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变电土建(2012年版):水泥砂浆地面(BDTJ-ZW-12)

第3部分 变电土建(2012年版):水泥砂浆地面(BDTJ-ZW-1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编
图书标签:
  • 变电站
  • 土建工程
  • 水泥砂浆
  • 地面工程
  • 施工规范
  • 2012年版
  • 电力工程
  • 建筑工程
  • 结构工程
  • BDTJ-ZW-12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155123102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451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
字数: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第3部分 变电土建(2012年版):水泥砂浆地面(BDTJ-ZW-12)》适用于110~500kV电网工程建筑物水泥砂浆地面施工。
  《第3部分 变电土建(2012年版):水泥砂浆地面(BDTJ-ZW-12)》编写依据: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DL/T5201.1-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
  Q/C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

内页插图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编写依据
3 作业流程
4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
5 作业准备
6 作业方法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作业指导书》分析表
附录 安全施工作业票

前言/序言


《变电土建工程技术系列丛书:第3部分 变电土建(2012年版)》未包含内容详述 本卷《第3部分 变电土建(2012年版):水泥砂浆地面(BDTJ-ZW-12)》的焦点明确集中于变电站土建工程中的特定细分领域——水泥砂浆地面的施工技术、质量标准与验收要求。因此,本书的叙事范围严格限定于此,并未涵盖电力建设工程中其他至关重要的土建结构、设备安装基础、或者与地面处理工艺并列的其他建筑材料应用。 为清晰界定本书的边界,以下详细列举了《第3部分 变电土建(2012年版):水泥砂浆地面(BDTJ-ZW-12)》未包含在内的主要技术内容范畴: --- 一、 结构主体与主体土建工程 本书完全不涉及变电站主体建(构)筑物的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这些内容通常由变电土建系列丛书的其他部分或专业手册单独承担。 未包含的具体结构内容包括: 1. 站房屋面工程: 不涉及屋面找坡、防水层施工(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防水卷材)、保温隔热材料的铺设、女儿墙构造以及屋面泛水构造等技术细节。 2. 墙体工程: 不涉及砖混结构墙体、砌块墙体的砌筑工艺、配筋构造、构造柱的设置、圈梁与地梁的配筋与浇筑技术,以及墙体的抹灰和饰面处理。 3. 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 不涉及变电站主体建筑的梁、板、柱的钢筋绑扎质量验收、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性验算与拆除时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原材料要求、浇筑过程的振捣密实度控制,以及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与龄期强度检测。 4. 基础工程: 不涉及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筏板基础的开挖放线、基底处理、防潮层设置、地脚螺栓的定位与预埋精度控制,以及基础混凝土的防腐蚀措施。 二、 地面系统中的非砂浆材料及构造 虽然本书聚焦于水泥砂浆地面,但它严格排除了所有其他类型的地面处理工艺、结构层以及与地面相关的附属设施的施工内容。 未包含的具体地面相关内容包括: 1. 基层结构层处理: 本书假设基层(如素土夯实层、碎石/碎砖垫层、混凝土垫层)已按设计要求完成,因此,不涉及这些基层材料的选择、配比、压实度检验或强度要求。 2. 耐磨地坪(非水泥砂浆类): 不涉及金属骨料耐磨地坪、非金属骨料耐磨地坪的施工工艺、撒布时机、机械滚压抛光技术,以及涂刷渗透固化剂的流程。 3. 环氧树脂/聚氨酯地坪: 不涉及重防腐/装饰性地坪涂层的配制、底漆、中涂、面漆的涂覆要求、流平性控制、干燥时间与固化条件,以及耐化学腐蚀等级的测试。 4. 防静电/导静电地面: 不涉及需要导电网络铺设、专用导电浆料的应用、静电耗散层的施工技术和接地电阻值的具体指标。 5. 地砖、花岗岩铺装或橡胶地板铺设: 不涉及饰面材料(如地砖、花岗岩)的铺贴工艺、灰缝处理、对缝拉线要求、找平层与饰面层之间的粘结强度要求。 6. 地面排水系统: 不涉及地面排水沟的坡度设置、盖板的安装、集水井的砌筑与防水处理、以及地漏的选型与安装标准。 三、 变电站特有结构与基础 变电站土建工程中,针对电气设备、构支架和特殊防护要求的地基处理,是独立于常规建筑地面的施工内容。 未包含的具体结构基础内容包括: 1. 设备基础浇筑: 彻底不涉及GIS组合电器基础、主变压器基础(包括防晃基础)、断路器基础、或电抗器基础的模板支撑、预埋件定位精度(如地脚螺栓组的偏差控制)、混凝土的防震抗震等级要求、以及基础的沉降观测要求。 2. 构支架基础: 不涉及构支架(如110kV/220kV/500kV电气设备支架)基础的开挖深度、承载力验算、抗倾覆设计,以及基础的防雷接地连接点的预留与处理。 3. 电缆沟及隧道: 不涉及电缆沟、电缆夹层、或电缆隧道的混凝土结构施工、防水设防等级、通风散热设计、以及沟内电缆支架的安装规范。 4. 综合管廊及综合接地网: 不涉及综合管廊的土建结构施工,更不涉及接地网的敷设、焊接工艺(如搭接焊、热熔焊)、网格间距、以及接地电阻的实测流程与不合格项的处理。 四、 材料性能与非砂浆构造物 本书的材料聚焦于水泥、砂子、水以及必要的添加剂在“砂浆”这一特定应用中的配合比和施工性能。 未包含的具体材料或非砂浆构造物内容包括: 1. 混凝土材料学: 不涉及C30、C40等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骨料(碎石)的级配要求、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的选用与掺量标准。 2. 钢筋工程: 不涉及钢筋的种类(如HRB400/500)、进场检验、下料长度计算、锚固长度要求、以及不同结构部位的配筋率控制。 3. 砌筑材料: 不涉及烧结普通砖、多孔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抗压性能指标,以及砂浆的强度等级(如M5、M7.5)在墙体中的应用规范。 4. 构配件与成品: 不涉及预制构件(如预制围墙板、预制化粪池)的选用标准、运输吊装要求,以及金属构件(如门窗、栏杆)的防腐处理与安装精度。 --- 综上所述,《第3部分 变电土建(2012年版):水泥砂浆地面(BDTJ-ZW-12)》是一部专注于特定“面层”施工工艺的工具书,它将变电站土建工程中涉及到的所有“体量”结构、主体防水、设备基础、以及其他类型的地面系统(如耐磨层、涂层、饰面层)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排除在外。其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如何用合适的水泥砂浆,在既有或新建基层上,可靠地铺设出符合电力行业要求的平整、耐用、且具备特定性能(如防滑、不起尘)的地面面层”这一问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关注的重点在于“2012年版”这个时间标记下的技术迭代。众所周知,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总是在进步的,尤其是在环保和耐久性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这本书对于变电站水泥砂浆地面的论述,包含了当时对高耐久性材料的探索。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聚合物改性砂浆(PCC)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下的应用案例。书中不仅描述了如何使用这些新型材料,还对传统纯水泥砂浆在面对化学侵蚀时的长期表现做了对比分析,数据翔实,结论客观。这使得我在为新建项目做材料选型时,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成本效益评估,权衡初期投入和长期维护之间的关系。与其说这是一本施工手册,不如说它是一份包含历史技术对比和未来趋势预判的行业参考资料,对于致力于提升工程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的专业人士来说,其价值不言而喻。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清晰,逻辑层次感极强,让人在查阅特定信息时效率非常高。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图集和标准(比如12版标准下的具体实施要求)的交叉引用做得非常到位。对于我们进行竣工验收和资料归档工作来说,这简直是福音。当你需要核对某一个批次的砂浆试块取样要求时,它会立刻指出对应的规范章节和附表编号,避免了我们为了查找一个数据而翻遍好几本不同年份的标准文件。而且,对于一些容易产生争议的验收节点,比如“初凝时间”的现场判定标准,书中给出了明确的判定流程和可接受的误差范围,这极大地减少了施工方和监理方之间因标准理解不一而产生的摩擦。这种对规范落地执行细节的精准把控,体现了该书强大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是真正服务于工程实践的优秀技术文献。

评分

这本关于变电站土建的书籍,尤其是聚焦在水泥砂浆地面的那一部分,我得说,对于现场工程师和项目经理来说,绝对是一本工具书级别的存在。我最近在跟一个老旧变电站的地面翻新项目打交道,很多设计规范和施工工艺上的细节,光靠脑子里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对“BDTJ-ZW-12”这个具体标准的解读非常透彻,它不像很多教材那样只给一个公式或者一个流程图就完事了,而是深入到材料配比、基层处理、养护周期这些对最终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举个例子,书中关于不同区域(比如高压设备区和控制楼区)对地面强度和耐磨性的差异化要求,以及如何根据实际地质条件调整砂浆的稠度,都有非常详尽的图表和案例分析。这使得我们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了过去那种“差不多就行”的心态。特别是针对2012年版这个时间点,它涵盖了一些当时最新的防腐蚀和抗静电处理技术的要求,对于我们处理老旧设施升级改造时,提供了非常及时的技术支撑。如果有人想深入了解变电站地面工程的精细化管理,这本书绝对值得在手边常备。

评分

说实话,对于一个偏向于结构和设备安装的土木工程师来说,水泥砂浆地面这个主题听起来似乎有些“小儿科”,但《第3部分 变电土建》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将看似简单的地面工程提升到了系统工程的高度来审视。书中对水泥砂浆地面的施工,不仅仅停留在铺设和抹平,而是把它放在整个变电站“承载、防护、导电”三大功能体系中进行考量。特别是关于接地网与地面层交接部位的处理,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确保砂浆层不会对地网的防腐层造成机械损伤,以及在导电性要求较高的区域,如何精确控制导电粉的掺量和均匀度,以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电阻值。这种将土建基础与电气专业紧密结合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如果之前我只是把地面当成一个简单的找平层,现在我明白了它在变电站安全运行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本书的教育意义远超其实用指南的范畴。

评分

翻开这本《第3部分 变电土建(2012年版)》,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实战性”远超预期。我原本以为这种针对特定工程部分的专著会比较枯燥,充斥着大量的规范条文引用,但这本书在讲解水泥砂浆地面施工时,采用了大量的“问题-解决”的模式。比如,书中专门开辟了一章来讨论冬季低温施工时,如何有效控制砂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以保证其强度能够达标,里面详细对比了早些年采用的电热毯覆盖法和后来推广的掺入早强剂的优化方案的优劣,甚至细致到不同早强剂品牌对后期地面的泛碱性影响都有所提及。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与工期和质量赛跑的一线人员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不是让你被动地去遵守规范,而是教你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现场条件下,找到既符合规范又经济高效的落地方法。那种对细节的执着,让我感觉作者团队一定是经历过无数次现场磨练的专家,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