色不僅可能會存在階段性變化,而且還會受風晴雨雪、創作條件、心態情緒和身體狀態的影響。作者的藝術功力水準會在不同時間波動,而且其風格特色也會因探索和創新而進行主動性變化,所帶來的筆跡的差異性可能判若兩人,如果僅就其中微弱風格差異來判彆真假,很可能會帶來誤判。雖然最近幾年不斷有科技鑒定成果推齣,但是由於使用起來較為煩瑣,一般在實踐中很少運用。藝術品鑒定的特殊性給一些藝術品不良鑒定者以可乘之機。
藝術品市場誠信嚴重缺失,無論是鑒定機構還是藝術傢本人的鑒定均缺乏足夠的公信力。有操守和良知的專傢無人問津,而給錢就給證書的專傢卻生意興隆。有些人通過支付高額的鑒定費將贋品鑒定為真貨,目的是藉鑒定專傢的名頭把贋品傳遞到下一棒。有些藝術傢齣於個人麵子和利益考慮,將市場上自己的一些作品認定為贋品,還有些藝術傢齣於情麵或者利益,將仿冒自己的作品鑒定為真跡。有些不良企業拿著藝術品估值鑒定到銀行抵押,騙取高額的貸款。
三、藝術品行業從生産到流通造假成風
由於高端藝術品的獨一無二性,價格較高,在巨大利潤的驅使下,造假和仿冒(尤其是名傢和高端文物藝術品的造假)早已形成瞭完備的産業鏈,藝術品造假的成本很低而收益豐厚,導緻中國藝術品市場贋品大行其道。
中國拍賣市場的“假拍”並不少見。一些很不知名的藝術傢作品能蹊蹺地拍齣高價。畫傢、交易商和拍賣行三方事先約定成交價和傭金,在拍賣市場上,拍賣師讓“托兒”輪番舉牌,最終讓標的以創紀錄的價格“成交”,以形成畫傢的市場價格紀錄。這個價格隻是給外界看的,買賣雙方並不會按這個價位結算。畫廊坐莊,自買自賣,哄抬價格,演戲騙人。在浮躁的市場環境和高額的收益誘惑下,相當數量的畫傢不在藝術本身價值和自身水平提高上下功夫,而是熱衷於通過商業包裝和事件炒作來推廣自己。
除瞭“假拍”和“拍假”以外,還有洗錢、雅賄、虛抬藝術品價格等亂象。洗錢者通過受托方高價買人藝術品甚至是贋品進行操作,通過藝術品的交易將黑錢洗白。一些行賄者鼓動受賄者送拍傢中的作品,暗中派人高價買下變相行賄。一些國有企業買傢以企業的名義在拍賣市場競購藝術品,在買賣之間做局,從而將差價部分占為已有,導緻國有資産流失。一些精明的市場操縱者往往選擇把某些藝術傢的作品贈送給著名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藉此來提升他們手中這些藝術傢的藏品價格。還有一些藝術品交易商企圖通過壟斷或買斷某些藝術傢的作品,然後炒作和抬高這些作品的價格。藝術品市場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健全,政府監管和監督不力,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混亂中野蠻生長。
國內外拍賣行大都奉行一條慣例,即拍賣行對藝術品、古董不保證其品質,即不擔保瑕疵,而以買傢的眼光為準,也就是買傢自負。一般而言,拍賣行不是拍賣品的所有者,隻是一個銷售平颱,而文物藝術品的品質韆差萬彆,拍賣行無法完全和真正瞭解它們的內在質量和傳承流傳狀況。文物藝術品的特性使拍賣行對藝術品真僞鑒定很有難度。
很多人對中國《拍賣法》第六十一條規定的當拍賣企業無法確認拍品真僞及瑕疵時,可以聲明不承擔相關擔保責任這一條意見很大,但是免責條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文物藝術品和拍賣經營的特點。當然,《拍賣法》的這條規定給拍賣行鑽法律的漏洞而不去認真選擇拍品提供瞭空間。《拍賣法》應該強化拍賣行的全麵披露信息的責任,如果拍賣企業、委托人明確知道或應當知道拍賣標的有瑕疵時,免責聲明無效。如果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僞,則拍賣行有義務告知買傢。隻有通過行業自律和法律途徑對中國藝術品市場利益攸關方進行有效地約束,纔能有藝術品市場健康發展的未來。
……
前言/序言
藝術品金融:從微觀到宏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