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怎样让宝宝补充到全面均衡的营养?
如何应对幼儿期宝宝遇到的各种饮食问题?
开启健康喂养的神奇之匙,让新手爸妈不再烦恼,让聪明宝宝爱上吃饭。
内容简介
幼儿期的宝宝比婴儿期的更加难喂养,幼儿宝宝不再像婴儿时期那样给什么吃什么,他有了自己的意愿,可能会经常拒绝爸爸妈妈给的食物。另外,幼儿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飞速发展期,营养不足,或者营养偏剩,都会对宝宝的成长极为不利。《周忠蜀图解专业育儿 4:宝宝饮食与营养配餐》从宝宝的发育特点到营养需求,从喂养要点到饮食习惯,从进餐时间到一日食谱,将幼儿宝宝的喂养难题一网打尽。
作者简介
周忠蜀,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曾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学习,后留学于日本大学、日本独协医科大学并获博士学位。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30多年,对儿科疑难重症,尤其在小儿神经、遗传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负责并参与多项国家级、部级、院级和中日合作课题。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1~1.5岁培养宝宝饮食习惯
宝宝生长发育特点
宝宝所需的营养
喂养宝宝的要点
本阶段宝宝饮食的原则
怎样养好宝宝的脾胃
宝宝仍然不会吃固体食物怎么办
宝宝吃饭时爱玩耍怎么办
怎样让宝宝健康吃零食
怎样掌握宝宝进餐的时间
一周岁的宝宝可以每天喝牛奶
1~1.5岁宝宝一日食谱设计
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二章
1.5~2岁了解宝宝营养需求
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
宝宝所需的营养
宝宝的喂养要点
可以给宝宝补充健脑食物
怎样给宝宝喝酸奶
宝宝不爱吃蔬菜怎么办
宝宝爱甜食怎么办
宝宝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让宝宝养成吃早餐的习惯
怎样让宝宝吃饭更香
宝宝要有节制地吃冷饮和瓜果
适合1.5~2岁宝宝的营养食谱
了解宝宝的营养需求
第三章
2~2.5岁让宝宝吃得更健康
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
宝宝所需的营养
不要给宝宝乱吃保健品
让宝宝多吃对宝宝眼睛有益的食物
宝宝的饮食越精细越好吗
给宝宝吃富含DHA的食物
宝宝怎样吃坚果
宝宝常喝饮料害处多
给宝宝补铁要适量
2~2.5岁宝宝一日食谱设计
如何让宝宝吃得更健康
第四章
2.5~3岁保证宝宝营养充足
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
宝宝所需的营养
春季如何保证宝宝的营养
夏季如何保证宝宝的营养
秋季如何保证宝宝的营养
冬季如何保证宝宝的营养
宝宝吃得少正常吗
饮食偏好是偏食吗
宝宝怎样吃海鲜及水产品
宝宝吃水果的学问
让宝宝远离油炸食品
2.5~3岁宝宝一日食谱设计
如何保证宝宝营养充足
第五章
宝宝生病时的饮食调整
宝宝服药时的饮食有讲究
宝宝感冒发热时的饮食调整
宝宝中暑后的饮食调理
宝宝咳嗽时的喂养方案
宝宝呕吐时的饮食方案
宝宝厌食时的喂养方案
宝宝患肺炎后应如何进行食疗
宝宝便秘时的喂养方案
宝宝腹泻时的喂养方案
宝宝患湿疹时的饮食方案
患病宝宝的饮食调养
第六章
宝宝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素
宝宝补充蛋白质有讲究
怎样正确地为宝宝摄入脂肪
如何给宝宝补钙
怎样为宝宝补充膳食纤维
怎样为宝宝补铁
怎样为宝宝食物补锌
如何为宝宝补充铜和碘
宝宝怎样通过饮食排铅
精彩书摘
第一章 1~1.5岁 培养宝宝饮食习惯
1~1.5岁的宝宝是其性格、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爸爸妈妈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不仅要告诉宝宝为何要这样做,而且要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宝宝,这样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宝宝生长发育特点
消化系统开始逐渐成熟
这一阶段的宝宝消化酶和胃肠功能的发育逐渐成熟,但是由于咀嚼和消化吸收功能仍不健全,很容易出现消化和吸收的问题,易形成挑食、偏食或贪食等不好的饮食习惯。但是,消化功能以及消化酶的活性都需要通过食品种类的改变来逐渐完善,爸爸妈妈要给宝宝搭配合理健康的饮食,帮助宝宝从小建立良好的肠胃功能。
让宝宝远离危险场所
宝宝骨骼较柔软、富于弹性、韧性好,但容易受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形。因此,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宝宝的坐、立、走等姿势的正确性。会走的宝宝更喜欢探索,但还没有危险意识,爸爸妈妈要注意让宝宝避开危险场所,否则会像图中的宝宝一样发生危险哦。
你不知道的小秘密
在此阶段里,宝宝生长发育的速度比1岁前明显减慢。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身长增加了25厘米左右。到了1.5岁,宝宝出牙为10~16颗,前囟门在1.5岁之前基本闭合。
稳步不跌倒的学步期
这一时期称为宝宝的“学步期”,是宝宝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由于活动能力的提高,此时大多数的宝宝能够独立行走了。现在更加好动,走路更稳,可以向后退,动作已协调了许多,但一般还不会跑。而且宝宝现在也能自己观察路线和道路情况,知道避开障碍,不像原来那样“横冲直撞”地乱闯,也没有那么容易摔跤了。
宝宝所需的营养
肉蛋类食品营养好
肉类食物不仅为宝宝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同时也是维生素A、维生素D、B族维生素和大多数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当经常出现在宝宝的餐桌上。
为宝宝的食谱增加高钙食品
含钙多的食品有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豆腐、豆浆等豆制品;虾皮、海带、紫菜、海鱼、鱼骨粉等水产品。另外,蛋黄、芝麻、山楂也含有较多的钙质。
你不知道的小秘密
蔬菜是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的唯一来源,也是维生素B2、无机盐(钙、钾、钠、镁等)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一般深绿色叶菜和橙黄色的果蔬, 如小油菜、香菜、胡萝卜、柑橘类等含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较高。蔬菜、水果不仅可提供营养物质,而且色彩丰富,可激发宝宝的食欲,防治便秘。
乳类食品要适量
乳类食物是宝宝优质蛋白、钙、维生素B2、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奶类中的钙含量高、吸收好,可促进宝宝骨骼的健康生长。同时奶类富含动物蛋白,是粗谷类蛋白的极好补充。但奶类中铁、维生素C含量很低,脂肪以饱和脂肪为主,需要注意适量供给。过量的奶类也会影响宝宝对谷类和其他食物的摄入,不利于饮食习惯的培养。
多摄入动物性蛋白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特定的氨基酸。氨基酸在面包、米饭、面条中很少,而在鱼、肉、蛋类等动物性蛋白中比较多。所以,希望宝宝能够多吃鸡蛋、鱼、肉,多喝牛奶,爸爸妈妈应鼓励宝宝多吃这类食物。
……
前言/序言
宝宝经历了婴儿期的无微不至的乳奶和辅食喂养后,进入1到3岁的幼儿时期,家里的日常饮食也大都适合他/她和家人一起来吃了。但是,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各种身体机能还需要进一步锻炼得以增强。这时候,爸爸妈妈还得继续为宝宝的饮食营养研究探索,为养育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而不断努力。我们都知道,给宝宝提供足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对其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可是如何将每天的饮食都做得营养丰富全面,解决在此成长期间宝宝遇到的各种营养问题,将饭菜做成宝宝喜欢和愿意吃的,实在是令每位爸爸妈妈都非常头疼的难题。为此,我们策划了这本书,希望能对处在迷茫中的爸爸妈妈们有所帮助。
本书将宝宝1~3岁这个年龄段以半年为限细分成了几个阶段,针对各个阶段会遇到的种种饮食和营养配餐的难题,通过专家的建议一一给出了比较权威详实的答案。1~3岁也是各种幼儿疾病高发的时期,宝宝患病期间的饮食喂养方案也在此书中单列出来一章,对宝宝的常见病做了详细的介绍。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人体内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归纳了它们的功能和主要食物来源,以便让爸爸妈妈有针对性地为宝宝提供完善可靠的饮食搭配。丰富优美的插图,生动易读的语言,只是我们赋予这本书的活泼形式,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能从中受益,轻松解决难题,为每一位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助力!
《婴幼儿喂养的艺术:从科学到实践的全面指南》 引言 养育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是无数新手父母共同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为宝宝提供最适合的营养,如何应对各种喂养挑战,无疑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书并非简单的食谱堆砌,而是力求从科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实际育儿经验,为0-3岁婴幼儿的喂养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可操作的指导。我们相信,科学的喂养方式,不仅能为宝宝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更能让整个育儿过程充满乐趣和信心。 第一章:宝宝喂养的科学基石——营养学基础 在开始具体的喂养方案之前,了解宝宝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素及其重要性至关重要。本章将深入浅出地解析婴幼儿期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需求。我们将探讨这些营养素在宝宝生长发育中的具体作用,例如蛋白质如何构建身体组织,脂肪如何支持大脑发育,钙和维生素D如何促进骨骼健康,以及铁元素对预防贫血的重要性。 母乳与配方奶:黄金搭档的解读 母乳被誉为“最天然的婴儿食品”,其无可替代的营养价值和免疫保护作用将被详细阐述。我们将分析母乳中关键成分的比例和功能,并提供母乳喂养的实用技巧,包括哺乳姿势、衔乳指导、以及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对于无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宝宝,科学选择和合理使用配方奶是保障营养的关键。本章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配方奶(如初生配方、较大婴儿配方、特殊配方)的适用人群及选择依据,并强调冲调、储存和喂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避免营养流失和安全隐患。 辅食添加的科学循序渐进 从6个月左右开始,宝宝需要从单一的奶制品逐渐过渡到包含固体食物的饮食。本章将详细介绍辅食添加的黄金原则: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由简单到复杂。我们将讲解如何观察宝宝的 Readiness Signs(准备信号),例如能独立坐稳、对食物表现出兴趣等,以及如何根据宝宝的月龄和发育情况,科学安排辅食的种类和质地。 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食物类别(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蛋类、豆类)的营养特点、引入顺序以及处理方法。例如,为什么铁强化谷物是首选的初次辅食?如何制作易于宝宝吞咽的蔬菜泥和水果泥?何时可以引入肉类,又该如何烹饪?这些问题都将在本章中得到详尽解答。 第二章:宝宝不同月龄的喂养策略与实践 本章将聚焦于宝宝从出生到3岁的各个关键喂养阶段,提供具体可行的喂养方案和实践指导。 0-6个月:纯母乳/配方奶喂养的黄金期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建立规律的喂养模式,保障宝宝充足的奶量摄入。我们将讲解按需喂养的理念,以及如何根据宝宝的体重增长、排尿排便情况来判断喂养是否充足。同时,本章也将探讨新生儿期常见的喂养问题,如溢奶、吐奶、便秘、腹泻等,并提供相应的家庭护理建议。 6-12个月:探索多样化辅食的起点 这是宝宝第一次接触固体食物的关键时期,也是建立良好饮食习惯的开端。本章将详细列出不同月龄(如6-8个月、8-10个月、10-12个月)的辅食添加建议,包括推荐食物种类、质地变化、喂养频率以及容易忽视的营养素补充(如铁、锌)。我们将强调鼓励宝宝自主进食(BLW),并提供制作宝宝餐的实用技巧,如蒸、煮、炖等,以及如何避免过早添加盐、糖等调味品。 同时,我们也会深入分析此阶段宝宝可能出现的喂养困惑,如挑食、厌奶、不爱吃蔬菜等,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帮助家长们保持耐心和信心。 1-3岁:迈向家庭膳食的过渡 随着宝宝长大,他们的饮食将逐渐与家庭成员的饮食接轨。本章将指导家长如何为1-3岁的宝宝设计均衡的一日三餐,包括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来源以及奶制品。我们将探讨如何满足宝宝在此阶段快速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并关注可能出现的营养素缺乏风险,如钙、铁、维生素D等。 此外,本章还将讨论幼儿期常见的饮食挑战,如挑食、偏食、食欲不振、以及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例如规律用餐、细嚼慢咽、鼓励尝试新食物等。我们还将探讨外食、零食的合理选择,以及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为宝宝准备健康美味的餐点。 第三章:宝宝喂养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育儿路上总会伴随着各种挑战,关于宝宝喂养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本章旨在提供科学、实用的解决方案,帮助家长们从容应对。 过敏与不耐受:识别与管理 食物过敏是许多家长担忧的问题。本章将详细介绍婴幼儿期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如牛奶、鸡蛋、大豆、花生、鱼、小麦等,并阐述过敏的典型症状和诊断方法。我们将指导家长如何进行食物回避和食物挑战,以及在家庭中如何预防和管理食物过敏。 体重增长与生长发育:科学监测与评估 宝宝的生长发育牵动着家长的心。本章将介绍如何解读宝宝的生长曲线,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并解释偏离正常曲线可能的原因。我们将指导家长如何通过科学的喂养来促进宝宝的健康生长,并识别可能存在的喂养不良或肥胖问题。 挑食、偏食与不爱吃饭:行为引导与食物多样化 孩子挑食、偏食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本章将分析孩子挑食、偏食的可能原因,并提供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包括改变烹饪方式、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鼓励尝试新食物、营造愉快的用餐氛围等。我们将强调家长的榜样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宝宝逐渐接受并喜爱各种健康的食物。 餐具与进食方式:培养自主与乐趣 从使用勺子到独立用餐,宝宝的进食方式也在不断发展。本章将探讨不同月龄宝宝适合的餐具选择,以及如何引导宝宝逐步掌握自主进食的技巧。我们将强调鼓励宝宝参与备餐过程,增加他们对食物的兴趣。 安全与卫生:从厨房到餐桌的全方位守护 食品安全是喂养的重中之重。本章将详细介绍食物的储存、处理、烹饪等各环节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避免食物中毒。我们将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并指导家长如何为宝宝提供安全卫生的用餐环境。 第四章:宝宝餐制作的艺术与技巧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最终要落实到餐桌上。本章将提供一系列简单易学、营养美味的宝宝餐食谱,并分享一些制作上的小窍门。 食材的选择与处理:新鲜、天然、安全 我们将强调选择当季、新鲜、有机的食材,并讲解如何正确清洗、储存和处理各种食材,以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价值。 烹饪方法的创新:蒸、煮、炖、烤的健康选择 本章将提供多种适合宝宝的烹饪方法,并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例如,如何制作入口即化的蔬菜泥、绵软的肉末粥、以及营养丰富的炖汤。 宝宝餐的搭配原则:色彩、营养与口感的和谐 我们将引导家长如何根据宝宝的月龄和营养需求,科学搭配各类食物,确保营养均衡,同时兼顾食物的色彩、口感和宝宝的接受度。 不同月龄的食谱示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本章将提供覆盖0-3岁宝宝不同月龄的食谱示例,涵盖早餐、午餐、晚餐、加餐等,并附有详细的食材用量、制作步骤和营养分析。例如,适合6个月宝宝的红薯泥、适合9个月宝宝的鸡肉蔬菜面、以及适合2岁宝宝的迷你肉丸饭。 创意宝宝零食:健康能量的补充 在正餐之余,如何为宝宝准备健康的零食也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本章将提供一些自制健康零食的灵感,如水果酸奶、全麦饼干、自制果蔬冻等,帮助家长们远离高糖、高油的加工零食。 结语 养育宝宝的过程是一场充满爱与学习的旅程。本书希望通过科学的指导和实用的建议,为家长们提供坚实的后盾,让大家能够自信、从容地应对宝宝的喂养挑战。我们相信,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愿每一位宝宝都能在充满爱的餐桌上,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