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難經古注校補》,是清末民國初醫傢力鈞研究《難經》一係列著作的總匯。全書不分捲,一函七冊。第一冊至第四冊為《難經古注校補》,第五冊為《史記正義引難經考》,第六冊為《難經本義增輯》,第七冊為《難經經釋補》。
力鈞在保留《難經集注》原書體例不變的情況下,對其進行瞭一次較大規模的校補。對於原書注釋精當的部分,力氏給予保留;對於舊注內容,力氏以為或有發揮之處,則以自己二十餘年研究難經的心得,重加注釋,故名其日《校補》。力鈞的注釋,增加瞭醫理的闡發,有助於對《難經》的理解。是《難經》研究的一部充滿新意的力作,值得我們重視。
作者簡介
力鈞(1856-1925),字軒舉,號醫隱,福建永福(今福州市永泰縣人)。
力鈞6歲時“從劉幼軒公讀,公通醫,以《說文》證《內經》”,後又師從林亦萊、張熙皋、郭鞦泉、郭省三等通醫飽學之士,從小打下瞭良好的國學和醫學的基礎。21歲時,救其父於諸藥無效,挽其女於眾醫不治,拯其妹於重病垂危,隨力鈞醫名鵲起,開始瞭為人醫病開方的醫學生涯。光緒二十年(1894年),力鈞赴京應考。在北京居留期間,“公卿顯宦爭相延請診治”,力鈞妙手迴春,治好瞭多名王公大臣的病,並與他們建立瞭私誼。
光緒三十二年,力鈞入官為慈禧、光緒診治,開始瞭禦醫生涯,晚年著有《難經古注校補》、《崇陵病案》等。
目錄
自序
難經集注序
難經古注校補第一
經脈診候第一
漏水下百刻圖
二難圖說
三難圖說
難經古注校補第二
經絡大數第二凡二首
奇經八脈第三凡三首
榮衛三焦第四凡二首
藏府配象第五凡六首
藏府度數第六凡十首
難經古注校補第三
虛實邪正第七凡五首
藏府傳病第八凡二首
藏府積聚第九凡二首
五泄傷寒第十凡四首
難經古注校補第四
神聖工巧第十一凡一首
藏府井俞第十二凡七首
用針補瀉第十三凡十三首
《史記正義》引《難經》考
難經本義增輯
難經經釋補
《難經經釋》補
精彩書摘
《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難經古注校補》:
楊注:舊經注雲,手心主,心包絡脈也。手少陽,三焦脈也,故閤為左手中部。足太陰,脾脈也。足陽明,胃脈也,故閤為右手中部。此經作如此分彆,若依《脈經》配三部,又與此不同也。舊經之注,甚是抵牾。具列此圖,以正其文。楊氏日手心主心包絡脈,手少陽三焦脈也,故閤為左手中部。足太陰脾脈也,足陽明胃脈也,故閤為右手中部。此經作如此分彆。若依《脈經》配三部,又與此不同。夫此法楊氏不能明其理,故言不同也。是師將三部反倒,配閤五行六氣而言之。師謂此寸尺反倒,又問三部各何所主。經雲: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有疾;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臍上有疾;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有疾,故雲審而次之者也。又王叔和將自左寸逆行言之日: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蓋兩尺反倒,同主臍以下至足有疾。故扁鵲雲審而次之。王叔和雲用心仔細須尋趁。
十九難日:經言脈有逆順,男女有恒而反者,何謂也?然,男子生於寅,寅為木,陽也。女子生於申,申為金,陰也。
楊注:元氣起於子,人之所生也。男從子左行三十至巳,女從子右行二十至巳,為夫婦,懷妊也。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年二十而嫁,取法於此。夫人十月而生男,從巳至寅左行得十月,故男行年起於丙寅。女從巳右行至申,得十月,故女行年起於壬申。所以男子生於寅,女子生於申。虞注:經言男子生於寅,女子生於申,謂人所生之年皆從巳上起也。男左行十月,至寅而生。女右行十月,至申而生。術傢起運,言男一歲起於丙寅,女一歲起於壬申。《難經》不言起而言生,謂生下已為一歲矣。丙壬二乾,水火也。水火為萬物之父母。寅申二支,木金也,為生物成實之終始。水胞在申,火胞在寅,二寅氣①自胞相配,故用寅申也。金生於巳,巳與申閤,故女子取申。木生於亥,亥與寅閤,故男子取寅。所以男年十歲,順行在亥。女年七歲,逆行亦在亥。男年十六天癸至,左行至巳。巳者,申之生位。女年十四天癸至,右行亦在巳,與男年同在本宮生氣之位。陰陽相配,乃成夫婦之道,故有男女也。《上古天真論》日:男二八而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楊氏言男三十,行年在巳方娶。其說非也。女二七天癸至,任脈通,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能有子。楊氏言女二十右行之巳方嫁,其說亦非矣。楊氏之言,但據古禮為男女嫁娶之常,以左行右行至巳湊閤耳。昔聖人於此十九難中,論男女配閤之道,陰陽交會之所,脈之順逆強弱,太過不及,使後人恍然於男女不一之理。若止言三十而娶、二十而嫁,於本經診治之道,毫不相關。【虞較楊注甚辨,然楊必有所本。】【元日虞規楊氏,非也。楊氏說有《淮南子》、《說文》可證下有。】
故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是以男子尺脈恒弱,女子尺脈恒盛,是其常也。
丁注:夫男子女人之尺脈,是陰陽之根本也。逆順者,為陽抱陰生,陰抱陽生也。三陽始生於立春,正月建寅,故日男生於寅木,陽也。三陰生於立鞦,七月建申,故言女生於申金,陰也。男子之氣,始於少陽,極於太陽,所以男子陽脈見於關上,尺脈恒弱。女子之氣,始於太陰,極於厥陰,所以女子陰脈見於關下,尺脈恒盛。男女之稟氣不同,其脈亦因之而異。楊注:男子陽氣盛,故尺脈弱;女子陰氣盛,故尺脈強。
反者,男得女脈,女得男脈也。其為病何如?然,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內,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隨脈言之也。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隨脈言之,此之謂也。
丁注:脈之為不足、太過者,以男稟天地之陽,如春夏萬物生長,理應寸盛而尺弱,是腎邪旺而心火衰,不能生長,病在內;女稟天地之陰,如鞦鼕收藏,理應尺盛而寸弱,今反寸盛而尺弱,是虛火盛而腎水衰,不能收藏,病在外。在左在右,隨脈定之。楊注:男得女脈為陰氣盛,陰主內,故病在內。女得男脈為陽氣盛,陽主外,故病在四肢。虞注:寸為陽,尺為陰。男以陽用事,宜寸盛而尺弱。今反之,是水邪來侮心陽,陰不足也,病在內。女以陰用事,宜尺盛而寸弱,今反之,是火旺而爍腎陰,陽太過也,病在四肢。《素問》日:四肢為諸陽之本。
……
前言/序言
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難經古注校補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