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年春天,濛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尊號“成吉思汗”。但晚清以前,元、明及清中前期的漢文史集中,並無上尊號”成吉思汗“的記載,元史太祖本紀記載諸王群臣為上尊號“成吉思皇帝”。同時代南宋彭大雅編《黑韃事略》記載也記載為成吉思皇帝(“其主初僣皇帝號者小名曰忒沒真僣號曰成吉思皇帝”),彭是南宋齣使濛古聯絡夾擊金朝的使臣。元代李誌常《長春眞人西遊記·捲上》也記載為“詔曰成吉思皇帝敕眞人邱師”。1998年發現的元代銀質鎏金文“鹽山聖旨牌”亦書曰“天賜,成吉思皇帝聖旨,疾”。[8] 西方的史集中則記載為成吉思汗,並傳入中國,導緻自晚清時始漢文史集中(如《海國圖誌》、《濛兀兒史記》、《濛古紀事本末》,《新元史》等)齣現兩者並用或者獨用成吉思汗的記載。正式登基成為大濛古國皇帝(濛古帝國大汗)這是濛古帝國的開始。遂頒布瞭《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範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建立瞭一套以貴族民主為基礎的濛古貴族共和政體製度。[9-10]
評分 評分一 談成吉思汗的曆史貢獻
評分三 汗位的恢復
評分六 攻掠金朝
評分喜歡曆史類的書,喜歡成吉思汗。濛元史不過研究的人不多。
評分內容有些簡單,以後再讀詳細的
評分二 在多難中成長
評分四 統一全濛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