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哲学新体系

化学哲学新体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道尔顿 著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9555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0833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6
字数:490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化学哲学新体系》特点:
  彩色插图·超值珍藏。
  他出生在英格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贫寒,几乎食不果腹。
  他只上过几年小学和中学,为了生存四我处漂泊。
  他两次报考著名的爱西堡大学遭到蔑视而被拒之门外。
  他天生色盲,但偏偏选择了被视为色盲禁区的化学研究。
  他数十年如一日自学不辍,以无与伦比的勤奋终于炼成“真金”。
  他就是《化学哲学新体系》作者,近代原子论之父:道尔顿。
  科学元典是科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不朽之作,让我们一起仰望先贤,回眸历史,体悟原汗原味的科学发现。

内容简介

  道尔顿(1766-1844)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化学哲学新体系 》是其代表作。全书分两卷三部分,一卷的一部分出版于1808年,着重论述物体的构造,阐明了科学原子论观点及其由来。第二部分出版于1810年,主要结合丰富的化学实验知识,运用原子理论阐述基本元素和二元素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第二卷出版于1827年出版,金属化合物及合金的性质,对原子论作了进一步阐发。尽管"原子论"是一种古老的学说,但在道尔顿之前,没有一个人将其用于揭示化学变化的奥秘。事实证明,如果没有道尔顿将臆测的原子假说变成科学的原子论,化学将仍旧是一堆杂乱无章的观察材料和实验的配料记录。道尔顿使得化学从此成为一门科学,迈入了近代化学的新时期。因此,恩格斯称其为"近代化学之父"。

作者简介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科学的原子论。

目录

《化学哲学新体系》导读
第一部分
序言
第1章 论热或热质
  第一节 论温度和测量温度的仪器
 第二节 论热引起的膨胀
 第三节 论物体的比热
 第四节 论弹性流体的比热理论
 第五节 论燃烧放出的热量
 第六节 论温度的自然零度或热的绝对丧失
 第七节 论由温度的不平衡引起的热的运动和传导
 第八节 论大气的温度
 第九节 论水的冻结现象
第2章 论物体的构造
 第一节 论纯弹性流体的构造
 第二节 论混合弹性流体的构造
 第三节 论液体的构造及液体和弹性流体间的力学关系
 第四节 论固体的构造
第3章 论化学结合
图版及其说明
第二部分
序言
第4章 论基本要素
 第一节 论氧
 第二节 论氢
 第三节 论氮
 第四节 论碳或炭
 第五节 论硫
 第六节 论磷
 第十节 论金属
第5章 二元素的化合物
 第一节 氧与氢
 第二节 氧与氮
 第三节 氧与碳
 第四节 氧与硫
 第五节 氧与磷
 第六节 氢与氮
 第七节 氢与碳
 第八节 氢与硫
 第九节 氢与磷
 第十节 碳与硫、与磷,以及硫与磷
 第十一节 固定碱
 第十二节 土类
 图版及其说明
 附录
第二卷第一部分
序言
第五章 二元素的化合物
 第十三节 金属氧化物
 第十四节 土类、碱类和金属的硫化物
第十五节 土类、碱类和金属的磷化物
 第十六节 碳化物
 第十七节 金属的合金
附录
译后记







前言/序言







化学哲学新体系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化学哲学新体系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化学哲学新体系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化学哲学新体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正版图书质量保证,内容丰富我书房四千多册了有特价活动继续购买,五分好评!

评分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达到的理论高度是前所未有的,其后也不多见。爱因斯坦说:“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替代牛顿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而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

评分

科学元典是科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人类文明的优秀遗产,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不朽之作,他们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创造的结晶,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载体,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哈勃几乎精通各种技艺,他是法律系的高材生,却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被誉为星系天文学之父。

评分

《宇宙体系》是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第三编的初稿,在这部初稿中,牛顿为了使普通大众能够理解宇宙运行的体系,使用了较少的数学,相当通俗地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而且取材广泛,内容活泼,充分体现了牛顿的博学广闻。但是由于对引力与平方反比关系优先发现权的争论,牛顿将初稿弃置,改写了更数学化的第三编出版,于是,这部本来更加通俗流畅的《宇宙体系》在牛顿在世时一直未能面世。

评分

相对论作为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这一。它的创立者爱因斯坦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那么,相对论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爱因基坦又是怎样的人呢?  本书是爱因斯坦丰富博大的科学成果中一部比较浅显的著述。通过此书,可使读者对相以论有初步的接触,从而打下一定烙印,受到一些启迪。这是一种对神秘宫殿的初步探求,也是一种对制高点的初步领略。相信,走近爱因斯坦,了解相对论,对于知识结构的调整,思维方法的启迪,科学精神的激发,都会大有裨益。

评分

给自己好重的任务,需要耐心好好读

评分

这本《宇宙体系》原是艾萨克·牛顿为他的划时代名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第三编所写的初稿。牛顿在世时没有发表过这部初稿,它首次发表于牛顿去世后的第二年,即1728年。发表时使用的正式名称是“宇宙体系(使用非数学的论述)”,括号中的文字表明了这个手稿与当时已经出版了的第三版《原理》第三编之间的区别,而正式出版的《原理》第三编标题是“宇宙体系(使用数学的论述)”。

评分

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各类科学界的经典书籍汇录,即使非该专业领域人员也能通读了解,看了好久,开春活动买一波

评分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达到的理论高度是前所未有的,其后也不多见。爱因斯坦说:“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替代牛顿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而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化学哲学新体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