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叢書:阿倫特手冊 生平·著作·影響

甲骨文叢書:阿倫特手冊 生平·著作·影響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德] 沃爾夫岡·霍爾,貝恩德·海特爾,斯特凡妮·羅森穆勒 編,王旭,寇瑛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70023
版次:1
商品編碼:11625228
品牌:甲骨文
包裝:精裝
叢書名: 甲骨文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28
字數:72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阿倫特手冊 生平·著作·影響》闡釋瞭哲學,政治學和文學的關係,正如漢娜·阿倫特的思想一樣。它除瞭作為阿倫特的生平傳記,也同時展示瞭當今時代下各主要著作間的聯係。漢娜·阿倫特作品的中心思想,如反猶太主義,憎恨,權力,改革,共和政體,民族,極權主義等在該書中得到瞭詳細的闡述。

內容簡介

  《阿倫特手冊》的目的是展現漢娜阿倫特的思想發展過程。以一個簡短傳記的方式,描述瞭她哲學、政治和文學的背景和狀況,介紹瞭她所有的重要著作,並提示瞭這些著作對理論界和社會的影響,以及人們對這些著作的評價和解讀。此外,這本手冊還闡釋瞭比如反猶太主義、邪惡、權力、革命、共和國、民族國傢、極權主義等一些貫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關鍵性概念和構思。

作者簡介

  沃爾夫岡霍爾博士,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奧托-蘇爾政治科學研究院編外講師,漢娜阿倫特在綫網站總編。

  貝恩德海特碩士,專業方嚮為哲學、社會學和日耳曼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奧托-蘇爾政治科學研究院講師。

  斯特凡妮羅森穆勒博士(女),專業方嚮為哲學和法學。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學院和奧托-蘇爾學院以及希爾德斯海姆大學社會科學院講師;博士論文是有關漢娜阿倫特司法評判中的公共意識;漢娜阿倫特在綫網站編輯。

  王旭,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係。目前定居德國。職業譯者,譯有《自由的權利》(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13年版)。
  
    寇瑛,
西北大學哲學學士,德國馬爾堡大學閤作經濟學碩士。曾任教於西北大學哲學係,目前任職於德國阿登納基金會(上海)。譯有《德國社會市場經濟辭典》(組織並參與翻譯)《人性的退化》。

目錄

序 言
第1章 生平
第2章 著作及分類
第3章 總體境況
第4章 概念和構思
第5章 話語解讀和評價
第6章 附錄






精彩書摘

  《甲骨文叢書:阿倫特手冊 生平·著作·影響》:
  尤其是在道德範疇的思考與判斷力成為阿倫特繼1964年《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之後大多數文章和著作的中心議題。它探討一種現象,即罪犯首先錶現齣不同尋常的膚淺,就像艾希曼案例中所展示的一樣:平庸的邪惡現象,即罪犯卻隻能錶明自身全麵缺乏判斷能力。在令人恐怖的罪行和膚淺的行動之間存在著裂痕,也就是說,它們並非由直接的意願而産生。
  1964年,阿倫特在起草《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辯論文案時總結並強調說,平庸意味著:“沒有根源,它並不是根源於‘惡的動機’,或‘推動力’,或‘誘惑’(人的本性)的力量,或‘惡,你來做我的善吧:理查三世’等。” (Eichmann—Discussion.,LoC,Box 60,24842 f)相應地,阿倫特在《精神生活》一書中描述瞭惡的錶現形式及其主要特徵,即邪惡根源的迷失。它們與西方關於邪惡的傳統理孵相左:“我麵對某種另類的真實,無可爭辯。我對罪犯赤裸裸的膚淺感到震驚。他的膚淺使人們無法將他行動的無可辯駁的惡嚮某種更深刻的根源或動因去追溯。”(LG 1,14)在這一視角下,阿倫特勾勒齣理解惡現象的曆史框架:在傳統宗教中的惡魔式的惡,如同在墮落天使路西法那裏一樣,為軟弱、嫉妒甚或仇恨所驅動的惡,即一種由於善的存在而被感覺到的惡(文學上以莎士比亞為代錶)。但從這些描述中我們無法找到艾希曼帶來的罪惡淵源,平庸的邪惡的潛能使語言與思想失靈,它似乎與傳統的邪惡形式無關,也與病理學意義上的惡,以及源自私利、惡意和罪犯的意識形態信仰等的邪惡無關(LG 1,13)。阿倫特強調瞭她對這種與所有現存邪惡理論矛盾現象的驚異。她知道,“從這種現象推演齣的每一種理論都會與某些基於傳統上對邪惡和人類共同本質理解的邪惡特徵産生矛盾”(Arendt 1991,8)。
  阿倫特首次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使用瞭平庸的邪惡的錶述,那是她對艾希曼死亡那一刻自我感受的寫照。艾希曼死刑判決是在1961年12月15日(星期五)早上做齣的。1962年5月31日對他執行絞刑的那一天,阿倫特描述瞭他是如何“安靜並且鎮定地”(EJ 299)從50米開外的關押地走嚮刑場的。不相信彼岸的艾希曼在其彌留之際,依然重復著同樣的、伴隨其職業生涯的那些話:“在不久的將來,先生們,我們又會重逢。這是所有的人的命運。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1776年的夏天見證瞭美國建國的故事中影響深遠的一係列事件。十三個殖民地走到瞭一起,紛紛贊成從大英帝國分離,而英國則派齣瞭有史以來龐大的艦隊,打算橫跨大西洋將這場叛亂扼殺在搖籃之中。大陸會議和大陸軍被迫接二連三地做齣決策,臨時的舉動卻讓他們造就瞭曆史。

評分

Jingdong mall,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in warehouse

評分

的熱情,有時候不方便收件的時候,也安排時間另行配送。

評分

圖書包裝精美,印刷清晰,京東快遞服務完美,讚一個

評分

【內容簡介】

評分

  該書指齣,北美革命初期有兩個與眾不同的特徵。首先是對中世紀軍事文化中半騎士風格的榮譽感的展現,這體現在大陸軍將領的決策和軍隊在戰場上的錶現當中。其次是北美地區的民族意識在革命初期尚未形成,這給北美革命在政治和軍事上都帶來難題,即:如何確立獨立之後的國傢政體,如何在戰爭中保證充足的軍備資源和人員?在這兩個問題上,作者通過將其結閤並進行分析,這樣的分析思路在眾多研究美國獨立戰爭的著作中可謂難得,將美國革命初期的風雲湧動之勢敘述分析得十分清晰明瞭,同時作者參閱瞭大量資料,集思廣益,以客觀的分析手法刻畫齣其中主要參與者。這也正是該書的獨具匠心之處。

評分

評分

同時京東商城在售後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戶憂患,

評分

《甲骨文叢書·市場與大師:西方思想如何看待資本主義》一書中所論述的思想橫跨多個思想光譜,其中包括霍布斯,伏爾泰,埃德濛·伯剋,亞當·斯密,黑格爾,馬剋思和馬修·阿諾德,以及20世紀的共産主義,法西斯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思想,曆史學傢傑裏·穆勒研究瞭一係列的相關觀點並總結齣資本主義的後果和其未來的影響。而他也因為本書而獲得美國曆史協會頒發的羅納德·裏根奬。資本主義從來不單單是個經濟學議題。哲學傢、政治傢、詩人和社會科學傢幾個世紀來一直不斷地在爭論資本主義的文化、道德、和政治影響,百花爭鳴。《甲骨文叢書·市場與大師:西方思想如何看待資本主義》是關於資本主義思想在西方意識形態中如何形成的一本精彩的曆史書籍。曆史學傢傑瑞·穆勒廣泛地研究瞭意識形態中資本主義思想産生的作用及其未來影響,包括霍布斯、伏爾泰、亞當·斯密、埃德濛·伯剋、黑格爾、馬剋思、和馬修·阿諾德,以及二十世紀的共産主義、法西斯和新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這是一本關於資本主義思想史的引人入勝且通俗易懂的好書,這些思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被賦予新的意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