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英國革命、美國革命、法國革命、俄國十月革命等幾場重大革命(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還有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革命)形塑瞭當代世界的基本麵貌,對現實世界和觀念世界的影響至深至巨。自上述諸次革命爆發以來,迄今為止,不同時代、不同國傢的思想傢們無不殫思竭慮,試圖破解這些革命的真實意義。在前述革命中,影響最大、討論最多、爭論最為激烈的,當非法國革命莫屬。這種討論或爭論,並非隻有學術或者曆史的意義,而且也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對於我們來說,一個極端重要然而並未得到真正深入探討的事實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革命源自馬剋思的無産階級革命,而馬剋思的無産階級革命又是建立在他對法國革命的深刻反思之上的。由此,我國的現實實際上也就通過馬剋思而與法國革命發生瞭一種內在的聯係。我們要理解共和國的曆史和現狀,在很大程度上首先須理解馬剋思對法國大革命的接受、批判與改造。 然而,誠如本書作者傅勒所言,“盡管馬剋思一生多次評論法國大革命,也多次提及這一重大事件,但他確實從未寫過一本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書”(英文本,“前言”,XI),因此,係統搜集馬剋思有關法國革命的論述並且予以思考和評論,意義自然非同凡響。這種意義不僅限於一時一地,而且超乎時空之上。20世紀首屈一指的法國大革命史傢、思想傢親自操刀,完成這一偉業,一方麵彰顯瞭其意義之重大(實際上,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傅勒編撰此書的意義絕不亞於他的《思考法國大革命》一書)。另一方麵,馬剋思的論述和傅勒的評論,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渾然一體,亦誠為學術史上之美事也。馬翁泉下有知,亦當含笑。 傅勒原書法文版由法國著名的弗拉瑪裏翁齣版社於1986年齣版(Marx et la Révolution fran�揳ise, Flammarion 1986),兩年後,芝加哥大學齣版社即迅速推齣瞭傅勒夫人黛博拉?坎?傅勒(Deborah Kan Furet)翻譯的英譯本(Marx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因譯者不懂法文,眼前的這個中譯本遂迻譯自傅勒夫人的英譯本。 另外尚需說明的是,本書第二部分馬剋思論述法國大革命的原文,基本摘自人民齣版社齣版的《馬剋思恩格斯全集》和《馬剋思恩格斯選集》,並且盡量摘引最新的譯文,在英譯本標明每一選文齣處的後麵,同樣指明所摘引的中譯文的相應齣處。幾處沒有現成中譯文的段落,則根據英譯文原文譯成中文,並在腳注中一一標明。 此書中譯本能夠麵世,首先要感謝中山大學哲學係劉森林教授。大約兩三年前,劉教授欣然同意將此書納入他所主持的“馬剋思與西方傳統”係列,直接促成譯者下定決心翻譯此書。此書亦為本人主持的國傢社科基金項目“馬剋思早期政治哲學思想研究”部分成果,另外,此書英文本由我的同事張善根博士復印自復旦大學圖書館,在此一並緻謝。譯者以前的研究生何俊毅、王興賽、黃鈺洲、嚮往、趙偉、硃福華等人均為此書的翻譯做齣瞭貢獻,特此緻謝。 但願此書的齣版能夠引發我國學界對於馬剋思與法國大革命這一重大的曆史和現實問題的高度關注和深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