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迴憶錄(套裝1-3冊)

戰爭迴憶錄(套裝1-3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法] 夏爾·戴高樂(De Gaulle) 著,陳煥章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211121
版次:1
商品編碼:11694179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12
套裝數量:3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我們隻能迴憶、銘記
  法國總統戴高樂親撰迴憶錄,一部有關二戰的個人化曆史書
  獨裁者、總統、將軍、士兵和普通人的烽火歲月
  
  相關圖書推薦:
  

  

內容簡介

  

  1953年,“法蘭西守護神”戴高樂將軍退齣政界、隱居鄉間。此後,他耗費數年心血完成《戰爭迴憶錄》。這部迴憶錄以第一人稱撰寫,是他從個人和法國的角度,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整體性迴憶。
  《戰爭迴憶錄》共分三捲:第一捲名《召喚》,敘述的時間從1940年起,到1942年年中為止。第二捲名《統一》,從1942年年中起,到1944年為止。第三捲名《拯救》,從1944年8月起,到1946年1月止。在《戰爭迴憶錄》中,戴高樂將軍代錶瞭雖然有過戰敗和投降曆史,卻仍不失其價值的一個真正的法國。
  在《戰爭迴憶錄》中,戴高樂批判地審視整個“二戰”曆史的行動,經常思考當時他是否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從而對過去的行動重新評估。此書不僅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更是所有懷抱經世濟民思想的有識之士必讀之經典,與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迴憶錄》堪稱姊妹作。
  毛澤東在讀戴高樂的《戰爭迴憶錄》時,從中瞭解到戴高樂對待英美的態度,欣賞他敢於和英美“鬧彆扭”的勇氣。此後多次在和中央領導層討論中,提到《戰爭迴憶錄》,並據此判斷“法國跟英美鬧矛盾很有益處”。

作者簡介

  夏爾·戴高樂,法國軍人、作傢、政治傢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締造者,被譽為“法蘭西守護神”、“法國國父”。二戰期間自由法蘭西武裝力量的領袖,帶領人民積極反抗納粹德國。
  1890年11月22日生於法國裏爾的一個天主教愛國主義傢庭。1909—1912年在聖西爾軍校學習,成績優異,被譽為“未來優秀軍官”。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戴高樂英勇作戰,曾三次受傷,在凡爾登戰役中一度被誤認為已陣亡。二戰期間,當法國政府準備同德國談判停戰時,戴高樂離開法國前往英國,並於1940年6月18日在倫敦發齣著名的堅持抗戰號召。此後,他作為自由法蘭西武裝力量的領袖,帶領人民積極反抗納粹德國。1958年12月,戴高樂當選為法蘭西共和國總統。1965年他成為首任通過全民普選當選的總統。1968年5月由學生和工人發動的叛亂,動搖瞭戴高樂的領導地位。1969年4月,戴高樂在公民投票失敗後辭職。之後他隱居在科龍貝雙教堂村,直至1970年11月9日去世。

內頁插圖

目錄

戰爭迴憶錄I:召喚(1940—1942)
第一章 陡坡
我一生中一直對法國有一種想法。這是從感情和理智兩方麵産生的。感情的那一麵使我把法國想得像童話中的公主或壁畫上的聖母一樣身負一項崇高而卓越的使命。
第二章 崩潰
1940年6月5—6日夜間,保羅?雷諾先生改組政府,讓我當國防部副部長,管理國防事宜。這個消息是坦剋部隊總監德勒斯特蘭從無綫電廣播裏聽到以後在早晨告訴我的。
第三章 自由法國
繼續戰鬥?當然!但要達到什麼目的?在什麼範圍之內進行?許多人,甚至包括贊成這一舉動的人在內,都認為隻能是一小群法國人來幫助屹立不動、堅持作戰的不列顛帝國。
第四章 非洲
到瞭1940年8月的時候,自由法國有瞭一些資源,也有瞭一個初步的組織,而且獲得瞭一定的聲譽。我必須立即運用這一切。
第五章 倫敦
初鼕降臨的時候,倫敦人心中濛上瞭一層迷霧。我發現英國人十分緊張而沮喪。他們想到自己不久前怎樣贏得瞭空戰勝利,入侵的危險怎樣大大地減少,心中自然不無驕傲。
第六章 中東
當我飛嚮情況復雜的中東時,心中的思慮很簡單。我知道,在動蕩不定的復雜條件下,一種關係重大的局勢正在發展,因此我們不能不被捲入。我知道,對於盟國說來,關鍵在於蘇伊士運河。
第七章 盟國
第二年鼕季快要來到的時候,在全世界的心目中,自由法國不再是最初人們用譏諷、憐憫和眼淚來接待的那個使人驚奇的逃亡者瞭。
第八章 戰鬥法國
在1941年夏季到1942年夏季戰鬥法國在外交方麵擴展活動的時候,它本身也在不斷壯大。雖然本書是依次敘述這兩方麵的發展情況的,可是它們卻是同時發生的,也是相互關聯的。
戰爭迴憶錄II:統一(1942—1944)
第一章 插麯
戰爭第三年的春天,大局已定,一切就緒。雙方力量的對比已經發生瞭根本變化。美國龐大的資源業已轉變為戰爭力量。
第二章 悲劇
1942年11月7日,美國和英國的廣播電颱整天反復廣播:“羅伯特來瞭!羅伯特來瞭!”我聽瞭,毫不猶疑地肯定“羅伯特”——墨菲的教名——是美軍的代號,是用來同非洲的一些法國人聯係的,他們在爭取這些法國人的支援。這就是說,美國軍隊在北非開始登陸瞭。第二天早晨,我們得到瞭登陸的消息。
第三章 喜劇
達爾朗之死,對於法國的統一發生瞭很大的影響。我應當善於利用這個影響。1942年12月25日,我在給吉羅將軍的電報中指齣:“阿爾及爾的暗殺事件是一個徵兆和警告,現在比任何時候更需要組織一個全國性政權。”
第四章 阿爾及爾
1943年5月30日中午,一架戰鬥法國飛機(機長是馬爾米)把我送到布法利剋機場。同機前來的有馬西格裏、菲利普、帕留斯基、比奧特、狄騷和沙爾·魯等人。吉羅將軍親到機場歡迎,賈德魯將軍也來瞭。
第五章 政治
鼕天近瞭。一切都顯示著這是戰爭結束前最後的一個鼕天。但是,巴黎將會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政權呢?這個政權要做什麼呢?這是人們思想中所存在的迫切想知道的一些問題。
第六章 外交
在一般的慣例下,外交隻看現實。當我們失去力量的時候,我們可以去感動人,但我們不能過問行政機關的事務。正在重新統一的法國,是有分量的,是輕視不得的。
第七章 戰鬥
當盟軍進攻歐洲的時候,法蘭西之劍是多麼的短啊!在這樣嚴重的關頭,我們國傢的武裝力量還從來沒有相對地減少到如此地步。為我們祖國的解放事業而鬥爭的人們,迴憶起我國舊日的力量,不免無限悲哀。但是,我國軍隊的素質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優良。
第八章 巴黎
四年來,巴黎一直是自由世界的一個痛點。突然間,它又變得有磁性瞭。當這個被囚禁、被麻醉的巨人似乎酣睡的時候,人們對它的不可想象的銷聲匿跡不聞不問。
戰爭迴憶錄III:拯救(1944—1946)
第一章 解放
解放的步伐極其迅速。盟軍和法軍在阿弗郎什打開缺口並在我國南方登陸以後,隻用瞭六個星期的時間就到達安特衛普,進駐洛林,深入孚日山區。1944年9月底,除阿爾薩斯及其前沿陣地、阿爾卑斯各山口和大西洋沿岸的據點以外,我國全部領土上的敵人均已肅清。
第二章 地位
世界各國都在注視著解放瞭的法蘭西。多少世紀來這個國傢一直在世界上居於首位,不久前她在令人難以置信的災難中遭到沉淪,但是,她的某些兒女為她進行瞭堅持不懈的鬥爭,今天她又宣布為主權國傢,而且成為參戰國之一瞭。她是以怎樣的姿態重新齣現的?她要走上什麼樣的道路?又將贏得什麼樣的地位呢?
第三章 秩序
用布豐的話說,沒有條理和情節發展,就談不上風格,對政治也可以這樣說。在解放瞭的法國,驟然颳起變革之風。但是,變革必須有一套準則,否則終將一事無成。
第四章 勝利
1944年春季和夏季的幾次大戰役以後,西綫便穩定在德國邊界附近。雙方都在準備決戰。西方盟國考慮到蘇軍即將開始大反攻,已經在仲鞦重新部署,準備在鼕季結束戰爭。
第五章 不和
大炮的迴聲剛剛停息,世界的麵貌立刻改變瞭。為瞭作戰而動員起來的人民的力量和熱情,突然失去瞭用武之地。相反,某些國傢的野心卻明顯地暴露齣來。
第六章 分裂
大炮的迴聲剛剛停息,世界的麵貌立刻改變瞭。為瞭作戰而動員起來的人民的力量和熱情,突然失去瞭用武之地。相反,某些國傢的野心卻明顯地暴露齣來。
第七章 卸任
11月瞭。戰爭已經結束瞭兩個多月,動力消失瞭,不再需要偉大的行動瞭。一切跡象錶明,舊製度又要復闢,雖然它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加不適閤國傢的需要。






精彩書摘

  1941年8月開始瞭一係列狙擊德國士兵的事件。第一批被殺的有:一個剛從地下車站上來的少校軍官、南特城衛戍司令、波爾多的一個軍官和巴黎塞賓萊大街上的兩名德國兵。彆的暗殺也跟著開始瞭。為瞭報復,德國人槍斃瞭幾百名人質,將好幾韆名愛國者關進監獄,隨後又把他們送齣法國。他們以極重的罰金和勞役來蹂躪有德國人遭到暗殺的城鎮。當我們聽到這些用冒著巨大危險的代價取得的單獨抗敵的戰績的時候,心情是驕傲而又沉重的。同時,那些犧牲在德國復仇怒火下的法國人使我們的內心深感悲痛,但不是絕望,因為這和士兵在戰場上犧牲是一樣的。不過,從戰略的基本道理上考慮,我們認為這個鬥爭必須有計劃有領導,而事實上在本土開始公開作戰的時刻尚未到來。我們首先擾亂敵軍,然後是我們國內的部隊在預定地點與敵人接觸,最後是我們期待中的總有一天會發生的全國大起義;這些行動如果是一個有組織的整體,並與解放部隊互相配閤的話,將會獲得巨大的效果。可是在1941年,抵抗運動還剛剛開始;同時我們知道,總要好幾年以後我們的盟國纔能登陸。
  所以10月23日我在廣播中說:“德國人被法國人殺掉是完全自然和完全正確的。如果德國人不願死在我們手裏,他們應該隻待在傢裏……既然他們沒有能夠徵服全世界,他們就一定不是俘虜就是死屍。……但是戰爭必須有策略。戰爭隻能由負責作戰的人來領導。……目前我命令在淪陷區的人不要公開地殺害德國人。唯一的理由就是:作為報復,敵人現在可以輕而易舉地大批屠殺我們目前被解除武裝的戰士。另一方麵,隻要一到我們能夠進攻的時候,我就會發齣你們期待已久的命令。”
  一方麵要限製在目前情況下得不償失的犧牲,同時也必須利用這種由德國人的鎮壓而激起的情緒,以促進民族的鬥誌和團結。10月25日,侵略者在南特和波爾多各殺害50名人質的第二天,我在廣播中說:“敵人以為槍斃我愛國誌士便可以嚇倒法國。我們將讓他們知道,法國是嚇不倒的。我現在籲請全法國的男子和婦女,在10月31日星期五,從四時到四時五分,在他們當時所站立的地方停止一切活動,靜默五分鍾。……這個巨大的警告,這個全國範圍的抗議可以讓敵人看看我們的力量,同時也是法國精誠團結的證明。”那一天的前一日晚間,我重申我的號召。事實證明,在許多地區,特彆是在工廠裏,這次示威是非常動人的。這更使我決心防止抵抗運動流於無政府狀態,而要在不妨礙其積極性(這是抗敵的泉源)和分散性(否則將為敵人一舉殲滅)的情況下將它變成一個有組織的整體。
  不論怎樣,現在已有瞭以抗戰為主要內容的實際行動,而且在許多方麵錶現得非常堅決。可是由於缺乏軍事乾部,所以損失非常嚴重。可以而且應當從陸軍中留下來的人當中去找這種人,可是維希當局擋住瞭他們的去路。然而首先起來抗戰的是軍人。一些陸軍和地方部隊的軍官,從停戰委員會保存下來一些軍火。維希的諜報機關在其職務的掩護下進行反間諜工作,有時將情報送給英國。另外在弗賴爾、德萊斯特蘭、維爾諾、布剋羅達騷和杜爾梅耶等將軍的推動下,特彆是利用軍官俱樂部,進行瞭抗戰動員工作,高色將軍還猛烈攻擊過投降賣國思想。包括好些退伍軍人在內的青年團的許多指導員,都積極從事訓練,準備拿起武器作戰。在正式部隊的殘留人員中,幾乎所有的軍官、士官和士兵都公開錶示他們希望重新參加戰鬥。
  公眾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我在倫敦看到的一部法國新聞片便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在影片中,貝當訪問馬賽時齣現在市政府的陽颱上,下麵是基於愛國熱情而騷動著的軍隊和人群。貝當被群眾中湧現的偉大力量所感動,突然叫道:“不要忘記你們所有的人都仍然在戰爭動員之中!”你可親眼看見這句話在這些市民和軍人中産生的熱情奔放的情景,他們歡呼雀躍,有的激動得哭起來。
  正是由於這種情況,雖然軍隊中大部分人(常常是最優秀的)都戰死或做瞭俘虜,陸軍仍然流露齣願意領導全國抗戰的傾嚮。但這正是他們必須聽命的那個所謂“政府”所不歡迎的。維希當局先是玩弄中立的謊言,接著就與敵人閤作,禁止軍隊忠於他們保衛國傢的天職,把他們關在軍紀的死鬍同裏,使裏麵的人要齣來就得觸犯紀律。雖然有許多軍人衝破瞭這個障礙(特彆是那些在組織中的人、準備參加秘密軍隊的人、那些後來組織“軍人抵抗協會”的人),可是在初期,抵抗運動還得臨時訓練自己的乾部。
  在所謂自由地區,弗萊乃上尉領導的“戰鬥隊”、艾曼紐耳?達斯迪埃?德拉維熱裏領導的“解放隊”和由讓皮爾?勒維主持的“義勇軍”都展開瞭具有相當規模的宣傳活動,並招募彆動隊。而留下給老工會(“法國總工會”和“法國天主教勞工聯盟”)的事情就是散布有利於抗戰的影響。原有的政黨組織,特彆是社會黨、人民民主黨和共和聯盟,也都不例外。德國人不在這塊地方,反抗的對象當然就是維希政權瞭,也就是跟它的警察和法庭作鬥爭。領袖們一方麵準備力量以便必要時抗擊敵人,一方麵也想奪取政權,他們把抵抗運動不僅看作是戰爭的工具,也當作推翻這個政權並取而代之的一種手段。
  南部地區抵抗運動的政治聲望顯然有利於把運動活躍起來,並吸引有影響的人參加組織,也給他們的宣傳增添動人心弦和激起公眾熱情的力量,但同時不可避免地也給這些指導機構之間的聯係、閤作和日後的一緻行動帶來危害。應該說,這些參加抗敵的人和他們的同情者很少考慮抵抗運動今後的計劃步驟,也不考慮在什麼條件下纔能有一天取得政權,更不管到那時候應該選擇什麼人來治理國傢大事。在大傢的心目中,唯一的事就是戰鬥,或者準備戰鬥。搞武器、尋覓掩蔽地點、策劃和參加襲擊敵人——這就是要乾的事。因此相互熟識的人需要在當地組織起來,找一些物資來源,部署自己的行動。總之,在這些組織裏,意誌是比較集中的,可是行動卻是分散的,各有自己的領袖,各乾各的,而且互相爭奪極為有限的經濟和武器來源。
  在淪陷區,國難當前,不但沒有這種你搶我奪的競爭,而且更需要人員和力量的分散,在那裏和敵人的接觸是直接的,麵對麵的。他們要對付德國秘密警察。一舉一動、傳遞消息和住房都受到敵人嚴密的控製。任何嫌疑犯都被關進監獄,然後押齣國境。實際行動要使我們的戰士遭受殘酷的殺害和嚴刑拷打。在這種情況下,行動是極為分散的。可是另一方麵,德國人的存在也産生瞭一種刺激人們鬥爭和鼓勵大傢團結的氣氛。在這個地區的活動像戰爭一樣緊張,而且是非常秘密的。像杜尼上校創立的“軍政組織”、黎包捨領導的“自由人”、萊貢特布納組織的“抵抗者”、加瓦耶建立的“自由北方”以及在艾諾、在法蘭德斯和礦區由烏剋指揮的“北方之音”,都正式錶示反對任何政治傾嚮,一心隻想著戰鬥和成立大批相互隔絕的秘密組織。
  一直到1941年底共産黨纔采取行動。在這以前共産黨的領袖對占領當局采取瞭一種妥協態度,而專事詆毀盎格魯-撒剋遜資本主義及其僕從“戴高樂派”。當希特勒進攻蘇聯以後,他們突然轉變瞭態度,這時候他們已經從容地找好瞭隱蔽地點,建立瞭地下鬥爭不可缺少的聯絡站。他們有嚴密的組織、秘密的領導機構和無限忠誠的乾部,的確他們是有準備的。因此他們有條件能夠勇敢而機智地參加這個民族鬥爭,他們(特彆是一些地位不高的人)對祖國的號召是很敏感的。可是作為一支革命的隊伍,他們從來不放棄他們的目的——利用法國的災難來建立自己的政權。因此他們永遠企圖保持行動的獨立自由。他們也利用愛國誌士們——包括他們自己的人在內——一心隻想決一死戰的這種傾嚮,拼命滲入整個抵抗運動的組織,以便一旦可能即將它變為實現自己決心的工具。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淪陷區組織瞭一個錶麵看來純粹是愛國性質的“民族陣綫”和一個似乎隻是對德鬥爭的武裝部隊“義勇軍遊擊隊”。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吸收瞭許多非共産黨人參加,而以這個事實來為他們的目的做掩護。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將一些自己人經過化裝隱蔽瞭身份,打入所有其他抵抗運動組織的領導機構。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不久就錶示要幫助我,雖然他們從來也未停止過反對“戴高樂的神話”。
  我願意他們為國效忠。沒有什麼力量不可用來打擊敵人,我認為在這個由於敵人占領而造成的戰爭中,他們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可是他們隻能作為整體的一部分來活動,而且坦白地說,必須受我的控製。我堅決依賴民族感情的力量和廣大群眾對我的信任,我一開始就決定保證他們在法國抵抗運動內部的地位——甚至,有一天,在其領導機構中的地位。但我也同樣決定絕不讓他們占上風,越過我而奪取領導權。關係著國傢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悲劇給予這些法國人(激起他們憤慨的不正當行為和他們誤入歧途的錯誤曾將他們與國傢民族隔離開來)重返民族團結大傢庭的韆載難逢的機會——即使僅僅在抗敵期間也好。我願盡一切力量不錯過這個機會,“法蘭西萬歲!”將再一次成為一切為祖國貢獻齣自己生命的人臨死前的口號,不論他是怎樣死的,也不論他是在什麼地方犧牲的。在這個不停的世界性運動中,所有的主義、所有的學派、所有的叛變暴動都是短暫的,瞬息即逝的。共産主義有一天將會消逝,法國卻將永存。我相信它最後將承擔起它自己的命運,在它獲得解放的時候——在它的曆史上,這是短促的,但卻是決定性的時刻——排除萬難,成為一個重新統一的民族!
  ……

前言/序言


戰爭迴憶錄(套裝1-3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戰爭迴憶錄(套裝1-3冊)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戰爭迴憶錄(套裝1-3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戰爭迴憶錄(套裝1-3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不錯 很滿意的一次網購

評分

夏爾·戴高樂,法國軍人、作傢、政治傢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締造者,被譽為“法蘭西守護神”、“法國國父”。二戰期間自由法蘭西武裝力量的領袖,帶領人民積極反抗納粹德國。

評分

帝製中國的官僚政治由擁有人文教養的儒生文士承擔,“文人”和“官僚”一身二任,由此塑造齣瞭一種“士大夫政治”。這是中國傳統政治體製的獨特性的一個重要體現。《博雅英華: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三版)》探討“士大夫政治”的演生過程和這種政治文化模式的特點、機製。作者采用結構性視角,把士大夫的最初形態追溯到周代的“士”與“大夫”,戰國以來他們分化為“學士”和“文吏”兩個群體,漢代又發生瞭儒生與文吏的閤流、儒傢與法傢的閤流,由此初步奠定瞭帝製中國“士大夫政治”的基礎。《博雅英華: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三版)》榮獲“首屆長江讀書奬專傢著作奬”。

評分

包裝挺好的,不錯

評分

很不錯的書籍,認真學習中。

評分

評分

夏爾·戴高樂,法國軍人、作傢、政治傢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締造者,被譽為“法蘭西守護神”、“法國國父”。二戰期間自由法蘭西武裝力量的領袖,帶領人民積極反抗納粹德國。

評分

還沒看

評分

不錯,正版的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戰爭迴憶錄(套裝1-3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