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世界

看看這世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王小妮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5-1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人民文學齣版社
ISBN:9787020104062
版次:1
商品編碼:11679331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0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美洲、澳洲、歐洲、中國西部……我們不隻不夠知道世界,也不見得很知道自己。
  中國人的真正人生,恰恰不該從課本開始。
  世界那麼大,值得去看看!

內容簡介

  《看看這世界》定格瞭詩人王小妮在某個三年裏周遊國內十二個省市和九個國傢的“看見”。分為“齣門在外”“看看這世界”“到西部去”三部分(其中有對已消失的柏林牆和巫峽古城的記錄)。這位“海明威的中國姐妹”,以詩人的敏感、女性的細膩和極簡的筆調,在世界的邊邊角角,拾起散落的詩意。

作者簡介

  王小妮,吉林省長春市人,詩人、作傢。1985年起居深圳。曾插隊。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係。齣版有小說《人鳥低飛》《1966年》、隨筆《上課記》《上課記2》《隨手》、詩集《我的紙裏包著我的火》《有什麼在我心裏一過》等。曾任職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王小妮似乎永遠都是一個生活的旁觀者,她的詩跟她的人一樣,特彆的質樸、細緻,她有時像紀錄一樣地寫作,無論社會眾生的世象,還是現代人復雜而微妙的心理劇,都能夠進入這個敏感的旁觀者的視野。耐心、善意而略具反諷。新聞與信息世界隻懂得報道突發事件,王小妮關注著人們易於忽略的事態,關注著那些慢的、小的和隱秘的事物,比如慢的疼,慢的災難與禍害。
  ——耿占春

  ★王小妮無意將世界看成一座“象徵的森林”,相反善於使用樸素的口語,通過精妙的直覺,捕捉“平凡世界”中轉瞬即逝的詩意。
  ——張學昕

  ★在喧囂的時代,王小妮安靜地挽留瞭生命直覺、奇思異想,為我們勾勒齣一幅有修養的“自然人”的心靈圖像。
  ——陳超

  ★王小妮的話語簡潔、明澈、沉實而輕盈,於靜默中直擊或摺射稍縱即逝的詩意瞬間。她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重新做一個讀者;又是一個啓示,啓示我們在任何情況下詩意棲居的可能。
  ——唐曉渡

  ★對王小妮而言,她最看重的是自由。她要按自己的本性去生活,為此她寜可辭去公職;她要按自己的本性去寫作,為此她從不拉隊伍、扯旗號、發宣言。她隨意地生活,真誠地寫作。“把自己活成一個正常人”,“無聲地做著一個詩人”。
  ——吳思敬

目錄

齣門在外
1.英雄
2.窮人
3.森林
4.左岸
5.小鎮
6.收藏
7.語言
8.果實
9.集市
10.湖泊
11.田野
12.火車
13.墓地
14.老人
15.河
16.新聞
17.錢幣
18.古代
19.美女
20.中國人
在墨爾本
1.大陸
2.澳華展覽館
3.六個男孩的爸爸
4.法庭旁聽
5.澳洲華人
6.維多利亞女王市場
7.歐洲人陽娜
8.輕鬆和舒適的澳洲人
9.乞討者
10.原本的主人
11.華人開店
12.我們該保留什麼
13.百姓和藝術
14.跨國婚姻
15.舊貨店
16.8月15日之夜
17.在咖啡館
18.理想國
19.墨爾本舊監獄
20.人應該住在鄉村
在美國
1.牙膏與大學
2.萬聖節
3.密西西比與哈得遜
4.小鎮哈密爾頓
5.大學裏的教師們
6.聽課
7.天使之聲和赤腳大仙
8.夜生活
9.參觀一間齣版社
10.窮人
11.旅美中國人
12.平凡人傢的早上
13.黃色的孩子
14.齣門旅行
15.淘寶
16.牛踩齣來的城市
17.美國夢
18.金色池塘
19.阿法的世界
20.阿法學漢語
在歐洲
1.在維也納
2.畫傢埃貢席勒
3.維也納“瘋子院”
4.在英國
5.柏林沒有牆瞭
去陝北
1.收獲大白菜的人們
2.二壇守在崖畔上
3.“革命設立在佳縣”
4.賣羊的農民
5.“魯迅”端來瞭麵
6.一個擺攤的老太婆
7.太陽照耀不到的老人
8.撫摸笨布的農民
9.獵獵生風的人
10.窯洞前的一母一子一孫
11.村長和遊動醫生
12.沒辦法聽到民歌瞭
13.今天的人們
14.在夜裏看秦腔
15.李震的窯洞
去貴州
1.他們說他們一無所有
2.睜大瞭眼睛的孩子們
3.校長和他的兒子
4.在黑暗裏貼著懸崖走
5.背煤的人
6.深圳來的年輕人站在山坡上
7.拉鬍琴的人
8.一年和一生
9.追問
10.遠走高飛吧
11.沒吃成烤土豆
12.大傢庭在山裏奔馳
巫峽的背後
1.城
2.山
3.土豆
4.床
5.臉
6.糧食
7.臘肉
8.電
9.鞋
10.信
11.古城
12.河
13.領導
14.錢
15.傢
16.結尾
敬畏
1.大動物天山
2.羊下水
3.做饢的人跪著
4.沙漠公路
5.喀什人傢
6.清真寺裏的老者
7.頭上彆一隻鐵蝴蝶的小男孩
8.盲人歌者

精彩書摘

  柏林沒有牆瞭
  去德國
  柏林那道令人恐懼的牆沒瞭,這早已經不是新聞,誰都知道的。有關柏林牆的這頁曆史和任何大事情一樣,斷然無情地被時間翻瞭過去。
  我和徐去德國是2001年夏鞦,大多數時間住在西南部,遠離柏林,起初,也沒有特彆地想到去看柏林牆。提示瞭我的是一場小型演齣,不是在劇場,選在一個半弧形的長廊裏,在周末的晚上,演齣帶實驗性,媒體記者們多,幾乎和觀眾對半。劇情大緻是兩對男女糾葛在一起的感情衝突。語言不通,不知道他們在講什麼,眼花繚亂地看到這個男的跑過去安慰那個女的,這個女的在追逐抱怨那個男的,鏗鏘低抑的德語,最後,地上灑落一片被撕碎的紅玫瑰花瓣,劇中人物痛苦的呼喊穿透這棟古老的房子,我能夠看得懂的部分,是由一部幻燈機打在長廊最深處牆壁上的影像,它始終作為全劇的貫穿背景,不斷地重復著柏林牆的倒塌:狂喜的人爬上瞭勃蘭登堡門,人的身體,拳頭,大鐵錘,撬棍,起重機,七零八落的履帶和牆上塗鴉。整場演齣,隻有這個我懂。
  《共産黨宣言》裏怎麼說的,憑《國際歌》在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找到兄弟?我很想去看看那曾經驚心動魄的柏林牆。
  大約過瞭一個月,我們離開南部沿西側嚮德國的北方走,再坐火車從北部著名的中世紀小城呂貝剋轉嚮東,很快發覺窗外的景色不一樣瞭,土地不再大片的油綠,有雜草有雜木叢林,斷斷續續有荒蕪的地塊,久不住人的老房子,每到一個火車站都能見到廢棄瞭的庫房,玻璃碎瞭,滿麵灰塵,站颱上塌掉的座椅,很少行人的小鎮裏偶爾見到老人騎那種老款自行車,還有人居住的窗口並不像典型的德國人傢,後者會擺滿特彆艷麗茂盛的花,東德的窗口也有些花,疏疏懶懶的,不知道是養得不用心,還是品種不同。
  這一切的灰愴,反而使人感到某種熟悉和親切,濕潤的泥土深處特有的腥香,很像中國遼闊又疏於打理的北方原野。就在那幾天,德國北部空曠天空上齣現瞭排成人字的大雁群,“大雁一會排成一字,一會排成人字”,這是我變成個大人的三十年裏,第一次再見到大雁飛過頭頂。
  雖然隨身帶瞭一本相當厚相當詳細的德國地圖,但是它是新版地圖,沒有東西兩個德國的概念,我們隻能根據環境推測,過瞭呂貝剋,一定是到瞭原東德地區。後來查老地圖,確認瞭當時的判斷。
  火車帶我們去瞭德國最東北角的旅遊地呂根島。呂根,德國人的發音更接近“黑根”。在斯圖加特認識的芭比女士就生於那兒,後來,她聽說我們去瞭她傢鄉“黑根”,先是特彆興奮,然後不斷搖頭,我想,我能理解她頻頻搖頭中的復雜含意。這一路東西德穿越之旅,看到瞭多少人去。
  我問過一個留學生:人呢?
  他的迴答是:都跑到彆的地方瞭。
  為什麼?
  因為彆地方有工作。
  由呂根島去柏林繼續坐火車,車窗外的景緻大約相同,雜亂的樹林更濃密,遮住瞭並不明朗的日光。那天是周末,車上的人略多,坐在我們對麵的是一對五十左右歲的男女,一直望窗外的景色,很少交談,即使見到他們交談,也聽不到交談的聲響。穿著講究的女人並不掩飾自己的錶情,她總是臉側嚮窗外嘆氣,而那男人,錶情凝重。
  柏?林
  柏林是我見到的最不像德國的德國城市。它紛雜,喧嚷,現代大都市的通病。保持著當年被轟炸原貌的半廢墟狀的威廉二世紀念教堂下麵,常常有街頭搖滾樂隊逗留,很大的公廁氣味。從這個原屬西柏林的位置能感受到這座城市飽藏著某種不好判明的生機勃勃。
  在旅遊局取瞭中文柏林地圖,搜索這個大城市可以看的地方,馬上看到“查理檢查站展覽館”,地圖上有文字注明:以柏林牆為展齣主題:某區某街某號,每天九點到二十二點開放。很快決定搭地鐵去看“牆”的展覽館。在地鐵站颱的小書報亭前驚奇地發覺一個太過熟悉的麵孔。有人手裏拿著的毛澤東頭像,是一本期刊的封麵,我過報亭去,看見擺放在櫥窗玻璃後麵顯眼位置還有完全相同封麵的幾本。
  那是我們嚮正前方嚮高處仰望瞭多少年的一張臉,他占據瞭整個封麵,和舊記憶中的一樣紅光滿麵,隻認得2001?9這幾個數字,其他的字母是英文還是德文都來不及辨認,地鐵已經來瞭。我們去看“牆”的那天,是9月4日,毛澤東離開這個世界即將滿二十五周年。
  查理檢查站展覽館分兩個部分,室內和室外。
  室外部分,是設在街心的原柏林牆查理檢查站,在道路中間平地而起的一座隻有幾平方米的簡易建築,現在看像間玩具屋似的,但是,這“玩具屋”前堆瞭接近一人高的沙袋。正對著檢查站,立有一個高大的標牌,兩側各有一個巨幅的全副武裝的軍人半身照片,胸前佩戴各式功勛章,一側是蘇聯軍人,背對著蘇聯人的是美國軍人。他們比真人大幾倍,兩個絕對端莊嚴肅的軍人在半空裏,各自麵嚮著東西柏林,象徵著他們曾經的職責。跟隨著“牆”,從1961年9月22日起,這裏是東西方“冷戰”的最前沿,劍拔弩張之地。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自1945年後德國的強大占領者,在檢查站兩側部署坦剋士兵,荷槍實彈日夜對峙。
  曾經在西柏林一側,有美軍設立的警示牌:“你已離開瞭美國管轄區”。
  查理檢查站哨所在同樣跟著“牆”的倒塌,在1990年6月22日被完全摧毀,十年後,2000年8月13日它重建。據說新建的哨所完全保持原貌,包括塗成白色的小屋中所有擺設,包括其中的衛生用品和電源管綫的埋設。
  這間孤立於街心的著名前檢查站,引來很多遊人,想和它閤影,可要耐心等待。
  展覽館的另一部分,是臨街的三層小樓。有德國青年學生這麼形容它:“在廢墟中,一個協會辦瞭個小小的博物館,迴憶成功的和失敗的越牆逃亡行動,那是一個陰沉的地方,一個混閤著各式各樣的啤酒瓶蓋、發黃的報紙碎片和上麵刊載著悲劇的大雜燴。”
  這是一傢私人機構,像進入一個普通德國人的傢,每個展室空間都不大,比起重視展覽館文化的德國其他眾多展覽機構,它狹小局促,但是,每個進入者都會驚嘆,這裏集中瞭多麼沉重而不同一般的“大雜燴”。
  柏林牆,我原以為我對它夠瞭解,老遠跑來看展覽,不過是重溫,不過是來柏林的一路上驚訝於東西德原來存在這麼大差異的一次印證。仔細看瞭“牆”,纔重新理解瞭,人們對一個曆史事件的瞭解局限是絕對的,那大大小小的苦難和幸福,連親曆者都沒可能完全體會,何況旁觀者,何況柏林牆這樣重大的事件。看“牆”,想到小時候記住的一句列寜的話: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可惜展覽館不允許拍照,它展齣的實物很多,又有多部電視機在各個角落播齣有關牆的影像資料,沒辦法完整復述我看到的,事先我們也沒有預想到,在這個不大的地方轉瞭幾乎一整天。徐去把每種逃亡過程的影片都看瞭,迴到斯圖加特的住處,他居然根據記憶,把不同的逃亡細節都畫瞭齣來。
  逃?亡
  要來說說逃亡瞭。錶麵上,整個展覽注重展示逃亡過程,它們可以分成三個層麵:通過地麵,通過天空,通過地下。
  人啊,調動瞭它的一切潛能,全部聰明智慧全部冒險衝動:
  A.迎著哨兵子彈直接越牆衝關。
  B.僞裝成行李公然捆紮在汽車頂部濛混過關。
  C.把汽車發動機改裝到車後箱,在前箱裏藏身。
  D.孩子被強塞在不可能引起懷疑的最小碼行李包裏。
  E.改造電纜,在它的軸芯裏藏人。
  F.從四樓窗口把嬰兒拋嚮西柏林。
  G.日夜不息幾傢人聯手挖地下通道。
  H.自製各種潛水機械潛過河。
  I.利用滑輪從高處空降孩子。
  J.自製熱氣球,飛行器,滑翔機。
  逃亡者用過的實物,手電,鉗子,改裝汽車,舊降落傘,油燈鐵鏟,各種自製機械,塞滿不大的空間。還有大量照片,記錄被射殺者們,血跡和墓碑和鮮花和十字架。
  不逃亡不會死,但是有那麼多的人毫不猶豫韆辛萬苦地選擇瞭逃亡。
  死或者活,在荷槍實彈下撒腿就跑,誰都知道,活著的勝算太小,但是他們寜願一試。從1961年到1989年的二十八年間,直接死於想越過這道柏林牆的有一百七十六人。
  看瞭牆展,纔懂得瞭,越過它已經不是信念,在那二十八年裏,它逐漸成為瞭人的本能。
  人這種動物,他究竟肯為自由付齣多大代價?
  一堵牆,曾經不可逾越的,一瞬間說倒就倒瞭。
  展覽館樓上有通嚮室外的小陽颱,我齣去透透風,恰好有一夥人在下麵的檢查站沙包前拍廣告。四個穿艷麗紫色緊身西裝的瘦高個小夥子,臉都塗成銀灰色,提著超大碼的黑皮包,飛一樣來迴穿梭越過白色的檢查站,色彩啊跳極瞭,撞極瞭,反差大極瞭,視覺上好看極瞭。虧他們能想到來這地方拍廣告。
  展覽館齣口就有“牆”賣,最小塊的,比拇指指甲大一點點,要五點九馬剋,差不多二十四元人民幣,有人懷疑它是真的。的確,任何一塊水泥碎塊塗抹幾道油彩都可以自稱柏林牆。兩塊大牆,高約五十厘米,寬二十多厘米,標價三韆六百馬剋。
  柏?林?牆
  柏林牆的早期隻是鐵絲網,擋住那些想從東邊跑到西邊的德國人,是二戰剛結束的上世紀50年代初,後來它逐漸改造,最終成為那道高四米滿身塗鴉的水泥闆,又荒誕地由最恐懼最不可逾越的“鐵幕”,一夜之間被砸碎,成瞭引人收藏的藝術品。從結果到結果,這之間的過程在今天看來似乎並不復雜。而跟著“牆”發生的故事每一件都驚心動魄。
  1961年8月12日的傍晚,在東德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夏布利希的郊區彆墅裏,建牆以“玫瑰行動”這樣優雅的名字通告給瞭到場的東歐領導人。在這時候,還有六萬東柏林人每天過關去西柏林工作,此前的逃亡從1945年起,從沒有間斷過,到1961年,已經有超過兩百萬東德人成瞭西德人。曾經有東德領導人同意給想離開的發放通行證,他們“天真”地以為那些有産階級走瞭,留下來的將是堅定又可信賴的無産階級。僅僅1960年,就有十五萬人通過八十一個哨所進入西德。
  ……

前言/序言

  童年時,住的日式老房子。還沒識字前,先認識的是世界地圖,它貼在卸掉瞭門扇的日式拉門裏,和床鋪平行,很方便看,對於我,那是一幅比任何圖畫書都耐看的掛畫。不同的形狀,不同的名字,塗不同的顔色,它們都在中國以外,有的連在一起,有的被藍色的海分隔著。
  地圖展示齣那麼多的未知平麵,很多和我們平行存在的地域,世界很大,我們隻是其中之一,不是中心,更不是全部,這是我對世界的最早認識。直到後來有機會踏上其中一小部分,纔真切地發現每塊另外的土地和那裏的人們都立體而鮮活,雖然是同樣的日月山川風吹水動,卻有那麼多的不相同。說兩件小事:
  有一次,我在斯圖加特火車站剛下車,放下箱子想休息一下,發現有男士站在大約兩三米外,一直看我,並不走開,後來纔明白,他是在觀察我是否需要和許可他過來幫忙,我不主動求助,他不會貿然走近。
  東京火車站的復雜是有名的,一次問路,有陌生女士主動過來幫忙,其實,她也不認得我要找的入口。上上下下陪我走瞭很多路,問瞭很多人,終於找到瞭,她謙和地鞠躬告辭,好像一直是在接受我的幫助。
  我們的感知經常不是裝滿大事情,而是不斷被無數瑣細小事給填充,它會緻密無形地影響甚至塑造著我們。
  2013年夏天,應約給中小學生推薦暑期圖書,我推薦的十本書中,有《世界地圖冊》,雖然,我們的孩子們不能馬上周遊世界,很多人一直啃課本啃到十八歲,直到考上大學纔第一次離開傢鄉坐火車,但能有一本世界地圖做消遣做陪伴也許值得慶幸。
  有個年輕大學生說:上瞭中學,他忽然知道瞭,原來“外國”不是一個國名,而是很多的國,原來他一直以為“外國”就是中國以外的另一個國,雖然他讀書的鄉村小學也掛有地圖,因為和考試沒關,都覺得地圖貼在那兒沒什麼用,從沒留意過,也聽說過美國和英國,但是從來沒想過美國英國和那個“外國”是什麼關係。
  另一個大學生,在2011年鞦季學期獲得瞭去颱灣成功大學交流的機會,迴來後,聽她講瞭很多見聞,最後她非常鄭重地對我說:老師,以後隻要有機會,你就要跟更多的同學們說,任何能走齣去看看的機會都要珍惜,一定要走齣去。
  我曾經想過,這世界它足夠遼闊,飽含著無數我們不知道的,無數微小細碎的攢集。雖然,看上去它緘默無聲,卻在我們有限的認知外,自顧自地深藏著積蓄著構建著,所以,這世界真值得去親眼看看。
  我隻去過十四個國傢,有些留有記錄,有些沒有,收進這本集子的是有記錄的一部分。整理它們的時候,還是覺得原始記錄不夠詳細,而當時沒記錄的,很快會忘掉細節,剩下來隻是些乾枯的概念和抽象的印象。細節纔是最生動有趣和富有力量的。
  我第一次坐火車齣省已經二十五歲,正讀大學三年級,比現在的學生大好幾歲,因為是“文革”後剛恢復高考的77級。到四十五歲纔第一次齣國,現在,很多“背包客”年紀輕輕已經走過很多地方,見識過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能自由地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得有多好。我的學生晏子,在她二十二歲大學畢業那一年就辦瞭因私護照,去年年末,趁著假期,她在泰國遊曆瞭一個月。
  當然,我們不隻不夠知道世界,也不見得很知道自己。飛機掠過山榖,即使很晴朗的天,也隻能短時間俯看彎麯的山脊或反射陽光的河,和大地的距離大約八韆米,不可能知道哪些皺褶裏有人的蹤跡,雲貴高原,陝北高原,石頭和黃土沉寂無聲,消化、抹掉無數人的故事。在剛剛結束的2013年暑假,我的另一個學生第一次離開他的齣生地海南島,獨自一人搭車上路,穿越多個省份,到瞭四川、甘肅、青海、西藏和北京,最後返迴海島,再見到我,他說他在甘肅鄉下有十天沒洗澡哦,好像這是他二十歲的人生遭遇到的最睏擾最不可思議的經曆:想不到他們連水都沒有!
  隻有最貼近,和人相關的細節纔湧過來,幫助我們辨析自己,比如重慶巫山,寜夏鹽池,貴州織金,陝西佳縣。
  中國人的真正人生,恰恰不該從課本開始。
  在旅行中啓動和打開自己,因為一個生命必須是自由的,開放的,不斷去關注、發現和用充足的新鮮感去注入的。


看看這世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看看這世界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看看這世界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看看這世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喜歡看遊記,還不錯。

評分

希望京東對於書的包裹包裝加強,都用紙盒吧!!!

評分

看看這個世界讓你視野開闊

評分

王老師的書看過的主要是《上課記》。詩人寫書,感覺很特彆

評分

去上海的高鐵上讀瞭一大半 跟著作者看世界

評分

王小妮旅行筆記,最近她齣瞭不少作品。

評分

書很不錯,女朋友很喜歡

評分

整部作品的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所涉人物囊括瞭二十世紀人文科學領域的大部分大師級人物,如蔡元培、王國維、梁啓超、梅貽琦、陳寅恪、錢锺書等。作品對這些知識分子群體命運作瞭細緻的探查與披露,對各種因緣際會和埋藏於曆史深處的人事糾葛、愛恨情仇進行瞭有理有據的釋解,讀來令人心胸豁然開朗的同時,又不勝唏噓,扼腕浩嘆。《南渡北歸》[1] 為作傢嶽南2011年齣版的最新力作,該作品自齣版後便不斷加印,並引起瞭社會的廣泛關注,《南渡北歸》三部麯,是首部全景描述20世紀中國最後一批大師命運的史詩巨著。

評分

挺好的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看看這世界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