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弗洛伊德以来,重要的精神医学著作之一
自1992年出版后 畅销20余年
美国创伤治疗师人手一册
心理咨询师、创伤治疗师必读书
著名心理创伤专家 童慧琦、施琪嘉、徐凯文 撰文推荐
在西方,关于心理创伤疗愈的著作非常丰富,其中通俗易懂的当属美国资深心理创伤专家朱迪思·赫尔曼所写的《创伤与复原》。
书中对于心理创伤的来源与内涵有很清楚的定义:受害者在压倒性的力量下陷于无助,从而形成一种强烈恐惧、失控和面临毁灭威胁的感觉。这种压倒性的力量,可以是地震、台风这类的天灾,也可能是战争、性侵害等暴行。创伤受害者所承受的,除了直接伤害,社会往往也是另一种压力的来源。原因是,研究和治疗心理创伤“就不得不面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脆弱,以及人性的邪恶”。而这些丑陋的东西却正是整个社会所不想面对,一般人希望眼不见为净的。因此,也便产生了“受害的一方或许想遗忘,但是却无法遗忘;旁观的一方有着不自觉的强烈动机要遗忘,而就真的遗忘了”的矛盾情境。
本书的临床素材取自作者在一家女性精神医疗中心的20年执业经验和研究成果, 以及她在一所大学的附属医院10年教学和担任督导的经验,主题覆盖了乱伦恶行受害者、家庭暴力受害者,以及那些曾参与过战役的退伍军人和恐怖活动的受害者。
自1992年出版,本书就被誉为一部开创性的作品。它将个人经验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主张心理创伤只能在社会背景中加以理解。出版20多年来,它改变了人们思考和治疗创伤事件与创伤受害者的方式。
对于心理咨询师和创伤治疗专家来说,本书将帮助你深入理解来访者心理创伤的本质,并提供有效的方法来辅助你,帮助来访者从创伤中复原。
对于创伤受害者来说,你可以在本书中获得理解和共鸣,更加深入地洞察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获得真正有效的帮助。
朱迪思·赫尔曼(Judith Herman)
美国顶级创伤与虐待专家,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的临床教授,剑桥医院暴力受害者课程的培训主管。她也是位于马萨诸塞的妇女心理健康联盟的创立者。
赫尔曼于1996年获颁国际创伤应激研究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2005年,我在旧金山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PTSD临床小组当实习生,临床督导老师说《创伤与复原》是必读的经典,学生们人手一册。而如今,我自己带学生,介绍创伤相关的书籍,必读和先读的依旧是这本《创伤与复原》。这些年,版本变了,内容则厚重隽永,令人感叹深思,一如既往。
—— 童慧琦
加州健康研究院联合创始人
本书的出版既可供专业的心理创伤治疗专家所用,又可给那些可能提供急性创伤的工作团队参考,如本书提到的挪威团队针对翻船事件或一些难民的工作就是很好的材料。本书还重点提到儿童和妇女创伤,它指出,在心理创伤的研究史上第三阶段(就是现在)主要是性和家庭暴力导致的创伤,这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又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施琪嘉
德中心理研究院主席
在赫尔曼这部经典著作中,讨论的主要就是复杂性创伤所导致的心理障碍。其中,童年期性创伤和虐待受害者所遭受的歧视是他们所经历的更严重的伤害。那些无良的律师、爆料者以及对性创伤受害者报以歧视、无端怀疑的围观者所造成的伤害甚至超过了性创伤本身。关于这一点,也是本书中所详细阐述的,我要说的是我在这方面的知识,首先就是来自于本书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讨论。
—— 徐凯文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这本书是一项惊人的成就,我们这一代的大杰作。
—— 贝塞尔·范德科尔克
美国复杂性创伤治疗网络主任
自弗洛伊德以来,极重要的精神医学著作之一。
—— 《纽约时报》
推荐序一 与创伤真正和解
推荐序二 穿越创伤的旅程:为了重生
前 言 记住暴行,揭露真相
第一部分
创伤性障碍
第1章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第2章
恐怖经历
第3章
外部关系的断绝
第4章
囚禁
第5章
受虐儿童
第6章
一个全新的诊断分析
第二部分
复原的阶段
第7章
治疗关系
第8章
安全
第9章
回顾与哀悼
第10章
重建联系感
第11章
共通性
后记
创伤的矛盾冲突仍未休
附表
创伤与复原。。。。。。。。
评分好书,不错!推荐购买!
评分喜欢~~~~~~~~~~~~~~~~~~~《个~~~~~~~~
评分您好?非常感谢您的反馈,由于活动火爆,发货延迟,建议您耐心等待,给您带来不便深表歉意。如果 超48小时没有发货,为了不耽误您宝贵的时间,建议您取消订单,选购其他心仪的商品,为了表达我们 京东的一点心意,可以赠送您7100个 京豆,感谢您对京东的理解与支持!
评分京东商品价格合理,物流很快!
评分这本书是一本讲述创伤的经典之作,更是从神经科学的临床角度讲述了情绪当下身体的反应。很喜欢这本书,感谢作者的分享。
评分读起来挺好的的~~~~不错的~~~~~宝宝喜欢~~~~~~~~京东速度就是快~~~~~希望一如既往~~~~~~不忘初心~~~~~~保证产品质量~~~~都是给孩子的~~~~~~~一定要做放心企业~~~~~~~良心企业啊~~~~~~
评分经典著作 值得细读
评分心理学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