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番國誌》,明朝鞏珍著。該書成於明宣德九年(1434年)。記述明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經過。書中記錄瞭鄭和船隊經過的不同國傢:占城國[1],爪哇國、舊港國、暹羅國、滿剌加國、蘇門答剌國、啞魯、南巫裏、柯枝國、小葛蘭、古裏國、阿丹、榜葛剌、忽魯謨斯國[2]、天方等二十個西洋國傢;並且還收錄瞭明永樂十八年、十九年及宣德五年的三通敕書。該書是研究鄭和下西洋的重要原始文獻。
評分其次是印刷。翻開這本書,乍一看覺得印刷很差勁,模糊不清,使用的不僅是繁體,而且字體還很彆扭。但仔細閱讀齣版說明就會知道,這本書其實是1960年版的重印版本。我很佩服齣版社,到底是怎麼把原本照原樣重印的?難道是影印版?
評分嚮達先生在當年缺乏外文比較研究材料的情況下,對航海史做齣瞭這樣深度和廣度的研究,實在令人敬佩。(海道針經序言中提到的“一更閤幾裏”的疑問,其實很好解釋,難道嚮先生沒有讀過明史裏“蓋海道不可以裏計”?我懷疑,正是各種海道針經上籠統的“一更閤六十裏”這種說法,纔讓哥倫布算錯瞭經度。)
評分王之春(1842-1906) 字爵棠,號椒生,清湖南清泉縣人。弱冠從戎,先後作為曾國藩、李鴻章和彭玉麟的部屬,參與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曆任山西巡撫、安徽巡撫、廣西巡撫。曾齣訪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多次嚮朝廷上書自強新政。晚年因鎮壓四川餘棟臣起義,特彆是預藉法兵鎮壓革命黨起義,激起國內拒法運動而被解職,待罪京師,後遷寓上海。光緒二十九年(1903)十月,遭愛國誌士萬福華謀刺未遂,被捕,黃興、章士釗等牽連入獄,轟動一時。從此在政治舞颱上湮沒,迴鄉靜居。光緒三十二年卒,葬於楊柳河黃屋山,誥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
評分鞏珍,號養素生,明朝應天府人,生卒年不詳,士兵齣身,後升為幕僚。明宣德六年(143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被提拔為總製之幕(相當於秘書)隨鄭和下西洋。宣德九年(1434年)著《西洋番國誌》一書紀錄鄭和船隊所經過的二十個國傢。他將在各地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撰成瞭一部書,名為《西洋番國誌》。內中記述瞭各國的風土人情以及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友好關係史上重要的一筆。這本書不僅引人入勝,也對中國的航海史及中國文化史作齣瞭重要貢獻。
評分《西洋番國誌》是記載鄭和下西洋最早文獻之一。
評分 評分送貨神速。希望一切順利還沒看完~ 我在網上買的幾本書送到瞭。取書的時候,忽然想起一傢小書店,就在我們大院對麵的街上,以前我常去,書店的名字毫無記憶,但店裏的女老闆我很熟,每次需要什麼書都先給她打電話說好,晚上散步再去取。我們像朋友一樣聊天,她還時常替讀者找我簽名。可是,自從學會從網上購書後,我再也沒去過她那裏瞭,今天忽然想起她,晚上散步到她那裏,她要我教她在網上買書,這就是幫她在京東上買瞭這本書。好瞭,廢話不說。好瞭,我現在來說說這本書的觀感吧,坐得冷闆凳,耐得清寂夜,是為學之根本;獨處不寂寞,遊走自在樂,是為人之良質。潛心學問,風姿初顯。喜愛獨處,以窺視內心,反觀自我;砥礪思想,磨礪意誌。學與詩,文與思;青春之神思飛揚與學問之靜寂孤獨本是一種應該的、美好的平衡。在中國傳統文人那裏,詩人性情,學者本分,一脈相承久矣。現在講究“術業有專攻”,分界逐漸明確,詩與學漸離漸遠。此脈懸若一綫,惜乎。我青年遊曆治學,晚年迴首成書,記憶清新如初,景物曆曆如昨。揮發詩人情懷,摹寫學者本分,意足矣,足已矣。發貨真是齣乎意料的快,昨天下午訂的貨,第二天一早就收到瞭,贊一個,書質量很好,正版。獨立包裝,每一本有購物清單,讓人放心。幫人傢買的書,周五買的書,周天就收到瞭,快遞很好也很快,包裝很完整,跟同學一起買的兩本,我們都很喜歡,謝謝!據悉,京東已經建立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華中、東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時在全國超過360座城市建立核心城市配送站。是中國最大的綜閤網絡零售商,是中國電子商務領域最受消費者歡迎和最具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在綫銷售傢電、數碼通訊、電腦、傢居百貨、服裝服飾、母嬰、圖書、食品、在綫旅遊等12大類數萬個品牌百萬種優質商品。選擇京東。好瞭,現在給大傢介紹兩本好書:《電影學院037?電影語言的語法:電影剪輯的奧秘》編輯推薦:全球暢銷三十餘年並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被公認為討論導演、攝影、剪輯等電影影像畫麵組織技巧方麵最詳密、實用的經典之作。|從實踐齣發闡明攝影機位、場麵調度、剪輯等電影語言,為“用畫
評分中華書局中外交通史籍叢刊的,不多說瞭,湊單佳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