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纪事本末》资料详实,考订严谨,对于纪事本末体的体例有所发展,体现出撰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是研究辽史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籍。
《辽史纪事本末》四十卷,清末李有棠撰,它和《金史纪事本末》是姊妹篇。本书的体例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正文“区别条流,各从其类,均以正史为主”;考异则兼采群书,用小注的形式,把诸书异同“分载每条之下……以便观览,而资质证”。书中的考异部分李有棠还是下了很大功夫,但书中未涉及有关辽代的典章制度是突出的欠缺,对《辽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书后附《辽史人名清元异译对照表》。
本次整理以光绪二十九年经作者修订后的重刻本为底本,正文校以《辽史》,间参《契丹国志》,考异部分的可疑之处,则校核了所征引的原书。
(清)李有棠(1837-1905),号芾生,江西萍乡人,清朝史学家。幼年聪慧,理解力强,对经史特别留心。后补博士弟子员。光绪年间,任江西峡江县训导时,阅览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便有心写《辽史纪事本末》40卷与《金史纪事本末》52卷,初刻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后经不断修订,二十九年(1903年)由江西学政吴士鉴上奏朝廷,称“纪述淹赅,考定完密”,为“乙部中不朽之作”。
《辽史纪事本末》四十卷,清末李有棠撰,它和《金史纪事本末》是姊妹篇。本书的体例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正文“区别条流,各从其类,均以正史为主”;考异则兼采群书,用小注的形式,把诸书异同“分载每条之下……以便观览,而资质证”。书中的考异部分李有棠还是下了很大功夫,但书中未涉及有关辽代的典章制度是突出的欠缺,对《辽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书后附《辽史人名清元异译对照表》。
评分很薄的小册子,不足百页,2015年一版一印3000册,装订印刷都不错,我对三藩纪事本末知之甚少,作者杨陆荣我都没听说过,而内容我甚至望文生义的以为是清初叛乱的吴、尚、耿三藩呢,翻阅才知是南明福王、唐王、桂王三个政权,孤陋寡闻啊!真是读书太少了。
评分可以是二印了,不是一印。书是好书,内容很好,这次活动一次性一整套基本全买齐了
评分1 3 6拿下,够优惠了吧,相当不错奥,支持京东,618很有诚意!!!
评分.中华书局学术书籍方面,一套繁体竖排的二十四史是爱书人永远的爱与痛。良心价格(我开始收集的时候,绿皮那套平均十块钱一本),高端内容,劣质纸张。好在零八零九以后,印刷有很大改观,应该是换了印刷厂,可惜这定价也是一版高过一版。除去这套大部头,繁体竖排的古代名家文集古代作品校笺集也有好大一套,学了商务印书馆的样子,按照颜色来加以区分,但是封面风格都很接近。除去这两套大书,我个人还很喜欢收集中华书局出版的笔记,包括白色为主色调也用颜色加以区分的唐宋,元明,清人笔记,这都是繁体竖排的,横排的有以蓝色为主色的晚清民国笔记。这几套书也是很难搜罗,印数都不高,选书也很难选,因为简介都差不多,只能翻实体书。我在书店里只要见到喜欢的也一定买下来。除了数不尽的繁体竖排,中华书局也出版一些普及性的古典作品,比如简体字的前四史,四大名著等等,也是弄个精装硬壳子唬人,不过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评分中华书局《宋史纪事本末》,在保留原来版本面貌的前提下,参照其他宋代史料,采用他校和对校,对以往版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的校勘,目前来讲,可谓善本。惟是书中纪事既兼及辽、金两朝,当时南北分疆,不能统一,自当称《宋辽金三史纪事》,方於体例无乖。乃专用《宋史》标名,殊涉偏见。至《元史纪事本末》,邦瞻已别有成书。此内如《蒙古诸帝之立》、《蒙古立国之制》诸篇,皆专纪元初事实,即应析归《元纪》之中,使其首尾相接。
评分与同到的宋、明纪事本末相比封面保存较完好,没有明显边角磨损。配送速度、纸张、印刷都无差错。比较老的版本了,序言有明显时代烙印,不过于内容无碍。
评分这套书缺版已经很多年了,孔网上已炒到了好几百,还好重印,又赶上京东618活动300-200,果断拿下,太便宜了,还是一版一印3000册。当然一印的错误版权页作者袁枢居然标的是清代,这个玩笑开大了,小编要罚薪了。
评分——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学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