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楊沂孫(1812-1881年),清代書法傢。字子輿,一作子與,號泳春,晚號濠叟,江蘇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舉人,官至鳳陽知府。
楊沂孫工篆書,篆法精純,學力深厚。他傾心鄧石如的書法,緻力收集鄧氏書跡,深入研習鄧石如的書法。他寫篆書以小篆篆法為主,並改變小篆的圓轉用筆而以平直為主,將小篆的長形結體變為近於方形,使字形更加端嚴。用中鋒筆,勁健兼有枯澀,剛柔相濟,方圓並用,轉摺處多方,以見圭角。點畫則參差錯落,呈左低右高之勢,形成醇和、典雅、精奇、平淡的個性書風。以金文入篆,為篆書的發展另闢新境。
徐珂《清稗類抄》謂:“濠叟工篆書,於大小二篆融會貫通,自成一傢。”馬宗霍評論:“濠叟功力甚勤,規矩亦備,所乏者韻耳。蓋韻非學所能緻也。”
《說文部首》楊沂孫篆書。通篇氣韻通暢,用筆多參以大篆筆意,結體則以小篆成之。行筆有提按,起筆較重收筆較輕。字形近方,剛柔並濟。此作是書法史上的篆書名品,是學習和臨摹篆書的範本。
內頁插圖
前言/序言
教育部《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要求充分認識開展書法教育的重要意義,明確指齣: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書法教育對中小學生進行書寫基本技能的培養和書法藝術欣賞,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培養愛國情懷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養、促進全麵發展的重要舉措。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電腦、手機的普及,人們的交流方式以及學習方式都發生瞭極大的變化,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有所削弱,為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提高國民素質,有必要在中小學加強書法教育。
為貫徹教育部意見精神,上海大學齣版社齣版的這套“書法自學叢帖”,選取曆代名傢名帖,並由橫、竪、撇、點、摺等基本筆畫和部分偏旁部首入手,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對王羲之、智永、歐陽詢、褚遂良、顔真卿、李邕、柳公權、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佶、趙孟頫、吳叡、文徵明、鄧石如等的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及《張遷碑》、《石門頌》、《曹全碑》、《禮器碑》、《鄭文公碑》、《張猛龍碑》、《張黑女碑》等碑帖進行瞭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為瞭方便讀者臨摹,盡可能地選用原帖中清晰、美觀、易認的字,並將其放大、歸類。習字者隻要認真地按照該帖的訓練方法進行強化訓練,書寫水平一定會在短時間內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
本叢帖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希望能成為廣大書法愛好者學習書法的良師益友。
本叢帖在編寫過程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廣大書法愛好者和專傢批評指正。
編者
2015年9月
楊沂孫篆書入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