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怎么做,才叫爱孩子:当人们一窝蜂地将给孩子花钱、为孩子铺路搭桥当成是爱孩子的方式时,这本书,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父母的职责,不是让孩子快乐,而是让孩子拥有面对不快乐的勇气,而这种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才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
2.孩子也需要被理解:幼儿期的孩子是很多父母的噩梦,但他们每一次乖张行为的背后,其实都有着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在教育孩子前,我们先要弄清楚孩子心中真正的想法。
3.是教育,也是父母的成长:为人父母,本身就是一次修行,而面对一个幼儿期的孩子,则需要更多的耐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其实也在反思自己过去的经历,这一路,孩子与我们都在不断成长。
内容简介
究竟应该给孩子什么,才能让他们拥有璀璨的未来?是提供物质上的丰厚?还是培养各种兴趣和技能?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每一位父母就都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希望将好的一切都给孩子,可什么才称得上是“好”,我们却并不确定。
在这本书中,托娃博士凭借20年幼儿教育领域的经验,集合数以万计父母的心声,告诉我们: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们可以走进他们的世界,读懂他们的想法,并和他们一起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这种与喜悦和困难交锋的宝贵经历,才是足以影响孩子未来人生的关键,才是我们能给予的好的爱。
长大成人,是一条无可逆转的道路,因此更需要每一步的悉心关照,俯下身,到孩子的世界看一看吧,最终,我们都要学会用他们想要的方式,陪其成长。
作者简介
托娃·克莱因博士(Tovah P. Klein, PhD),被誉为“全美国懂孩子的心理学家”,在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幼儿发展中心担任了20年主任,亲身见证了10万多名幼儿的成长,擅长洞察孩子内心,并且懂得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托娃博士常年在《早安美国》、《美国国家公共广播》及CNN等知名节目中担任嘉宾,并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约稿作家,由她领导的精英团队,一直致力于幼儿发展问题的研究。
目录
第1章 我哭我闹,是因为我想让你知道
每个父母都曾这么一路抓狂……2
时刻开启纠结模式的孩子们……5
不是孩子变坏了,而是他的需要没得到满足……7
孩子的需求到底从哪儿来?……11
不要催,孩子也在自我调节……14
每个成功的人,都曾是会犯错的孩子……19
第2章 说一套做一套,这就是孩子的特权!
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心思……26
孩子需要我们,孩子讨厌我们……29
我们热爱孩子,我们讨厌孩子……34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40
第3章 来,咱们一起到孩子的世界看一看
回不去的童年,转得了的视角……48
也要规矩,也要爱……54
转变视角,你只需要记住五句话……57
从斗智斗勇,到共同成长……74
我们是怎么成为了今天的我们……80
第4章 羞辱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大错特错!
激将法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没有之一……86
不像孩子那样思考,你就等着瞧吧……91
即使对好脾气的孩子,也不能羞辱……97
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羞辱……102
第5章 成长,本就是一堆鸡毛蒜皮的小事
在规矩中长大的孩子,才能享受自由……108
守规矩重要,打破规矩更重要……112
父母怎么做,孩子最接受……118
入睡困难户宝宝背后的真相……122
我们怎么做,孩子才能睡得好……127
遇到这些睡眠问题,父母怎么破……130
关于嘘嘘和嗯嗯的那些事……138
我们怎么做,孩子才能嘘嘘嗯嗯得爽……141
食物大战,常常是因为我们想的太多……145
我们怎么做,孩子才能吃得香……149
穿衣困难症?其实是孩子在担心分离……154
如何来一次愉快的出行……157
第6章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情绪
每个孩子,都可能变身情绪小怪兽……162
尊重孩子的坏脾气……167
情绪到底是什么?……173
孩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178
失控,是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84
孩子失控时,父母怎么办?……188
第7章 孩子,欢迎来到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再微小的变化,对孩子都是大事……196
过渡,不仅仅是从这里到那里……202
每一个过渡,都是艰难的跨越……206
乔迁——对孩子来说,未必是喜……214
成为哥哥姐姐——孩子的兴奋和失落……218
和孩子一起迎接新生命,我们可以这么做……222
迈向校园的一小步,孩子成长的一大步……228
第8章 学会与这个世界愉快地相处
孩子通过游戏了解世界……234
孩子的游戏,总与我们想的不一样……240
游戏,是一场综合的能力提升……244
孩子不分享,并不是自私……249
别逼孩子做他们还不能理解的事……253
第9章 最好的陪伴,是让他们拥有独行的能力
孩子不会真的走上我们期望的道路……262
育儿,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实验……266
送给父母的最后几句话……273
精彩书摘
在规矩中长大的孩子, 才能享受自由
研究育儿问题这么多年,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父母在谈及育儿理论的时候,全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他们了解最新的育儿观点,对育儿专家们的名字如数家珍,而且很愿意尝试那些新锐的育儿方法。
但是,一到了具体生活中,这些信心满满的父母却成了另外一副样子:刚才还说要和孩子做朋友的妈妈,而今正在崩溃地捶墙;一个小时前还决心要始终和蔼可亲的爸爸,此刻则皱着眉头马上就要吼出声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因就在于,育儿的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琐碎繁复。和孩子相处的时光,其实就是由一件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串联起来,吃饭、睡觉、上厕所、玩玩具……每一件都在考验着我们的心性,但也常常会耗光我们的耐心,让我们重新变回抓狂的父母。
而这,也就是我之前一直强调要给孩子立规矩的意义所在——规矩不仅可以让父母在育儿时更有章可循,而且对于孩子来说,越是有规矩的孩子,也越能享受自由,并从中获得裨益。
而立规矩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要建立时间感。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他们是没有什么时间概念的,昨天对他们来说,跟半个月前没什么不同,而明天对于他们而言,则无异于下辈子。有时候孩子闹脾气想要吃某样东西,或者去游乐场,父母即使许诺明天就实现,孩子还是哭闹不止,于是父母们开始不满:
“就差一天而已,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其实,并非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在他们的脑袋里,明天根本就是个遥遥无期的所在。
立规矩可以让孩子逐渐产生时间概念,比如我们告诉他:“每天饭后读一个小时的故事书。”这一习惯持续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大概就会对一个小时有了概念。而建立时间概念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墨守成规,每天严丝合缝地执行着时间表,恰恰相反,立规矩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孩子对于规矩的改变不再恐慌,不再觉得那是世界末日般的可怕和不能接受,并由此发展出灵活的适应能力,保障他们的成长,同时锻炼他们面对更多挑战。
立规矩会带来秩序感,而只有有了秩序感,才能发展出那些公认的人生关键技能,例如规划力、调度力和专注力。规矩既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合理约束,又为孩子的生活各个板块划定了一条必要的界限,而规矩带来的秩序感,则可以内化成孩子的人生重要技能,并协助其实现成功的人生。
那么,父母究竟怎样才能帮孩子构建起一套规矩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重复。
对于孩子来说,重复是非常必要的,任何事物的学习掌握都需要重复练习。孩子不断重复练习一件事,直到精通擅长这件事,这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这也是孩子舒适感最强的时候。尽管千篇一律地做某件事,通常会让成人觉得索然无味,但孩子们却喜欢这种感觉:“明明白白的感觉真好!”
这里有必要再次提出一个育儿上的悖论:立下的规矩越多,孩子对于规矩外的情况越会心里有数,因此也就越能控制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规矩的存在,让孩子学会了灵活。尤其是对幼年期的孩子们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他们需要知道这件事情做完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哪个在先,哪个在后。规矩让孩子觉得一切尽在掌握,自己可以预料并控制接下来发生的事,哪怕那些事情脱离了之前的规矩,但他们也能对这样的变化产生概念:“今天的晚餐时间要推迟一个小时?没什么,不过是读上几本故事书的时间。”
如果没有规矩存在,那么孩子就只能对一切变化被动接受,进而失去控制感。我的一位朋友曾这样描述她两岁的儿子:他正在睡前来回翻看图画书,听到妈妈说该上床睡觉时,小男孩边哭边嚷道:“我才不睡觉呢,我正在高兴地看书呢!”在他看来,此时此刻唯一要做的就是快乐地看书,因为没有建立规矩,所以他脑子里完全没有现在应该上床睡觉的意识。
正因如此,我们才求助于每晚(至少大多数夜晚)的睡前常规,帮助孩子完成从一件事情到另一件事情的过渡:“宝贝儿,我知道你喜欢这些书,那我们就先看完这本,然后就该好好睡觉了。”
规矩的存在,可以不断给孩子释放“该做什么”的信号,并在这种信号中让孩子实现不断成长。就拿睡前常规来说:孩子听到往澡盆里放洗澡水的声音,就知道“该去洗澡了”;洗完澡之后,他们就会知道要穿上睡衣;刷牙之后,他们明白接着会读两本故事书;读完书之后,他们知道自己会得到两个晚安之吻,然后关灯,睡觉。
幼儿期的孩子并不像我们,可以按时间组织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大脑结构还尚未发育成熟,不能靠自己组织想法和行动。这时候,就是父母们出手的时候了,他们需要我们为他们构建起一套规矩,之后他们自己学着去遵守规矩、打破规矩,最终锻炼出重要的自我调节能力。
……
前言/序言
孩子,从此以后,我们互相关照
在正式成为父母前,尽管我们也曾无数次幻想自己做爸爸妈妈的样子,也曾无数次幻想自己和孩子是多么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但直到今天,我们才会明白,现实总会与想象的不一样。
我们的幻想中,必定没有孩子满地打滚、尖叫着哭泣的场景,更别说这一幕还发生在大庭广众的地方;我们的幻想中,必定没有孩子前一分钟让我们“走远点”、后一分钟又紧紧抓住我们衣角的状况;我们的幻想中,必定没有半夜十二点,我们头发凌乱,看着就是不睡觉的熊孩子,只能心中默默流泪的抓狂。
是的,幻想很完美,现实却凶猛异常。我们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个曾经人见人爱、乖巧无比的天使baby,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样?!为什么变得捉摸不定,一边表现着对我们的依恋,一边却又抗拒和我们在一起?为什么突然就有了那么多的鬼主意和坏脾气?
当孩子从婴儿变成幼儿时,育儿,也从此变成了一场战争。我们的口中开始有了抱怨,有了责怪,有了命令甚至奚落,我们开始简单粗暴地为孩子划定路线、描绘未来,甚至设定他们的性格和爱好。我们无视孩子的抗争,疲惫地拖着他们去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向,只希望在某一天,当孩子成为一个卓越的人时,可以明白我们的用心良苦。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其实,这一切还可以是另一副模样。也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孩子并不需要我们以这样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
是的,当孩子正式进入幼儿期后,确实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会乖张,会顶嘴,会喜怒无常,但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正在成长。他们在这个阶段,开始经历很多个人生第一次,开始体会很多复杂的情绪,开始面对很多意外的波折。他们还没做好准备,这一切就已涌入他们的生活,而那些在父母眼中不可思议的表现,只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这是怎么回事?天哪,你们快来帮我想一想。”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肯按捺住自己那颗几近崩溃的心,俯下身,去孩子的世界看一看,便会明白种种表象后,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害怕的又是什么;便会确信即便孩子不停与我们作对,但却仍然离不开我们的陪伴;便会明白哪些能力对于孩子的未来,才算得上是最关键的砝码。
理解是最好的礼物,爱与守护是最好的教养,养育孩子,不仅是让他变高变壮,还要以孩子真正想要的方式,陪着他,一起面对成长中的一切。孩子需要什么?他们所需要的,不是我们精心规划的那些路线,而是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读懂他们内心的渴求,在他们想要自由时远远遥望,需要安慰时用力拥抱,手足无措时给予引导,然后,任他们成为他们愿意成为的样子。
这便是童年的另一种打开方式,这便是我们所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虽然也会鸡毛蒜皮,也有鸡飞狗跳,也会有数不清的欢笑和吵闹,但一个充满理解的爱的童年,却让孩子储备了在未来足以高飞的能力。而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印证了本书不遗余力宣扬的育儿观点——用孩子想要的方式,陪他成长。
孩子,在你之前,我们并没有什么为人父母的经验,而你也是第一次做小孩,面对你,我肯定会手足无措,而面对我,你也会有种种不适应。未来的路上,就让我们互相关照吧。这一程的悉心陪伴,并不是为了能够陪你走得足够远,而是希望在某一天注定需要告别时,你可以拥有独行的力量。
以孩子想要的方式,陪他成长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