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掌握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破解孩子的行为密码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内容简介
从孩子发脾气到还嘴的应对方法,家长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作者融合了发展的观念和切实有效的教育技巧,使家长可以应对各种挑战。例如乱扔东西的学龄前儿童,不愿做作业的二年级小学生,学说脏话的叛逆期青少年。这本书会教家长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行为发生的根源,为什么这些情况实则是很正常的,如何预防问题升级并慢慢培养自制力。该书实用、深入、涵盖面广,是每个家长的必读书。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管教的内涵
1.破解孩子的行为密码
接纳孩子的行为 4
寻找行为源头 11
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 15
行为即是交流 172.解决问题之道
贴心陪伴 21
以身作则 23
设置底线 24
明确要求 25
目 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管教的内涵
1.破解孩子的行为密码
接纳孩子的行为 4
寻找行为源头 11
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 15
行为即是交流 172.解决问题之道
贴心陪伴 21
以身作则 23
设置底线 24
明确要求 25
言出必行 25
转移目标 27
充当教练 28
坚持训练 29
视而不见 30
淡然处之 31
紧急呼叫 32
扬长避短 33
奖赏分明 35
惩罚得当 36
隔离思过 38
知错要改 39
第二部分 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3.孩子无理取闹怎么办?
脾气跟年龄密切相关 44
防患于未然 45
言出必行 25
转移目标 27
充当教练 28
坚持训练 29
视而不见 30
淡然处之 31
紧急呼叫 32
扬长避短 33
奖赏分明 35
惩罚得当 36
隔离思过 38
知错要改 39
第二部分 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3.孩子无理取闹怎么办?
脾气跟年龄密切相关 44
防患于未然 45
对症下药 49
百货店里实景训练 52
淡然处之 53
歇斯底里对治 54
重塑亲子关系 564 .作业问题怎么办
了解学习风格 59
激发孩子兴趣 62
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63
正面激励孩子 70
惩罚的作用 71
避免事与愿违 72
聪明更需要努力 755.就餐问题
处理就餐时发生的问题 77
培养用餐习惯,加强指导 79
对症下药 49
百货店里实景训练 52
淡然处之 53
歇斯底里对治 54
重塑亲子关系 564 .作业问题怎么办
了解学习风格 59
激发孩子兴趣 62
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63
正面激励孩子 70
惩罚的作用 71
避免事与愿违 72
聪明更需要努力 755.就餐问题
处理就餐时发生的问题 77
培养用餐习惯,加强指导 79
制定规则,强化和惩罚并用 82
尝试新食物 84
在餐馆就餐使用的策略 886.睡觉问题
睡眠至关重要 92
睡眠时间使用“万能法则”94
童年噩梦 997. 态度问题
惹怒你的行为 101
了解行为背后的意图 105
同和态度有关的行为战斗 107
第三部分 储存正能量
8.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注重同龄人的影响
和同龄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116
制定规则,强化和惩罚并用 82
尝试新食物 84
在餐馆就餐使用的策略 886.睡觉问题
睡眠至关重要 92
睡眠时间使用“万能法则”94
童年噩梦 997. 态度问题
惹怒你的行为 101
了解行为背后的意图 105
同和态度有关的行为战斗 107
第三部分 储存正能量
8.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注重同龄人的影响
和同龄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116
帮孩子选择伙伴 119
孩子的朋友有不良行为怎么办 120
孩子难以融入群体怎么办 122
手足竞争怎么办 1249.培养孩子的韧性和勇气
让孩子体验失败 127
勇气不是要冷酷无情 129
信心与赞美 130
解决问题的榜样 132
储存韧性迎接挑战 133
第四部分 识别危险信号
10.处理各种压力状况
识别压力症状 138
维持常态 140
分居或离婚 142
帮孩子选择伙伴 119
孩子的朋友有不良行为怎么办 120
孩子难以融入群体怎么办 122
手足竞争怎么办 1249.培养孩子的韧性和勇气
让孩子体验失败 127
勇气不是要冷酷无情 129
信心与赞美 130
解决问题的榜样 132
储存韧性迎接挑战 133
第四部分 识别危险信号
10.处理各种压力状况
识别压力症状 138
维持常态 140
分居或离婚 142
无法在孩子身边照顾 144
疾病 145
经济问题 147
搬家或转学 148
家有新生儿 150
其他压力 15211.寻求专业帮助
决定找谁寻求帮助 154
如何决定寻求专业帮助 157
需要密切关注的行为 162
其他事项 16312.结 论
无法在孩子身边照顾 144
疾病 145
经济问题 147
搬家或转学 148
家有新生儿 150
其他压力 15211.寻求专业帮助
决定找谁寻求帮助 154
如何决定寻求专业帮助 157
需要密切关注的行为 162
其他事项 16312.结 论
精彩书摘
2.解决问题之道
电视上很多真人秀节目中,经验丰富的保姆会告诉你怎么样“正确”地养育孩子。大家有没有看过?他们总是会有超级简单的一招,加上一个讨巧的名字,把一个“问题”孩子在半小时的节目中变成乖乖的天使。
你们有没有回家尝试一下这个超级简单的方法,结果只是发现根本不适合自己的孩子?这既不是因为有干扰因素减弱了这个方法的效果,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跟电视的乖小孩表现不同。很多父母都有这种经历,看到或听到一种新的育儿策略以后回家使用,却发现根本不管用,这种情况反复发生,让父母不停地产生挫败感。电视节目、杂志里的文章,甚至育儿书所推销的内容其实就是我们在这一章要教给大家的其中一个方法,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
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不是推销那些教育方法,而是把这些方法呈现给大家,进一步解释这些方法为什么会有用,然后教大家怎样在家里运用这些方法。明白了基本原理,你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这些基本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通用策略,是最常见、最基本的通用育儿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大部分孩子。当然同一种方法不会对所有的孩子都有用;有些孩子效果会比其他孩子明显,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每一项策略都有挑战性,你们要做的就是接受我们的方法,把效果明显的策略运用到你们的女儿或者儿子身上,其他方法先保留起来。
有些方法或许你们已经试过,觉得对孩子不管用,并且已经放弃了。虽然事实可能如此,希望大家放下固有的想法,再认认真真地读一遍。明白了每一项策略的工作原理有助于大家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有时候,你试过的方法可能会在以后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充分了解这些策略后,无论发生什么状况,你都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至于哪些建议会促进你的孩子改善自己的行为,我们没有完美的方法,也无法百分百保证。
这一章,我们先概括说明最常用、适合大部分孩子的通用策略。接下来在后面的几章,我们将其深度分析,根据身边的具体问题讨论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贴心陪伴
陪伴孩子是让孩子隔离思过的对立面,最基本的含义是指通过花时间陪伴孩子来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些人看到这或许会想:“呵,我们都知道要跟孩子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但良好的亲子关系会如何影响孩子的行为呢?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避免矛盾的出现,在处理矛盾冲突的时候也极其重要。
良好的亲子关系会让你占有明显优势,可以让育儿方法更有效、效果更显著。你的孩子会更乐意听你的教导,可以毫无顾忌地向你敞开心扉,可以跟父母建立安全牢固的亲子关系。隔离思过的惩罚手段要起作用,必须有通过陪伴建立的亲子关系为基础。有意义的陪伴才能成为作为调节手段用。
即使你时间很少,也要充分利用。利用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来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你会吃惊地发现,即使最普通的日常活动,你也可以跟孩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聊天。
陪孩子的时间越多,孩子跟你分享机会就越多,你就可以深入了解孩子的思想。像大人一样,孩子也不愿意“被迫”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反,他们的内心想法会时不时地流露出来,在这些亲密时刻,父母一定要跟孩子在一起。
如果孩子真心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心情,父母一定要认可他们的感受,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如果你——作为理性的成年人——跟孩子解释某条规章制度的合理性或者某项要求的目的,孩子可能会觉得很不公平。充分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特别重要。这并不是说要你放弃自己的立场,只是告诉孩子你明白他心情烦闷,告诉他孩子有表达情绪的权利,当然要以正确的方式(可以说出来但不能发火)。
但是,即使是亲子关系特别棒的家庭,惩戒性的事件也会破坏亲子之间的友好沟通。在有矛盾冲突的时候,负面影响很容易就超过正面能量,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除非你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可以依赖。如果孩子信任你,最终他还是会找你寻求帮助,让你进入他的世界。如果亲子关系基础打得好,青春期就很容易度过。
培养良好亲子关系要遵循一条重要的原则:愤怒情绪的累加会给亲子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每天早上都要不计前嫌重新开始。不管前一晚孩子的行为有多少问题,今天全部清除。必须让孩子明白你是无条件地爱他,即使昨天做得不好,今天依然有理由去努力获得成功。
以身作则
孩子通过观察来学习:他们就像老鹰一样,什么都瞒不过他们犀利的小眼睛。他们的世界以父母为中心,所以经常是我们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教了他们如何为人处世。这就是以身作则的意义所在。身教胜于言传。有时候,如果知道孩子在看着你,并且希望孩子做某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行为典范可以让孩子避免错误的行为方式 ,因为你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他该怎么做。
如果你在十字路停下等信号灯指示过马路,孩子也会这样做。你毫无怨言地把一片狼藉的家收拾干净,孩子迟早也会这么做。晚餐时间你把手机收起来,他们就会明白这是我们家的规矩。你尊重销售人员或者服务员,常常把请、谢谢挂在嘴边,孩子也就会明白应该以这种态度对待别人。
有时候,孩子通过模仿会马上改善自己的行为;有些时候则需要花一定时间慢慢渗透以后才会改变。教育的最好时机是亲子关系其乐融融时,家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进行教育,当然也可以把有矛盾冲突的情况演变成教育良机。比如孩子把你激怒以后,把平复情绪的过程表现得明显一些:深深地吸一口气,认可自己的情绪,大声地提醒自己放下心中的怒火;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如何平复自己的情绪后,就能把这经验内化,等自己面临同样的情况时也这样做。记住,这条策略有正反两方面作用。不管你的行为是好是坏,孩子都会模仿。不幸的是,孩子对不好的行为印象会更深刻,因为不良行为更引人注目。如果交通堵塞的时候,你骂咧咧地按喇叭,孩子就会认为在驾车遇到麻烦的时候就该这样处理。如果你对邻居说长道短,孩子就会认为也该这样对待他人。
以身作则也可以扩展到对待错误方面的态度。如果你想教会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你也要如此示范。犯了错,不要纠结错误本身,以身作则,示范给孩子该如何面对错误。知错认错,保证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设置底线
作为父母,我们都有自己的行为底线——你的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这些底线是你价值观的体现,每个家庭也都不一样。列入这个名单的行为对于你和你的伴侣都没有正确错误之分。
下面就是底线的含义:是指你绝对不会容忍的某种行为,看到该行为会马上停下自己的事去制止,非常果断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就如同沙滩上的安全警示线,一旦跨过这条线,孩子会马上反应过来已经走太远了。底线绝不会改变:只要发生该行为,你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如果有其他人照顾孩子,务必跟对方提前协调,预先告诉对方你的态度。
一个家庭里需要限制的行为清单要尽量短一些。这些行为发生时,你要站出来制止,如果有太多的限制,你需要站出来的次数也就特别多。用过于严厉的手段,教育效果就不会太好。比如说:在很多家庭中,打架是绝对不允许的。每次看到孩子打架,你就需要用惩罚来解决。很多家庭在这种情况下都采取让孩子禁闭反思的办法。
明确要求
对孩子的要求要简单、清楚、确切,通常比我们想到的还要具体化。理解错误是孩子陷入麻烦的一个常见原因。
明确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既可以减少误解和矛盾,也可以避免其他问题的产生。
能够完全明白父母的意思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特别重要。
父母该如何有效地提出要求,下面是几条建议:
确保孩子在认真听。就是说要关掉电视或者妨碍孩子注意力的东西,不管是什么电子产品都要拿走。
把你的要求一步一步说明白:先做这个,再做那个,然后做这……以此类推。
给孩子一个他期待的结果,使用如果……话/就、要是……的话/就的结构,把行为跟结果联系起来。比如:“要是你把玩具全都收起来的话,你就可以去公园找朋友们玩了。”
让孩子重复一遍你的要求,或者重新用自己的话说一遍,确保他们理解了你的意思。
完成任务以后要赞扬,即使是需要你的帮助才能完成的任务。
言出必行
孩子必须了解自己的期望和父母的容忍限度。孩子想要的东西和家长所限制的东西之间的矛盾是引起冲突的触发点,孩子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的斗争中成长。设定适合孩子的限度以后关键是执行,也许你们早就这样做了。如果你想让孩子的行为在你设定的范围内,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那么这条策略会适合你。
首先,确定你已经跟孩子讲明白具体规则。参考前面讲到明确要求这一条建议,确保孩子已经明白你的意思。第二,以身作则,特别是你的孩子很小、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第三,如果孩子做对了,一定要及时提出表扬给予鼓励。执行规定要坚持始终如一,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这是固定的要求必须遵守。最后,如果孩子遵守规定且表现很好,要对孩子提出表扬。
限度是规定的延伸,下面是如何彻底贯彻你设定的限度:
坚定礼貌地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已经到达极限。
提醒他们具体该怎么做(如关电视、进屋做作业等等)。
先给孩子一次自觉服从要求的机会。不要给他们太长时间——适合当时孩子在做的事情就够了。
如果孩子听从了你的要求,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如果孩子没有听话,采取强制措施(有些家长会给孩子警告,这也是可以的)。
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孩子的年龄,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通常,负面的后果比较适合:“既然让你关电视你不愿意关,那么遥控器就由我来保管,下次看电视的时间由我决定。”
允许孩子犯错误——到了你的限度,越过限度,接受惩罚——这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保证你的要求能始终如一地执行到底。如果清楚地跟孩子说明行为规则,又能坚定不移地执行的话,孩子会进步得非常快。
并不是说你第一次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他就会听。所有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反复实践才行,只要你的孩子明白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的时候,他们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转移目标
转移孩子目标是指在问题出现之前先将其化解。总的来说就是你发现问题要出现了,把孩子注意力转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从而避免该问题的出现。
对很小的孩子来讲,这个策略特别重要。如果孩子长大以后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他就会从容面对青春期会出现的问题,比如同龄压力、学校里拉帮结派甚至打架等现象。
观察孩子或者一群孩子的动向,你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很多小孩在一起玩玩具时,某一个玩具经常会成为他们的争夺的焦点,这时候你就要让已经玩过该玩具的孩子玩别的,这样就可以确保其他人有机会玩。如果孩子稍微大点,你也许会发现孩子们在院子里玩的捉人游戏已经不那么公平了,因为那个最高最快的孩子已经赢了很多次。这时候,招呼孩子们吃点心或者换个别的游戏玩就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重要的是新玩具或者游戏要有足够的魅力,这样才能把孩子吸引过来,从而避免可能会发生争执的局面。有心的父母会提前准备好点心或者备用玩具,以便孩子们之间出现矛盾时能够及时拿出来。
充当教练
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像教练那样对待孩子会取得不可思议的效果,因为这种方法既可以教育孩子,也给孩子树立行为典范,同时也为孩子良好行为的产生打了良好的基础。教练会为运动员鼓掌,同时也会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进入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场景之前,教练策略需要跟孩子讨论会出现的问题。你需要非常具体地指出孩子在同样的情况下曾经出现过什么问题。
比如,如果你的孩子在人多的时候特别容易兴奋过度而行为失控,你需要提前跟他说:“我们要去参加约翰的生日晚会,跟特别兴奋的孩子一起时,你有时会到处乱跑冲撞其他孩子。如果你还这么做的话,我就不能继续留在那里。明白吗?”
你要跟孩子达成一致意见,他需要控制你所提到的特别具体的那种行为。在进入具体场景之前,有必要再次提醒一下孩子,甚至当中有必要的话还要提醒一两次。在出现不良行为之前,你要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并且让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他可能会控制好自己。
训练孩子时,认可孩子感受有一条实用技巧,那就是用自己切身体会来对孩子表示认可:“我明白你现在的感受;我小时候也这样,一点都不喜欢这种感觉。”让孩子明白你跟他有过同样的感受特别有用,这是让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理解孩子的情绪,然后再教他如何克服情绪控制好自己的行为。
记住:孩子问题越难改正,就越需要家长认真计划教育策略。就像训练体育运动员一样,孩子不需要一下全部理解你的意思。你只需要在训练场合不停地训练,不停地肯定他们的表现,当然还要像运动员那样召开赛后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伟大的教练在失败中不断前进,他们会把学到的经验运用到下一场比赛上。
坚持训练
这条策略是针对孩子发生行为问题的具体场景。训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去杂货店的路上,饭店里吃饭,或者是发完火平静下来以后都可以训练。该策略跟教练方法可以并用。
首先跟孩子说明你注意到他之前的做法有问题,你希望他怎么做,然后给他一些练习时间。训练的时候,注意力要全部集中在她身上,身边不要有其他孩子,不要有时间限制或其他安排。把整个场景从头到尾模拟一遍,言简意赅地跟孩子说明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在模拟过程中,气氛变得紧张,孩子有出现过激行为的苗头,父母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训练的好处在于可以让你和孩子熟悉每一个场景。一切顺利的话,孩子就会有足够成功的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下,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些训练可以让你在非常平和的状态下告诉孩子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表现。你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孩子表明你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多么希望他能够克服自己的负面情绪好好表现。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一些潜在的问题提前训练。跟孩子一样,你也会从这些训练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态度。
使用这个方法时,要注意练习就是纯粹为了练习。也就是说,如果没赶上晚餐,你要去百货商店买点东西,这个时候不就适合跟孩子练习去商店情景。(详情见第三章百货商店实景训练)。训练虽然需要大量时间,但这也是对父母和孩子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视而不见
视而不见涉及一点反向心理学的内容。如果原因和结果都会导致某行为反复发生的话,避开其中一方就产生相反的效果。
换句话说,无论是以什么方式,不管是好是坏,都能吸引父母注意力,孩子这个意识强化以后,为了引起父母关注,下次孩子有可能还会这么做。因此,如果孩子的行为没有得到任何关注,他自然就不再去做了。不管怎么说,忽视至少是中立因素;既不会扩大也不会增强,也容易让你的
爸妈有妙招 孩子更出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