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經典著作譯本,一部堪比《白鹿原》的雄奇傢族史詩!
《金翼:一個中國傢族的史記》是知名社會學傢林耀華先生用小說體寫作的社會人類學學術專著,通過小說中張、黃兩傢在社會生活與經濟變遷中的興衰沉浮,刻畫齣瞭中國南方鄉村生活的全景。麵對生活中的機遇與挑戰,張、黃兩傢的不同選擇,演變齣截然不同的傢族命運與個人際遇。作者娓娓道來,在敘述張、黃兩傢生活場景的同時,對地方社會的信仰、習俗等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寫,對個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調適與製衡進行瞭分析與評述,為讀者更好的解析人物故事內涵、解讀中國傳統社會的運行機製與內在邏輯,提供瞭社會學領域的很好讀本。
《金翼:一個中國傢族的史記》為《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首次翻譯齣版。
林耀華(1910-2000),知名人類學傢、社會學傢和民族學傢。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燕京大學社會學係主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係主任。著有《嚴復研究》、《義序的宗族研究》、《金翼》、《涼山夷傢》等。
莊孔韶現任浙江大學講座教授、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影視人類學學會副會長。
方靜文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
前言:《金翼》兩個版本的差異 莊孔韶
英文版序 B. 臘斯剋
第一章 東林的早年生活
第二章 擺脫貧睏
第三章 官司
第四章 張傢新居
第五章 入學
第六章 村裏的節日
第七章 農業係統
第八章 大米交易
第九章 店鋪的生意
第十章 芬洲的命運
第十一章 求學雄心
第十二章 分傢
第十三章 店鋪的分裂
第十四章 土匪
第十五章 兄弟紛爭
第十六章 店鋪的擴展
第十七章 張傢與黃傢
第十八章 地方政治
第十九章 河運
第二十章 僵局
《金翼》兩個版本的差異
1984年,在我做瞭林耀華先生的博士候選人以後,似乎研究的興趣很快從中國西南山地民族轉嚮瞭漢人社會。之前我就知道他的書房裏有一本墨綠皮的精裝英文版《金翼》(1948年版),後來我藉閱的同時,還有宋和的颱灣繁體字中譯本,這當然是同一本書的不同文本。在筆者多次訪問“金翼”黃村田野調查間隙,時而拜訪林先生,一同核對現實和書中的新舊人名、地名和往事,以方便新的調查。
直到1990年至1992年赴美博士後研究期間,我纔在華盛頓大學(西雅圖)的蘇塞羅圖書館(Suzzallo Library)第一次找到《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雖然早就知道這個版本,不過從書架上抽齣來翻閱,感覺被書本儲存起來的時光瞬間得以延續,尊敬與惶恐油然而生。當時,我大體上注意到前後兩個版本的異同,特彆是1948年版後麵多瞭一章學術解說。我時常在圖書館裏閱讀,那裏復印很貴,當時隻印瞭這本書中臘斯剋(B. Lasker)寫的序言,並首次譯成中文,以“隱然浮現的偉大目標”為題,發錶在學術刊物《思想戰綫》上。
1940年,林耀華先生在哈佛大學人類學係獲得博士學位後,留美陪伴患病妻子期間,根據他在傢鄉福建省閩江流域黃村及所在縣、鄉、鎮(今福建省古田縣境)的生活經曆,以及他本人離開中國前在1936年和1937年最後兩次田野工作,寫成瞭小說體《金翼》。這本書描述瞭兩個農村傢族興衰的曆史過程,並以當時功能主義學派新論——平衡論——融入字裏行間,以展現人類學理論對社會曆程變遷的深度解析。時任太平洋學會會長的臘斯剋先生為這本書作序並推薦,終以《金翼:一個中國傢族的史記》為名在美國齣版。
莊孔韶
於北京景山老宅
2014年11月28日
《金翼:一個中國傢族的史記》為《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首次翻譯齣版。
評分弗裏切羅最著名的幾篇文章,都從一些細微的詞句入手,追溯它們在柏拉圖或者大阿爾伯特那裏的蹤
評分自漢初以來,有今文、古文兩種不同的傳本。《漢書·藝文誌》說:"《尚書》原有100篇,孔子編纂並為之作序。"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布《焚書令》,秦代的焚書給《尚書》的流傳帶來毀滅性打擊,原有的《尚書》抄本幾乎全部被焚毀。漢代重新重視儒學,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漢代通行文字隸書寫的《尚書》,共28篇,人們稱之為今文《尚書》。西漢時期,相傳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瞭另一部《尚書》,是用先秦六國時的字體書寫的,人們稱之為古文《尚書》。古文《尚書》經過孔子後人孔安國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書》多16篇。
評分TIPS:如何區分自營和第三方商傢
評分【內容簡介】
評分林耀華(1910-2000),知名人類學傢、社會學傢和民族學傢。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燕京大學社會學係主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係主任。著有《嚴復研究》、《義序的宗族研究》、《金翼》、《涼山夷傢》等。
評分不同的讀書人,有不同的氣質,因為讀的書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內涵。但是,不管怎樣,好的氣質,就是綻放自己最真實的光彩,暄灑自己最自然的魅力,五彩的光芒四射著,但又不會刺眼。這是一個方麵,就是要堅持自己,自我。
評分世界讀書日活動買的,價格也算實惠,連著搶瞭4,5天的券,就是搶不到滿二百減一百的,而且今年不是全品類滿減,好多書買不瞭,總體來說活動還算不錯!!!
評分基本的思路取法於兩本書:《江村經濟》與《街角社會》,對浙江村內“灰社會”的描述尤其有《街角社會》的味道,這也提示著我做“社區”研究的範疇定位與方法,一是對問捲設計不用報什麼期待,因為“最好的問題都不是問齣來的”,二則是對“精確”不必報什麼期待。浙江村之所以是跨邊界的,是因為從人的行為、資本的運作、關係網的建構等角度來說,空間形成瞭故鄉、大紅門、海外、內地多個城市之間的流動,野蠻生長中有精密的傳統與結構,也即被重點談論的“關係”:行動者本身是在和關係的互動中被塑造的,係、鎖、圈子、背景、叢等關係模式鑲嵌製約。不過項飚對“理性”的理解和經濟學裏的“理性”顯然不是一個,不然也不會認為經濟學沒有解決“理性怎樣被錶達”的之類問題。總之,私營早就有瞭,清退也早就有瞭,但迴潮,更是連綿不絕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