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自由意志是哲学中最古老、最富有争议和最难的话题之一。蒂莫西?奥康纳在本书中系统地发展了一种关于人类能动性的观点。奥康纳主张的核心是“行动者”或“人的”因果关系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当代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中很大程度上被抛弃了。在对Thomas Reid,Richard Taylor 和Roderick Chisholm等人关于这个问题的主张进行了批判性考察之后,奥康纳再次系统阐述了这个与当代因果关系讨论相关的问题。然后,他讨论了一种新颖的“理由如何解释行为”的主张,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行动者。《个人与原因》对于自由意志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而且该书将这个问题恰当地置于当代关于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著作的背景当中,同时也将该问题置于当代关于行动理论的著作的背景当中。
作者简介
作者学术水平简介:Timothy O'Connor(蒂莫西?奥康纳)教授,1992年于康奈尔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博士论文:自由能动性的困惑),至1993年起任教于印第安纳大学,现在为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形而上学、心灵哲学和宗教哲学。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要著作有:《有神论和**解释》(2008年)、《心灵哲学:当代读物》(2003年),《理由与原因:自由意志的形而上学》(2000年)和《行动者、原因和事件》(1995)。
译者学术及翻译水平简介:殷筱,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在《哲学研究》、《福建论坛》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文章曾被《中国社科文摘》全文转载和《新华文摘》摘要转载。主要译作有:
1、《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
2、《当代心灵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五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目录
致谢
序言
1 自由与决定论
1.1 一个古老的争论
1.2 一些模态原则和不相容论证
1.3 过去和自然规律的不变性
1.4 自由与责任
2 自由和非决定论: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方案
2.1 不相容论的麻烦
2.2 简单非决定论:卡尔·吉莱特论选择与控制
2.3 因果非决定论:一般策略和遭遇的难题
3 作为原因的行动者:里德、泰勒和齐硕姆
3.1 能动性理论
3.2 托马斯·里德
3.3 理查德·泰勒
3.4 罗德里克·齐硕姆
3.5 总结
附录:齐硕姆后期关于能动性的著作
4 自由意志的形而上学
4.1 概述
4.2 事件因果关系
4.3 行动者因果关系
4.4 C.D.布罗德对行动者因果关系基本主张的驳斥
4.5 对当代其他几种关于行动者因果关系解释的评论
4.6 假冒的行动者因果关系?
4.7 可供取舍的可能性、责任和行动者因果关系
5 理由与原因
5.1 理由解释和能动性理论
5.2 对这种主张的驳斥
5.3 理由和对比解释
5.4 行动的理由与倾向性:遗留的问题和思辨的方案
5.5 意志何时是自由的?
5.6 结论
6 能动性、心灵与还原论
6.1 引论:世界的突现性科学图景
6.2 突现
6.3 突现和意识
6.4 积极能力的突现
6.5 对行动者因果关系的认识论反驳
6.6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精彩书摘
《个人与原因》:
约翰·比夏普(JohnBishop)就是这样来解读范·英瓦根的,并且还认为这种推理思路是不能令人信服的。1在一个有点类似于吉莱特的评论中,他认为:“我们一定会受到严重误导,如果我们用对结果的间接的行动者一控制模型,来解释一个关于行动者对控制的直接行使的(即,控制某人自己的行动)因果理论的话——这将事关我们的(行动的因果理论)是概率性的还是决定论的”。(第71页)他继续说道,我们通过完成在这环境中会引起那些事件的行动间接控制外在于我们的事件,而我们并不是通过完成其他行动来直接控制我们的行动本身。相反,对我们行动的直接控制是由心理状态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构成的,根据非决定论者的观点,这就只能是概率性的了(第72页)。
在对范·英瓦根论证的评论中,批评者也许错误把这个假设性关系中的第一个要素(信念一愿望状态)看作本身就是一个行动,因此,他正确地推断出:在给定了这个先行行动之后,控制会直接随着第二个元素出现的概率而变化。然而,这个因果关系并没有联系两个这样的行动,而是将一系列的先行心理状态和一个行动联系了起来。并且完全有可能是这种情况,这个因果关系只是或然性的。
比夏普在下面的主张上确实是正确的,即如果一种恰当的因果关系能够构成某种形式的行动者控制(就如各种行动的因果理论一般主张的那样),就没有明确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种关系不能是非必然性的。我们的信念和愿望,尤其是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相对稳定的信念和愿望,是我们的自我概念的核心特征。因此,让我们的行动以适当的方式去匹配这些状态并且被它们因果地引起,就是让这类行动在它们出现的时刻成为“我们是谁”的一个产品。这并不要求:这些行动是一个先行心理状态的决定论结果,只需要是一个因果结果。
一旦认识到这一点,这个方案提供的似乎正是所需要的。决定论因果理论能够承诺某种形式的行动者控制,虽然它们未能容许真正的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向行动者开放,并因此未能描述自由的、应负责任的能动性。简单非决定论方案(其中,吉莱特是我们的典型代表)获得了没有行动控制的真正的可供取舍的可能性。现在考察的因果非决定论容许这两者。它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具有不同的信念一愿望集合体或种种理由,指向不同的行动的过程,并且,它们中任何一个的完成(不仅仅是被选中的那个)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移植(graft)”到同一个先行环境。每一个这样的理由都是这个相应行为的一个潜在的原因,并且无论被采取的是哪个行动都将会是由这个(些)与之匹配的理由引起的。绝不会产生一个没有原因的行动。
这仍然没有解决我们的难题。尽管因果非决定论主张给不同的行动过程留下了真正的可能性,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将会是在从行动者“流出”的最小的意义上被该行动者“控制的”,但在任何给定的实例中哪一个潜在的原因会发挥效力,因此哪一个行动将会实际发生这一点并不取决于行动者,并不取决于行动者对其有所选择的东西。它更应该是一个可以归人到统计或准统计倾向的问题,这个倾向控制着种种历时性环境中的行为的一般模式,这种或然性倾向显然不是该行动者对它具有任何选择的东西。
……
个人与原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心灵与认知文库·原典系列之前先出了2本,这次一下连出5本。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心灵与认知文库·原典系列之前先出了2本,这次一下连出5本。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心灵与认知文库·原典系列之前先出了2本,这次一下连出5本。
评分
☆☆☆☆☆
心灵与认知文库·原典系列之前先出了2本,这次一下连出5本。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