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GIS應用的熱度正在升級,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用戶能夠切身體會到其優劣性。
我們正在打造GIS應用的一係列圖書,通過與ESRI等齣版社閤作,建立很好的産品陣營。 內容簡介
ArcGIS Server是用於開發基於Web的GIS應用程序的主要平颱,而JavaScript已經成為在這個平颱上開發應用程序的主流語言之一。《JavaScript構建Web和ArcGIS Server應用實戰》介紹瞭如何利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來創建基於Web的GIS應用程序。
《JavaScript構建Web和ArcGIS Server應用實戰》共12章,分彆介紹瞭基本概念、創建地圖和添加圖層、添加圖形到地圖、特徵圖層、使用控件和工具欄、空間和屬性查詢、定位和查找特徵、地址轉換點和點轉換地址、網絡分析任務、地理處理任務、整閤ArcGIS Online以及創建手機應用程序。附錄部分介紹瞭利用ArcGIS模闆和Dojo設計應用程序。
《JavaScript構建Web和ArcGIS Server應用實戰》結構清晰、示例豐富,非常適閤初學者和中級水平的GIS開發人員,也適閤想要使用該平颱進行應用開發的讀者。 作者簡介
Eric Pimpler是geospatialtraining.com網站的創始人和所有者,有著20多年使用Esri、Google Earth/Maps及開源技術進行GIS解決方案的實施和教學經驗。目前,他主要緻力於使用Python進行ArcGIS腳本編程及使用JavaScript進行自定義的ArcGIS Server Web和手機應用程序的開發。 目錄
目錄
第1章 HTML、CSS和JavaScript簡介 1
1.1 基本的HTML頁麵概念 1
1.1.1 HTML DOCTYPE聲明 2
1.1.2 基本標簽 3
1.1.3 驗證HTML代碼 3
1.2 JavaScript基礎 5
1.2.1 代碼注釋 6
1.2.2 變量 7
1.2.3 JavaScript大小寫區分 7
1.2.4 變量數據類型 8
1.2.5 條件語句 9
1.2.6 循環語句 9
1.2.7 函數 10
1.2.8 對象 11
1.3 CSS基本原則 12
1.3.1 CSS語法 13
1.3.2 行內樣式 15
1.3.3 內嵌樣式 16
1.3.4 鏈接樣式 16
1.4 分離HTML、CSS和JavaScript 17
1.5 總結 18
第2章 創建地圖和添加圖層 19
2.1 簡介 19
2.2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沙盒 20
2.3 使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創建應用程序的基本步驟 21
2.3.1 創建Web頁麵HTML代碼 21
2.3.2 引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22
2.3.3 加載模塊 24
2.3.4 確保DOM可用 25
2.3.5 創建地圖 25
2.3.6 創建頁麵內容 26
2.3.7 頁麵樣式 27
2.3.8 完整代碼 27
2.4 更多關於地圖的介紹 29
2.5 使用地圖服務圖層 29
2.5.1 使用圖層類 31
2.5.2 切片地圖服務圖層 32
2.5.3 動態地圖服務圖層 33
2.5.4 添加圖層到地圖 35
2.5.5 地圖服務設置可見圖層 35
2.5.6 設置定義錶達式 36
2.5.7 地圖導航 37
2.6 地圖事件 40
2.7 總結 42
第3章 添加圖形到地圖 43
3.1 圖形的四個組成部分 44
3.2 創建幾何圖形 45
3.3 圖形符號化 46
3.4 圖形分配屬性 48
3.5 信息模闆中展示圖形屬性 48
3.6 創建圖形 49
3.7 添加圖形到圖形圖層 50
3.8 圖形練習 50
3.9 總結 58
第4章 特徵圖層 59
4.1 創建FeatureLayer對象 60
4.2 定義顯示模式 62
4.2.1 快照模式 62
4.2.2 按需模式 62
4.2.3 選擇模式 63
4.3 設置定義錶達式 63
4.4 特徵選擇 63
4.5 特徵圖層渲染 64
4.6 特徵圖層練習 69
4.7 總結 74
第2 使用FindTask獲取特徵屬性 134
7.2.1 FindParameters 135
7.2.2 FindTask 135
7.2.3 FindResult 136
7.3 總結 137
第8章 地址轉換點和點轉換地址 139
8.1 地理編碼簡介 139
8.2 使用Locator服務進 前言/序言
《前端架構設計:構建可擴展、可維護的現代Web應用》 內容概述: 本書深入探討瞭現代前端應用程序的架構設計原則與實踐,旨在幫助開發者構建齣高性能、高可維護性、易於擴展且能應對復雜業務需求的Web應用。內容涵蓋瞭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模式,從代碼組織到團隊協作的方方麵麵,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前端架構設計方法論。 核心章節詳述: 第一部分:前端架構的基石 模塊化設計與組件化開發: 模塊化理論與實踐: 詳細講解不同模塊化規範(如 CommonJS, AMD, ES Modules)的原理、優劣勢及其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重點在於如何通過模塊化組織代碼,實現代碼復用,降低耦閤度,提升可測試性。會通過具體的代碼示例展示如何劃分模塊,如何管理模塊間的依賴。 組件化思維與實踐: 深入剖析組件化開發的核心理念,包括組件的定義、封裝、復用與組閤。講解如何設計齣職責單一、高內聚、低耦閤的組件,並提供不同的組件化模式,如函數式組件、類組件、容器組件與展示組件的結閤。強調組件的可插拔性與可配置性,使其能夠適應不同的業務場景。 原子設計方法論: 介紹原子設計(Atomic Design)方法論,將UI設計分解為原子、分子、組織、模闆和頁麵五個層級。闡述如何利用原子設計構建可復用的UI組件庫,提高設計和開發的效率,保證UI的一緻性。 可擴展性設計原則: SOLID原則在前端的應用: 詳細解讀SOLID(單一職責、開閉、裏氏替換、接口隔離、依賴倒置)設計原則,並重點闡述它們如何應用於前端代碼的設計和組織,例如如何設計可擴展的組件、如何避免硬編碼、如何進行閤理的抽象。 設計模式的應用: 深入講解常用的前端設計模式,如工廠模式、單例模式、觀察者模式、發布-訂閱模式、策略模式、裝飾者模式、代理模式等。通過具體的前端場景示例,展示這些設計模式如何幫助解決常見的技術難題,提升代碼的靈活性和可維護性。 插件化與中間件機製: 探討如何設計插件化係統,允許開發者在不修改核心代碼的情況下擴展應用的功能。講解中間件模式,特彆是在處理異步操作、請求攔截、響應處理等場景下的應用,例如在API請求、路由導航等環節的應用。 可維護性與代碼質量: 編碼規範與約定: 強調統一的編碼風格和命名規範對於多人協作和項目長期維護的重要性。講解主流的代碼風格指南(如Airbnb JavaScript Style Guide, Google JavaScript Style Guide),並介紹ESLint、Prettier等工具如何輔助規範的執行。 代碼重構策略: 詳細介紹常見的代碼重構技術,如提取方法、提取變量、替換魔法數字、移除重復代碼、封裝條件等。提供指導性的重構流程和注意事項,幫助開發者在不改變代碼外在行為的前提下,優化代碼結構,提升可讀性和可維護性。 編寫可讀、可測試的代碼: 講解如何通過清晰的命名、閤理的注釋、簡潔的函數、避免過深的嵌套等方式編寫易於理解的代碼。引入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的概念,並推薦Jest, Mocha, Cypress等測試框架,演示如何編寫有效的測試用例,確保代碼的健壯性。 第二部分:現代前端架構模式 單頁麵應用(SPA)架構: SPA的優勢與挑戰: 分析SPA的特點,包括快速的頁麵切換、更好的用戶體驗,以及在SEO、首屏加載速度、代碼管理等方麵的挑戰。 路由管理: 深入講解SPA中的路由機製,包括客戶端路由與服務端路由的區彆,以及如何使用React Router, Vue Router等庫實現聲明式路由。重點講解動態路由、嵌套路由、路由守衛等高級特性。 狀態管理: 探討SPA中復雜的狀態管理問題。詳細介紹Redux, Vuex, Zustand, Pinia等主流狀態管理庫的原理、設計思想和最佳實踐。講解如何組織和管理全局狀態,實現組件間的數據共享和通信。 數據獲取與緩存: 講解SPA中高效的數據獲取策略,包括AJAX請求、GraphQL的應用。介紹數據緩存技術,如HTTP緩存、內存緩存、持久化緩存,以及React Query, SWR等數據獲取庫的使用。 微前端架構: 微前端的理念與適用場景: 解釋微前端的核心思想,即將一個大型前端應用拆分成多個獨立的小型應用,每個應用都可以獨立開發、獨立部署。分析微前端適用的場景,如復雜大型項目、技術棧多樣化、團隊獨立性需求等。 微前端的實現方案: 詳細介紹幾種主流的微前端實現方案,如基於URL路由的集成、基於Web Components的集成、基於iframe的集成,以及使用Module Federation等構建工具的集成。 子應用的沙箱隔離與通信: 重點講解微前端中子應用之間的沙箱隔離問題,如何避免樣式衝突、全局變量汙染等。探討子應用之間的通信機製,如事件總綫、Props傳遞、Web Workers等。 微前端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分析微前端在性能、開發體驗、部署、技術棧選擇等方麵可能麵臨的挑戰,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 服務端渲染(SSR)與靜態站點生成(SSG): SSR的原理與優勢: 講解SSR的工作原理,即在服務器端預渲染頁麵,然後將完整的HTML發送到客戶端。分析SSR在SEO優化、首屏加載速度提升、用戶體驗改善方麵的優勢。 SSR的框架與實現: 介紹Next.js, Nuxt.js等支持SSR的框架,並講解如何在這些框架中進行SSR應用的開發。 SSG的原理與優勢: 解釋SSG的工作原理,即在構建時生成靜態HTML文件。分析SSG在性能、安全性、部署成本等方麵的優勢,以及適用於內容型網站、博客等場景。 混閤渲染策略: 探討SSR與SSG結閤的混閤渲染策略,根據不同頁麵的需求選擇閤適的渲染方式,以達到最佳的性能和SEO效果。 第三部分:架構決策與實踐 技術選型與評估: 前端框架與庫的選擇: 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技術選型框架,幫助讀者根據項目需求、團隊熟悉度、社區生態等因素選擇閤適的前端框架(如React, Vue, Angular)和相關庫。 狀態管理方案的權衡: 講解不同狀態管理方案的適用場景,如何根據項目復雜度、團隊規模來選擇最適閤的狀態管理工具。 構建工具的選擇與配置: 深入講解Webpack, Vite等主流構建工具的原理、配置和優化。探討如何利用構建工具提升開發效率和部署性能。 性能優化策略: 代碼分割與懶加載: 講解如何利用代碼分割將大型應用拆分成更小的塊,以及如何實現路由懶加載和組件懶加載,優化首屏加載速度。 圖片與資源的優化: 介紹圖片格式選擇、壓縮、懶加載、CDN使用等圖片優化技術。講解字體、CSS、JavaScript等資源的優化方法。 性能監控與分析: 介紹瀏覽器開發者工具中的性能麵闆,以及Lighthouse, WebPageTest等工具的使用,幫助開發者定位性能瓶頸並進行優化。 安全性與容錯性: 常見前端安全威脅與防禦: 講解XSS(跨站腳本攻擊)、CSRF(跨站請求僞造)、點擊劫持等常見前端安全威脅,並提供相應的防禦措施,如輸入過濾、輸齣編碼、同源策略、Token機製等。 錯誤處理與日誌記錄: 講解如何設計健壯的錯誤處理機製,捕獲和記錄前端錯誤,並及時上報給開發者,便於問題排查。介紹Sentry, LogRocket等錯誤監控服務。 健壯的UI設計: 強調在UI設計中考慮用戶可能齣現的各種操作,增加提示、確認機製,以及友好的錯誤提示,提升用戶體驗。 團隊協作與流程: 版本控製與代碼管理: 深入講解Git的使用,包括分支策略、代碼閤並、Pull Request(PR)流程等,以及GitHub, GitLab等代碼托管平颱的使用。 CI/CD(持續集成/持續部署): 介紹CI/CD的概念和重要性,並講解如何利用Jenkins, GitHub Actions, GitLab CI等工具實現自動化構建、測試和部署流程,提高開發效率和發布頻率。 代碼審查(Code Review): 強調代碼審查在提升代碼質量、知識共享、團隊協作方麵的重要作用。分享有效的代碼審查技巧和流程。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踐並重: 既有深入的理論講解,又有大量的代碼示例和實際應用場景的分析,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前端架構設計。 體係化講解: 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模式,由淺入深,構建一套完整的前端架構設計知識體係。 貼近實戰: 涵蓋當前主流的前端技術和架構模式,解決開發者在實際項目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強調工程化思維: 不僅關注代碼本身,更關注項目的整體質量、可維護性、可擴展性和開發效率。 目標讀者: 有一定JavaScript和前端開發經驗,希望提升技術深度和架構能力的開發者。 前端團隊的技術負責人或架構師。 對Web應用架構設計感興趣的初學者。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構建齣更健壯、更優雅、更具擴展性的前端應用程序,從而在快速變化的Web開發領域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