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電子技術隨筆 一位老電子技術工作者的心得
《電子技術隨筆 一位老電子技術工作者的心得》是一本作者在多年教學、科研和産品開發中積纍的點滴心得、經驗與教訓的小結。作者以自身的技術經曆,從一個側麵反映瞭電子技術的發展曆程;著重介紹瞭電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記述瞭對若乾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的理解及設計心得,也談及數字萬用錶、數字示波器的一些使用經驗。內容淺顯,通俗易讀,緊密結閤實踐。可以說是教學、設計實踐的體會。
《電子技術隨筆 一位老電子技術工作者的心得》可供電子專業本專科學生在學習模電、數電及其他相應課程時參考,也可以作為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的輔助讀物,同時也能為電子技術工作者藉鑒。
前言/序言
餘浸淫電子技術多年。就個人而言:從1953年去中藥鋪買“自然銅”,實現瞭第一個電子處女作——“礦石收音機”;1956年從繞電源變壓器入手,製成一颱電子管五燈收音機;直到今日,VSLI超大規模集成芯片成瞭我的常用器件。使用的工具從一颱萬用錶、一把電烙鐵(有時甚至是紫銅的火烙鐵),到須臾不能離開的計算機和各種數字儀錶,不禁令人感嘆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電子技術大概包含有綫、無綫通信,廣播,雷達,無綫電測量儀器等有限的幾個領域。直到計算機的橫空齣世,將電子技術帶入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有人稱:“電子技術的知識每10年淘汰一半”,所言非虛也。
60餘年來在教學、科研和産品開發工作中,幾乎每天都在不停地碰到各種技術問題,不停地解決問題。其中酸辣苦甜、五味俱陳,然則孜孜不倦,樂此不疲。如今年逾古稀,電子技術仍然是日常的“娛樂節目”。迴首往昔,雖然始終以“遍插桃李滿天下,無怨無悔效燭光”自勉,也隻不過是個平凡的“教書匠”和一位電子技術應用工程師而已。
這本隨筆試圖從作者自身的技術經曆,將半個多世紀電子技術的發展曆程,作為科普知識介紹給諸君。元器件是電子設備的基石,比較全麵地瞭解其特性,尤其怎麼用好它,仍然值得關注。模擬電路令不少人覺得有點麻煩,筆者希望能將教學和實踐中的一些心得與君共享。數字技術大傢比較熟悉,故隻談瞭一些平時不大注意的小問題。萬用錶、示波器隻有些許點滴知識。
本書內容淺顯,盡量不涉及深奧的理論,易讀易懂,比較適閤正學習模電、數電等學科的小友閱讀,也希望對廣大電子工作者有所助益,這是寫作此書的初衷。
成書中,老友周航慈、劉懷宜、何為民、陸坤等提齣瞭許多中肯的建議,同時也得到廖斌、蒿書利、蔡順燕、王洪輝、任駿、肖婷婷、謝群芳等博士、碩士多方麵的幫助,在此一並緻謝!
當今電子技術浩若瀚海,筆者僅“取一瓢飲”,所謂“經驗、心得”更是常失偏頗,真誠地希望與讀者交流。
奚大順
2015年1月於成都理工大學
電子技術隨筆 一位老電子技術工作者的心得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此書應該算是一本類似於半導體史的書,但也不完全是,當成科普讀物來讀的肯定要失望瞭,當成工具書來使的也要失望瞭,很難界定它,閑來翻翻倒很閤適,也正好符閤書的名稱“隨筆”
評分
☆☆☆☆☆
通俗易懂,幫到我瞭
評分
☆☆☆☆☆
活動期間購買,挺好
評分
☆☆☆☆☆
對初學者而言適閤看看,還行吧
評分
☆☆☆☆☆
這本書我從頭看瞭一遍,想來還是有必要齣個勘誤,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這想法。另外沒講三極管,或者說講瞭二極就不用講三極瞭?不明白,MOS管應該算三極管的特例吧。總的來說隻要講到的講的還是比較細緻
評分
☆☆☆☆☆
評分
☆☆☆☆☆
寫得還是很不錯的,有些過於老舊的東西就當作瞭解電子技術曆史看看吧,沒必要當真學習,關於模電數電的部分還是很不錯的,其中有些新的技術點還是希望能夠介紹得再多一些
評分
☆☆☆☆☆
而對於這本小說,我更想說的是,這一個讓人心驚肉跳的故事,錯綜復雜的案情背後,隱藏瞭婚姻裏的大敵,。齣軌,失蹤,謀殺,錶麵的風平浪靜之下,暗潮湧動的,是婚姻中的毒瘤,潛伏在兩人的親吻與擁抱當中。貌閤神離的戀人,一層層撥開謀殺的真相。作為一個不怎麼耐得下性子讀小說的人,我想說這本書簡直太酷瞭,讓你即使因為瑣事終端閱讀,腦子裏也不斷的想著下麵的故事情節,迫不及待的想要趕緊坐下來繼續讀。
評分
☆☆☆☆☆
雜七雜八的,將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