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金羊毛(代序)
讓人生慢慢完美
生命的寬度
人生如帶 / 3
生命之序 / 5
比樹更長久的 / 7
生命的藉記卡 / 10
翻譯時間 / 15
節令是一種命令 / 17
米色診所 / 19
“未來”和“將來”的區彆 / 21
豆角鼓 / 25
大雁落腳的地方 / 27
年齡的顔色 / 38
延長中年 / 41
你我的記憶 / 43
你不能要求沒有風暴的海洋
你不能要求沒有風暴的海洋 / 49
你是否需要預知今生的苦難 / 51
離太陽最近的樹 / 54
絕望之後的曙光 / 56
蒼涼的生命 / 61
苦難之後 / 64
深綠是淺綠的弟弟 / 67
救樹 / 69
今世的五百次迴眸 / 71
蒼茫之悟 / 73
最大的緣分 / 74
崇文門三角洲的馬蓮 / 76
葵花之最 / 78
命運不是生命的藉口
用生命擦拭生命 / 83
關於生命與命運的遐想 / 84
悲憫生命 / 88
世界上最緩慢的微笑 / 90
翅膀上馱著天堂親人的期望 / 96
關於人生的沉思 / 105
無法投遞的禮儀電報 / 110
尋覓危險 / 112
在火焰中思索 / 114
柳枝骨摺 / 116
艾滋之椅 / 118
口罩 / 122
生如夏花,死如鞦葉
生命和死亡如影隨形 / 129
生命的顔色 / 133
煉蜜為丸 / 139
永彆的藝術 / 142
寫下你的墓誌銘 / 145
攝影能否記錄死亡 / 150
安然逝去 / 154
太平門與非常口 / 160
我注視我自己的頭顱 / 162
一場沒有時間錶的宴席 / 165
讓死亡迴歸傢庭 / 171
生命,因意義而蛻變
你為什麼而活著 / 179
精神的三間小屋 / 184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本子 / 187
假如我能活下去 / 193
飛翔吧,生命 / 195
為生命找到意義 / 198
每一天都去播種 / 200
沒有少作 / 202
女人什麼時候開始享受 / 212
熱愛說話 / 215
生命,一個光滑的過程
生病也是生活 / 223
藥是一把斧 / 225
戒指描述疼痛 / 228
一個光滑的過程 / 230
久病成灰 / 234
刀下留情 / 236
誰知盤中餐 / 239
草原上的獵人樹 / 242
醫文異同 / 246
斯特朗的地毯鞋 / 252
奶奶是沒有翅膀的天使 / 255
我嚮來對那些試圖用華麗辭藻堆砌起來的“心靈雞湯”抱持著審慎的態度,總覺得它們缺乏一種真實的重量感。然而,這本書的文字卻擁有難得的“質感”,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腳踏實地的分享,那種源自生活本身的樸素智慧,纔是最能打動我的地方。作者的筆觸極其剋製,但在看似平淡的敘述下,卻蘊含著對人性復雜性的深刻洞察。例如,她談論“失去”時,沒有采用煽情的筆法,而是用瞭一種近乎冷靜的觀察,去剖析失去後留下的空間如何被新的認知所填補,這種成熟的視角讓我深受啓發。我特彆喜歡其中幾篇關於“選擇”與“放下”的篇章,它們清晰地勾勒齣人生岔路口上的掙紮與釋然,教會我們在既定的局限中,如何依然能找到自由呼吸的維度。這本書讀完後,不會立刻給人一種“我變瞭”的錯覺,但它會在你不知不覺中,悄悄地調整你對某些既有觀念的看法,像是一把溫和的刻刀,幫你打磨掉內心的棱角,讓精神世界更具韌性。
评分從文字的技藝角度來看,這本書無疑是一次對中文書麵語美學的迴歸。作者對詞匯的選擇精準而富有韻味,完全避開瞭網絡流行語的淺薄和陳舊錶達的僵硬。她擅長使用那些略帶古典色彩但又絕不晦澀的詞匯,構建齣一種既古典又現代的獨特文風。特彆是那些描繪自然景物的段落,簡直像是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畫被賦予瞭聲音和溫度。我曾反復閱讀其中關於“山川河流”與“內心秩序”之間關聯的論述,那種將宏大敘事與個體感受巧妙融閤的能力,令人嘆服。這本書不僅僅是作者的個人迴憶錄,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感知世界”的指南,教導讀者如何放下外界的喧囂,重新聚焦於自己心靈深處的細微震動。它對讀者的要求是:請慢下來,用你最好的狀態來迎接這些文字,因為它們值得你傾注全部的注意力。這是一部能讓你的書架增添厚重感,讓你的精神世界變得更豐盈的作品。
评分這本新近收入我書架的散文集,光是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沉靜的力量,那種帶著歲月痕跡的米白色調,配閤著燙金的字體,讓人第一眼就覺得它不是那種喧囂的、追求即時快感的文字,而是值得細細品味的“老朋友”。我最欣賞的是它那種不急不躁的敘事節奏,仿佛作者是坐在一個灑滿陽光的午後,端著一杯溫熱的茶,娓娓道來她人生的種種際遇和感悟。讀起來,我仿佛被一種溫柔的絮語包裹著,那些關於成長中的迷茫、麵對睏境時的堅韌,以及最終與自我和解的曆程,都被描摹得極其細膩入微。特彆是作者對細節的捕捉,比如描寫一次遠行中偶然瞥見的街景,或是某次病中對生命脈動的深刻體會,那種畫麵感極強,直抵人心深處。它不是那種一氣嗬成的豪言壯語,而是點點滴滴匯聚成的生命河流,涓涓細流,卻蘊含著無窮的力量。每一次翻開,都能從中汲取到一種踏實的慰藉,感覺像是有人在耳邊輕聲提醒:生活雖然有風有雨,但我們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從容與美好。這本書,放在床頭,隨時可以翻閱,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心靈的“小憩”。
评分坦白說,我最初是被這個版本的精裝設計吸引的,但真正讓我決定珍藏的,是它在構建“精神傢園”上的不懈努力。如今的閱讀環境充斥著碎片化信息,我們的大腦總是在快速地接收和遺忘,很少有書籍能提供一個完整的“沉浸式”體驗。而這本散文集,恰恰提供瞭一個可以讓人慢下來的“空間站”。它的結構安排很有匠心,似乎故意將那些最尖銳的思考穿插在日常瑣碎的描繪之中,使得那些哲理性的感悟不至於顯得突兀和沉重。讀到關於時間流逝的部分,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對“當下”的珍視,那不是一種對過去的緬懷,而是一種對每一個生命瞬間的鄭重對待。我甚至會特意放慢語速去品味那些長句的結構,看作者如何用連綿的從句來鋪陳一種復雜的情緒,如同欣賞一件手工編織的掛毯,每一根綫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必要。這本書,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一種與高貴靈魂的“對話”,它對閱讀者的心智成熟度有著一定的要求,迴報你的,則是更深層次的自我理解。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並沒有迴避人生的“灰暗麵”,這一點與市麵上很多一味鼓吹“正能量”的作品拉開瞭距離。作者極其坦誠地記錄瞭自己在麵對挫摺、疾病乃至是內心孤獨感時的真實體驗。然而,這種坦誠並非一味的抱怨或自憐,而是在經曆過這些低榖之後,提煉齣的、帶著溫度的“經驗之談”。例如,她對“脆弱”的重新定義,讓我意識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恰恰是通往強大必經的第一步。這種“先破後立”的敘事邏輯,讓讀者在情感上更容易産生共鳴,不會有被“強行拉起”的矯揉造作感。每當讀到她描述自己如何從一次失敗中重新站立起來時,我都能從中汲取到一種“隻要活著,就有可能”的樸素信念。這種療愈感,不是速效的止痛藥,而是緩慢滲透、滋養身心的“慢燉湯”。它教會我們,真正的堅強,是能夠正視那些曾讓自己流淚的過往,並溫柔地與之共存。
評分現代人麵對快速變遷的社會,修養和欲望不成比例, 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己。 書中的老人其實就是一麵子, 映照齣現代人心態的不閤適。作者藉助“我”的親身經曆與感受,展現瞭現代都市人的復雜與痛苦,並通過邂逅年老智者的引導,逐步自覺踐行身心靈修,最終從日益異化的現實睏境中走齣,尋到最初的自我,實現自我心靈的拯救,求得內心的歸宿。小說開頭便交代瞭作者寫作的緣由,間接隱喻瞭現代人陷入迷惑與痛苦的原因:被外在的物質欲望緊緊鎖住,而且一直沒有發現、重視和改正這樣簡單錯誤的邏輯,導緻生活越來越糟糕,內心越來越沉重,越發感覺不到現代社會物質極大化帶來的樂趣。因此需要進行一次心靈的旅途,尋求一條迴傢的路,不再被外物所迷惑,該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郵遞的速度也很快!
評分書很好,快遞小哥也很熱情
評分內容還沒看瞭,但是有活動,價格很便宜啊。值得購買。
評分非常棒的一本書 我很喜歡
評分正版 ,包裝精美
評分不止一次購買瞭,畢淑敏的書值得慢慢看
評分一直都喜歡畢淑敏老師的作品,已珍藏好多本瞭,正好趕上京東有活動,在再入手一本。
評分上學就喜歡畢淑敏,書質量還可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