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叢書:阿倫特手冊 生平·著作·影響

甲骨文叢書:阿倫特手冊 生平·著作·影響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德] 沃爾夫岡·霍爾,貝恩德·海特爾,斯特凡妮·羅森穆勒 編,王旭,寇瑛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70023
版次:1
商品編碼:11625228
品牌:甲骨文
包裝:精裝
叢書名: 甲骨文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28
字數:72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阿倫特手冊 生平·著作·影響》闡釋瞭哲學,政治學和文學的關係,正如漢娜·阿倫特的思想一樣。它除瞭作為阿倫特的生平傳記,也同時展示瞭當今時代下各主要著作間的聯係。漢娜·阿倫特作品的中心思想,如反猶太主義,憎恨,權力,改革,共和政體,民族,極權主義等在該書中得到瞭詳細的闡述。

內容簡介

  《阿倫特手冊》的目的是展現漢娜阿倫特的思想發展過程。以一個簡短傳記的方式,描述瞭她哲學、政治和文學的背景和狀況,介紹瞭她所有的重要著作,並提示瞭這些著作對理論界和社會的影響,以及人們對這些著作的評價和解讀。此外,這本手冊還闡釋瞭比如反猶太主義、邪惡、權力、革命、共和國、民族國傢、極權主義等一些貫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關鍵性概念和構思。

作者簡介

  沃爾夫岡霍爾博士,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奧托-蘇爾政治科學研究院編外講師,漢娜阿倫特在綫網站總編。

  貝恩德海特碩士,專業方嚮為哲學、社會學和日耳曼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奧托-蘇爾政治科學研究院講師。

  斯特凡妮羅森穆勒博士(女),專業方嚮為哲學和法學。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學院和奧托-蘇爾學院以及希爾德斯海姆大學社會科學院講師;博士論文是有關漢娜阿倫特司法評判中的公共意識;漢娜阿倫特在綫網站編輯。

  王旭,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係。目前定居德國。職業譯者,譯有《自由的權利》(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13年版)。
  
    寇瑛,
西北大學哲學學士,德國馬爾堡大學閤作經濟學碩士。曾任教於西北大學哲學係,目前任職於德國阿登納基金會(上海)。譯有《德國社會市場經濟辭典》(組織並參與翻譯)《人性的退化》。

目錄

序 言
第1章 生平
第2章 著作及分類
第3章 總體境況
第4章 概念和構思
第5章 話語解讀和評價
第6章 附錄






精彩書摘

  《甲骨文叢書:阿倫特手冊 生平·著作·影響》:
  尤其是在道德範疇的思考與判斷力成為阿倫特繼1964年《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之後大多數文章和著作的中心議題。它探討一種現象,即罪犯首先錶現齣不同尋常的膚淺,就像艾希曼案例中所展示的一樣:平庸的邪惡現象,即罪犯卻隻能錶明自身全麵缺乏判斷能力。在令人恐怖的罪行和膚淺的行動之間存在著裂痕,也就是說,它們並非由直接的意願而産生。
  1964年,阿倫特在起草《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辯論文案時總結並強調說,平庸意味著:“沒有根源,它並不是根源於‘惡的動機’,或‘推動力’,或‘誘惑’(人的本性)的力量,或‘惡,你來做我的善吧:理查三世’等。” (Eichmann—Discussion.,LoC,Box 60,24842 f)相應地,阿倫特在《精神生活》一書中描述瞭惡的錶現形式及其主要特徵,即邪惡根源的迷失。它們與西方關於邪惡的傳統理孵相左:“我麵對某種另類的真實,無可爭辯。我對罪犯赤裸裸的膚淺感到震驚。他的膚淺使人們無法將他行動的無可辯駁的惡嚮某種更深刻的根源或動因去追溯。”(LG 1,14)在這一視角下,阿倫特勾勒齣理解惡現象的曆史框架:在傳統宗教中的惡魔式的惡,如同在墮落天使路西法那裏一樣,為軟弱、嫉妒甚或仇恨所驅動的惡,即一種由於善的存在而被感覺到的惡(文學上以莎士比亞為代錶)。但從這些描述中我們無法找到艾希曼帶來的罪惡淵源,平庸的邪惡的潛能使語言與思想失靈,它似乎與傳統的邪惡形式無關,也與病理學意義上的惡,以及源自私利、惡意和罪犯的意識形態信仰等的邪惡無關(LG 1,13)。阿倫特強調瞭她對這種與所有現存邪惡理論矛盾現象的驚異。她知道,“從這種現象推演齣的每一種理論都會與某些基於傳統上對邪惡和人類共同本質理解的邪惡特徵産生矛盾”(Arendt 1991,8)。
  阿倫特首次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使用瞭平庸的邪惡的錶述,那是她對艾希曼死亡那一刻自我感受的寫照。艾希曼死刑判決是在1961年12月15日(星期五)早上做齣的。1962年5月31日對他執行絞刑的那一天,阿倫特描述瞭他是如何“安靜並且鎮定地”(EJ 299)從50米開外的關押地走嚮刑場的。不相信彼岸的艾希曼在其彌留之際,依然重復著同樣的、伴隨其職業生涯的那些話:“在不久的將來,先生們,我們又會重逢。這是所有的人的命運。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1451-1504,史上最成功、影響力最強的女性之一。童年不幸,與沒心沒肺的兄長爭權,被當作婚姻和政治鬥爭的棋子。嫁給阿拉貢王子斐迪南,為現代西班牙國傢打下基礎。徹底驅逐西班牙的@;資助哥倫布發現美洲;建立異端裁判所;歐洲多個國傢的君主都是她的後代。恩裏剋四世,1425-74,中世紀晚期卡斯蒂利亞最後一位庸主,他統治期間,諸侯勢力大增,中央衰弱。他綽號“無能的”,既指政治上昏庸,也指性無能。他可能是同性戀者,而妻子淫亂,所以他的唯一孩子鬍安娜公主的血統受到懷疑。雖然平定瞭異母弟阿方索的反叛,但最終王位被異母妹伊莎貝拉奪得。塔裏剋•伊本•齊亞德,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

評分

特彆好的一本書,已經收入貨物車很久瞭,一直在等一個機會,這次正好趁著京東的活動搶券入手,非常超值,京東物流也是一如既往地給力,昨晚下單,第二天就到瞭,贊!

評分

感謝京東のショッピングセンターの與えた良質のサービスから倉庫管理、物流配送などの各方麵はすべて非常に良いの。配送が遅れ、配達人もとても親切で、時には不便を受け取るときも、別に配送手配の時間。同時に京東のショッピングセンターはアフター管理にも非常に良い。私たちに非常に良いショッピング體験を與える。順します!

評分

  《德意誌文化(1945~2000年)》是係列譯著“萊茵譯叢”中的新作品,是一部二戰結束後半個多世紀德意誌的文化發展史;作者對戰後德意誌文化史的論述是在德國的戰敗、東西德的分裂、德國的統一這些大的曆史背景中展開的,戰後半個世紀的德意誌文化史反映瞭這種曆史發展的脈絡。

評分

歐立德教授作為一位美國的清史學者和新清史學派的領軍人物,在這本著作中也將新清史的一些觀念和研究成果帶入其中,從而塑造瞭一個新清史學者視野中的乾隆形象,《乾隆帝》譯成中文齣版,可以使熟知乾隆形象的中國學者從一個新的角度審視乾隆,也可以使一般讀者對乾隆及其時代有更全麵的認知。

評分

兒子心儀已久的書,一次買瞭五十多本,留著慢慢看吧

評分

《乾隆帝》為美國著名清史學傢、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歐立德2009年齣版的同名英文著作的中譯本。作為“新清史”學派的領軍人物,歐立德教授寫作此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讓讀者對乾隆這樣一位在中國曆史乃至世界曆史發展中都發揮過重要作用的中國古代帝王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並在此基礎上,將18世紀的中國與全球曆史潮流聯係起來,對流行的“清代中國是對外封閉的”這一觀念提齣瞭挑戰;與此同時,作者利用大量的中文原始文獻,解讀乾隆生平的每一個細節,準確地還原瞭這位曾竭力將自己“神化”的古代帝王的真實麵貌。

評分

買活動很給力,買瞭好多好多心儀的好書,估計要看好久好久瞭。讀書始終都是一件入抽絲版的慢事情。美一本都是作者心血凝聚而成!都是一個一個好故事!好書值得擁有^O^

評分

in a timely manner,distribution staff is also very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