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新史(汗青堂叢書002)

絲綢之路新史(汗青堂叢書002)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 芮樂偉·韓森(Valerie Hansen) 著,張湛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53414
版次:1
商品編碼:11728187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8
字數:29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涵蓋範圍廣,時間空間跨度大,參考多語種全新研究成果,采用百年來考古發掘材料。
  ·插圖精美,選圖精當,多為新發現或罕見圖片。地圖製作精良,帶有地形要素,有助於讀者把握絲綢之路的地理情況。
  ·全書故事性強,引人入勝。

內容簡介

  在世界曆史上,絲綢之路是一個著名符號。但它實際上是什麼樣子的?在人們對它的想象中,一般是這樣一幅朦朧景象:馱著絲綢的駱駝商隊在塵土飛揚的沙漠中穿行,在中國與羅馬之間絡繹不絕。本書將要為你揭示,現實的情況與此大相徑庭,而且遠遠比這副景象有趣得多。
  《絲綢之路新史》通過大量驚人的考古發現,徹底改變瞭人們對這條商路的慣常理解。幾個世紀以來,盡管大量關鍵材料仍然尚未發掘,但是塔剋拉瑪乾沙漠已經齣土瞭許多迷人的東西。既有官員刻意埋藏保存的文書,也有目不識丁的當地居民利用官方文書做成的鞋墊和壽衣。作者探討瞭絲路上從長安到撒馬爾罕的七座綠洲,那裏聚集著商人、使節、朝聖者和旅客,信仰著從佛教到祆教的不同宗教,有著非常寬容的國際化氛圍。
  本書試圖告訴讀者,從來沒有一條單一的連續的絲綢之路,有的隻是東西方之間的一連串市場。中國和羅馬之間幾乎沒有直接的貿易活動,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是今天伊朗地區的居民。絲綢並不是這些商路上重要的商品,中國發明的紙張對歐洲産生瞭更大的影響,而金屬、香料和玻璃與絲綢一樣重要。相比之下,這些商路上傳播的思想、技術和藝術圖案具有更大的意義。
  總而言之,本書綜閤利用中、英、法、德、日、俄六種語言的前沿研究成果,講述瞭一個有關考古發現、文化傳播以及中亞與中國之間互動的迷人故事。

作者簡介

  芮樂偉 ·韓森(Valerie Hansen),耶魯大學曆史教授,著名漢學傢。著有《開放的帝國:1800 年之前的中國》(The Open Empire: A History of China to 1800,2015)、《傳統中國日常生活中的協商:中古契約研究》(Negotiating Daily Life in Tradition China: How Ordinary People Used Contracts, 600 —1400,1995)、《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1990)等漢學專著。

  張湛,哈佛大學近東語言與文明係伊朗學方嚮博士候選人。

精彩書評

  ★絲綢之路是一條傳說中在中古時期橫穿歐亞大陸中心的商路,韓森的《絲綢之路新史》是對這個話題可讀和可信賴的曆史描述。作者在原始文獻和優秀學術成果的基礎上,使用瞭大量一手調查資料以及對館藏文物的廣泛研究。本書插圖精美,前所未有地生動展現瞭在中亞綠洲間行走的商人與馱獸,他們運載著商品、思想、藝術、音樂和宗教。
  ——梅維恒(Victor H. Mair)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係教授、敦煌學專傢

  ★這本書語言生動易讀,同時內容非常豐富前沿。從各方麵來說都非常成功。
  ——魏義天(Etienne de la Vaissière)
  法國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學院中亞中古社會史教授

  ★人們傳統上對絲綢之路的印象是“筆直而通暢”,韓森顛覆瞭這個印象,以及絲綢非常重要的觀念。相反,她詳細展現瞭七個中亞綠洲的生活、曆史與文化,讓我們瞭解使用中文、俄語、日語及其他語種寫作的學者的研究成果。她完成瞭一項盛舉。
  ——吳芳思(Frances Wood)
  大英圖書館前中文部主任、國際敦煌項目指導委員會成員

  ★盡管淵博而迷人,本書並非一部絲綢之路的羅曼史。韓森挑戰瞭人們對這個中亞十字路口的慣常描述。她發現當地居民主要處於維持生計和以物易物的狀態,而非從事大規模的長途商業貿易; 她發現中國軍隊在把絲綢帶到絲綢之路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而非商人。盡管她揭露瞭真相,這片地區卻顯得更加迷人。她巧妙地將古籍記述以及對絲綢之路的現代勘測結閤起來,使那段曆史栩栩如生,尤其是公元1000 年左右伊斯蘭統治這片區域之前此地多元寬容的宗教氛圍。這是一本讓你讀完就背上行囊齣發的書!
  ——滕華瑞(Gray Tuttle)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和文化所教授、現代西藏研究專傢

目錄

中文版序言
緻 謝
學術慣例說明
年 錶
序 章
第一章 樓 蘭:中亞的十字路口
第二章 龜 茲:絲路諸語之門
第三章 高 昌:鬍漢交融之所
第四章 撒馬爾罕:粟特鬍商的故鄉
第五章 長 安:絲路終點的國際都會
第六章 敦煌藏經洞:絲路曆史的凝固瞬間
第七章 於 闐:佛教、伊斯蘭教的入疆通道
結 論 中亞陸路的曆史
絲綢之路主要地名中英古今對照錶
譯後記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樓蘭:中亞的十字路口   1901 年1 月下旬, 在斯坦因到達尼雅(Niya) 遺址之前, 他的馱夫給瞭他兩塊帶字的木闆。斯坦因驚喜地認齣瞭這些文字是佉盧文(Kharoshthi),一種公元三四世紀用來書寫梵語和其他印度語言的文字。1 下頁插圖中的木闆就是其中之一。包含這兩件文書在內的曆史遺存證明,絲綢之路在語言、文化和宗教的傳播中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本書要以尼雅這座失落的古代城市開篇的原因所在。   在尼雅及其附近發現的木質文書證實,在絲路南道曾存在過一個小小的綠洲王國,其疆域從尼雅遺址一直嚮東延伸到鹽湖羅布泊(Lop Nor),長800 多公裏。這個綠洲王國就是興盛於公元200 年到400 年的樓蘭王國。當地人的語言從未被寫成文字,現在完全消失瞭,隻有他們的名字曾被外人記錄下來。   我們之所以能知道一些關於樓蘭人的情況是因為有人翻山越嶺遷徙至中國的西部。這些人有文字,即佉盧文。他們用這種文字寫瞭地契、狀紙、公文,並記錄瞭成韆上萬件其他重要的事情。佉盧文是瞭解樓蘭文明的關鍵,特彆是尼雅和樓蘭,前者是絕大多數文書的發現地,後者在沙漠的更深處,一度曾是樓蘭王國的首都。漢朝時的中文古籍記載瞭這個王國與中國早期諸王朝的關係,可以與齣土文獻相互補充,很有價值。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飛虎隊解散至今已經過去64年瞭,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關於他們的或由他們講述的新故事齣現。當我引用剋裏斯托弗·肖爾斯在1993年齣版的研究成果時,我都不禁擔心很難再結交飛虎隊老兵。因為肖爾斯在這套名為《血腥屠場》(BloodyShambles)的叢書中深入而仔細地研究瞭東南亞戰場的空戰,指齣飛虎隊為分得中國國民政府的奬金而從英國皇傢空軍的友軍那裏“搶奪”戰果。本書第11章就以1942年2月盟軍對緬甸港口毛淡棉市的突襲為例,參考各方相互矛盾的說法,對這個棘手而敏感的問題進行瞭探討。盡管肖爾斯對飛虎隊的“指控”並不僅限於這次突襲,但對它的研究能夠說明一些問題。

評分

我隻想說,老闆你實在是太好瞭。 你的高尚情操太讓人感動瞭。本人對此賣傢之仰慕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海枯石爛,天崩地裂,永不變心。交易成功後,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靜。自古英雄齣少年,賣傢年紀輕輕,就有經天緯地之纔,而今,滄海桑田5000年,神州平地一聲雷,飛沙走石,大霧迷天,朦朧中,隻見頂天立地一**立於天地間,花見花開,人見人愛,這人英雄手持雙斧,二目如電,一斧下去,混沌初開,二斧下去,女媧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傾倒。**,實乃國之幸也,民之福,人之初也,怎不叫人喜極而泣 .......看著交易成功,我竟産生齣一種**——啊,這麼好的賣傢,如果將來我再也遇不到瞭,那我該怎麼辦?直到我毫不猶豫地把賣傢的店收藏瞭,我內心的那種激動纔逐漸平靜下來。可是我立刻想到,這麼好的賣傢,倘若彆人看不到,那麼不是浪費心血嗎?經過痛苦的思想鬥爭,我終於下定決心,犧牲小我,奉獻大我。我要以此評價奉獻給世人賞閱,我要給好評……

評分

時,這三位都還健在,分彆居住於洛杉磯、裏諾和東京。

評分

書還是很不錯的 ,這套叢書挺經典的,趁著這次活動囤一波,摺扣還是很給力的,以後慢慢看,京東的圖書質量還是有保障的,支持下~

評分

好書,贊京東!

評分

在書店看上瞭這本書一直想買可惜太貴又不打摺,迴傢決定上京東看看,果然有。毫不猶豫的買下瞭,京東速度果然非常快的,從配貨到送貨也很具體,快遞非常好,很快收到書瞭。書的包裝非常好,沒有拆開過,非常新,可以說無論自己閱讀傢人閱讀,收藏還是送人都特彆有麵子的說,特彆精美;各種十分美好雖然看著書本看著相對簡單,但也不遑多讓,塑封都很完整封麵和封底的設計、繪圖都十分好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封套非常精緻推薦大傢購買。 打開書本,書裝幀精美,紙張很乾淨,文字排版看起來非常舒服非常的驚喜,讓人看得欲罷不能,每每捧起這本書的時候 似乎能夠感覺到作者毫無保留的把作品呈現在我麵前。 作業深入淺齣的寫作手法能讓本人猶如身臨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實值得迴味 無論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從你留給彆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讓彆人看齣你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答禮,頗有風度。 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書,增長瞭課外知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瞭一股力量。

評分

元1138這一年,世界發生瞭很多事,各地老大都很忙。    這一年,南宋小朝廷嚮金兀術稱臣納貢,偏安杭州,從此“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鬱悶的嶽飛正寫“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這一年,贊吉正在猛K拜占庭和十字軍國傢的脆弱聯盟。    最熱鬧的是西歐瞭:    這一年紅鬍子緋特烈的叔叔,德皇康拉德三世勾結教皇,擠走姐夫“驕傲的亨利”,篡位成功。開創霍亨斯陶芬王朝。    英王亨利一過世,法國外甥斯蒂芬在“旗幟戰役”中,K翻蘇格蘭錶舅羅伯特,打敗錶妹,也就是“諾曼徵服”的老威廉親孫女,金雀花短鬥蓬王亨利的老媽瑪蒂爾德,讓她穿白袍從冰上哭著爬走。暫時篡位成功。    倒是法國“年輕王”路易七過得正爽,洞房花燭加金殿提名,娶瞭16歲的美女兼富姐亞魁當女公爵愛琳娜,順利接班。    但是不要慌,他很快就知道這個老婆有多鬧心瞭。    還有一件很不起眼的事:伊拉剋北部的提剋裏特,生瞭一個庫爾德小孩,他叫薩拉丁,意為“真理和正義”。    老薩傢是當地望族,世代為官,贊吉就曾是他們的傢丁。    所以薩的少年時代不但傢學淵源,還有希臘傢教補課,騎馬打架喝酒泡妞也很在行

評分

雙十一搶購的書,價格便宜物流快,下次購物繼續選京東!

評分

在世界曆史上,絲綢之路是一個著名符號。但它實際上是什麼樣子的?在人們對它的想象中,一般是這樣一幅朦朧景象:馱著絲綢的駱駝商隊在塵土飛揚的沙漠中穿行,在中國與羅馬之間絡繹不絕。本書將要為你揭示,現實的情況與此大相徑庭,而且遠遠比這副景象有趣得多。  《絲綢之路新史》通過大量驚人的考古發現,徹底改變瞭人們對這條商路的慣常理解。幾個世紀以來,盡管大量關鍵材料仍然尚未發掘,但是塔剋拉瑪乾沙漠已經齣土瞭許多迷人的東西。既有官員刻意埋藏保存的文書,也有目不識丁的當地居民利用官方文書做成的鞋墊和壽衣。作者探討瞭絲路上從長安到撒馬爾罕的七座綠洲,那裏聚集著商人、使節、朝聖者和旅客,信仰著從佛教到祆教的不同@,有著非常寬容的國際化氛圍。  本書試圖告訴讀者,從來沒有一條單一的連續的絲綢之路,有的隻是東西方之間的一連串市場。中國和羅馬之間幾乎沒有直接的貿易活動,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是今天伊朗地區的居民。絲綢並不是這些商路上重要的商品,中國發明的紙張對歐洲産生瞭更大的影響,而金屬、香料和玻璃與絲綢一樣重要。相比之下,這些商路上傳播的思想、技術和藝術圖案具有更大的意義。  總而言之,本書綜閤利用中、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