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的理念:以詩論的文字談論建築

物化的理念:以詩論的文字談論建築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西]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5-1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OSCAR RIERA OJEDA PUBLISHERS
ISBN:9789881397522
版次:1
商品編碼:1168601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7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物化的理念”,齣自1988至1989學年間我在馬德裏高等建築學院開設的博士課程的名稱。我試圖藉此傳達齣這樣的含義:建築,在根本上它是一種理念,雖然這種理念的錶達有賴於形式—建築通過形式呈現於我們眼前,但是建築高於這些形式,並跨越它們。這種理念,通過與人—建築之核心所在—密切相關的各種尺度來得以物化。因此,建築可以說是一種被建造的理念。建築的曆史,不僅是形式的曆史,其本質是一部被建造的理念的曆史。形式會隨著時間消亡,但理念得以留存、不朽。
  

作者簡介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1946年齣生於西班牙的瓦拉朵麗,1971年畢業於馬德裏建築學院,1982年獲得博士學位。他是西班牙佛朗哥政權(1939~1975)之後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是馬德裏高等建築技術學院曆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和係主任,建築評論界公認的西班牙當代建築的代錶人物。
  20世紀70年代初期,坎波·巴埃薩與Julio Cano Lasso閤作開設事務所,隨後獨立開業,很快獲得瞭國際專業評論界的關注。從他的早期作品中,如Fene 市鎮廳(1980) 和聖弗明學校(School of San Fermin,1985),坎波·巴埃薩已經開始通過尋求最簡練的語言和最明晰的建築定義形成自己鮮明的個人風格。他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代錶作加西亞·馬科斯住宅(Garcia Marcos House,1991)和加斯帕住宅(Gaspar House in Zahora,1992)傳達瞭某種微妙的幽雅和復雜的純淨,被認為是極簡主義思潮下最偉大的建築作品。近年來,坎波·巴埃薩正逐漸從小型作品空間和材料的探索,轉嚮更為復雜的空間創造。與早期的那些作品相比,坎波正在嘗試運用更為多樣的材料,形成某種極簡而清晰的空間。密歇安研究中心(Miesian Research Centre)和BIT中心(Centro Balear de Innovaci¨n Tecnologica de Inca,1995)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而建成於2000年的格拉納達儲蓄銀行總部,無疑是一個顛峰之作。在這些建築的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坎波·巴埃薩仿佛與勒·柯布西耶進行著某種空間上的對話,並為自己樹立瞭一座不朽的豐碑。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的影響並不僅僅局限於馬德裏的設計和學術界,其作品多次獲得歐洲最佳建築奬。通過在歐洲和美國各地的講學和展覽活動,他的設計理念和作品在世界範圍內産生瞭廣泛影響。時值 “2007中國-西班牙文化年”, 受上海市建築學會和文築國際的邀請,作為文築國際“大師之旅”係列活動之四,在北京和上海兩地進行瞭題為“光與重力”的公開演講會。
  巴埃薩的作品以乾淨、簡潔著稱,強調盡可能地利用一切自然的元素創造齣豐富變化的空間。他的著名作品包括西班牙波祖羅鎮的特爾加諾住宅 (Turégano House)、賽維拉教堂、巴塞羅那文化中心 (Barcelona Culture Center)、安達盧西亞地方政府辦公樓、古拉羅住宅 (Guerrero House)、CASA DE BLAS等。他的作品運用最簡單的材質和色彩,搭配簡明而巧妙的細節,卻往往給人以感官上的震撼。其中,最具代錶性的是2001年完工的格拉納達儲蓄銀行總部(Caja de Granada)。
  這些傑齣的作品為他贏得瞭許多奬項,最重要的一些包括:2000年,他為西班牙展團首次贏得威尼斯雙年展國際建築展大奬;同年贏得邁阿密建築雙年展大奬;2003年,他設計的儲蓄銀行總部獲西班牙托魯加奬(EDUARDO TORROJA Award),次年又獲得歐洲最佳建築奬。 從一座有安騰忠雄風格的房子到一座讓人聯想起 David Chipperfield的圖書館,在欣賞巴埃薩的作品時,常常可以找到其他一些建築師的影子。然而,他對於其他建築師的理解並不是觀點和碎片的拼湊。相反,巴埃薩的作品充滿瞭自身的邏輯和成長軌道。早期,他著迷於無處不在的中庭,在其中所有東西都充滿與世隔絕的意味;逐漸地,他對空間的理解發生瞭變化,專注於將建築作為地平綫、或者外部景觀的觀察點來錶現。而他的代錶作——格拉納達的儲蓄銀行總部,則錶現齣他對光綫的驚人理解和巧妙運用。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
物化的理念
以論詩的文字談論建築
1 關於建築
1.1. 無光則無建築
關於光
1.2. 最後一聲爆炸前的一分鍾
關於建築的未來
1.3. 精準的白
關於白色
1.4. 本質性。以少至多
宣言
1.5. 思考,或者不思考,這是個問題
—關於設計的藝術及傳達這種藝術的方法
1.6. 邪惡無知的法官
關於建築的修復
1.7. 理念、光、重力,各得其宜
關於建築的基礎
1.8. 盒子,小盒子,大盒子
關於砌築和建構
1.9. 你的傢,你的博物館,你的陵墓 ; 我的傢,不是博物館,也不是陵墓
關於居住
2 關於建築師
2.1. 光頭之美
關於亞曆山大·德·拉·索塔的建築
2.2. 雕鏨之美
關於哈維爾·卡爾瓦哈的建築
2.3. 火山之美
關於薩恩斯·德·奧伊薩的建築,“火山口”和“晶洞”
2.4. 叛逆之美
關於米格爾·菲薩剋的建築
3 關於建築作品
3.1. 密斯·凡·德·羅眼中閃爍的風景
關於阿西斯·卡布萊羅設計的玻璃大廳
3.2. 嚮密斯學習
關於密斯·凡·德·羅在馬格德堡的住宅
3.3. 那天,密斯拜訪瞭索塔
關於亞曆山大·德·拉·索塔的馬拉維亞斯學校體育館
3.4. 更多大海
關於約翰·伍重在馬略卡島佩德羅港的自宅
3.5. 夏日,我的小屋是一處陰涼地
關於薩歐拉的加斯帕住宅
4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物化的理念

  以論詩的文字談論建築

  “物化的理念”,齣自1988至1989學年間我在馬德裏高等建築學院開設的博士課程的名稱。我試圖藉此傳達齣這樣的含義:建築,在根本上它是一種理念,雖然這種理念的錶達有賴於形式—建築通過形式呈現於我們眼前,但是建築高於這些形式,並超越它們。這種理念,通過與人—建築之核心所在—密切相關的各種尺度來得以物化。因此,建築可以說是一種被建造的理念。建築的曆史,不僅是形式的曆史,其本質是一部被建造的理念的曆史。形式會隨著時間消亡,但理念得以留存、不朽。詩的秘方

  瑪麗亞·贊布拉諾(MaríaZambrano),以詩人所慣有的言簡意賅的方式,在她最後齣版的文章中寫道,詩不過是“文字與數的結閤”。如何纔能言少至多?同理,我們有些人認為,可以把建築視為物質與數的結閤。建築和詩的共同點在於:都有具體的、可度量的組分,並通過智慧來組閤,這就是常言所道的“明其就裏”。建築,如同詩,有著精確的尺寸、 “特定的節奏”,並非産生於“偶遇”,而源於“辛勞的追尋”。辛勞的是建築師的研究過程:麵對桌上的資料,他反復思量,試圖達到“準確的相遇”。這一切隻因為,建築中的理念是有尺寸、尺度的。

  這些成分、尺度和時間的準確相遇,在詩中被稱為“韻律學”,猶如在說什麼“秘方”。而在建築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建築師通過圖紙和文字透露瞭秘訣。因此,無論是密斯·凡·德·羅精確和簡練的文字,還是勒·柯布西耶更為激情和豐富的篇章,都無不為人稱道。但願現在匯集在此將要齣版的文章,讀者們也能如此看待。思,言,行

  不久之前,我為一些瑞典建築師寫瞭篇短文。為瞭談論思維和行動之間、理念和創造之間所必需的一緻性,又鑒於對方是瑞典人,我大言不慚的扯瞭個謊,寫道,在伯格曼的一部影片中,葛麗泰·嘉寶對和她演對手戲的演員說, “你們男人都是想一套,說一套,做一套”。事實上,這部電影是比拉·米羅(PilarMiró)導演的,這位傑齣的女導演藉著風姿綽約的佳人安帕羅·姆紐茲(Amparo Mu?oz)之口,說齣瞭這些話。這個例子的實質一直在於,揭示瞭思、言和行之間的聯係。在建築中,同樣存在這樣的聯係,甚至對其一緻性有更高的要求。

  言,即用文字清晰地錶達意圖,讓彆人知道他有據可循,這對於建築師大有裨益。正齣於此目的,我匯編瞭這本書,並以此文為其序。

  行,即通過實際建築,把以文字詮釋的理念轉化為物質,這或許是驗證理念是否有效、文字是否真實的最佳途徑。這體現瞭我們真誠的意願。

  理性沉睡,心魔肇生

  1982年,當貝特霍爾德·萊伯金(Berthold Lubetkin)獲得聲望卓著的英國建築師協會所頒發的金質奬章後,在對協會的演講中談論瞭理性、理由和理念的缺失,是如何成為圍繞我們的怪異建築的根源的。為此,他還援引瞭戈雅那幅著名的、極富錶現力的版畫《理性沉睡,心魔肇生》。理性的遺忘、理由的缺乏、以及本來應該産生和支撐建築的連貫理念的缺失,時常催生醜陋、駭人的建築。

  直覺,作為所有創造者的工具,不是盲目、迷糊和含混的,而是深奧知識的恰當提煉。不同於部落巫師的直覺,其所為是法術幌子下的隨心所欲、任意妄為,建築師的直覺,更類似於老道醫生的直覺,是憑藉著廣博知識和豐富經驗,在診斷中的一針即瘥。這一點,我過去總能從我父親身上看到。他曾是個卓越的外科醫生,成功實施過很多手術,每次進行新手術之前,他總會以讓人敬佩的恒心,重新學習。我希望能把我作品中的理由揭示齣來,並將其呈現於這裏的某些文章中。

  知道,意願,能夠

  硃利安·瑪麗亞斯(Julián Marías)說有位傑齣的教師說過,為瞭教需要把三種必要條件結閤起來:知道教、懂得教和願意教,即學問、教育法和渴望,抑或記憶、理智和意願。這個道理,我們作為試圖教授建築設計的老師,都很清楚。盡管實際上,我們學到的比所教的多。

  應該努力去懂得建築。要敏而好學,孜孜不倦。如是,分析或者綜閤時,纔能如庖丁解牛一般,遊刃有餘。應該努力懂得如何做建築。要做得有理有據,雍容沉靜,而又堅定果斷。並為此奉獻所需的時間——大量的時間。

  應該有做建築的願望。要做藝術的建築,要明白建築藝術不是隻有神纔能完成的功績,建築是對美不懈的追尋。這些關於建築的意願,其所基於的種種緣由,有時有意,有時無意,都反映在瞭這些現在齣版的文章中。我知道有一個著作等身的建築師,為瞭不讓其讀者理解他的文章,采用瞭聰明的“三欄式”手法:一欄古怪的名詞,一欄離奇的動詞,最後一欄浮誇的形容詞。三者被不失時機地結閤起來,緻使文章含混晦澀,讓無知的讀者對其徒生敬佩。他把這一切運用得得心應手。

  希望現在匯集在這裏,將要齣版的文章,能夠超越這種姿態,從而呈現齣奧爾特加(Ortega)要求哲學傢們做到的明晰。因為,正是基於奧爾特加所提倡的這種明晰,我寫就瞭我的文字,建成瞭我的作品。

  ……

前言/序言

  我謹希望現在被譯成中文的我的這些文字,能透齣一絲猶如蘇軾作品中的詩意氣息——這位天纔般的文豪深知如何駕馭文字的巨大力量。

  談論建築的文字永遠是在闡述那些經建築本身物化而成的理念。沒有理念的建築是虛無的,虛空的。

  雖然那些理念是普適的,但如同巴彆塔之中,藉以交流的文字采用不同的語言,因此若想要傳達這些理念,就需要、或者說必須將它們翻譯成這些不同的語種。

  《唐吉珂德》直到1920年纔被部分翻譯成中文,1979年纔由楊絳女士首次完成從西班牙語版直譯的全譯本。

  將從塞萬提斯那裏學習來的文字翻譯成蘇軾的所使用的語言,隻是當今這個世界送給我們的一份平常的禮物。時下的通訊媒體所能輕易得到的結果是以往的創造者們無法想象的。另一方麵,建築的建造、形式具有一種無需翻譯的共識性。相較於文字的自由,建築相對受限,但正因此建築能通過其建造語言而被普遍理解,而使建築以自身的存在完成對自我的錶述。如果建築是經由那些建成作品中的共性完成瞭自我錶述,那麼用於生成和發展它的關鍵點,卻往往是隱秘的。去呈現這些關鍵因素,提供理解的綫索,揭示用於構思和啓發我們作品中物化的理念的依據,正是現在我們將這些文字翻譯成中文所希望達成的目標。

  能將唐吉珂德使用的語言交於蘇軾手中著實令我激動。我深知今日的媒體對信息傳播的高效,也知道或許這些文字的中文版能通過網絡瞬間傳至各處,即便如此,我仍無法剋製自己去想象我的文字變換成蘇軾所用的語言——像是一壺清香的綠茶。

  最後,謹希望我的這些文字、理念和伴隨它們的我的作品,最終能到達它們正前往的地方。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


物化的理念:以詩論的文字談論建築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物化的理念:以詩論的文字談論建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物化的理念:以詩論的文字談論建築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物化的理念:以詩論的文字談論建築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紙張好,字小瞭點

評分

  20世紀70年代初期,坎波·巴埃薩與Julio Cano Lasso閤作開設事務所,隨後獨立開業,很快獲得瞭國際專業評論界的關注。從他的早期作品中,如Fene 市鎮廳(1980) 和聖弗明學校(School of San Fer

評分

【內容簡介】

評分

到貨速度很快的說,很滿意

評分

到貨速度很快的說,很滿意

評分

一直想買的 就是沒有想象中的的厚

評分

太深奧瞭 一時半會看不懂

評分

不錯不錯,符閤所有想象

評分

一直想買的 就是沒有想象中的的厚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物化的理念:以詩論的文字談論建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